请问一下,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是什么?

请问一下,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是什么?,第1张

1 情感化设计概述

各大电商企业纷纷觉醒,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对App进行开发或者改良上,从App的外观界面,一直到支付方式都在进行不断地更新,只为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各大App的设计都开始以消费者的心理为主,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推广促销,比如说可以在手机App以及网页端都有活动的情况下,使用手机App进行浏览或者购物会有更大的折扣及优惠。为了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这类App增加了商品搜索栏服务,添加各种各样的商品分类的图标入口来供消费者进行选择,这就和我们平常逛超市时一样。进行这样的分类可以给有目标购买物品的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操作服务,这种设计方法是综合类电商平台最常用的设计手段。

如果要针对某一类人群或者是产品,页面的设计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分类,以便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消费者的心理并且给他们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所谓情感化的设计就是要将消费者的感情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已达到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的目标,使购物类App更加接近于消费者的生活,让他们在使用App时能够充满激情与活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一种基于内心情感的设计,他需要的是去参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关注消费者在消费时的心理变化,使消费者在使用这款软件时能够身心愉悦,让生活充满乐趣。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另一个方面,与人性化的设计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对人们的关心与呵护,在产品设计时应该不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提高产品的亲和力,更加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情感化设计体系

情感化设计体系,是顾及到人的情感,即是为人而设计。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说,设计的情感化是将产品与人的心理需要联系到一起,根据人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如何进行设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点,可归结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它重点强调的是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在各种心理需要的层次之间做决定,从而决定人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回到情感化设计,其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从人的情感方面着手,使设计得到认同。同时情感化设计的表达却又具有多样性,可以用颜色、形状、交互方式等表现手法来呈现到人们的面前。由此可从三方面来假定情感化设计的构成要素,即情感化设计的目的性、情感化设计的认同性、情感化设计的多样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之所以决定购买的行动是在购买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让61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过这样一段名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

譬如,男人们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选购领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领带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带表达了买主的性格,它会使买主感到满意。为什么有的人非进口家电不买?有的人就喜欢国产家电?而喜欢进口家电的人之中,何以有些执意选购美国品牌,有些非日本货不买?原因是,有些人坚信惟有进口货才符合自己的格调,能够衬托自己比较洋派的生活风格。像住在豪华宅邸的人,家中物品一律高贵华丽、气派大方,美国进口家电便是这类人的最爱。而有些讲究精致感受的人,一定坚持精致细腻见长的日本家电。特别是精品服饰等产品,尤其和人的整体形象关系密切,顾客购买时会非常注意是否与自我形象互相搭配,所以人们在配眼镜时,每个人都会计较镜框与脸型、个性的搭配,深怕配错了镜框会让自己不像自己。

所以,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在设计中,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消费需要心理与设计的关系:

(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色、绿色。而尽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红色等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滋补类产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包装的商品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比较感兴趣。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激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牢记,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的个性特性,拥有简洁明了的文字、图像,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设计心理学3本 (美)唐纳德A诺曼》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7wqp 

他有很多本著作,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2:如何管理复杂》、《未来产品的设计》等。    

《设计心理学》课程是学习什么的啊

优秀的设来计是设计人自员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流,用户的需求应当始终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但这并不是说产品的易用性可以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所有伟大的设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性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设计能成为产品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给你看一本<设计心理学>的目录

第一章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

要想弄明白操作方法,你需要获得工程学学位

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日用品心理学

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的设计原则

可怜的设计人员

技术进步带来的矛盾

第二章 日常操作心理学

错误地怪罪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观念

找错怪罪对象

人类思考和解释的本质

采取行动的七个阶段

执行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用来辅助设计的行动七阶段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行为的精确性与知识的不精确性

记忆是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 查看详细目录

求1篇设计心理学结课论文,,,

去网络搜吧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设计心理学》是讲什么的啊,具体哪方面

内容大要

当我们连最简单的东西--像电灯开关、电话按键甚至门的开阖专--都不知如何操作时,属无论你有多聪明,不免觉得自己很蠢。这本书真的让人解脱:它告诉我们错不在你,是产品设计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和心理认知的原理。设计不良的产品包罗万象,从不易看出的控制问题,到控制与功能之间的配对不合理,乃至不给使用者充分的回馈与帮助,和对人类记忆不合理的要求,错误范例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引导使用者,自然地在适当的时候,於适当的地方,做适当的操作。本书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期望提升消费者和设计者对易於使用、易於了解的产品的需求和觉醒,因为安全好用的设计才是未来产品竞争力的要件。

