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理论

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理论,第1张

1艺术是一种逻辑形式

2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逻辑意义上的生命形式)。

3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逻辑意义上的生命形式)。其中,苏珊朗格强调了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并且认为它们统一于逻辑类似(logical analogy),艺术作品的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逻辑意义上的类似性。

4艺术符号

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具有的逻辑形式互不对应,这种互不对应性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就要依靠艺术来表现。

5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这一观点就是苏珊朗格的艺术本质论: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艺术符号的内涵是情感;艺术具有一种表现性;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形式;艺术的创造过程实质是一种艺术的抽象过程。

苏珊朗格的艺术本质论把艺术的本质直接和人类的本质结合和统一起来。朗格把艺术看做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符号形态,立足于人类文化活动的总体背景来揭示艺术的本质与功能。苏珊朗格有机又批判的吸收融合了前人的思想精粹,理论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统一。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因而艺术符号是特殊的符号,也是特殊的形式。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彰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以及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非常复杂,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

马克思在论及美与艺术时,更看重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基于艺术本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伽达默尔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杜夫海纳认为:“因此,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他认为:“然而,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寻求与解读的不断赋意是分不开的。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本性与形式关系密切,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因而艺术本性必然与形式密切相关,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应当认为是形式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和外壳,是会制约艺术的表象力和艺术的特征的重要方面。比如音乐所展现的直击人类心灵的强大穿透力就是别的作品所不能相比的,而绘画的直观性由于文学的巨大无限的想象空间完全不同。可以认为在形式背后的是一样的情感,爱、恨、别离等等,但是在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的本性却要受制于或者说是受益于本艺术门类的相应的形式。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王岳川 著:《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对美术(及其他艺术门类)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的研究,是西方美学的主要流向之一。现代形式主义诸流派各说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认为形式即本体,把美学的重心从传统的哲学思辩,审美心理分析转到了对艺术本体——形式的研究上,重点要解决现代的艺术本体论问题。哲学上的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问题的理论;艺术上的本体论,则是研究艺术的根本性质之论。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就是要用诸如色彩、线条、媒介、符号等形式因此解释美术的本质。

(一)“有意味的形式”说 这一理论是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和极力倡导的,它开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贝尔在其1913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二)媒介说 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他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把艺术本体——形式的方向从艺术自身内部的“有意味的形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艺术命题。

(三)情感符号说 这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作为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一代表性的特征”,“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艺术的真正主题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基本结构要素中去寻找,在线条、布局,在建筑的、音乐的形式中去寻找”。 卡西尔的艺术符号论在他的学生和后继者苏珊·朗格那里得到了系统的完成。她扬弃了卡西尔关于艺术的一切外部前提,仅把艺术限制在情感形式上,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立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她在《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等著作中,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四)“异质同构”说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重新建构艺术本体,用形式而不是用社会文化关系解释艺术,这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倾向,但各个学派所用的方法又不相同,苏珊·朗格用的是生理学(生命科学),阿恩海姆用的是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阿恩海姆在其最重要的理论著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对视知觉结构做了大量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分析造型艺术的基础,充分阐述了他的“异质同构”说。 “异质同构”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宇宙论、人类学、物理学场论和心理实验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解释美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可取之处。它试图跨越西方传统美学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情感与外物的对立,在不同领域间建立一种“同构”。但是,它无视或忽视了社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无视或忽视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与认识活动对人的心理以至生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它用单纯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释“人”和“艺术”这种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结果既不能说艺术和人的审美经验的关系,甚至把人降到了动物的原始地位,无法分清“人”与“非人”的区别,因为格式搭心理学家们不懂“五官感觉的形式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服饰的社会属性是那五个符号的集合:

1、首先,服饰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符号

无论古今中外,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风尚决定了服饰的样式,而服饰又是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风尚在每一个个人身上的直接体现。在原始社会,人需要经过血腥搏斗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勇敢和残忍便成了社会风尚,成了受人尊崇的美德。

一时,佩带兽骨项链,在肉体上穿孔刺花都成为一种勇敢和残忍的标志,也成为了美的标志。

2、其次,服饰是一种情感符号

交际过程中,虽然服饰本身并不会说话,但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穿着打扮却给人以某种思想感情的知觉和体验。

结婚礼服对于幸福的新娘,故国衣冠对于异国他乡的故人,逢年过节时的新衣装… … 都会引发出不同的情感,甚至达到“至乐无穷” 、“触目泪下”的境地。一个人去赴约或到庄重的社交场合,衣着会表明他对这次活动的注重和好感程度。

