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例 以学导思----《一百条裙子

基于课例 以学导思----《一百条裙子,第1张

      2017年7月23日下午,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海拉尔区胜利街小学以《一百条裙子》阅读指导课为例,交流“关于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与实践”。

      虽值暑假但会场座无虚席,很多老师没有地方坐在边上加小凳 ,两个半小时没有一个人溜号外出。记笔记,拍照……学习--提升我们共同的愿景。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阅读课,王老师让孩子们根据课题猜测谁有一百条裙子?(裁缝、富家女、想出来的、画出来的……)五花八门的答案没有太多有新意的想象,(怎么回答北京来的陌生老师的问题,孩子们比较拘谨)。老师淡定地接着聊,玛蒂埃、佩琪、旺达三个人物进入孩子们的视野,根据人物片段继续猜测,谁可能会有一百条裙子?此处并不是盲目地猜测,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进行猜测。鼓励孩子“说不一样的想法”。王老师交代故事起因,情节发展……旺达这个坐在后面座位,成绩不优秀,没有朋友的孩子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孩子们浏览故事后先说讲了什么,继续猜测“可能吗?”在合理推断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的情境王老师和几个孩子一起“八卦”“说三道四”这个词语在情境生成中学生自然习得,继续猜测旺达真有100条裙子吗?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无关对错,此时孩子们放松下来,回答问题的孩子多了起来。分析旺达说谎的原因具体而深刻。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令人意外的,一百条裙子真的是旺达的,继续猜测旺达的同学是什么心情?明白说什么的都有,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结尾让孩子们用2分钟自由创编。告诉孩子旺达转学了,分析造成这个结果谁有责任?结合不同版本的书籍判断自己会选择哪一本书,要说出理由……谈着谈着,一个小时悄然溜走……

      王老师教给孩子什么了?没有谁对谁错的固化结论,整堂课玩得是思,是辩,是从孩子们本真出发的畅所欲言……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后的交流,分享,师生,生生思想智慧的碰撞,必然会收获每个生命个体独特的体验。

      王老师驾轻就熟的引导告诉我们“目标定位记心中,内容设计源经典,策略运用始多元,腹有文墨放轻松”。读书--启智--升华,阅读改变的不仅是学生,老师的修炼要先于学生才能把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推荐给他们。

      全民阅读的时代已然来临,作为外来人员的我们要与生于电子时代的原住民们有话题交流只能动起来,日日读,日日新。扎实的学识从阅读做起,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崇拜的好老师!

简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刊物论文等,总结如下:

一、目前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策略研究、课堂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发展战略、教学实施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程度:国外:内涵、结构、特征及评析标准。国内:内涵、意义及作用。

三、存在问题:

1、缺乏实施延续性

2、未能常态化实施

3、课例研究较少

四、预计解决问题:

1、形成模式开展实施

2、侧重实践研究。

五、阅读归纳整理:

1、曹小兰:《可视化教学,让学生思维看得见》

摘录:优化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通过图形、操作、语言等方式,直观动态表征。外化思维是可视化教学的基本要义。观察、把握、触摸“思维漩涡”、“思维风暴”。

    可视化图形,让学生思维直观展现(线段图,示意图)相遇问题

可视化操作,让学生思维动态展现(圆的认识、测量)

可视化语言,让学生思维生动展现(小数的意义)

思维是内隐的、抽象的。

黑格尔:感性方式表达理性。

2、高凤英《思维可视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探微》

摘录: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对数学知识进行精确加工,进而利用数学问题进行教学驱动,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最终做到将数学思维可视化,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1、精准加工,唤醒数学文本思维。

深入理解与学习数学教材,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巧妙讲解数学知识(小数知识:06米长代表什么~1,用自己最喜欢的例子来解释2,示意图、直观图或者语言文字创造性表达)

2、问题驱动,激发数学思维内在动力。(圆的认识:正方形的周长由它的边长决定的,长方形的边长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那么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的呢?)思维挑战性问题。

  (认识钟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营造不同的学习互助情境。

2,任务驱动,促进合作探究。(有余数除法:编题)

简便方法:方法多样性。

3,课堂小结,拓展课堂内容。

    互助式教学。

3、周菲《促进数学新两基的思维可视化策略初探》

摘录:

