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李箕永的作品,李箕永,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是朝鲜现代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优秀代表、杰出的创始人之一。《故乡》,反映了“卡普”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是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乡》取材于30年代前后的朝鲜农村现实生活。作家在《给<故乡>读者》一文中曾说过:
这部作品,佃农们——元德村农民们反对地主恶毒榨取的斗争是基本的故事梗概。同时,我把这个农民的斗争和城内丝织工厂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企图反映工农联盟的思想。
站在他们斗争前列的是他们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金喜俊。我企图通过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创造出一个出身于农村的新型知识分子,也企图描写元德村农民们在他的领导下怎样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处境和力量,以及他们怎样投入了火热的斗争。
作者在《故乡》中,通过元德村的矛盾和斗争,真实地表现了20、30年代朝鲜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一方面,愤怒地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同朝鲜封建地主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强行采取“土地调查”、“大米增殖”、“供出粮食”和“征用民夫”等罪恶手段对朝鲜人民进行政治迫害和经济掠夺的罪行,无情地揭穿了亲日派地主及其代理人、二地主安承学虚伪面孔和豺狼本性。
另一方面,又广泛地描写了朝鲜农村的巨大变化——革命思想的深入人心、农民群众的迅速觉醒和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热情洋溢地赞颂了朝鲜农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金喜俊所领导的有组织的抗租斗争在丝织工人支持下所取得的胜利,正是当时朝鲜工农革命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的艺术反映。
《故乡》中突出描写的主人公就是革命知识分子金喜俊。他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的忧国忧民的新型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东京的学校毕业之后,他满怀着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当他目睹元德村农民惨遭压迫和剥削的苦难处境时,深感朝鲜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他热血沸腾,一心想要同故乡人民“干一番事业”。他决心唤醒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当他发现:自己接触的“青年会”是一些自私自利之徒推行民族改良主义的组织时,曾一度陷入失望、彷徨和苦闷之中;但是,他深信:“光明拥有打退黑暗的威力,尽管是一星灯火,黑暗却不敢触犯它。”他毅然同“青年会”分手,坚决到农民群众中去。
为了接近农民,他向农民学习铲地和插秧等各种农活,竭尽全力创办农民夜校和农乐队,想方设法、不辞辛苦地团结和启发群众,努力提高农民的觉悟。他既善于团结青年农民,又能耐心启发老一代农民,不断发展和扩大革命农民的队伍。但是,他决不高高在上,总是谦逊谨慎地为农民排忧解难,因而得到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他能抓住斗争时机,机智勇敢地发动和领导农民的抗租斗争和缫丝工人的罢工斗争及捐助活动,有力地支援了元德村的农民斗争,迫使二地主安承学不得不答应农民的要求,使抗租斗争取得了胜利。
金喜俊的革命经历生动表明;革命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的斗争活动相结合,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显示出革命的先锋作用。
当然,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个人力量描写得多,组织力量表现得少;无产阶级气质不足,小资产阶级感情有余;对学三的粗暴同他的一些谦逊的性格是矛盾的,等等。产生这些缺点,既有作家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当时无法克服的客观上的原因,不可苛求于作家。
二地主安承学是《故乡》中反动势力的代表。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也是地主闵判书的凶恶管家和爪牙。他靠高利贷和收租而成为村里的暴发户。他刚刚来到元德村时,本是一个毫无所有、一贫如洗的流浪汉。由于狡猾诡诈,善于钻营,在郡里弄到了一个雇员的差事。
接着,这个人人唾骂的坏蛋又得到了地主闵判书的垂青和信任,让他成为地主的代理人。他到处催租逼债,为非作歹,人面兽心。他认贼作父,同日本警察勾搭起来,又是一个奴颜婢膝甘当洋奴的民族败类。
《故乡》的艺术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他塑造了符合于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金喜俊,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金喜俊是作家早期创作同类革命知识分子的继续和发展。作家曾说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给‘卡普’作家们提出了创作与运动的新形势相适应的主人公的光荣任务。《故乡》就是这一课题的回答。”应该说,这一光荣任务,首先由李箕永胜利地完成了。
其次,《故乡》中生动地展示了朝鲜农村的民俗风貌。如:农乐队的歌舞、婚礼的欢庆和生日的祝贺以及其他民间习俗的描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再次,善于利用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把人物精神面貌和感情活动,通过自然景物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如:抗租斗争胜利的一章中的黎明的描写:
……灰黑色的云彩已经开始在天空的一角渐渐地散去,它仿佛向人们预告:光明就要来临……”这种景物描写是寓意深刻的,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斗争的胜利就在眼前。
第三章 管理人际
第一节 领导与管理
1领导与管理:领导是管理的一种活动;
领导侧重做正确的事情(应对变化和制定方向,制定方向)
管理侧重正确的做事情(解决现实问题,强调执行)
第二节 领导者与追随者
1合格的追随者的特征:自我思考,独立工作,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能够对目标作出承诺;构建自己的目标并且为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付出努力;城市,有勇气,值得信赖。
2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其实质上是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追随者更关心自身和眼前的利益,领导者不仅要考虑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还要考虑整个组织的利益和组织的长远发展。
第三节 领导权力
1权力:是能够影响他人并且使他们响应命令的程度。
3权力的分类:正式权力(法定性权力,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个人权力(专家性权力,感召性权力)。
第四节 领导特质理论
