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学亲情作业”发挥家长评价功能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需要依托社会、学校、家长三方面的力量,家长是建设新课程的一支重要力量,来自家长的信息尤为重要。那么,我校家长评价情况如何呢
我校科学组对20XX年七年级300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重学科 学习 ,轻德育培养。260份有效问卷中,对在回答当父母者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比例最高的是学到知识,占442%,其次才是良好行为习惯,占207%,身体健康占351%。问卷问及您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家长的回答前3项依次为学习成绩好占50%;道德品质好占362%;身体好占278%。有近一半的家长要求孩子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这表明,父母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有关专家分析,这样的观念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不重视孩子全面发展,使得未成年人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如: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兴趣。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有的连一次小测验都要看名次找过错,往往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扭曲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厌学、逃学,甚至走上自杀之路。
那孩子们又是怎样评价父母呢为了深入地了解学生,我同时在2006年初对我校初中生和父母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同卷式共有8个班422名学生参加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不被父母了解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8%。很少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65%。这两个数据说明学生与父母关系僵化,沟通不足。这一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必须改变家长评价功能薄弱的现状,让家长通过走进新课程,了解、体验、感受新课程,改变教育观念,采取最佳的应对策略,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课程改革,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结合实践实际,我们认为设计科学亲情作业,能很好的发挥农村家长评价的激励功能,更有利于发挥农村家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二、什么是科学亲情作业
传统的亲情作业主要是开展亲情教育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特点,选择相应的亲情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例如,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承包一项家务活动;为父母做一顿饭菜;为父母洗一次脚;与父母谈一次心;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
笔者认为亲情作业不一定只有在家中才能完成,亲情作业肯定离不开家庭,但绝不应仅仅局限在家庭,而应该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校内也能接触到德育作用。同时亲情作业能够缓解情感发展的暂时不足,但要让整个学生群体都能在个人发展中重视情感,成为人文素质、社会情商较高者,亲情作业更应该成为生活常态,而不能依靠突击补课。家长也应成为完成作业的一份子,参与其中才更有利于亲情的流露和培养。所以我想到了渗透到学科教学的亲情作业,,科学亲情作业主要是指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社会实践小论文和一些科学研究性学习和作业等,家长与孩子要相互合作和分工,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在过程中感悟亲情,学习新知,共同进步。
三、科学亲情作业实践探索
结合科学学科特点,我们每学期设计亲情作业,以下是科学亲情作业的一些设计和具体操作如:
1、家长参与班级作业评价
将全班学生的一份科学优秀作业装订成册,由孩子轮流带回家,家长和孩子一起当评委,评出前10名。如学生、家长对作业册的评价表
2、快乐的周末作业
快乐的周末作业,每周一份,设计安排了互动平台学生的话和家长的话这三大板块内容,旨在通过互动平台将每周所学的知识要点、复习重点及好的解题技巧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话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并使学生在独立撰写学生的话时学会自我反思, 自我总结 ;另外通过家长的话可以使学生及时地感受到家长对其的赞许、鼓励与督促,并使教师及时了解家长对此项作业的要求与期望,以便更好地加以修改和完善,从而使互动平台学生的话和家长的话 这三大板块内容成为教师、学生与家长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
3、家庭小实验设计
家长作为评价者的新角色,将有利于具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意识,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层次,有利于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如教学《种子的萌发》《植物的一生》《蚕的一生》《月相》《嫁接》这类周期较长的内容时,可让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研究活动。教师可采用评定量表请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家长支持和督促学生的实践活动,又使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得到有效的连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任务学习单:科学家庭作业嫁接
4、开展亲子科学小制作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利用学区每年的科技十佳评比活动,邀请家长参与,鼓励家长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聘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师,家长在活动中给自己孩子的方案出谋划策,共同关注实践过程。教师给予评价,发给优胜家庭证书等,大大提高家长自主参与意识。
在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合作下2007年瓯北学区科技节暨学生科技十佳评比多名学生获奖:陆瑞祥同学撰写的小论文《瓯北镇废旧手机去向调查》、葛海宣同学撰写《流过家门的污水河》、张鹏伟同学撰写《探索豆芽形成的条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叶群力制作的《天鹅湖》获二等奖。
四、活动反思
科学亲情作业能很好的发挥家长评价的激励功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体现在:
1、科学亲情作业有利于发挥家长评价的激励功能。多样化的评价精髓是鼓励发展。体验成功唤起学生对未来希望的自信心。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他们自然﹑顺利地发展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同时有信心解决任何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家长只有参与了新课程,参与了孩子们的活动,才能作到真切地去发现和发展孩子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家长参与评价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主体多元化理念。家长参与评价他有助于帮助老师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方方面面的进步,促进家长 、学校和老师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2、科学亲情作业有利于家长的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家长的素质不断提高,不再停留在原来问题家长的角色,即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在校方的要求下,家长被动地参与、支持学校对孩子的管教,而现在是家长主动参与学校、课程决策和学校常规管理,家长参与和决策,有利于课程决策的民主化,使课程改革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科学亲情作业中真情家长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使孩子们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认可,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科学亲情作业有利于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其孩子的教育活动,与新课程进行零距离接触。家长作为评价者的新角色,将有利于具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意识,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层次,有利于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同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如:科学亲情作业的开展贵在教师的坚持,家长的参与,学生的自主。对三者的毅力和创造力,大家能否坚持不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有家长的科学素养也是对活动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同时亲情作业对于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恤父母、不懂得情感建设和发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的补救,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但怎样布置科学亲情作业,怎样使科学亲情作业既让学生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又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还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却是一门学问,值得学校和老师们认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把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上,因此布置许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作业。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把写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最终的结果是很多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潜能的发展。如何才能使作业丰富多彩,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呢?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让作业趣味性更浓些
