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台风古筝描写作文

战台风古筝描写作文,第1张

1 关于古筝的作文

古筝

我爱古筝说到我与古筝的结缘,还得从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开始讲起。每次我从托管回家时,都会听到从路边一家院子里传来阵阵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像潺潺的溪水流过山涧,有时似奔腾的大海气势磅礴,有时又仿佛把你带到江南小镇,有时又好像在空旷的原野高歌。我每每听的如痴如醉,直到有一天,透过这家大门缝,我看到了一位气质优雅的奶奶在弹古筝,我才知道,原来这优美的乐声就是由古筝弹奏的。此后每天,我都会在那欣赏一番。渐渐的,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学古筝。我把这个心愿告诉了妈妈,妈妈一打听,原来这位奶奶是在青岛市都享有盛名的古筝老师——沈老师。妈妈非常支持我学琴,鼓励我说“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学习古筝可以提高修养,培养气质,但是,任何东西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好的,要有毅力,有恒心,能吃苦,否则,如果半途而废,还不如不学呢。要记住,学习乐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于是,那年的暑假,我如愿以偿,成了沈老师的学生,也开始了我的学琴生活。起初,我以为弹琴很好玩,也很简单,每天都很轻松的练琴,兴趣高涨。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级别的升高,曲子的难度越来越大,弹奏技巧和表演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一段曲子练了很多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滚瓜烂熟、轻松自如,就开始烦躁起来,甚至要放弃了。就在这时,我想起妈妈曾说的“要记住,学习乐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对!坚持!只有努力去做,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静下心来,坚持练习,一遍、一遍、再一遍,终于攻克一个个难关,熟练地弹奏出一支支优美动听的筝曲。光阴似箭,如今,我学习古筝已经四年了,气势蓬勃的《战台风》、欢快流畅的《雪山春晓》、优美流畅《高山流水》、凄婉动听的《化蝶》……一支支动人心弦的曲子在我的手中流淌,我不仅学会了演奏,也领悟到曲子的意境,乐曲响起时,一幕幕情景都呈现在眼前,我时时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正如沈老师所说“人琴合一,有声有情,这才是古筝的最高境界。”我爱古筝,学习古筝就像吃一道道佳肴,只要用心,就能品尝其中的美味;我爱古筝,它锻炼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爱古筝,它已经成为我最知心的朋友,和我一起体验学习的艰辛,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伴我健康成长。

2 以古筝战台风为背景音乐的朗诵文,三人朗诵

古筝《战台风》整曲气势磅礴,一般的抒情类文章都不太适合,推荐你高尔基的《海燕》,个人感觉在开始时的激烈场景描述倒是和《战台风》有些呼应之处,三人朗诵的话,分段交替表现不同的情感撞击和场景切换,最后一句可以一起合,应该很不错。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 着—— 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 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从雷声的震怒里,这个敏感的精灵,它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隆……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写弹古筝的

我也是七级哦!

我的爱好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弹古筝了。

每当我看见电视上古筝弹奏者那潇洒的身姿,弹出那悦耳动听的曲子时,我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筝弹奏者呀!

爸爸妈妈终于同意我去古筝训练班报名时,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几乎控制不住那高兴的心情。

然而,谁却能想到,要学 会弹古筝,谈何容易!学古筝正式开始后,我才体会到万般艰难。

首先要把手放出正确的姿势。我开始弹时,手不是放太低,就是放太高了。再说弹拔时,古筝的琴弦比较多,而且每根琴弦都是白色的,只有把准了,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果一不小心没戴指甲的话,手指上常常会压出一道道红痕,似乎血都要渗出来了。如果想偷懒的话,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有一次,我差点想放弃。但是,老师教过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也鼓励我坚持就是胜利。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我一步步艰难地走过了。

