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水的诗句自己写的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1]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2]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3]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4]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5]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屈原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1]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2]
出宿于□,饮饯于祢,[3]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4]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5]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6]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7]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1]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2]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3]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4]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酌贪泉诗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子夜四时歌
夏歌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2 关于描写水的诗句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 描写水的诗句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 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关于江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 描写水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6 描写水的诗句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7 有关水的作文要有诗情画意江水汩汩而流,滋润着两岸的花草树木,滋养着江内无数鱼虾走蟹,哺育着江岸上几多辛勤的劳者 我是江水,我激荡着滚滚东流,放眼望去,你看不见我的尽头我是生命之源——岸上的树木需要我,这里的鱼儿依赖着我,至于人们——更是时刻也离不开我 农民耕种需要引用我灌溉农田,林主植树需要我滋润助长人们生活,我是不可成缺的日用品,工厂生产,我是其发电动力世界上,你们到处可见我的身影,我正为一切生灵的生存默默地付出着,付出着,我是无私的、无悔的 然而 岸上,保护我的树林被砍伐了;生活中,人们排出的污水直呛我的喉咙;生产中,工业废水无情地注入,使我头晕目眩如此这般,我遭受风沙无情的摧残,忍受污水废水残酷的毒蚀我在缩小,不再激荡,不再奔腾,只能缓缓流淌着 我成了小溪,我已然无力维持我过去雄伟的姿态但我仍不屈服,仍就不尽地流驶,仍为无数生者的存在尽我绵薄的力能 农者们是会用我灌溉农田,林主不疑我润枝的能力,生活生产,依旧离不开我过往惧怕我的小孩,而今居然愿在我旁边嬉笑打闹,这是"因祸得福"吧?我想是该知足的——依旧是默默的,无私的,无悔的付出 但是 成为小溪的我,始终逃脱不了人们无尽的折磨沙尘、污水、废水变本加厉的,更有许多过客送给我许多礼物——果皮、饭盒、可乐瓶我还能流淌吗?我的前路受着无限的阻碍 我成了一滩死水农者、林者等,他们还会多看我一眼吗?不能,不留一丝眷顾 默默的,无私的,无悔的付出?不能了,我已经失去了我引以为豪的能力我应该责怪的,可是会是谁呢?我所应该责骂的居然是我一味为之付出的人们——可笑至极,或许我连责骂的能力也丧失了 最后 我是一滴——不,已不是水,那是眼泪,是江水的泪,是小溪的泪,也是死水的泪然而,不久它更会成为所有生灵的泪 生命的源泉是水,水没了,生命何处可寻? 那么,请保护生命之源 水的启示 高二年15班李志伟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们有的晶莹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有的缓缓流动,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云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使我们的心灵也如水一般清明 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前人对后人的期望:要珍惜时光是啊,拥有无限生机的我们,若不趁着这逐渐流逝的大好时光奋力一搏;又更待何时呢? 俯首注视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头,让人们体会到了水滴石穿这其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积累才导致最终的质变设若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一夜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或是让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间变成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再或是让一个双眼残疾的人一眨眼间变成一名100米运动员等等,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获得成功的人必须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时时牢记"水滴石穿" 倾听那春雨水滋润万物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空灵那一丝丝轻盈的细雨犹如淘气的精灵,伴随着微风,轻轻地跳到树叶上、花丛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听的人的心中,让人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雨声在喧嚣的生活中为我们平添了一份平静、一份空灵 凝望那汹涌澎湃的波涛,让人们感觉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荡的海水中,蕴含着大自然雄伟的力量,同时也教会了人们:应该奋力拼搏,不管有任何艰难和阻碍,只须尽自身全力去搏,便无须遗憾了正如汹涌的波浪无所顾忌地向海边的岩石打去一样 总之,水无时不刻地在向人们启示着什么,水给人们的启示有很多很多而在这其间的启示,惟有用如水的眼睛和如水的心才能找到,才能感受到水之吟 高二年15班吴 蓉 水,清澈、通透、晶莹,它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离不开它我喜欢水,喜欢它富于形式的存在方式,喜欢它给予我绵绵的遐思和感悟 喜爱露珠,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每天清晨,当每个人都还在梦乡之时,它却已悄然降临于每一朵即将绽开的花骨朵上,每一根绿油的碧草之上,那是上天对万物的恩泽,虽然它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美丽总是片刻,每当太阳出现,它就不得不散尽在光华的尘世间 露珠的消散,让我感悟到了时间的珍贵,让我了解到什么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学会了把握今天,憧憬明天 喜爱小溪,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走在山间之中,你会听到那淙淙的流水声,那是它从高处流下时顽皮地跺着自己的脚的明快节奏它那轻快的脚步声,不正预示着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吗? 小溪的流动和那跳动着的韵律节拍,告诉了我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喜爱春雨,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梅雨时节,正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段这时,蒙蒙的细雨,便就像一串串珠链一般形成珠帘它从天空落下,降落到凡尘,虽污染了自己,却滋。