3、其三,服饰是一种美感符号

服饰作为一种美的符号而存在已为众人所接受。日本的服装专家竹内淳子曾对不同行业的女性进行了调查,内容是从服饰仪表上如何评价一个男子。

调查结果是给人印象美的男子在服饰上应该具有以下特征:① 洁白的西服衬衫,② 带条纹的领带,③ 蓝色的西装,④ 水珠花纹的领带

⑤ 文雅的举止,⑥ 黑灰色的西装,⑦ 带条纹的西服衬衫;⑧ 制作得体的服装,特别是熨得笔直的裤线,⑨端庄的领带结,熨得平整、洁净的手帕。可见雅致整洁的服饰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效力。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中秋的传说有许多,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流传。嫦娥自吞下药后,飞上了月宫,一个人孤伶伶地,身边只有一只玉兔陪伴。在八月十五那天,由于太思念后羿了,嫦娥把对后羿的思念做成了月饼。后来,月饼成了中秋节人们的必备品,它象征着一家的团聚。为什么人们要把团圆的日子称做“中秋”呢?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团圆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家人的团聚是重要的!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皓月当空,56个儿女欢聚一堂,祈祷着未来一年的平平安安。站在鼓浪屿向远处眺望,身在他乡的儿女是否思念着母亲?紫荆花笑了,她向杜鹃花问好:又一个中秋即将来临,希望你能回家团聚!杜鹃花哭了: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

  中秋之夜,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人们会注重传统的习俗。一般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品,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中秋是快乐的,中秋是温馨的,中秋是美好的,中秋是……

1、信息量大

视觉的反应速度虽然次于触觉和听觉,但视觉的特征可以提前窥测方向和预视目标。从信息收受的角度来说,依靠视觉收受的信息量要比从听觉渠道接受的信息更强、更快、更多。学生仅仅依靠听觉获得的外部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比较抽象的。

如果加以手势、眼神、体态等态势语言,会使动作描述得更为形象和直观,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大量的信息。

2、信息引力强

态势语言是以立体的、形象的、具体的表情动作为基础的。如:眼的变化,协调自如的手势,身体所处位置的变化等都能通过视觉而引起注意。

表现形式:手张开,掌心朝上。摆动整个胳膊。从讲合或桌子后面走出来。走下讲台。走到观众中去。站着或坐着时身体向前倾。

扩展资料:

态势语言的作用

1、加强语言的可信度

有的演讲者因为心理紧张,如无法控制语言速度,语音走调,遗忘内容等等,从而削弱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相反,如果演讲者表情轻松,神态自然,动作优雅,就可以稳定听众情绪,增加语言信息的可信度。听众不只是在”察言“,也在”观色“。

2、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

态势语言可以把有声语言不便说、说不出的意思表达出来,或者帮助表达未尽之意,它具有取代和补充功能。态势语言本身就像文字一样富有表现力,特别是在言辞少于思想,两三句话中蕴藏着通篇哲理的时候尤其是这样。

据一项新研究认为,在我们如何看人或如何理解面部表情的问题上,文化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素。比如,在日本,人们倾向于看眼睛来捕获情感暗示,而美国人倾向于看嘴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行为科学家Masaki Yuki表示,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人较美国人在别人面前更加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表达。他说,在任何情况下,眼睛比嘴巴更难克制,因此,即使他或她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眼睛可能更好地提供一个人情感状态的线索。

 由于孩童时在日本长大,Yuki对美国名人照着了迷。他说:"对我来说,他们微笑起来很奇怪。他们把嘴张得大大的,嘴角以夸张的方式提升。"而日本人拘谨,羞于公然展示自己的表情,很少张嘴笑,他解释说,因为日本文化强调顺从、谦逊和情感克制,认为这样能增进更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当Yuki 进入研究所,开始通过电子邮件与美国学者交流时,他总是被他们所使用的情感符号所困惑,如微笑的面孔:)和悲伤的面孔:(。"我花了一些时间最后才明白它们是什么面孔,"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在日本,字符图释着重用于眼睛,如高兴的面孔(^_^)和悲伤的面孔(;_;)。"在看到日本人和美国人情感表达不同之后,我才渐渐理解,从面部表情上确实能分辨典型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微笑,"他说。

 由于日本人着重于眼睛,因此,日本人较美国人更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察觉他人的真正感受。

 虽然这可能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但可能也有潜在的缺陷,Yuki 指出,"难道你真想知道你的朋友、爱人或老板的微笑是不是真实的?在某些地方上,特别是在美国,不知道可能更好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02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