1巴纳德领导者的五种特质:活力和耐力(旺盛的精力和耐心使人不断的学习,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本身就具有十足的魅力、领导者通常要顶着压力工作);说服力(让人信服的能力和气质、说服力需要领导者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且了解说服对象的现状和利益。比如具有超强的演讲能力,肢体语言的表达等);决策力(当机立断,恰当的决定);责任心(有担当,具有责任心);智力能力(反应机敏,智力超群)。
第五节 领导行为理论
1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定规和关怀(高低)
2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任务导向型:关注于任务,强调工作或任务事项;
员工导向型:重视人际关系,把工作的单位中的社会方面强烈的关注和高效期望相结合。
3领导作风理论(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明主,权力定位于群体;
家长式风格;
放任自如,权力定位于个人;
专制,权力定位于领导;
4布莱克和木遁的管理方格理论
乡村俱乐部型领导:关注生产少,关心人多;
团队型领导:关注生产多,关心人多;
中庸之道型领导:关注生产和关心人一样多;
贫乏型领导:关注生产少,关心人少;
任务型领导:关注生产多,关心人少。
第六节 领导权变理论
1费德勒权变理论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者风格,领导工作强烈的收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的特征,追随者的特征和环境的函数(领导方式受到领导的特征,追随者的特征及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影响)。
2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由管理这运用职权的程度和下属享受自主权的程度构成。其二者又受到管理者特征,员工特征及环境的影响,
第七节 情景领导理论
1赫塞布兰查德情景领导理论
中心思想:领导者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具备多种领导风格,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员工。
有心有力型员工:授权型,放任型;
有心无力型员工:参与型,说服型;
有心无力型员工:推销型,传授型;
无心无力型员工:告知型,盼附型;
第八节 人际中的从众行为
1从众行为:个人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和群体中的多数人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
2阿希实验:线的长短,被实验者容易从众。
3津巴布韦电击实验
去个性化产生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匿名性、责任模糊
第九节 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1人际关系的定义:人与人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反映了个体与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
2人际关系的构成因素:
认知成分:相互交流的信息越多,了解越是深刻,心理距离越近;
情感成分:亲密性情感,促进彼此心理相容;分离性情感,促进彼此疏远,排斥;
行为成分:言谈举止,角色定位,仪表风度,行为成分越是相似,越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舒刺人际关系需要理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第十节 中国式人际关系
第十节 中国式人际关系
1中国式人际关系特征
官本位、面子法则、模糊文化、隐忍文化
2费孝通---差序格局
第十一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学会与同事建立信任关系,能够理解他人立场,宽容他人过失。
2善于沟通:多一点笑容,多一些赞美。
3同级沟通的‘四要四不要’
同级之间要表扬于众,不要私下揭短;
对于合作成果,首先要言谢他人,不要只顾炫耀自己的成绩;
同级要多沟通,多建议,不要主张;
要尊重差异,避免价值判断,不要好为人师;
4双赢思维:正确理解同事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者更是合作者,从长远看问题;
5底线原则:确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底线,底线是不容侵犯的。
第十二节 人脉的经营管理
1人脉:经由人际关系组成的人际脉络,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
2人脉资源: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备用层。
3人脉经营策略:人脉资源规划,审视自己,明确自己所需求的人际交往圈,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够融入优秀的人际交往圈。
第十三节 沟通的基本模型
1沟通:指信息的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发出到达接收者并被接收者所理解的过程。
2(概念---编码---信息---传播---解码---理解)
第十四节 组织沟通障碍
1信息障碍,发送障碍,接受障碍,接收障碍等;
2比如,错觉,感觉失真,信誉不佳,环境混乱,时机不适,渠道选择不当,沟通技能较差,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传递者不适,接受者转码不当,心理障碍,地位影响等。
第十五节 倾听
1倾听者的障碍:比如用心不专一,急于发言,排斥异议,心理定势,厌倦,不良习惯等。
2倾听要点:克服自我为中心,克服自以为是,尊重对方的同时重视对方观点,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存在任何个人偏激的观点,避免思维跳跃等。
第十六节 与上级、同级,下级沟通
1与上级沟通的特点:给予支持,执行指令,反馈情况,主动分忧,提供信息。
2与上级沟通的注意事项:用上司的风格去沟通(关注听众或者注重沟通对象的特点);明确上司的需求(关注意图,将沟通对象想要知道的信息有逻辑的表达出来);与上司充分交流(关注过程,注重沟通过程中对方是否完全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关注方法)。
3与上级沟通,下属对上司的沟通需求:关心与理解,支持性指导,清晰的指令,及时的反馈,沟通与协调。
4与下级沟通注意事项:讲清注意事项,讲清事情的后果,做检查,做奖惩,尊重机制,理解别人,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
5与同级的沟通需求:解决问题,尊重同事的意见,与同事互相支持,与同事积极参与某项共同的项目。
第十七节 冲突与冲突管理
1冲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群体或组织之间由于感受到彼此的差异所致的异议或对立的观点;
分为情绪性冲突和实质性冲突
2冲突的特征:客观性,二重性,主管知觉性,程度性。
3良性冲突:(建设性冲突)冲突各方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
4恶性冲突(破坏性冲突):冲突各方目标不一致,组织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而产生冲突;导致组织绩效下降。
5冲突管理原则
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将冲突水平控制在能够产生较高绩效的水平;
实行全面系统的冲突管理,而不是局限于事后冲突控制和处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适宜的处理冲突的原则。
第十八节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冲突管理特点
1和为贵,忍让妥协和退避,重人情,轻法制。