8 描写水的诗句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 描写水的诗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水之如天,本色是矣。水色至黑,天之幽冥。
水之根,源于天,昔苍穹洞开,雨四十九日。
水之象,天为本,水天一色,霞骛齐飞。
水之性,天之化,春夏秋冬,雨雹雾雪。
水清灵,天空明,水如天否?
水至清则无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静水流深
两首回文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古风一首: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
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
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
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
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
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
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
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
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满地落花风打扫,一溪流水雨缠绵
淡如水雨落花轻,薄似冰羽翼轻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春风不动非无力,江水无波亦有情
10 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 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被水“打湿”了的中国文化
唐代有个诗人叫许浑,绰号“千首湿”,因为他的诗句之中多带着“水”字,人们吟诵时就会有一种湿淋淋的感觉。比如:“水暖鱼频跃”、“雁来秋水阔”、“雨中耕白水”、“山多水不穷”、“日融春水带冰流”、“暗惜水花飘广槛”、“山行水宿不知远”,等等。
“水”是自然的起源,也是生命的依赖。清灵的水无所不在,犹如一面镜子能映照万象。乃至比拟万物,因此在诗人看来,“水”是一种最具亲和力与表现力的文学意象。
“水”可以描摹自然绚丽的景色。比如诗人的展望:“云淡碧天如水”(马致远《天净沙》),写出了秋日天空的明净与高远;“春来遍是桃花水”(王维《桃源行》),则写出了春季河汛的灿烂与壮阔。前者如碧玉,后者似桃花,色彩感觉是迥然不同的。又如描绘夜景:“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杜牧是从“凉”的触觉来感知的;而“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惯于长夜》),鲁迅则是从“照”的视觉来感知的,两者各得其宜。
“水”可以形容人类复杂的感情。水是有情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可这水也是无情的——“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苏轼《梦中得小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之喜在于友情的真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李煜之愁在于家国的破亡。
号称“宋诗第一人”的陆游生于水乡绍兴,他的诗句常常借水来抒情,传达自己的心灵体验。“铁骑无声望似水”,是收复中原的渴望;“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坎坷仕途的困惑;“沛然要似禹行水”,是秉承传统的坚韧;“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怀旧思亲的缠绵;“不饥不寒万事足,有山有水一生闲”,是自得其乐的安恬……
战国时期,诸子皆善于以“水”为喻体,来形象地阐述自家学说,使哲理明白通晓。
老子曰:“上善若水,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善”即水之美德,诚如老子所言: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清。如此,生命便进入了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于是老子阐明了“无为而治”的圣人至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斯”指流水,比喻过去了的岁月与事物,孔子以此劝勉弟子要珍惜时间。这就是在诗文中多见的“逝川”之典故由来。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善”(《孟子·告子》)。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很好地利用了那个民间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把人民比作“水”,既可以“载舟”,也能够“覆舟”,荀子是中国最早提出民主思想的人。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取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这里的水势被喻为兵形,说明了军事布阵的重要原理。
吕不韦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流水犹如生命,他阐明了“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个哲理。
众所周知,“水”之灵动自由,充满机智与活力,早已丰富了祖国语言的宝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成语有似水流年、如鱼得水、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流花谢,等等。俗语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格言有“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净水知性淡,空竹识心虚”,“涉浅水者觅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等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一般的智慧,永驻人间。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水一样的情感,长流心中。
这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1关于水的诗句,要解释,,,,
(李白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洞庭湖的湖水在秋天的夜晚宁静无烟,怎么可能乘着它的水流直上九霄?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楚江水仿佛空气般清澈,遥远处仿佛与碧海连通。
(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向北望去,只见燕地的上空黑云压顶,何时是个尽头?无情的江水呀,不停地向东流去,你可带走了我的忧愁?
