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两首《马嵬》: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袁枚的《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两者的《马嵬》诗比较起来,是不是有如下特点:
1、李商隐的诗,隐讳地讽刺了唐玄宗作为君王保不住爱妃。但袁枚的诗,则说民间的夫妻别离要比君王的夫妻别离更动人。
2、李商隐的诗重在描绘马嵬坡的别离场景,手法为“赋”。而袁枚的诗直接对比君王的夫妻离别与民间的夫妻离别,手法为“比”。
3、李商隐善用典故,可称用典大师,但两首马嵬诗却用典不多。袁枚的四句短诗,连续用了四个典故,生动、感人。
唐穆宗长庆年间,刘禹锡自连州刺史(现在的广东连州一带)任上回京,不久又被任命为夔州刺史(今重庆奉节一带),再度离京赴任。途中,他经过了安史之乱中发生兵变的马嵬驿,写成了以杨贵妃之死为主题的《马嵬行》。
一、近七十年后的调查记录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刘禹锡尚未出生,他自然不可能亲历其事。但刘禹锡的人生轨迹有个特点,频繁被贬、到当时还属于蛮荒的南方各地去担任地方官,在湖南、贵州、重庆、江苏、安徽都曾经待过不短时间。
为什么总是被调来调去,首先是因为他参与了唐顺宗在位时的“永贞革新”,但由于革新触及了保守派的利益,很快宣告失败。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因此被贬谪到偏远州郡去当司马,因此这一事件又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等到多年后刘禹锡奉调回京,他又以玄都观桃花为题写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话讽刺了当时上位的新贵,于是他很快又因诗得罪,再度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去了。
长期在南方各地奔波,固然是刘禹锡仕途不顺的表现,但多历各地的风土人情,使得他的作品融入了自然纯朴的民歌风味,也让他能够路经马嵬故地,亲自向当地人打听当年发生过的重大热门事件。
刘禹锡路经马嵬那一年,在位的已是唐玄宗之后的第六任皇帝,距离兵变发生已经快七十年了。
二、《马嵬行》写了什么?刘禹锡为杨贵妃事件写下的《马嵬行》,是一首自创新题的乐府长诗。与同样是叙事长诗的《长恨歌》相比,这首诗的内容要“现实”得多。白居易写完杨贵妃的人生悲剧之后,还有仙山传语的传说作为美好结局。但刘禹锡这首诗却没有给出类似的大团圆结局,他写贵妃之死,留下高约三四尺的坟茔,再写她的首饰遗物是如何流传出去,多年之后仍然能让商人惊讶其珍贵美丽。
历代分析者最重视的是此诗中的两句,“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前一句说杨贵妃饮下了黄金碎屑,在很短时间就香消玉殒,后一句又说她长年服食驻颜药物,因此即使死去仍然容颜不变。
刘禹锡的这几句诗,成为杨贵妃“吞金而死”的例证之一,与主流认为杨贵妃“死于缢杀”看法不同。
但考虑一下这首诗写成的时候,马嵬兵变已经过去了快七十年,具体细节流传有些出入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样是唐代诗人,杜牧还写过“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的句子,这也被后人认为是杨贵妃“死于乱军”的例证之一。
三、刘禹锡的看法安史之乱与马嵬兵变,是玄宗之后诗人经常涉及的题材之一,其中反映出的诗人本人看法也各有不同。
白居易与刘禹锡之间不但交往颇密,还有互相唱和的例子,后人因此将两人合称为“刘白”。白居易写“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刘禹锡写“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其实立意相当接近,都着重强调了唐玄宗的被迫、不得已。这种写法自带封建士大夫的立场,已经很照顾玄宗的面子了。
但到了宋代,仍然有评论家认为这种写法“失臣下事君之礼”。当然到了现代,刘禹锡直接把“妖姬”帽子扣给杨贵妃,又多少有些“红颜祸水论”的意思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空”字最妙。
马嵬其二颔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提到马嵬,我们自然会想到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当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从长安匆忙出逃。到了马嵬坡,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为平息众怒,唐玄宗不得不处死杨贵妃。杨玉环显然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提到长生殿,我们当然不忘"白诗"里写到的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无限悲伤。"白诗"中也有描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在白居易笔下,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是多么值得人们的同情啊!可袁枚持相反看法,他劝人们"莫唱当年长恨歌。"他是有参照物的:"人间亦自有银河"(这里讲的"人间"显然是指宫廷外的劳苦大众。)不作"纵比"(即用后人眼光看前人)吧,也可横比嘛(即在唐代自比),唐代里就有不少平民百姓的爱情悲剧!此时,袁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与白居易同代的大诗人杜甫的《石壕吏》一类关心民瘼的名篇。在《石壕吏》一诗里,山村老翁与老妇的"二男新战死",又见"有吏夜捉人"的抓兵拉夫。至使"老翁逾墙走",老妇又被官兵抓去"从军"的悲剧。袁枚哀叹:《石壕吏》里"夫妻别"一类痛苦的眼泪远比帝王妃子的所谓爱情悲剧里的泪水要多得多!在袁枚看来,老百姓的苦难比帝王妃子们的所谓爱情悲剧更值得人们同情!袁枚把眼光投向老百姓中的"银河",为老百姓的苦难鸣不平,表现了一个正直文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再看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杨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被唐玄宗看中,他先转了弯让杨玉环出家当女道士再纳进宫,将儿子的情人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老婆,不说**,至少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何以值得歌颂!
读了袁枚的"莫唱当年长恨歌",笔者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也想向当今的文艺家们提一个请求:应多多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多写些反映百姓们的快乐、疾苦、企望、想法的文艺作品。宫情戏少演一些,帝王妃子们的爱情纠葛呀、大款大腕们的三角多角恋爱呀少花些笔墨吧!这是社会主义时代一个文艺家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封建时代的文人袁枚都能做到,何况今天呢?
尽管有点多,但这是我看到过的比较好的版本了。这篇评论就写得非常没有水平。下面是袁枚的介绍: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他有少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但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真实的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所感受到的思想体会和所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然,介绍一位人物,自然要从他的成就以及好的一面说起,所以这篇介绍无可厚非。
马嵬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作者: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翻译: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六军怒斩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鉴赏如下: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第三联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