第十九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以上五种需求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存在种种例外的情况;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存在决定性作用。
第二十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奥尔德弗ERG理论
1奥尔德弗ERG理论:生存需求---成长发展需求---相互关系需求。
2以上三种需求并不是生而就具有的,满足一一上升趋势,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渴望向高层次发展;对较高层次的需求不能满足,人们就会转向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
第二十一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好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1好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不满意对应---没有不满意
2保健因素:对人激励作用不明显;(是基础,一定要得到满足)
激励因素:对人激励作用明显。
第二十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求理论
1麦克利兰成就需求理论:归属需求---成就需求---权力需求。
2成就需求:争取成功希望做到最好的需求;
3权力需求: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4归属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第二十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1负詹姆期望理论
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值(E)
目标价值:某种目标,结果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程度评价;
期望值:期望值是个体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2负詹姆期望理论: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奖励---个人需要。
3亚当斯公平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就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系自己所得到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横向比较:自己与其他比较;纵向比较:自己与以前的自己)
第二十四节 激励应用
1常见的激励方法: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典型激励、行政激励、危机激励、持股激励。
2实际管理过程中,激励因素的运用并不是单一的,万往往根据具体的情况,多种激励理论综合应用,以达到一个相对良好的激励效果。
《男女有别》概要:乡土社会中的感情是阿波罗式的,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联系是稳定的。因此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故男女之间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机动性的感情,这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乡土中国》简介:
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罗布林卡:中学物理老师,福州悦读会创办人和运营者,以阅读和自然为滋养生命力的源泉。喜欢一句话:太阳使万物生长,我的心也当如此。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6年。
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我所理解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爱不简单,爱的能力需要练习,不仅是费尽心思追求某个爱的对象,而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弗洛姆从人的本性出发阐述爱的理论,他认为人通过各种行动试图回答的终极问题是:如何克服孤独带来的恐惧感。为此,人努力表现的与他人一致;去了解他人的秘密,来看到自己与他人的相似之处;但只有理解爱的意义,才可能真正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举个例子,豆子,我的奶奶种的,专门给我们吃的,就比外面的好吃多了。
而弗洛姆给出的答案,在我理解跟美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的诗篇是相通的,引用如下:
《爱的艺术》并不是一本照着做就能获得爱的圣经,但他确实是早在1956年就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爱”上的心理学家,这本书的出版,激起了许多人对爱情本质的讨论。就像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提出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虽然被后世证明许多都是错误的,但正是他激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广泛讨论。作为集大成者,仍然值得被大家尊崇。
我非常赞赏他从人的本质开始,对爱的本质展开探索。他喜欢向身边的人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能直击人心的问题,通过问题探索观察和思考人的本质。积累大量的心理分析案例,思考与洞察这些案例的本质,阅读本书会看到弗洛姆确实对爱的艺术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他发现,人们普遍对爱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误解,你觉得你有吗,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然后就觉得自己可以被爱,可以享受爱的快乐,这种想法是不能成功的。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社会比起传统社会,情感的通货膨胀要厉害。尤其是每当春节从老家回到城市里,这种对比就会比较明显。
举个例子。香蕉,回家吃到我的奶奶种的香蕉,就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因为是她带着爱耕耘培育的,每一根香蕉分到的爱的密度要高得多。看起来小小的一根,也没有外面卖的看起来黄得那么均匀那么好看,但是真的很好吃,很香,很甜。
什么是情感的通货膨胀呢?比如说以前人们并不会那样轻易的说出“亲爱的”“爱你哟”之类的,表示程度非常深的情感的话语。不要过度解读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不能说这些话。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当这些表达爱的语言,轻易就能够被说出来的时候,就好像随便印发钞票,导致货币通货膨胀。
而反过来,要限制情感的通货膨胀,我们就应该以爱之名,创造价值。
我现在日益认识到,价值观不应该是单一存在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磁单极子,电荷也分正负。价值观也应该是相互协同发展的。
在我过去的经验中,我认为有一些的价值观组合,他们之间可以构成正反馈循环的闭环,值得同时去追求:爱与科学。还有:发展与自由,共情与行动。只有爱,而不讲科学,爱是软弱无力的。只讲科学,心中没有爱,科学是盲目的。罗素说,爱与知识,就像明眼的瘸子和强壮的瞎子,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走得长远。就像植物的根系越深,能够吸收到的水和养分越多,就能生长得越好,再促进根系的生长。