(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苏轼)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谁知道关于水的诗句及意思咏 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谁提供一下关于水的古诗词及注释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其四)》赏析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
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
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
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
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
写得意境雄浑深远。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
此女即“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
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其实,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诗人表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
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
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
“半缘修道”之说,只不过是遁辞罢了。 古代诗评家,曾经说这首诗是作者为其曾经相爱的韦丛的悼亡诗,或臆断为诗人“与莺莺在闺中狎昵之游戏”(卞孝萱《元稹年谱》)的自我写照。
此等说法,皆缺乏史料根据。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
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的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
譬如。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描写对歌女的留恋和思慕的复杂心情,感情跳跃幅度特别大。
它忽而写往昔的“轻别”;忽而写今日“故地重游”,楼空人去。物是人非,忽而又写幻想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其中省略许多衔接,思绪奔腾飞跃,令人颇费寻觅。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用感情跳跃幅度的大小,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
辛弃疾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审美价值极高。 在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共鸣。
譬如,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美好而坚贞的爱情。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诗句,是用一种执着到底的精神,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则与王、李写爱情的诗不同,它是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
来表达对爱情的至诚和专一。正由于它与众不同,所以能引起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爱人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有人把这两句诗写在文学作品里。也有人写在书信中,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痴情。
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它可能是作者自己生活的自我写照。据说,作者先是爱过“崔莺莺”,后来又有新欢。
因此,有人便认为元稹在爱情生活上是非常轻薄的,从而也就否定了这首《离思》诗的应有价值。我认为,今天我们评论古典文学的价值,并不能依据作者私人的生活如何来作为评价其文学作品的标准。
文学作品往往会突破作者的思想局限,产生巨大的 社会效果。我们评价元稹这首诗,也应从它产生的积极社会效果着眼,给其艺术价值以充分的肯定。
而不应联系作者私人生活问题,去贬低它客观存在的审美意。
4谁知道关于水的诗句及意思咏 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谁提供一下关于水的古诗词及注释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其四)》赏析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
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
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
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
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
写得意境雄浑深远。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
此女即“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
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其实,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诗人表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
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
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
“半缘修道”之说,只不过是遁辞罢了。 古代诗评家,曾经说这首诗是作者为其曾经相爱的韦丛的悼亡诗,或臆断为诗人“与莺莺在闺中狎昵之游戏”(卞孝萱《元稹年谱》)的自我写照。
此等说法,皆缺乏史料根据。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
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的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
譬如。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描写对歌女的留恋和思慕的复杂心情,感情跳跃幅度特别大。
它忽而写往昔的“轻别”;忽而写今日“故地重游”,楼空人去。物是人非,忽而又写幻想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其中省略许多衔接,思绪奔腾飞跃,令人颇费寻觅。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用感情跳跃幅度的大小,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
辛弃疾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审美价值极高。 在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共鸣。
譬如,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美好而坚贞的爱情。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诗句,是用一种执着到底的精神,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则与王、李写爱情的诗不同,它是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
来表达对爱情的至诚和专一。正由于它与众不同,所以能引起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爱人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有人把这两句诗写在文学作品里。也有人写在书信中,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痴情。