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内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容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设计心理学 几个问题

二、简述题:

1、内因影响外因。心理影响行为为主导。同时外界原因也会导致内因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行为。

2、研究用户心理,不仅能够提供用户的直接需求还能提供用户的潜在需求,让用的爽就能想用此产品。 根据人的行为心理,设计是有可视性原则,抓住这个原则涉及的东西能让用户一看就明白怎么用。

问答题:

1、在人类消费行为中,是由少数的感性消费带动多数的理性消费。客户人群的分布形成一条正态分布曲线(曲线类似A罩杯女生平躺时的 的纵向剖面图,哦好吧括号部分原著中没有……),并且可以分为五类角色,创新者(占比25%);早期接受者(135%);早期追随者(34%);晚期追随者(34%);滞后者(14%)。

2、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3、⑴消费习俗 ⑵宗教信仰 ⑶道德规范 ⑷价值观念 ⑸审美观念 这些复杂的因素合成了购买者:当他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 灵光一闪“这东西就是我想要的”。

4、态度具有:⑴经验性。个体之间的态度差异常常是由于经验不同而造成的。

⑵倾向性。态度总是有一定的倾向和活动趋势。社会制约性。个体的态度与与所属群体的关系极为密切。

⑶ 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⑷ 可变性。态度也是可变的。态度的变化有程度性质的变化。

5、怎样理解态度的结构?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为什么要理解他,也就是解决人的问题:态度的不同功能是与个体不同的内在需要相联系。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要有效地形成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必须了解其支配着这一态度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什么。这种个体差异性,必须要针对个体来理解从而扩大到群体。 态度的结构首先是 :商品、商标、广告等,可测的自变量。到中间变量情感、认知、行为倾向。在到可测的自变量人的 情感的语言表达、信念的语言表达、行为的表达。

6、A 简单重复:

实验证明:重复可能发展起积极的态度。

B 条件化的学习:

如果某商标和品名等标志重复地联系着某种奖励,便可以形成一种赞成的态度。

C 观察的学习:

因为态度的形成的方式实质是建立在模仿、暗示和顺从的基础上的,所以广告上的人物和情境要能适宜消费者。

D 态度学习的信息加工方式:

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掌握得越多,信息可信度越大,便越有可能对它产生更强烈的态度。

二、简述题:

1、儿童的消费特点是 : A 消费能力逐步提高。 B 消费需求日益复杂。 C 儿童消费的模仿性强, 趋同心理明显, 尤其是少年期的孩子。

注意的问题:①开发儿童用品市场, 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孩子喜爱的产品。②开发儿童用品市场 , 除了根据儿童消费心理设计和生产以外, 还要把握家长消费心理。③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应当把握家长的消费趋向

青年的消费特点:①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②在青年消费者中 " 炫耀欲 " 和同调性普遍存在③求新求奇、求美求名

注意的问题:①青年人的消费方式是以求新求奇的消费倾向、求美、求名的消费动机和冲动性的购买行为而表现出来的。②买动机的炫耀欲和同调性也很突出。③青年人活跃, 影响广泛, 他们的消费行为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老年人, 从而扩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中老年的消费特点:首先 , 中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其次 , 中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集中稳定。再次 , 中老年人的消费决策求实随俗。第四 , 中老年人消费观念的变化。

注意的问题:①满足其求实、求廉的心理 , 符合大众化的从众心态。②应发现中老年用品市场的新动态。③设计和生产中老年消费品, 应当超越传统的设计思想, 从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审美自尊等精神需求着眼 , 以便占据未来的中老年用品市场。

2、女性 强烈的购买动机 求实的购买心理 从众心理 自信心不足

爱美之心 注重直观 联想力强

男性 被动的购买动机 为满足癖好而消费 购买决策迅速

不太受价格影响 求便心理 自尊心理

3、 所谓家庭 生活周期是指一个家庭从建立、发展到最终解体的整个过程。以核心家庭为例, 一般典型的家庭生活周期分为五个阶段 : 独身期、新婚期、父母期、父母后期和解体期。