我原先有两个观点:1爱要达到创造性的状态,并不容易,需要在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过程中去实现。2爱要自己先付出,才有可能得到。
现在的认识:1爱需要练习,珍惜日常中温暖的片段。要发挥创造性的爱,来源于一种敏感性,需要对爱的感知不断磨练。2一味付出,其实也是一种对爱的回应的期待。怀着对爱的期待而付出,很可能会走向对自己的苛责。爱需要有源头,每个人对自己的爱,是源头,否则爱会枯竭。
对“谦恭地爱”多了一点理解:承认自己并不是都知道,以真诚的开放,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预设,去倾听。
这段话初读时候会觉得很没有道理,不懂它的逻辑。第一章开始之前的这段话,其实就是作者引用来表达整本书的核心观点的。用逆否命题来理解,这段话开头三句说的是:爱需要认识,认识的人就会有行动,人的价值在于有所认识,有所行动。这让我想起我大学期间勉励自己的两句话:Know more about the world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也让我想起珍妮古道尔的经典名言:
在书中,弗洛姆提出,爱的要素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我觉得认识翻译得不对,可能是理解。)跟这里引用的这段话是互相呼应的。
这段隐喻特别有意思,如果我们标签化地认为所有的水果都是一样的,而没有真正了解具体的某一种水果,那么你对这种水果没有真正的认识的。爱一个具体的人比爱人类更难。如果并不爱具体的人,那么也不是真正的爱人类。再延伸一下,如果有人以为,我爱这个国家,却并不爱身边的人,那么这种爱也是虚假的。这让我想起留下“我的遗体给国家,我老婆呢?”11字遗言,而被长jiang日报报道为7字遗言让人泪奔,不仅指鹿为马,而且爱得虚假。
当女生问男生“你爱我吗,爱我哪里,我好看吗,哪里好看”等等,企图证明自己是有魅力的,此刻她心中并不追求自己有能力爱别人。不是追求个人魅力不对,而是说不应该为了获得被爱,而迎合外在(他人或风俗)的要求,你要做的是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对于爱的困惑在于什么:如果爱,就会进入自己或者别人值得不值得/价值判断/附加条件的考量,它会有痛苦和空虚。不能让人心满足。 人的爱 被认为 和自我价值判断无法分开。 在无法挥去的自私底色、不能抛弃的价值判断之下,人不会是爱的源头。
如果爱有价值判断,有的人值得爱,有的人不值得爱,那就不是普世的爱。爱有价值判断,那就是在说生命的价值有大小。从价值判断出发的爱是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往往会造成伤害。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费孝通所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以自我为圆心,向上下左右伸展开来的爱,反映的就是儒家社会的伦理观,离自己越近的人越值得信任越值得爱。我觉得这种伦理观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大毒瘤。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甚至是学界,到处讲关系,不讲规则。我跟他好一点,那我今天拥有的利益就可以多分给他一点。没有感情的就用金钱来交换感情。我们追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应该追求用现代的普世精神,契约精神,独立,平等等,代替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伦理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首先,你必须放下对自己的价值观的评判。然后,停止判断别人的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开始爱自己和他人。当你学会爱自己,欣赏自己的时候,你不会批评自己,批评别人。爱和被爱的秘密是永远不去评价价值。
开门见山。弗洛姆认为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正是因为这种对自身存在的觉察,使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孤独,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渺小。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这种渺小感和孤独感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正是人内心每一种恐惧的根。
因此,为了克服渺小感和孤独感,而要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成为人内心最强烈的要求。
三种方式:
一、纵欲。放纵肉体的欲望可以暂时使得感受到与人结合摆脱孤独,但是每一次欲望的放纵都会带来新的孤独,又必须重复纵欲的行为。这是一个死循环,不是正反馈循环,不是生存问题的合理解答。二、和别人保持一致。这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地方特别普遍,以获得安全感。在崇尚自由民主的地方同样也不鲜见。普遍的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就是证据。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人如何才能不忘记他是个人,只有一次生存机会,渴望爱情,和受到孤独威胁的人?
三、以爱之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弗洛姆认为,只是这第三种方式,才是对人类生存问题合适的解答。
接着弗洛姆从爱的要素、爱的原则、爱的对象、爱情的形式、爱情存在的证明、获得爱的能力的条件、品行上的要求等各方面以自己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想跟大家谈谈后面几点,我觉得比较有意思。
爱情存在的证明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感情中,常常会有人想要寻找爱情存在的证明。但这些问题的提出常常出自对自己爱的能力的不自信,或者对爱的对象的控制。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爱,而要以毁灭自己来作为证据。在弗洛姆看来,这不是爱情的形式,而是异化的爱情的形式。弗洛姆反对把爱情当作一种自我满足,他认为获得爱的能力主要条件正是要克服自恋。
那么爱情存在的证明到底是什么呢?弗洛姆认为,爱情存在的证明是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与对方结成一体,感受到双方联系的深刻,体会到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与生命力。
比如梁思成与林徽因,杨绛与钱钟书。
如果以此作为爱情存在证明的标准,你认为你是否经历过爱情呢?是否如那句话所说,爱情啊,像鬼,谈论的人多,遇到的人少?不要误会。
我想从物理中真空的概念来跟大家做解释。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真空氛围低真空,中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不同的人才华能力不同,就像是不同程度的真空状态。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互相激发对方能量的相处方式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这是我从我积累的《99件幸福的小事》里面摘出来的。
2018910
回到家一开门,就看到小源源用我刚刚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水果雕刻刀,刻了一个爱的苹果,瞬间情绪就忍不住了,又特别感动。
一抬头,就看到今天的夕阳特别美,来自大自然的感动。
幸福就是有人爱你,你也有能力爱别人。今天积攒了好多幸福能量,都存在心里了。
再用弗洛姆所说的爱的原则,判断一下,你所经历的是幼稚的爱还是成熟的爱?或者说你是否认同他所说的这个原则呢?