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它可能是作者自己生活的自我写照。据说,作者先是爱过“崔莺莺”,后来又有新欢。
因此,有人便认为元稹在爱情生活上是非常轻薄的,从而也就否定了这首《离思》诗的应有价值。我认为,今天我们评论古典文学的价值,并不能依据作者私人的生活如何来作为评价其文学作品的标准。
文学作品往往会突破作者的思想局限,产生巨大的 社会效果。我们评价元稹这首诗,也应从它产生的积极社会效果着眼,给其艺术价值以充分的肯定。
而不应联系作者私人生活问题,去贬低它客观存在的审美意。
6有关水的古诗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7关于水的诗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徐志摩《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余皆有省)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回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念奴娇(莫愁湖) 郑板桥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本词条主要针对《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6�1国风�6�1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目录[隐藏]
原文
注释
今译
写作背景
简评
层次结构
内容述评
艺术特色事实的虚化
意象的空灵
意境的整体象征
武侠小说
参考资料
相关成语
相关歌曲及电视歌曲
小说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小说人物
原文
注释
今译
写作背景
简评
层次结构
内容述评
艺术特色 事实的虚化
意象的空灵
意境的整体象征
武侠小说参考资料相关成语相关歌曲及电视
歌曲 小说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小说人物
[编辑本段]原文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编辑本段]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之:代“伊人”
[编辑本段]今译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编辑本段]简评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编辑本段]层次结构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编辑本段]内容述评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 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蒹葭《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编辑本段]武侠小说
武侠作家小椴《开唐·教坊》及《开唐·剑器》中的人物,为唐教坊效力。后多游走于江湖草野,多识医术,善舞剑,与罗卷齐名。小名蒹葭,被人戏称“肩胛”,又称“小骨头”,开唐第一部中出现,曾力救唐太子李建成的遗孤“却奴”。蒹葭对却奴有授艺之功,却无师徒之名。唐皇宫救人一战受伤,又为救苦敌,内力大伤。留下满室珠宝予却奴,死于长满芦苇的湖畔。是一个迷一般的人物,在整个故事中都表现了他孤独,神秘,与仁义的性格。可歌可泣。
[编辑本段]参考资料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明�6�1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遂觉点睛欲飞,人神之笔。(清�6�1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清,黄中松《诗疑辨证》)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清�6�1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陈子展《诗经直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徊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帷》:“一方,难至矣。”按(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陈启源(毛诗稽古编�6�1附录脱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极障,每托兴放深水中阻。但丁《神曲》减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钱钟书《管锥
1有关水的古诗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2关于水的古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数家茅屋清溪上,千树蝉声落日中”(唐戴叔伦《题友人山居》),“细雨轻烟笼草树,斜阳曲水绕楼台”(宋欧阳修《浣溪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溪连舍下衣常润,山带城边日易斜”(南唐徐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这样的描写亲水住宅的诗句。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大概因为时至现代,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都愿意选择亲姬法灌盒弑谷鬼贪邯楷水住宅。亲水楼盘也就大行其道了。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24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
(《送邢桂州》)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白云。
(《欹湖》)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同崔傅答贤弟》)。
3关于水的诗词咏水 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咏水 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4关于写"水"的古诗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1]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2]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3]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4]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5]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屈原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1]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2]
出宿于□,饮饯于祢,[3]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4]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5]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6]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7]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1]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2]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3]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4]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酌贪泉诗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子夜四时歌