思考方法、思考路径呈现出来。

策略:文字,图表,符号,替代物等外化技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整理并记录自己的心理表征过程,实现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整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元认知。

1,符号和图示外化策略(排队问题)

2,课堂记录策略(情景性探究问题,脚手架型课堂记录单,开放型的课堂记录单)

3,操作外化策略(表外乘法26×6  操作  尝试)操作复现策略

4,思维导图策略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思维导图

反思整理型的思维导图。

4、刘起源《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策略》

摘录:

核心素养:积极的数学情感模式,优质的数学思维品质,清晰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感性经验系统-理性思考系统

1,数学化情感模式

2,数学化思维模式

3,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

5、周昕《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可视化》

摘录:10以内加减法(彩旗)

圆角分(课下作业买菜)

时分秒(画表盘 时钟)

6、王英《思维可视化: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摘录:

1,思维可视化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植树问题:画一画)

2,思维可视化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理与复习:表格,图表,知识网络结构图)

3,思维可视化让解题策略更优化(握手问题:示意图)

4,思维可视化让解决规律模式化(举一反三,板块知识,知识迁移)

7、马花《思维可视化:学生数学思维生长的助推器》

摘录:

加工素养,问题驱动,深度对话。

画下来,动手做,说出来。

画图,操作,表达。

历史解释:解释是最有特色的历史表征。

8、冬孝宁《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几点探讨》

摘录: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比一比)

2,营造活跃课堂气氛(认识钟表)

3,建立数学错题集

4,建立问题情境

9、丁云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探讨》

摘录:研究对象:教学,学生。具体措施。

10、郑炜珍《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升级小学生数学思维》

摘录:韦恩图,X-Y-W线图,气泡图,思维导图,金字塔,蝴蝶图,包容关系图,PMI表格。

11、《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录:1,教学设计的工具(归纳整理、逻辑性、相关性)

2,创造思维可视化工具

3,知识整理的工具

4,教学反思的工具

创造思维可视化的方法:

识图――制图――用图。

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可视化促进知识归纳与整理,思维可视化促进知识表达和合作学习,进行评析和自我评析。注意事项:

严谨不等于束缚

自主不等于放任。

12、思维可视化

隐性思维显性化

八大思维图示(圆圈图,气泡图,复气泡图,树形图,括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

思维导图(东尼博赞)

概念图(美国诺瓦克)

13、师合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分析》

1,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建立数学错题册,便于复习和巩固

3,突破教学难点,促进教学反思。

14、冉大平《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第一步,就是确定一个词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观还是客观。这一步主要依靠词典。

英文已经有伟大词典资源:SentiWordNet 无论积极消极、主观客观,还有词语的情感强度值都一并拿下。

但在中文领域,判断积极和消极已经有不少词典资源,如Hownet,NTUSD但用过这些词典就知道,效果实在是不咋滴(最近还发现了大连理工发布的情感词汇本体库,不过没用过,不好评价)。中文这方面的开源真心不够英文的做得细致有效。而中文识别主客观,那真的是不能直视。

中文领域难度在于:词典资源质量不高,不细致。另外缺乏主客观词典。

第二步,就是识别一个句子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观还是客观。

有词典的时候,好办。直接去匹配看一个句子有什么词典里面的词,然后加总就可以计算出句子的情感分值。

但由于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情感词,比如看上面的例子,“蓝屏”这个词一般不会出现在情感词典之中,但这个词明显表达了不满的情绪。因此需要另外根据具体领域构建针对性的情感词典。

如果不那么麻烦,就可以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把一堆评论扔到一个算法里面训练,训练得到分类器之后就可以把评论分成积极消极、主观客观了。

分成积极和消极也好办,还是上面那个例子。5颗星的评论一般来说是积极的,1到2颗星的评论一般是消极的,这样就可以不用人工标注,直接进行训练。但主客观就不行了,一般主客观还是需要人来判断。加上中文主客观词典不给力,这就让机器学习判断主客观更为困难。