学生之所以不想写作业,是因为作业很单调、枯燥,如果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能使作业新鲜、有趣,富有趣味性,这样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例如,当学生学习过长度的单位和克与千克后,老师可公布《小马虎的日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我们家,我的妈妈是司令,她身高162分米,体重54克,爸爸身高175分米,体重80克,我身高132分米,体重40克。今天早上,我起床晚了,洗漱完毕后,妈妈递给我一块重50千克的面包,我拿着急急忙忙去上学,回来的路上,碰见爸爸从早市上回来,还买了一条大鱼,看样子足足有5克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没有和爸爸打招呼。。。。。。”老师在他的日记中批了三个字“可能吗”?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请你们帮帮小马虎吧,不然会闹出很多笑话的。这样的作业要比干巴巴的让学生去填写单位名称有趣的多,同时也使本来枯燥的作业转化为了生动丰富的作业,使作业充满了活力,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让作业的实践性更多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身临其境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例如:在学完《长方体和立方体》一单元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和立方体盒子,开一次展览会,使学生欣赏几何形体和图案的美。(2)找一些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盒子,测量后计算贴一圈商标纸需要多大的纸:(3)找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测量后算出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4)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板,做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纸盒,请你设计你的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与人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增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让作业激励性更强些
评语 ,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指责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敢于尝试;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例如,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总之,布置作业不是单一的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情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到作业中。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作业丰富多彩,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学生乐做,愿做。
作业布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减负增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正确认识学生的作业布置,树立科学的练习观,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智慧地布置语文作业是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大胆创新、因材施教的作业布置才能避免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情况,注重作业的分层化、弹性化、实践探究化,才能使学生愿意做作业,乐于做作业。
语文作业布置
在大部分学生的传统认知中,语文作业无非就是抄写、背诵,不用动脑且重复机械。物理课上,老师讲原理的时候,学生能通过具体的操作理解知识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化学课上,老师会布置一些动手的小实验,让学生能体会到化学方程式的魅力。
在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中,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的是实践,即“做中学”“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这是主动学习的范畴。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也有很多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布置探究实践性的作业,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文的魅力。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假期作业是这样布置的:让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在年级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参观、探访、调查,进一步了解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历史与变迁、人文与故事、建筑与科学等,做一名传播北京文化的小使者。
用绘画、摄影、小报、撰写导游词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呈现北京中轴线上“景山”“内九门”“天坛”“天安门”“故宫”“钟鼓楼”等地标建筑物的风采。通过这样的一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发挥所长,把课内知识学以致用,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结束之后,运用多种完成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让觉得自己书法不错的学生抄写课文,在抄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字数过多而选择放弃,此时,(1)你可以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把文段精简后、概括总结后和原文表达的意思尽量做到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升总结课文的能力)。(2)可以对课文读后的感受、让学生有什么样的启发,都可以作为作业的形式,内容不限。
2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把文章内的内容表现出来。
3可以是自己朗读文章的录音,感情尽量要做到投入,有多个角色的,可找其他同学共同完成。
4可以是模仿文章的结构、写作方式、修辞手法、态度情感、文章表现事物的各个角度等方面来写一篇文章。
5也可以尝试去做视频,去网站上找与文章相接近的视频来剪辑、合成、加特效等等。
6可以写一则小故事,故事中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应用修辞手法。
7如果在限定的时间内,有学生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声韵停顿的朗读课文,作为他最后的一种选择方法。
8可以是几个同学一起完成,可以按照书中表现的人物关系来进行演示,可以用录视频的方式发给我并且命名好。9在这一篇文章中得到的信息,不管是自己天马行空乱想到的,还是这篇课文给了学生一个什么启示(感情感想)之类的,可以试着让学生把自己的座右铭等等融入其中。
10在这些创意想法的形势下,依然有学生无法做的作业,可以让他们按照老师给的作业去做(对于这一块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应适当的多,尽量让学生少选择老师设定的作业)。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十几年来,各地同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许多教绩斐然的教改名家。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宁鸿彬、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湖南的杨初春等,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发现:在学习这些经验的同时,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现象,而且有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划一,这种现象是令人忧虑的。笔者拟就此略抒浅见,以请教于同仁及方家。