夏歌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5关于水的古诗《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引水》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水》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 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春水》 唐李建勋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四水合流》 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浔阳观水》 唐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观汉水》 唐梁洽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御沟水》 唐卢肇 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月多。无如此沟水,咫尺奉天波。
《流水》 唐罗邺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咏水》 唐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远水》 唐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看水》 唐齐己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望水》 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远水》 唐项斯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蜀江水 》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6关于水的古诗句1、《赠汪伦》 唐-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2、《小池》 宋-杨万里
原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3、《暮江吟》 唐-白居易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4、《桃花溪》 唐-张旭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5、《泾溪》 唐-杜荀鹤
原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译文: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7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用兵篇
▲众若时雨,寡若飘风。 ——《管子·兵法》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虚实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地形篇》
▲涉水半渡可击。 ——《吴子·料敌》
▲胜兵似水。 ——《慰缭子·武议》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汉·黄石公《三略·上略》
▲水来士掩,将至兵迎。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情感篇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功名宝贵若长住,汉水亦应西北流。 ——唐·李白《江上吟》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唐·李益《江南曲》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唐·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唐·杜甫《秋兴八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词》
1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 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
被水“打湿”了的中国文化
唐代有个诗人叫许浑,绰号“千首湿”,因为他的诗句之中多带着“水”字,人们吟诵时就会有一种湿淋淋的感觉。比如:“水暖鱼频跃”、“雁来秋水阔”、“雨中耕白水”、“山多水不穷”、“日融春水带冰流”、“暗惜水花飘广槛”、“山行水宿不知远”,等等。
“水”是自然的起源,也是生命的依赖。清灵的水无所不在,犹如一面镜子能映照万象。乃至比拟万物,因此在诗人看来,“水”是一种最具亲和力与表现力的文学意象。
“水”可以描摹自然绚丽的景色。比如诗人的展望:“云淡碧天如水”(马致远《天净沙》),写出了秋日天空的明净与高远;“春来遍是桃花水”(王维《桃源行》),则写出了春季河汛的灿烂与壮阔。前者如碧玉,后者似桃花,色彩感觉是迥然不同的。又如描绘夜景:“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杜牧是从“凉”的触觉来感知的;而“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惯于长夜》),鲁迅则是从“照”的视觉来感知的,两者各得其宜。
“水”可以形容人类复杂的感情。水是有情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可这水也是无情的——“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苏轼《梦中得小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之喜在于友情的真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李煜之愁在于家国的破亡。
号称“宋诗第一人”的陆游生于水乡绍兴,他的诗句常常借水来抒情,传达自己的心灵体验。“铁骑无声望似水”,是收复中原的渴望;“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坎坷仕途的困惑;“沛然要似禹行水”,是秉承传统的坚韧;“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怀旧思亲的缠绵;“不饥不寒万事足,有山有水一生闲”,是自得其乐的安恬……
战国时期,诸子皆善于以“水”为喻体,来形象地阐述自家学说,使哲理明白通晓。
老子曰:“上善若水,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善”即水之美德,诚如老子所言: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清。如此,生命便进入了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于是老子阐明了“无为而治”的圣人至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斯”指流水,比喻过去了的岁月与事物,孔子以此劝勉弟子要珍惜时间。这就是在诗文中多见的“逝川”之典故由来。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善”(《孟子·告子》)。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很好地利用了那个民间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把人民比作“水”,既可以“载舟”,也能够“覆舟”,荀子是中国最早提出民主思想的人。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取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这里的水势被喻为兵形,说明了军事布阵的重要原理。
吕不韦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流水犹如生命,他阐明了“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个哲理。
众所周知,“水”之灵动自由,充满机智与活力,早已丰富了祖国语言的宝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成语有似水流年、如鱼得水、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流花谢,等等。俗语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格言有“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净水知性淡,空竹识心虚”,“涉浅水者觅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等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一般的智慧,永驻人间。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水一样的情感,长流心中。 这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2水文化于中国诗歌“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水,原来具备那么多优秀品格! 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词千篇、丰碑万座。