中文领域的难度:还是词典太差。还有就是用机器学习方法判断主客观非常麻烦,一般需要人工标注。

另外中文也有找到过资源,比如这个用Python编写的类库:SnowNLP 就可以计算一句话的积极和消极情感值。但我没用过,具体效果不清楚。

到了第三步,情感挖掘就升级到意见挖掘(Opinion Mining)了。

这一步需要从评论中找出产品的属性。拿手机来说,屏幕、电池、售后等都是它的属性。到这一步就要看评论是如何评价这些属性的。比如说“屏幕不错”,这就是积极的。“电池一天都不够就用完了,坑爹啊”,这就是消极的,而且强度很大。

这就需要在情感分析的基础上,先挖掘出产品的属性,再分析对应属性的情感。

分析完每一条评论的所有属性的情感后,就可以汇总起来,形成消费者对一款产品各个部分的评价。

接下来还可以对比不同产品的评价,并且可视化出来。如图。

这一步的主要在于准确挖掘产品属性(一般用关联规则),并准确分析对应的情感倾向和情感强度。因此这需要情感分析作为基础。首先要找到评论里面的主观句子,再找主观句子里的产品属性,再计算属性对应的情感分。所以前面基础不牢固,后面要准确分析就有难度。

中文这个领域的研究其实很完善了,技术也很成熟。但需要完善前期情感分析的准确度。

总的来说,就是中文词典资源不好,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很准。前期的一些基础不牢固,后面要得到准确的分析效果就不容易了。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十几年来,各地同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许多教绩斐然的教改名家。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宁鸿彬、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湖南的杨初春等,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发现:在学习这些经验的同时,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现象,而且有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划一,这种现象是令人忧虑的。笔者拟就此略抒浅见,以请教于同仁及方家。

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对此都有论述。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见《语文教学问题》305页)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优劣得失的唯一标准。两位大师都强调了“教无定法”,强调了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实际去选择适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随心所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反复检查省悟,做到“知己”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找出特点,做到“知彼”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因此,学生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是教学中的“彼”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感知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在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课时,虽然他们对所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在上课时,开始总要对学生进行些适当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开始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大家们如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等人的个性教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实际上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学生,研究学生,依靠学生因情而动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客观规律,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恰切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而动,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应得的训练和强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首先是课下了解。经常保持和同学们的接触,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本人个性习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各种方面,这样就对他们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寻找出其共性的特点。其次是课上了解,这是课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们特殊情况的最好环境,也是籍以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步和谐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神情举止,讨论发言,迅速判断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同调,这就使共性和个性有了结合的机会,也就使教师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再次,课后了解。每一节课结束后,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教学的反应及听课要求。这既是一节课的总结,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这些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和体现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三、语文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制约也是不能忽视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尤其是语文教材容量大、任务重、变动多,这就使语文教材促使着语文教师随教材而动,时时修正选择教学方法。吕淑湘先生历来认为,教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我们不顾及教材实际,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固守陈规,不对教法进行适当的选择,恐怕不只是使教学失去生动性、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与教学目的的距越来越远。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整个语文教材从内容上讲,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和古今文体篇录,而且每一类里边又包含许多小类。如果我们都采用某一种的教学方法不加区别地去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从语文教材的要求上来讲,语文教学不但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联系课文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也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学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实现,而是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几种方法的融合。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单元要求,综合起来进行单元目标教学法的实施,也可以进行单篇目标教学的尝试;可以是两篇课文并起来,进行相似点、不同点的比较教学,也可以是单篇课文的质疑讨论或讲读式的教学,或是学生在老师指点下的自学,如此等等。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这样,教师的一双眼睛才能从教案和课本中解脱出来,始终专注地高效率地扫瞄讲台下那一双双眼睛,这时,你的注意力不仅是集中考虑授课,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哪个学生遇到什么困难等等,从学生的神态中看出各种反映,随之机智地调整讲话速度和教学方法,使课堂中教与学双方思维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学生一样重要,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和前提,是不能忽视的。 四、环境影响也是对选择教学方法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的因素 教学环境包括大环境(即社会环境),也包括小环境(即校园环境),这多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起着大小不等的制约作用。 大环境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社会氛围及社会风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等,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讲,整个世界,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科技竞争、能力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需要教育来加以支持。从整个世界看,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共同趋势,表现在:(1)在教学观念上,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2)培养方向上,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兼容并包;(3)教材编写上,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发展的迹象;(4)训练体系上,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5)阅读教学上,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紧密结合;(6)写作教学上,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以上见1990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倪文锦文)不难看出,能力和运用成为各国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与之相适应,国际上出现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论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以控制论为依据的程序教学法;以系统论为指导的范例教学法;以无意识心理倾向和超级记忆研究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以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为根据的发现教学法;以赞可夫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等,这些都对我国产生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的深化,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提高,也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所有这些都在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负诱导作用。如中招考试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招考试对高中语文教学,都有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贯彻教学原则,不管这些情况多么不利,仍然能够使它朝着对教学有利的方向转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条,才算是把教学法讲活了”(摘自吕淑湘《语文近著》)。 社会环境影响着教学,校园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这主要是指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先进与陈旧,整个学校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态度看法,这些都直接地制约着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不可能不顾及到教育环境这个因素的,我们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选择与我们适用的、顺应形势需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备教。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