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而古筝,是柔和的,是优美的;有时,又是雄伟的,是有力的。它既可以表现《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或《平湖秋月》的小桥流水般的优美活泼,也可以表现《战台风》、《霸王卸甲》或《临安遗恨》的雷电交加般的大气雄壮;它既可以在《汨罗江》中模仿欢快的鼓点,也可以在《春江花月夜·红楼钟鼓》中模仿余音绕梁的钟声。弹古筝,使我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战台风》,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团结起来力量大”,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林冲夜奔》,让我感受到了林冲“逼上梁山”式的无奈;《泼水》,让我感到我已经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在泼水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用特殊的方式与人们互道祝福。

我决定朝这条路走下去,绝不半途而废。

4 一节有趣的古筝课作文六百字

在二年级时,因为爸爸的朋友送给我了一个精美的古筝,于是我开始了古筝学习。

在上第一节古筝课之前,我非常害怕,心里充满了问号:老师什么样,好不好?同学友好不友好?。。。。。。怀着这一个个担心而又好奇的问题,我要上课了。同学们很热情也很友好,老师也十分温柔。这样终于让我安心了。

刚开始,老师为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古筝的故事,我和同学们听得入了迷。接着,老师开始了古筝名曲的演奏。第一首是《高山流水》,当水流小时,琴声很小,当弹到高山时,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那雄伟壮观的高山。第二首是我很熟悉的曲子《战台风》,当弹到农民辛勤劳动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眼中对丰收的渴望,当弹到台风即将来临时,我和农民们一起感到了担心和害怕,当台风来临时,我激动得身体也跟着旋律一起摇晃起来。。。。。。风停了,农民的那种绝望从琴声中完美地呈现出来了。。

老师的两首曲子拨动了我的心弦,原本不是很情愿的古筝课,现在变得一百个愿意。特别是一年后,当我拿到古筝五级证书时,心里格外开心,因为我当时的选择是没错的。

5 《战台风》古筝曲创作背景

战台风: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力作。《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实属一种弹奏技巧上的创新。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战台风》自从1965年问世以来,深受古筝弹奏者和广大听众的喜爱。

第一段(1——33小节):乐曲一开始就表现出繁忙的码头景象。

第二段,台风袭击(散板部分):台风阵阵袭来,威胁着码头上货物的安全。

第三段(34——156小节):这是全曲的中心段落,篇幅最长。前4节是引子,38——44小节是主题。主题不断地出现,每次都有变化,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精神。第二次主题的出现(从第44小节开始),与第一次主题的结尾叠置在一起,同时节奏比主题的第一次出现密集了一些,表现了工人于台风搏斗的紧张气氛。从51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是一个过渡段。66小节,主题再一次出现,节奏更加密集,气氛更加紧张。第二个过渡段后,主题在93小节又开始出现。到109小节,音区转高,工人在勇猛地与台风奋战。从93小节开始,主题的反复中没有再出现过渡段。直到154小节,一气呵成,码头工人在与台风的搏斗中,愈战愈猛。

第四段,雨过天晴(157——179小节):台风过去了,码头工人为自己战胜了这场自然灾害,保护了国家财产而感到欣慰和自豪。第四段的结尾又于第五段的开头叠置。

第五段(179——最后一小节):欢腾的码头。乐曲在现了第一段的旋律,但气氛比第一段更加热烈、紧张,工人们又投入到繁忙的劳动之中。

6 古筝曲《战台风》的赏析

《战台风》,王昌元作于1965年,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第一段(1——33小节):乐曲一开始就表现出繁忙的码头景象。

第二段台风袭击(散板部分):台风威胁着码头货物的安全。

第三段(34——156小节):主题不断出现和变化,体现了码头工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二个主题的出现,加上第一个主题的结尾,显示了工人们与台风抗争的紧张气氛。之后,主题的重复没有过渡段。直到最后,码头工人们与台风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第四段157——179小节):台风过后,码头工人们战胜了自然灾害,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心情感到欣慰和自豪。

第五段(179——最后一小节):兴高采烈的码头音乐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但气氛比第一段更为激烈和紧张,工人们忙于工作。

扩展资料:

1、王昌元,女,浙江杭州人。1945年出生,旅美华裔。著名古筝演奏家。其父是有名的古筝教育家、当代浙派筝的传人。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2、其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音色醇美,气魄雄浑,技术功底造诣很高。王昌元不但在演奏艺术上很有造诣,而且很擅长创作,驰名中外的著名筝曲“战台风”就是由她创作并演奏的,此外她还创作了大型声乐作品“琵琶行”,筝曲“洞庭新歌”等十余首。

3、1984年,王昌元到肯特大学学习世界音乐。他还参观了纽约、波士顿、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夏威夷和印第安纳等地进行演讲。1988年,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同年,她被邀请到以色列演出。1990,她在香港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她被认为是世界级的表演者。

表达情感及演奏特点:幽雅、清新,明快、悠闲自得。

要注意的地方: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

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鸭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音色清越,余音悠长,音韵委婉。全曲共三段,各段音乐个性鲜明,

段落界限清楚,是一首典型的板式变奏体。第一段,头板(又称慢板)为4/4拍;第二段,拷拍(又称拷打),为1/4拍;第三段,三板(又称中板),也是1/4拍,速度较快。这首乐曲的板式铺排是潮州弦诗套曲的典型结构样式。通过欣赏《寒鸦戏水》,可领略潮洲音乐的旋律色彩和调性色彩变化的一些特点。

民乐合奏《步步高》、管弦乐《彩云追月》、直通春晚《雨打芭蕉》、《双声恨》、《杨翠喜》、《寒鸦戏水》、《连环扣》、《走马》、《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七星伴月》、《晚霞织锦》、《月影寒梅》、《剪春罗》、《一弹流水一弹月》、《陌头柳色》、《白头吟》、《夜深沉》、《桃李争春》。

1、《步步高》由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作曲。他是一位对广东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音乐家。他擅长演奏高胡,又善作曲,《步步高》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中,他大胆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依情谱声,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

乐曲中多采用乐汇的重复以积蓄力量,向新的层次跃进。旋律升降有序,音浪叠起叠落,音乐富有动力。该曲的命名应该说与乐曲在结构上的递升递降有关。

2、《彩云追月》这首乐曲最早出自清代广东音乐的曲谱集,1935年,由作曲家任光和聂耳重新编曲,成为了一部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彩云追月”的标题包含着仙人乘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的美好寓意,旋律中洋溢着广东音乐的闲适淡雅,月宫晶莹剔透的美景仿佛随着轻轻摇曳的音乐缓缓掀开面纱。

3、《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以景抒情”的代表作。乐曲描绘了夏天的夜晚,人们在屋内听着窗外雨声拍打着芭蕉叶的场景。

一场雨水带走了夏夜的闷热,凉爽的夜晚,芭蕉叶在风雨的拍打中摆荡起舞,人们在这动听的自然之声中享受着雨水带来的凉爽与舒适,乐曲旋律流畅明快,抒发了人们喜悦惬意的心情。

4、《双声恨》也被称作《双星恨》,表现了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爱而不得的惆怅和哀怨。乐曲旋律委婉深沉,节奏舒展有致,表达了人们对于传说中牛郎织女的不幸遭遇所寄予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压抑和哀怨的情感。

5、《寒鸦戏水》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之一,乐曲通过描写寒鸭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自在悠然的生活情趣。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出水莲》是一首“大调”曲子。所谓“大调”,就是乐曲是8板结构的“八板体”曲子。在中国民间音乐中,有一流行全国的曲目叫《八板》或《老八板》。中国传统音乐有把某个曲目作为基础进行种种变化的习惯,这个“母曲”的变化随着不同地区、不同乐种而演变成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的“子曲”。《八板》与其各种变体之间,就是这样一种“母曲”与“子曲”的关系。这些“子曲”往往被冠以较为文雅的曲名。这首《出水莲》是1933年由汉乐理论家、演奏家钱热储记谱,饶淑枢审谱,刊载在汕头公益社《乐剧月刊》上,题解为“出水莲描写莲塘萧散、秋凉景色,富有睹物伤时之意”。《出水莲》一曲实际上是借景抒怀、言志,全曲着意表现莲花“出自污泥而不染”的纯洁、高尚情操。 曲谱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6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