独身期 : 目标市场是服装、娱乐、化妆品和旅游消费等。

新婚期 : 目标市场是各种家庭用品、家具、家用电器和娱乐性消费等。

父母期 : 目标市场是儿童用品、学生用品、食品、服装、玩具和家用电器等。

父母后期 : 目标市场是婚姻用品、学习和生活用品、化妆品和书刊杂志, 等等。

解体期 :目标市场就呈现各方面需求减少、 而老年娱乐、安全保健和旅游需求增加的趋势。

目标市场是服装、娱乐、化妆品和旅游消费等。

设计师怎样运用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复是设计专制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设计心理学的层次:

设计心理学受艺术、设计和心理学的共同制约,此三个学科决定了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

设计心理学涉及的研究领域:

艺术学、美术学、创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因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感性心理学等方面。

如何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以人为本是重中复之重制。

用户体验是设计心理学的来源,在做好设计产品的[减少用户迷惑]上下心思就是设计心理学的全部。

产品作出后,用户的体验和反馈是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改可以让用户更喜欢你的产品,期间你搜集到的这些体验和反馈信息非常重要,从中筛选出有利于你产品进步的有用资料和建议就是你研究对象时的主要工作。

总结好这些,再应用于下一批次的设计产品,再搜集这些反馈,再改进。这样的循环到一定地步时,你的经验就可以总结成你的产品的[设计心理学要点]了。

从这个扩写,100分作业至少能拿到80分。

《设计心理学》是讲什么的啊,具体哪方面

《设计心理学》阅读笔记

//blueidea/design/doc/2007/4650asp

//blueidea/design/doc/2007/4650_2asp

//blueidea/design/doc/2007/4650_3asp

-------

我没看过哈 只是在网上找的

大概可以看出点什么主要内容吧!

设计心里学2 第三章总结怎么写

以下为本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也与考试的考察内容关系密切,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同时,上课时我已经多次强调了我给大家列举的相关案例可能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请大家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理解相关案例。

下面标注红色加粗的字体部分为核心知识点,红色字体下面的内容为此核心知识点必须掌握的内容。

PPT中,我也给大家用红色标志标注了相关的重点内容,也需要大家关注里面的案例。

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11设计心理学概述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金字塔 上到下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设计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14 “人性化设计”

美国设计师亨利·格雷夫斯,1951年《为人的设计》本书中,他认为不仅要关注人的生理等基本需求及限制,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实现符合“人体尺度”的设计。而且,他还充分考虑到人的情感、认知、文化需求等诸多心理需求。

15 可用性设计

是指产品在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 可用性工学研究用户在产品使用与购买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甚或审美过程等都与心理学知识密切相关。

16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一、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消费者(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以及设计者的心理和行为。

二、研究范畴和心理学基本相同包括四个方面:

①研究对象的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它们是心理和行为发生的物质条件;

②研究对象的动力系统,如动机、需求、价值观念,它是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③研究对象的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

④研究对象的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知(感觉、认知、记忆、表象、思维),情(情绪、情感),意(意志)。

此外,设计师的个体心理也是设计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它可以指导设计师增强设计创造力,科学、合理地从事设计创造活动。

第二章 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

感觉: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这一幅所呈现的视觉现象被称为“视觉后效”,也称为海林拮抗加工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产生拮抗的视觉体验由三个基本系统组成,每一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它们是:红到绿 黄道蓝 黑到白

③运动视觉:

视觉运动的相对性。在动画中运用较多,如人物 位置不变而背景在变化,就会产生人物在不断运动的感觉。

视觉暂留:人的视觉存在一定的惰性,不能立即随着外界 的变化而变化。如每秒闪烁50次的光就感觉是稳定光源。

动 画:当画面以每秒24帧以上的速度变化时,人们就感觉画面是流畅的连续动作。

23 知觉及知觉组织的规律

简洁律/恒常律/图与底/错觉轮廓/接近律和相似律/深度知觉

知觉:是人的大脑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知、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 的过程。知觉即“感知”,包括三个阶段:感觉 到 知觉组织 到 辨认与识别客体

感 觉——将外界物理信息转换成神经编码;提供知觉的基本材料

知觉组织——将感觉信息材料与主体的经验/知识进行匹配与表征,形成可供辨别和识别的知觉;对认知对象进行内部表征的过程

辨认识别——主体赋予知觉以意义,涉及主体的价值观、哲学态度、文化背景等。

23 知觉组织的规律

组织规律:(格式塔心理学)简洁律

组织规律:(格式塔心理学)恒常律

即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不变,但其给人们的感觉 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而人对它的知觉不变。