实例: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如何批量处理评论信息情感分析,并且在时间轴上可视化呈现?舆情分析并不难,让我们用Python来实现它吧。

痛点

你是一家连锁火锅店的区域经理,很注重顾客对餐厅的评价。从前,你苦恼的是顾客不爱写评价。最近因为餐厅火了,分店越来越多,写评论的顾客也多了起来,于是你新的痛苦来了——评论太多了,读不过来。

从我这儿,你了解到了情感分析这个好用的自动化工具,一下子觉得见到了曙光。

你从某知名点评网站上,找到了自己一家分店的页面,让助手把上面的评论和发布时间数据弄下来。因为助手不会用爬虫,所以只能把评论从网页上一条条复制粘贴到Excel里。下班的时候,才弄下来27条。(注意这里我们使用的是真实评论数据。为了避免对被评论商家造成困扰,统一将该餐厅的名称替换为“A餐厅”。特此说明。)

好在你只是想做个试验而已,将就了吧。你用我之前介绍的中文信息情感分析工具,依次得出了每一条评论的情感数值。刚开始做出结果的时候,你很兴奋,觉得自己找到了舆情分析的终极利器。

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你就发现,如果每一条评论都分别运行一次程序,用机器来做分析,还真是不如自己挨条去读省事儿。

怎么办呢?

序列

办法自然是有的。我们可以利用《贷还是不贷:如何用Python和机器学习帮你决策?》一文介绍过的数据框,一次性处理多个数据,提升效率。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把情感分析的结果在时间序列上可视化出来。这样你一眼就可以看见趋势——近一段时间里,大家是对餐厅究竟是更满意了,还是越来越不满意呢?

我们人类最擅长处理的,就是图像。因为漫长的进化史逼迫我们不断提升对图像快速准确的处理能力,否则就会被环境淘汰掉。因此才会有“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法。

准备

首先,你需要安装Anaconda套装。详细的流程步骤请参考《 如何用Python做词云 》一文。

助手好不容易做好的Excel文件restaurant-commentsxlsx,请从这里下载。

用Excel打开,如果一切正常,请将该文件移动到咱们的工作目录demo下。

因为本例中我们需要对中文评论作分析,因此使用的软件包为SnowNLP。情感分析的基本应用方法,请参考《如何用Python做情感分析?》。

到你的系统“终端”(macOS, Linux)或者“命令提示符”(Windows)下,进入我们的工作目录demo,执行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snownlp

pip install ggplot

运行环境配置完毕。

在终端或者命令提示符下键入:

jupyter notebook

如果Jupyter Notebook正确运行,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

代码

我们在Jupyter Notebook中新建一个Python 2笔记本,起名为time-series。

首先我们引入数据框分析工具Pandas,简写成pd以方便调用。

import pandas as pd

接着,读入Excel数据文件:

df = pdread_excel("restaurant-commentsxlsx")

我们看看读入内容是否完整:

dfhead()

结果如下:

注意这里的时间列。如果你的Excel文件里的时间格式跟此处一样,包含了日期和时间,那么Pandas会非常智能地帮你把它识别为时间格式,接着往下做就可以了。

反之,如果你获取到的时间只精确到日期,例如"2017-04-20"这样,那么Pandas只会把它当做字符串,后面的时间序列分析无法使用字符串数据。解决办法是在这里加入以下两行代码:

from dateutil import parser

df["date"] = dfdateapply(parserparse)