什么样的人能够拥有爱的能力,弗洛姆在《爱的实践》中提出了很多他自己的设想。其中有两条我认为特别有价值:信仰与勇气。
弗洛姆将信仰分为了合理信仰和非合理信仰。其中合理信仰来自于:相信自己观察和思考的产物,相信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对自己的觉悟和成熟体验越深,信仰程度越高。
而非合理信仰则是服从于全知全权的巨大势力,贬低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这里我特别推荐大家阅读村上春树的《地下》1和2。讲的是95年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一本是村上春树采访受害者,第2本是村上春树采访那些教徒。他们在起初都是一些普通的善良的人,不乏很优秀,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在宗教中寻求归属,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把自我完全奉献给这个奥姆真理教,做出了可怕的事情。
作为一个师者,拥有合理的信仰特别重要。由此出发,做到相信自己和相信他人。弗洛姆认为,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的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他的爱。
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他人的看法就会成为我们体验自己同一性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准绳,太过容易受到别人想法的影响,如无根的浮萍,风一吹就飘走了。尽管人生中的各种情况不断变化,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人格的核心是不变的。
建立了这样自信的基础之后,才可能做到相信自己的爱,并相信这种爱能唤起别人的爱。由此,从爱自己相信自己,衍生到爱别人,相信别人。
相信别人就是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应该相信孩子有这些发展的可能性。相信他人的顶峰是相信人类。弗洛姆在1958年接受华莱士的电视访谈的时候说,他相信人类。
他凭什么相信人类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是的,人和人之间同时存在在身体上的巨大相似性和精神上的巨大不相似性。但是我们中仍然有人能够发展出同理心,能够理解遥远的地方的人们与我们有关。虽然很难,但人与人之间仍存在对话以至于相互理解的可能。也就是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分享一首辛波斯卡的诗,我不知道恐怖分子是否会做下面这些事情,也不知道是否对恐怖分子表示出同理心是合适的,因为会被骂圣母婊。但是不能否认,他们也是人。
相信自己的顶峰是相信人类,爱自己的顶峰就是爱人类。正是对那些远处的人们的爱,使得我们对自己的爱得到了延展,生命受到这种循环与流动的滋养,这份爱又将返到我们自己身上了。
“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上面覆盖着晨露,好像每一颗露珠都在反射着太阳照射下的一束微光。每一颗露珠都是由一根几乎看不见的丝线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由某种可能被称为“爱”的精神力量连在一起的。从这种意识中浮现出来的最明显的认识是,伤害任何人,就像伤害整个“网络”的完整性,从而伤害自己。它使任何形式的暴力或冲突变得毫无意义。”
以上是从弗洛姆的角度出发整理的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下面这张图是我从自己对爱的认识出发整理的,作为参考:
获得爱的能力的条件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当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时,生命力会源源不断地涌现,爱的能力就会在运用自己的力量时得到练习。
——5——
爱的话题永无止尽
弗洛姆认为爱的要素有认识,尊重,关心和责任心。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爱的要素有激情、承诺和亲密。我认为爱是健全人格发展的核心。我的一位朋友认为爱的要素有理解,忠诚和表达。我们将以上三个要素再分为原则对象和界限三个维度来进行讨论,会延伸出许多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散成子问题进行讨论。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判结果都符合乡里规矩,但现在有些人凭借着对法律的了解却在官司法庭上玩起了把戏,确实可悲啊。我希望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了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了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长老统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解了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化的手段,年轻一辈懂得尊重年长一辈,同时年长一辈也在向年轻一辈学习,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此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说,正是一代传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重点解说了什么是血缘和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他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会用"新客""客边""外村人"等来称呼他。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在"实名的分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是静止的,"但是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动得慢而已。"然后他说到正是社会的变动,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会变动中,如果社会的变动速度变得快,长老权力也随着缩小。不同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就要采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环境变动的过程中,"文化英雄"随之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国家更好的进步,而这些领导们使用的就是"时势权力"。这些能使用"时势权力"的"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否则,该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但是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注释式的变动方式就可以引起实名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该篇章所要讲的实名的分离了。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了"要",为了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了,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费孝通先生说:"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句话很经典,在此我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三《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根据解放前夕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完成的着作。书中详细阐述了费老在深入中国乡村社会后,于基层中洞悉的彼时中国的社会特点。费老在书中从政治,如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经济,如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文化,如文字下乡、家庭、男女有别等方面进行说明。虽然很多写实的描述早已时过境迁,不适用于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但它对当今学者对那个时候的社会状况的研究仍然有着巨大值,也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费老首先在第一篇的乡土本色中引出他对于“乡土”的概念——社会基层的乡土性,土是指泥土、是乡里人谋生的工具。“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费老写得好,这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囿在土地上、耕种活动的分工程度也浅得很,可以自己自足的人们自然是流动性小、社会变迁速率小。我认为,从全书来看,费老的乡土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就是我们的传统社会。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一直是我们的经济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是缓慢的,传统是一种不易被打破的东西,所以我们有着农业的本性。在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完全不需要去耗费时间精力来适应陌生的“新面孔”。生活上的固定性使得我们产生了活动范围的限制性,形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熟人相见就打声招呼,法律、合同什么的是面对陌生人时才会有的,所以乡土中国才不是个法制社会,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而对于现在,许多原本世代以务农为生的家庭里的年轻人甚至父辈母辈放弃家乡里的土地,涌进城市务工。这不得不说是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结果,表面上似乎他们应该会得到与城里人平等的待遇。但也正是由于上千年沿承下来的传统,他们是基层社会里的人们,与城里人似乎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在今天,他们与城里人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维护,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我们的社会并未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