常见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和方向的恒常性。

组织规律:(格式塔心理学)图与底

接近律、相似律本质上是简化和整体化认知对象的组织原则,它倾向于将接近、近似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

接近律即最接近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

相似律是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除相似图形外,还有相似运动

深度(立体)知觉

设计师可以利用图像中的元素线索来增加或减少图像的深度:

第2/5页

①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显得近;

②质地:组成质地单元大的比小的近;

③插入:阻挡它物的不透明者显得近;

④焦距:细节清晰比模糊的显得近;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简述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1967年美心理学家奈瑟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这一心理流派的形成。

人脑对信息加工的原理:物理符号系统,由纽厄尔和西蒙提出。其核心观念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实质是对符号的操作过程。

符号:它指代各种事物,符号通过相互联系形成符号结构即语言,它表征外部事物和内部信息的加工操作。

在一定程度上说,艺术设计所要解决的就是根据设计的需求和目的将相匹配的或者说近似的“符号”形式化、物质化的问题,从而实现产品的功能以及形式创新。

认知心理的两个过程 :

一、辨认与识别:认知识别的双重信息加工模型

二、记忆:记忆的三级模型即感觉→短时→长时记忆

辨认和识别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主体从外界获得的感觉信息,经知觉组织后传入大脑,大脑抽取和加工相关的信息与储存的知识相互匹配,再赋予知觉对象意义并做出相应行为。

辨认与识别的两个过程:

自上而下的加工认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认知: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识别理论:原型

我们对于周围事物识别和认知的过程存在着“再认”过程,即人们将知觉到的事物的信息与记忆中相关的表征相匹配的过程。

这里的表征即“原型”,原型指的就是同一类型的事物经过认知、思维后抽象化的概念,它涉及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心理学家诺曼和林赛先后提出了解释识别心理过程的:“模板匹配模式”和“原型匹配模式” “模板匹配模式”=======对应个体

自然匹配

在设计之中,当物品的设计与大脑中模型一致时就会形成“自然匹配”。“原型自然匹配”节省了大脑信息加工资源,提高易学性、减少差错和失误。

1原型的自然匹配

第3/5页

产品的控制、使用的方式应符合用户心中对该类产品的概念原型,从而形成自然匹配的设计,其方式主要有两种: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

记忆的种类(三级模式)

①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持续025~2秒,形象模糊

②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持续15~30秒,

③长时记忆:持续1分钟至永远

短时记忆存储方式主要为:空间的和言语的;

长时记忆存储方式主要为:程序性、原型或概念等等;

可用性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它是可用性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可用性工程作为一整套工具和方法在设计中的运用,是设计艺术中合理性要素的集中体现。

学习设计心理学的心得

有个词叫“设计边缘”,设计师不能用已有的头脑来思考所谓的设计~ 要突破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fm1v    

书名:设计心理学

作者:唐纳德·A·诺曼

译者:小柯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2-1

页数:993

内容简介: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设计心理学》增订版对好设计具有强大的作用,不断提醒我们为什么有些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却让用户非常受挫。

《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

在本书中,诺曼博士探讨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复杂,而不是简单,而设计促成了复杂生活的实现。作者以清晰而又轻松的行文,为读者讲解了为什么我们渴望的不是简单。当物品的设计是可以被理解的、易于管理的、令人愉悦的,在适度的情况下,在适合的时间里,我们渴望的是复杂。实际上,通过基于良好沟通的设计,复杂可以被管理近而生产出实用的产品,形成理想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

为了解释情感因素在设计领域扮演的角色,本书详细探讨情感元素的三个不同层面:包含本能的(产品的外观式样与质感)、行为的(产品的功能)和反思的(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并提出因应不同层面的设计原则;对目前越来越重视客制化与互动设计的服务产业来说,情感设计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本书讲述了未来的产品设计,重点在于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书中对未来产品设计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方法和指导原则。从“话唠”GPS系统到“坏脾气”的冰箱,诺曼博士用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大胆预测了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未来产品设计的六大法则。本书可以启发到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看设计,并揭示了在未来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坚持的方向和原则。

作者简介:

唐纳德• A • 诺曼_ D o n a l d A N o r m a n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设计师之一。他兼具教授、企业高级主管与顾问、主讲人、书籍和专栏作者等身份,有着工程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背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引入到设计领域,对我们重新理解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作用,精准把握并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有着重要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67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