可它不以为然,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洋溢着谦谦君子之风,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在低调中彰显着高贵。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肩并肩,手挽手,一个方向,一个步调,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们分开,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盖因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
和谐之美,妙不可言。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执著的信念不懈地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你看那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你看那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急不躁,千万次地“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
实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无私之爱是真爱,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无私之爱是至爱,渡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水任劳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水殚精竭虑。
无私之爱是大爱,仰观天空,一滴水见太阳,却从不与春争艳;俯瞰大地,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却只见物而不见水。因为宽厚所以崇高,因为献身所以美丽,不图索取却回馈丰厚,应了那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名言。
五曰灵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高度灵活性是水的特点。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
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
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水便拥有了无穷魅力。 六曰透明。
惟其晶莹剔透,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无做作,不欺瞒,去浮华,才不被假冒,无法伪造;即使蛰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七曰公平。
水不司偏见,无论高低远近、亲疏贵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叫做“水平”。更有甚者,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
倘遇沟沟坎坎,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水的美好品质值得歌颂,更值得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水为镜,常照照世间的善恶美丑;更应以水为尺,常量得失长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更加完美。
3关于水的诗词\文学作品有哪些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4关于水的诗句及诗句的典故顺便说说关于水的文化作文的思路关于江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关于苏州水文化的诗和词苏州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号称“东方威尼斯”。苏州的水系以太湖为中心,支流主要有胥江、越来溪、横塘、山塘、葑溪;起到蓄水作用的较大湖泊有石湖、金鸡湖、阳澄湖、淀山湖等。城内外河道纵横,绿水萦绕,与那叠翠耸青的山色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水天堂。
$ ~' |+ r7 Z9 t( h B华人烟斗客社区,含详尽的烟斗烟丝雪茄知识、及使用技巧;搜罗北京上海深圳台湾等地烟斗店;精彩烟斗网站点评;社区论坛博客等内容“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是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送人游吴》的诗句。可以想见,这位诗人对苏州水的倾倒眷恋。是的,历代诗人对苏州的水都情有独钟,写下了大量的诗作,抚今追昔的、借题咏怀的、更多的是赞美和歌颂。各抒已见,五彩缤纷,汇成了题材广阔,文化内涵丰富的诗的海洋。4 N& D" i3 m x, Z& \3 ]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宋·孙觌《吴门道中》)。读来使人如置身图画中。[ 烟斗村·众议所 ] — 全球华人斗客的精神家园7 L7 P w1 ` I
元代画家倪瓒《吴中》诗云:“望中烟草古长洲,不见当时麋鹿游。满目越来溪上水,流将春梦过杭州。”这同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几句一样,是意味着“四大皆空”虚无主义的颓废情调。
) l& b" R+ r( {; d q3 r7 Q《论语》:“知者乐水”但也不绝对。水,有时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而是相反。明初诗人汪广洋,官居右丞相。洪武三年,因与左丞相杨宪有隙,遭其诬陷,被贬海南。一路上舟车跋涉,途经苏州,住宿横塘。在欣赏江南水乡风光的同时,写了一首《登胥江驿亭》的诗。诗云:“小阁开帘望远岑,暖风日晴啭幽莺。胥江流水清无底,较比春愁一样深。”他见到胥江水的清流激扬,透明度高,不禁触景生情,百感丛生。水深、春深,旅愁更深。
& F9 s' P: M) a7 }清代侨居中国的朝鲜诗人金沧江有一首《姑苏怀古》:“吴王日日奈欢何,越女如花唱艳歌。未洗千年亡国恨,姑苏城外水空多。”一个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他同情吴国的灭亡,从另一角度着笔,对“美哉!泱泱乎”苏州的水抱有讽嘲偏见。
6摘抄关于“水文化节”的句子水,作为万物之源水,滋养着大地一切生物。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也是如此。在地球表面上,除了高山、丘陵、平原之外,水要占绝大部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可知,地球表面70%是由水构成的,而且在生物各组织部分的元素中,水也是占有最高的比例的。
对于人类,水供给我们饮用、烹饪、洗涤,假若一天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中国人自古对水的重要性就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视水为宇宙间形形色色生命的根本源泉,例如,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有“凡王之馈„„饮用六清”,而“六清”即为水、浆、醴、酴、医、酏,也就是水、米汤、酒酿、凉汤、浊浆及薄粥,这说明我们最基本的“食”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
自有历史记载开始,水就一直是农作物丰收的主宰,水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样农家就有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社会就能安定和谐。所以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该是长期经验累积的总括,并且具有相当写实的实践意义。
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并且还居于首位。试想没有水用来活命,其他的“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及“金榜题名时”,恐怕都无从谈起。
7哪位高手知道关于武汉市水文化的诗句啊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歩,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8关于茶文化的诗句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