在文字下乡中,费老则是选择了现身说法。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自然不甚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包谷、不会下河摸鱼、不会猴子上树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取笑的。()之前也说到,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是“面对面的社会”,各家各户独立自己、见面也只用打招呼而已,语言是足以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的。这样想来,文字对他们来说就并不是必要的了。推行“文字下乡”于费老看来,似乎有些“削足适履”了。但在这推行过程中,我们要找对方式,文字是文明的象征,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费老并非反对推行。我认为,这也正是与现在重视教育的原因如出一辙,社会在进步,教育强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读书是他们的“出路”,一间间乡村的希望小学正在被盖起。费老得出这些认识正是来自于他在乡间生活的经历,这也正是他所推崇的“田间考察”的研究方式,也是注重实践经验的“实证主义”的重要体现。
差序格局中,费老指出“私”的毛病在中国比愚和病更普遍,于是生出许多贪官,滋生许多贪脏无能的问题,并以此引出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的差序格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格局中,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社会联系。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中的人伦,“人和人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这种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就看站在哪个角度去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导致不同的道德观念。这也是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与我们社会相区别的原因。“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也是由费老提出来的,并逐渐被国际学者所承认接受。
家族这一章中,有人说乡土社会也包含着团体,比如家。其实就社会结构的格局而言,西方社会与乡土社会内部都有团体式的社群,也都有差序式的网络,但就其主要形式而言,西方社会强烈地呈现为一种团体格局,乡土社会强烈地呈现为一种差序格局,这个只是取决于不同的侧重点。东西方都有的“家”,在结构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反映出社会格局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在西洋,“亲子指结构,生育是功能”、“主要的是生育儿女”、“西洋家庭里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成年即离开……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区里”费老如是说。而在中国,“家是一个事业组织”、“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
乡土社会的家庭呈现出比较强的差序格局特性。家庭成员不限于亲子,可以依需要而以父系原则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人类学称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为氏族,乡土社会的家在结构上就是氏族,称为家族。除生育外,家族可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家族必须是绵续性的,因为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是绵续性的,所以家族不因个人的成长或死亡而分裂或结束。这种除生育之外的绵续性事业社群凝合的基础不是两性情感,而是家族事业的需求。“中西家庭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这种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两性情感间有着矜持与保留”,女性于传统中被教导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决定了这一切。
在男女有别这一章中,费老提到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一是阿波罗式的,一是浮士德式的。前者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后者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没有尽头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在变。费老认为乡村社会属于前者,现代社会属于后者。
对于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观,“生命是障碍的克服”,愈多,生命也愈顽强,生活的意义也愈深。其中隐藏的结论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因为生即使,每一天的生只是向死更迈进了一步。进而推论,我们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经历更多,这就是存在主义者加缪的观点——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这些的。在我看来,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对理想中的世界的拙劣模仿,还有圣经中对于原罪的解释,都是前一种模式的表现;费老说“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是阿波罗式的”。男女授受不亲是“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女性似乎于“天然中”就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上,其主要责任是家事,做得好了,你是“贤内助”,做得不好便随时面临休妻的可能。更往前了说,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男性会遭众人鄙弃;女性必须从一而终,年纪轻轻成为遗孀你也必须守着寡才配能上一块贞节牌坊,否则就是“浸猪笼”还要背着难听骂名的下场。夫妻间的婚姻关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对在婚前甚少交集的男女双方便只能于婚后“渐渐生情”。但那时的男子终究以事业为重,男女甚至只能维系着两性及婚姻关系。娶得娇妻是为“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女子只能是下得了厨房却上不了厅堂的。我认为,乡土社会的婚姻关系较那时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了,尽管女性仍然是“拿不出手的”,依旧以辅的身份出现。而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话语权越来越多,越来越追求着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有的甚至成为女强人:独当一面,比男性更为出色。并且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女性甚至不愿生育,丁克家族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是男性与这类女性妥协的结果。尽管这种选择是自由的,但这种行为后果还是令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从这方面说来,这种进步又是好是坏呢
费老说“家庭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于同性方面去发展”。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同性恋虽然大部分是先天的,但后天过多地与同性接触或环境影响,也是有可能的,我的同学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在无讼中,“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为了内在的习惯。”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中国当代的教育,创新意识在一定层面上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很多学生们在高考这个独木桥面前被转化成了一个个的做题机器,理论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脱节的。但庆幸这一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在血缘与地缘中,“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而括号里的“我们有谁曾认真地怀疑过这事实我们又有谁曾向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费老是不否认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决定着你的出身地位,但在这其中又隐隐含着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声讨。如陈胜、吴广,都有揭竿而起之时,这一切又都是传统使然。
名实中,很多结果都是你做这些事情时附带而来的,是当初做这些事情时所未料想到的,而这些后果又真实地发生了并且又碰巧地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整本书中,费老前后结合,乡村的即是传统的,而他也在一直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经典而又准确,于细微中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他所经历的乡土社会展现出来。颇有感触的是他在重刊序言里说到的——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是的,而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费老想借乡土中国这不成熟的果实所展现给我们的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也确实是值得我们观摩和学习的。
;①文化内核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形成企业的哲学与价值观,并在这种哲学与价值观的引导下确定企业的奋斗目标与经营理念及战略,它是一台导航仪,所有的行动围绕着它来运转。
②在七个层次的海尔文化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是“海尔文化内核”是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合到一体,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内核指引开展其余6种层次文化,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奋斗目标等无不围绕海尔文化内核而展开.