这样,你就获得了正确的时间数据了。

确认数据完整无误后,我们要进行情感分析了。先用第一行的评论内容做个小实验。

text = dfcommentsiloc[0]

然后我们调用SnowNLP情感分析工具。

from snownlp import SnowNLP

s = SnowNLP(text)

显示一下SnowNLP的分析结果:

ssentiments

结果为:

06331975099099649

情感分析数值可以正确计算。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定义函数,以便批量处理所有的评论信息。

def get_sentiment_cn(text):

s = SnowNLP(text) return ssentiments

然后,我们利用Python里面强大的apply语句,来一次性处理所有评论,并且将生成的情感数值在数据框里面单独存为一列,称为sentiment。

df["sentiment"] = dfcommentsapply(get_sentiment_cn)

我们看看情感分析结果:

dfhead()

新的列sentiment已经生成。我们之前介绍过,SnowNLP的结果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代表了情感分析结果为正面的可能性。通过观察前几条数据,我们发现点评网站上,顾客对这家分店评价总体上还是正面的,而且有的评论是非常积极的。

但是少量数据的观察,可能造成我们结论的偏颇。我们来把所有的情感分析结果数值做一下平均。使用mean()函数即可。

dfsentimentmean()

结果为:

07114015318571119

结果数值超过07,整体上顾客对这家店的态度是正面的。

我们再来看看中位数值,使用的函数为median()。

dfsentimentmedian()

结果为:

09563139038622388

我们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中位数值不仅比平均值高,而且几乎接近1(完全正面)。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评价一边倒表示非常满意。但是存在着少部分异常点,显著拉低了平均值。

下面我们用情感的时间序列可视化功能,直观查看这些异常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以及它们的数值究竟有多低。

我们需要使用ggplot绘图工具包。这个工具包原本只在R语言中提供,让其他数据分析工具的用户羡慕得流口水。幸好,后来它很快被移植到了Python平台。

我们从ggplot中引入绘图函数,并且让Jupyter Notebook可以直接显示图像。

%pylab inlinefrom ggplot import

这里可能会报一些警告信息。没有关系,不理会就是了。

下面我们绘制图形。这里你可以输入下面这一行语句。

ggplot(aes(x="date", y="sentiment"), data=df) + geom_point() + geom_line(color = 'blue') + scale_x_date(labels = date_format("%Y-%m-%d"))

你可以看到ggplot的绘图语法是多么简洁和人性化。只需要告诉Python自己打算用哪个数据框,从中选择哪列作为横轴,哪列作为纵轴,先画点,后连线,并且可以指定连线的颜色。然后,你需要让X轴上的日期以何种格式显示出来。所有的参数设定跟自然语言很相似,直观而且易于理解。

执行后,就可以看到结果图形了。

在图中,我们发现许多正面评价情感分析数值极端的高。同时,我们也清晰地发现了那几个数值极低的点。对应评论的情感分析数值接近于0。这几条评论,被Python判定为基本上没有正面情感了。

从时间上看,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次比较严重的负面评价。

作为经理,你可能如坐针毡。希望尽快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儿。你不用在数据框或者Excel文件里面一条条翻找情感数值最低的评论。Python数据框Pandas为你提供了非常好的排序功能。假设你希望找到所有评论里情感分析数值最低的那条,可以这样执行:

dfsort(['sentiment'])[:1]

结果为:

情感分析结果数值几乎就是0啊!不过这里数据框显示评论信息不完全。我们需要将评论整体打印出来。

print(dfsort(['sentiment'])iloc[0]comments)

评论完整信息如下:

这次是在情人节当天过去的,以前从来没在情人节正日子出来过,不是因为没有男朋友,而是感觉哪哪人都多,所以特意错开,这次实在是馋A餐厅了,所以赶在正日子也出来了,从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看排号就排到一百多了,我从家开车过去得堵的话一个小时,我一看提前两个小时就在网上先排着号了,差不多我们是六点半到的,到那的时候我看号码前面还有才三十多号,我想着肯定没问题了,等一会就能吃上的,没想到悲剧了,就从我们到那坐到等位区开始,大约是十分二十分一叫号,中途多次我都想走了,哈哈,哎,等到最后早上九点才吃上的,服务员感觉也没以前清闲时周到了,不过这肯定的,一人负责好几桌,今天节日这么多人,肯定是很累的,所以大多也都是我自己跑腿,没让服务员给弄太多,就虾滑让服务员下的,然后环境来说感觉卫生方面是不错,就是有些太吵了,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个味道,不过A餐厅最人性化的就是看我们等了两个多小时,上来送了我们一张打折卡,而且当次就可以使用,这点感觉还是挺好的,不愧是A餐厅,就是比一般的要人性化,不过这次就是选错日子了,以后还是得提前预约,要不就别赶节日去,太火爆了!