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对此都有论述。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见《语文教学问题》305页)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优劣得失的唯一标准。两位大师都强调了“教无定法”,强调了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实际去选择适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随心所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反复检查省悟,做到“知己”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找出特点,做到“知彼”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因此,学生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是教学中的“彼”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感知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在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课时,虽然他们对所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在上课时,开始总要对学生进行些适当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开始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大家们如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等人的个性教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实际上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学生,研究学生,依靠学生因情而动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客观规律,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恰切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而动,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应得的训练和强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首先是课下了解。经常保持和同学们的接触,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本人个性习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各种方面,这样就对他们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寻找出其共性的特点。其次是课上了解,这是课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们特殊情况的最好环境,也是籍以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步和谐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神情举止,讨论发言,迅速判断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同调,这就使共性和个性有了结合的机会,也就使教师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再次,课后了解。每一节课结束后,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教学的反应及听课要求。这既是一节课的总结,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这些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和体现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三、语文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制约也是不能忽视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尤其是语文教材容量大、任务重、变动多,这就使语文教材促使着语文教师随教材而动,时时修正选择教学方法。吕淑湘先生历来认为,教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我们不顾及教材实际,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固守陈规,不对教法进行适当的选择,恐怕不只是使教学失去生动性、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与教学目的的距越来越远。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整个语文教材从内容上讲,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和古今文体篇录,而且每一类里边又包含许多小类。如果我们都采用某一种的教学方法不加区别地去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从语文教材的要求上来讲,语文教学不但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联系课文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也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学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实现,而是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几种方法的融合。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单元要求,综合起来进行单元目标教学法的实施,也可以进行单篇目标教学的尝试;可以是两篇课文并起来,进行相似点、不同点的比较教学,也可以是单篇课文的质疑讨论或讲读式的教学,或是学生在老师指点下的自学,如此等等。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这样,教师的一双眼睛才能从教案和课本中解脱出来,始终专注地高效率地扫瞄讲台下那一双双眼睛,这时,你的注意力不仅是集中考虑授课,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哪个学生遇到什么困难等等,从学生的神态中看出各种反映,随之机智地调整讲话速度和教学方法,使课堂中教与学双方思维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学生一样重要,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和前提,是不能忽视的。 四、环境影响也是对选择教学方法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的因素 教学环境包括大环境(即社会环境),也包括小环境(即校园环境),这多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起着大小不等的制约作用。 大环境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社会氛围及社会风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等,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讲,整个世界,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科技竞争、能力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需要教育来加以支持。从整个世界看,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共同趋势,表现在:(1)在教学观念上,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2)培养方向上,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兼容并包;(3)教材编写上,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发展的迹象;(4)训练体系上,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5)阅读教学上,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紧密结合;(6)写作教学上,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以上见1990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倪文锦文)不难看出,能力和运用成为各国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与之相适应,国际上出现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论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以控制论为依据的程序教学法;以系统论为指导的范例教学法;以无意识心理倾向和超级记忆研究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以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为根据的发现教学法;以赞可夫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等,这些都对我国产生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的深化,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提高,也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所有这些都在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负诱导作用。如中招考试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招考试对高中语文教学,都有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贯彻教学原则,不管这些情况多么不利,仍然能够使它朝着对教学有利的方向转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条,才算是把教学法讲活了”(摘自吕淑湘《语文近著》)。 社会环境影响着教学,校园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这主要是指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先进与陈旧,整个学校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态度看法,这些都直接地制约着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不可能不顾及到教育环境这个因素的,我们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选择与我们适用的、顺应形势需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备教。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
实例: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