(两种说法都可以)
参考资料:
一、因应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
(一)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
“和”是孔子思想中占有终极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特质,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各守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尽其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还要与社会和谐一致,这种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思想、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一致。
儒家认为,社会是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每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发展,群体高于个体,个体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儒家文化十分注意处理和调整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群体内部有不同的等级区别,每个人只有恪守分位,安分守已,各司其责,各得其所,才能维系群体的稳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隶属关系,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把社会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不同身份的人具有不同的义务,并且相应地有一整套严密的等级规范,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儒家追求“和为贵”的理想,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等,是儒家文化“和为贵”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最高目标与追求。
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孔子贵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含义是什么?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孔子对子贡的解释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爱人”是儒家仁学的本质内涵,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恕之道”是仁学的基本方法论;在实践层面上,孝悌之道是为仁的起点,人人为仁做君子,则天下太平、社会和谐。
“仁”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及要求:
①血缘基础
儒家学说的体系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开始,通过类比、比拟,逐层向外,推延到朋友之间、君臣之间的。
费孝通在分析中西社会结构差异时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他将中国社会的结构命名为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伦理道德体系,本质上属于私德范畴。中国文化中常见的“家文化”、“家长专制”、“亲情文化”的根源即在于此。
②心理情感原则
李泽厚认为,孔子把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
因为建立在这种感情性的心理原则上,孔子的政治经济主张是既竭力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坚决反对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也就是说,“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③个体人格
“仁”的心理原则与血缘基础,必须落实在个体人格的塑造之上。儒家强调“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孔子以身作则式地实践了对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
3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
在对待义与利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义高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做事要依义而行就是首先要看这件事是否合于道义,合于道义就做,否则不做,小人则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甚至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去满足利欲。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
孔子仁学认为,道德乃人类之本性,决非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倘若无道德自觉,道德信念,则人不成其为人。儒学相信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儒家学者看来,就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来说是道德。道德应该是理想人格的最大价值。
儒家非常重视内向自律的修养方法,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儒家经典《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根本是“修身”;《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儒家为了实现自己的“仁爱”理想和“经世”抱负,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孔子要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种“不惑”、“不忧”、“不惧”是君子对邪恶的外在力量的一种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孟子也大力提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人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儒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获得群体和谐。就维护社会安定和群体关系来说,主要靠道德和刑罚,而二者相比,道德贵于刑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儒家学说中,所谓道德修养,就是要按照礼的规范,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修身的目的是通过追求“内圣”人格达到“外王”,讲求个人修为,“修”(做人)是“为”(做事)的基础。具体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以仁为本是儒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特征
梁漱溟认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主义。“个人对于集体、集体对于个人,互相以对方为重,是谓伦理本位主义。伦理本位云者,既非以个人为本位而轻集体,亦非以集体为本位而轻个人,而是在相互关系中彼此时时顾及对方,一反乎自我中心主义。此盖由人心通而不隔的自然情理。”
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
(三)儒家文化的心理积淀与行为表现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没有建立西方式的法律体系。在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受儒家文化浸染两千余年的中国人,始终在运用并依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可以说,儒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基因,并被每一代人所传承。
1社会文化心理积淀
儒家文化价值观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这种文化价值观已经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以和为贵
强调“和”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群体利益与和谐至上。
②仁的标准是判定社会行为的最终心理依据
因为强调“仁治”的正当性、必要性,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人治”而非“法治”的现象与特征。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仍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与民意中反复体现。感动广大民众的主要集中表现为官员、医生、教师等行业的英雄、模范的高尚人格,而非其职业操守、敬业精神,突出反映出“仁”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
交互主义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和”的达成,依赖于双方符合“礼”的互动。因为“仁”的价值观是儒学的核心与根本,得到广泛推崇,要求社会关系中强势一方的行为首先要符合“仁”的要求,然后才能要求弱势方的服从。
梁漱溟认为:“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对方。何谓好父亲?常以儿子为重的,就是好父亲。何谓好儿子?常以父亲为重的,就是好儿子”,“一切都是这样。所谓伦理者无他义,就是要人认清楚人生相互关系之理,而于彼此相互关系中,互以对方为重而已”。中国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种交互主义心理的直接表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丝本尼迪克特也认为:“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父母必须具有仁”,“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对他。仁是忠义的先决条件”。所谓“礼”尚往来、“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也是这种心理原则的形象说法。
其次,对社会互动双方的要求,不是外在、明确的行为规范,而是归结为基于伦理道德的心理体认,所以“交互主义”是一种社会交往与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原则。
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依据不单在其中一方,而“仁”的要求是一种心理情感原则,并无明确外在规范、标准衡量,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礼),婆说婆有理(礼)”,社会行为的调整不是依据外在的法律、规章、岗位职责等进行,而是喜欢“讲讲理(礼)”。不良后果是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现象的广泛存在。
④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控制机制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建立在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儒家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的调整应以道德自律为主要手段。通过教化与道德修养,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仁的要求,自觉遵守礼的约束,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种高度重视道德自律的社会控制方式,有别于法家以严峻刑罚为特征的社会控制手段。为了实现社会控制与社会和谐,儒学高度重视两个方面。首先,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与必要性。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教育是启发人们“仁之端”的必要过程与手段,而且必须贯彻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的原则,“不教而诛谓之虐”,是儒家极力反对的。其次,个体要不断进行道德内省,追求至圣人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鲁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基于人们罪恶感心理的文化模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是基于羞耻感心理的文化。
在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个体行为向上帝与法律负责,如行为失误,则受到法律制裁与负罪心理的压迫,但对行为不当的处罚就事论事。而在群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羞耻文化中,个体必须高度重视自我修养,防止个人行为失当。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仁是为人之本。违反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错误会被追究到个体心理与人格层面,因为违反了“仁”的要求,被社会判定、标记为“不会做人”、“简直不是人”,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永远被社会所排斥,这种惩罚是对个体整个人格的否定,是一种极大的羞耻与更大的惩罚。儒家文化中这种基于羞耻心的自律机制,一直是中国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主导机制,并已深入到了国民的社会心理与人格结构层面之中,羞耻感成为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2.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表现与要求
①管理者要“仁”:爱人、节用;注重人格修养;能够推己及人;主动承担责任。
②被管理者要“忠”:各安其分、尽心尽职、服从领导、尊重上级。