通过阅读,你可以发现这位顾客确实有了一次比较糟糕的体验——等候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使用了“悲剧”一词;另外还提及服务不够周到,以及环境吵闹等因素。正是这些词汇的出现,使得分析结果数值非常低。

好在顾客很通情达理,而且对该分店的人性化做法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虽然情感分析可以帮你自动化处理很多内容,然而你不能完全依赖它。

自然语言的分析,不仅要看表达强烈情感的关键词,也需要考虑到表述方式和上下文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是现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前沿。我们期待着早日应用到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提升情感分析的准确度。

不过,即便目前的情感分析自动化处理不能达到非常准确,却依然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到那些可能有问题的异常点(anomalies)。从效率上,比人工处理要高出许多。

你读完这条评论,长出了一口气。总结了经验教训后,你决定将人性化的服务贯彻到底。你又想到,可以收集用户等候时长数据,用数据分析为等待就餐的顾客提供更为合理的等待时长预期。这样就可以避免顾客一直等到很晚了。

祝贺你,经理!在数据智能时代,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下面,你该认真阅读下一条负面评论了……

讨论

除了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可视化,你觉得还可以如何挖掘中文评论信息?除了点评网站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舆情分析的数据来源?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点赞,并且微信关注和置顶我的公众号“玉树芝兰”(nkwangshuyi)。

如果你身边有好友正在做舆情分析的研究工作,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共同学习和提高。

  2021年7月31日晚七点,岳喜红名师工作室在微信群开展了优秀教学设计线上观摩研讨。

  主持人:王丽娟

  课例分享人:王丽娟、陈红予、乔丽丽、徐艳霞、安红岭

  评讲人:王利、郭珍珍、刘钧岭、岳喜红、朱永芹

    七月流火,热情未央,抓住七月的小尾巴,岳喜红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开展了第二次优秀教学设计线上研讨会。

    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

  1工作室第二组的五位成员晒出自己满意的一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进行教学阐释。

  2工作室第一组的五位成员做相对应的主评,工作室其他人员分享自己的看法。

  首先,王丽娟老师对自己的课娃娃《昆明的雨》进行阐释。王老师整节课的教学,以“美”贯穿始终:赏美景、析美情、品美语。赏美景——关注选材上的“形散”;析美情——关注情感上的“神聚”;品美语——关注语言的“淡而有味”。这三个环节,从“画面”到“滋味”,环环相扣,自然形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王利老师以《上出自读课的特色来》,从关注“单元提示”,关注“阅读提示”,关注“自主学习”三方面评价了王丽娟老师的课,并结合王老师的课谈了自己对落实本单元目标的两点思考,思考深入,见解独特。

    其次,陈红予老师对自己的课娃娃《<论语>十二章》进行阐释。陈老师从朗读实词,理解文意;析读虚词,积累语感;趣读插图,体验学习三个环节展开教学,抓虚词,练语感,以读促教,在读中体会文意,在读中感知、理解、质疑、探究 。尤其是导入和结尾部分,由学生熟知的村子引入孔子,让学生觉得圣人就在身边,拉近学生与圣人的距离。结尾处将《<论语〉十二章》中的四字词语拎了出来,以诗作结,意蕴深长。

    郭珍珍老师围绕着“以读为线,妙趣横生”这八个字,对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地点评。

    接着,乔丽丽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一颗小桃树》进行阐释。乔老师把这节课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字词积累”、“一颗小桃树”、“我的小桃树”、“我与小桃树”及“我们的小桃树”。几个环节之间层次分明,呈现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螺旋上升之态,从基础字词到内容感知、情感手法,再到立德树人的无声渗透,可谓设计用心,滋味悠长。乔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课件美,阐释时的声音美,设置的背景音乐美,带给我们的真是美的享受。

