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梅戏的资料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第1张

黄梅戏:原名“采茶戏”、“花鼓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美妙动听的曲调,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深受全国人民和海外人士的喜爱,成为全国新兴的著名剧种。

  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后与民间歌舞相结合。清道光年间,传人安庆、怀宁、宿松、望江一带,汲取了民间音乐、岳西高腔、青阳腔及徽调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故又称“怀腔”,成为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黄梅戏唱腔以抒情见长,韵味丰醇,优美动听。唱腔分平词和花腔两大类:平词是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于大段抒情与叙事;花腔大多是民间歌谣与小调。在表演艺术上,注重从生活中提炼程式,既能表现动作的内容,朴实平易,一看就懂,又能抒发人物细致的思想感情。伴奏主要乐器是高胡,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后又组成中西混合乐队。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肪等。他们演出的《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等剧目,脸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梅戏传统剧目习称36大戏,72小戏,实际上约有200多个。剧目《天仙配》、《朱门玉碎》、《慈母泪》等曾拍成**,《遥指杏花村》、《柯老二人党》则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剧团、黄梅戏剧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江苏、湖北、福建、江西、吉林、浙江等省也成立了专业黄梅剧团。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扩展资料

1、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

2、黄梅文曲戏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又叫“板唱”,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庭院居宅,有一条板凳就可以演唱,有一人清唱(自拉自唱),二人对唱(男兼奏胡琴,女兼操牙板),三四人或五七人分角色演唱,演员兼奏胡琴、四胡、月琴等。

3、于民国初年搬上舞台,逐渐形成戏曲。这样台上的戏曲形式唱些大本头戏,台下的曲艺形式唱些小段,形成简便随时可唱,从此文曲即以曲艺与戏曲两种不同形式并行不悖地向前发展。均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_ 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2)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1)儿子变成了朋友 (2)第一处可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第二处可从“反问”的角度作答 3、应选(乙)句,因乙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关系。 5、略(可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态)

麻烦采纳,谢谢!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2)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1)儿子变成了朋友 (2)第一处可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第二处可从“反问”的角度作答

3、应选(乙)句,因乙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关系。

5、略(可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态)

资料如下:

1、春牛: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2、春帖子:又可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几种称呼。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3、咬春: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东北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4、房舍: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如:“地窨子”、“马架子”。

5、饮食: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干净,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扩展资料

关于东北:

1、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2、元朝《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清朝康熙说“东北”是“中国地方”——《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谕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此皆系中国地方。

3、1945年至1954年中共中央设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以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松江省、黑龙江7个省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管辖的7省区就是现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4、四季分明的东北地区坐拥中国最大的平原,是教育资源丰富、文化产业繁荣、工业实力雄厚、以高端制造、电子信息、ic装备业、高新技术、航空航天、农牧业、旅游业为强项是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区域,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区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东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2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