③管理行为中的“交互主义”: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员工的努力程度与领导对下属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这是交互主义心理的直接表现。
(四)以仁为本,是OEC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
在海尔的斜坡球体论中,以OEC命名的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止动力。许多企业到海尔参观学习,希望借鉴OEC管理模式,但能够成功的很少。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是单纯学习管理制度,没有认识到:OEC管理制度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
海尔的OEC管理制度是企业现场管理与细节管理的成功典范,体现着源于西方的科学管理精髓。这种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制度、绝对服从管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按照社会互动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员工对OEC制度的绝对遵守与贯彻,必须建立在管理方“以仁为本”的基础之上。
海尔的OEC管理制度不是独立的,与体现儒家“以仁为本”价值观的其他做法结合在一起,保证了单调、枯燥、严格的OEC管理制度得以贯彻、保持。
在海尔,体现“以仁为本”价值观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
1.“范萍事件”与80/20法则
1995年7月12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公布一则处理决定:质检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海尔高层敏锐地意识到范萍漏检所揭示出的哲学命题: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范萍漏检是偶然的,但如果产品质量如美国GE产品那样过硬,这种偶然就不会发生。而“必然',是什么呢答案是:管理漏洞!《海尔报》于1995年7月19日率先造势,点名提出:“范萍的上级应负什么责任”此事引起全公司上下的巨大震动,大家纷纷发表评论,最后达成共识: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的关键在于干部的水平与作风。什么是领导“领导就必须承担领导责任”,承担领导责任不是口头说说、不关痛痒地自我批评一下了事,而是要动真格的,要有切肤之痛的感觉。此事件最后,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自罚300元,并做出深刻的书面检查,由此也进一步奠定了海尔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则:80/20原则(即企业里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都要承担80%的责任);对于广大职工来说,对企业经营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利,连续不断等理念也有了一个既形象又本质的认识。
关键的少数制约次要的多数。管理人员占20%,是少数,也是关键的少数。管理要抓住关键的少数,也就抓住了系统,这样就能整个企业有效地运转。如何真正做到通过20%来管理80%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员工出现责任时,管理人员也要承担80%的责任。通过“株连”,使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下属的严密监控。
在《诠释海尔》电视片中,片中采访海尔集团时任常务副总裁杨绵绵,她是这样解释“工人出错,干部受罚”的。她说:“我和张总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那么我就要听他的;同样,我和下级像柴永森吧,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作为下级,在没有想通的时候,还是按照我的去做,出了错,上级要负责任,出了错误,如果不是我来承担责任的话,那他以后怎么照我做,我还老是推到他身上去,上推下卸,就叫不负责任;上面推他的领导,下面推他的下级,那他干什么了,他就等于没有。”
因为儒家文化中社会互动的交互主义,经常造成工作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等现象。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各打50大板”。海尔的80/20原则,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负领导责任、主要责任,不但要挨打,而且是被打80大板。由于海尔中层管理人员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以及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由下属员工的过错所带来),因此,海尔的OEC严格管理不会遭到员工的抵制。
2“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
张瑞敏喜欢引用的一句古语是:“上下同欲者胜。”企业***必须在琢磨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讲究“三心换一心”:“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了自救自助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册《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填一张卡或打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会随时派人解决。
诚心
10多年来,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的干部,最好的挂红牌(表扬),最差的挂黄牌(批评),并具体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尔,人际关系是透明的,考核制度是公开的。
知心
知心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
①每半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员工参加领导干部的考评,每次考评干部,工人在评委中所占比例不少于1/3。
②各种形式的恳谈会制度。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行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与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③“心桥工程”。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在公开场合说的话。
海尔的“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的理念与做法,具有突出的东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特征,是家文化的典型体现。
3.羞耻文化与6S大脚印
“6S大脚印”是海尔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独创的一种方法。海尔生产车间,在开班前、班后会的地方,有两个大脚印,被称为“6S大脚印”。如果有谁违反了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中的任意一条,下班开会的时候,就要站到大家面前的这两个脚印上,自我反省,负责人说明情况并教育批评。会议结束大家都散走后,站6S的人在得到负责人的允许后方可离开。这种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管理制度通过负激励,有效得规范了员工的行为。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的表现与素质,除了按照80/20法则抓干部素质之外,6S大脚印管理对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促进很大。这种管理方法之所以有效,就在于此制度建立在中国员工特有的文化心理之上。
二、密切关注社会变迁,创新发展核心理念
(一)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起源与含义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首先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14-16世纪,随着欧洲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商人阶级的经济势力开始发展壮大。但在商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封建专制与神权制度的压迫与束缚。为反对封建及神权专制,宣传新兴商人与资产阶级价值主张,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借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阐述新兴资产阶级自己的主张,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的发现的开始。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否定了封建特权,宣扬平等观念。
自此开始,资产阶级追求平等、自由的要求先后通过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和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人是目的、人是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逐渐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而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马克思韦伯认为,正是经过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工商业的发展
从其来源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是伴随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强调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赋权利”(卢梭)。西方人本主义后来演变为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含义是以个人为本位,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与集体主义对应的一种价值观,发展的极端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认为,中国儒家学说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就是一种原始人道主义。通过比较儒家价值与人本主义我们发现,前者要求在等级制结构中各负其责,尊卑有序;后者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者宣扬群体本位,后者宣扬个体本位;前者属于自然经济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后者则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儒家学说中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因素。
(二)社会转型与人本主义理念的发展壮大
中国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学功在《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一文中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要改变落后的、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等制度层面,而且也必然要求、必然带来整个社会在价值观念、情感心态等文化心理层面的一系列变革和更新。
杨学功认为,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革的主要趋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秩序观念。中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社会结构秩序的转型,表现为中国社会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治型社会转型,等等。与社会结构秩序转型相伴随的,是社会运行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等。2.主体意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的变化表现为从“身份意识”向“契约意识”的运动。3.人生理想。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体现在人生理想上,是从“君子”型的人生理想向“能人”和“真人”型人生理想转变。4.本位价值。中国传统的“权力本位”正在被“实力本位”的观念所取代。
伴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深入,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身份平等观念逐渐强化,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服从、奉献、被动等观念被敢于冒险、积极主动、自我价值等具有鲜明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所取代。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个体意识的觉醒,包括个体的责任意识、奋斗意识、独立的思考精神、人格的平等。
(三)以人为本,是创新理念得以发扬的核心
1.“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
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海尔的用人理念可以用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来概括:赛马而不相马。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深化、各地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绝大多数企业在技术水平或经济实力上已不再具备唯我独尊的实力,他们的竞争对手/c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