    刘钧岭老师从紧扣要求设计有滋味、巧借称呼发现有滋味、精彩收尾升华有滋味三方面进行点评,并且,每一方面都谈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希望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要努力找到每篇课文的语言点,做汪曾祺笔下的“一根筷子”,深深地扎在语言深处,从而实现文本,作者和读者共话,使语文课更高效,更有价值。

    紧接着,徐艳霞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行阐释。徐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初读文,理情节 ,通过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再读文,析人物,通过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充分展现刘姥姥形象特征的语句,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研读文,学描写,通过对众人的笑的分析,对重要人物的笑的分析,得出三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使品析形象时有了抓手,有方向,引导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

    岳喜红老师对徐艳霞老师的课进行点评。第一,利用助读系统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以助读系统作为建立学生与文本链接的主要参考,从中提炼出合宜的教学内容,如人物形象、对比、赏析式批注等,润物无声的适时引入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感受到阅读提示和批注对于一篇课文学习的重要性,让自读课的助读系统发挥实效。第二,解读“笑”中所蕴藏的“写作密码”。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笑”,品悟解读“笑”中所蕴藏的人物性格与身份,赏析与借鉴作者在描写人物群像、人物个像以及场景时的“写作密码”。

    最后,安红岭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孤独之旅》进行阐释。安老师从理情节,品“孤独”;析内心,话“成长”;赏景物,悟主题;联生活,谈感受四方面展开教学。

    朱永芹老师从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合作分心人物内心,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抓住文章特色,赏析景物,悟出主旨,训练学生思维力;联系生活,以写作训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成长真谛四方面进行点评。此外,针对这一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设计中是否用“孤独”作为一条线把设计串联起来,避免板块式的分割。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悄悄溜走。参与的每一个成员却意犹未尽。

    这一节节课,亦是一盏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专业成长路上,一个人引路,一群人探路,独舞与狂欢都将会水到渠成。

主讲人:朱煜老师

一、统编本教材四个特点

1 根据主题与文体相同放在同一个单元之中。

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孩子的学情进行安排会更加。思想教育不是语文学科的任务,所有学科都需要人文熏陶。

工具性讲透了,人文性也就出来了。

2 增加语文学科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合理安排总体内容,将选文、活动、知识等有机结合,用少量的课文作示范,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

教科书中的语文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不是显性的。一般随课文或者在活动中学习了解。在练习过程中学习了解一些语文规律与现象。比如:拟人句,只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样的句式和语文现象,不出现拟人的修辞概念。

读懂比喻句,如何教比喻句,认识一种语言现象,教学生认识比喻背后的情感。

举例:上海《荷兰之花》把防海大堤比喻万里长城一样

防御敌人,建长城和外族打仗,荷兰人建大堤,结果他们胜利,再进一步,保住了土地之后,他们拿地地做什么呢?养花、种花,海边一片花海。由这一句比喻句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不是简单的说把什么比作什么,体察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背后的思想情感。高年级之后要体会比喻背后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所以不可以将课文上成知识传授课。

3科学地安排语文策略和能力序列,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加大语言表达的比重,达到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均衡。

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其中最需要掌握的是写事、写人、写物、写景,最难的是写景类的文章。在小学阶段要着重将写事的文章教会。如果没有积累要写景是很难的。

《教学书》三十多篇只有一篇写景,那一篇文章讲在广州上古诗课,在华南师范大学见到的景象,写作的文章很难写,对于成人是这样,对于小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是什么。

4 系统

语文活动以旁比、阅读提示等形式,设计启发式引导性的问题,强调自主性,启发性阅读,初步开展批评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体现阅读理解和阅读反思相结合,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最好的语文活动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寻找错别字

《赵清遥故事集》放了一篇指导小朋友写调查报告,完成晚自习他们所做的事情;学校后面有一条臭水沟,去访问相关部门,这一类的文章叫语文实践性活动。

最好与地方文化相接合。

二、结构特点

第一学段:每册8个单元,由识字单元和阅读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主要有课文、语文园地两在部分,语文园地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

二、核心特征

1 人文与语文双线目标

2 单独设立习作单元

有专门一个单元用来教习作方法,反映了教学过作过程之中阅读与写作创新。

3 阅读策略与整本书阅读

4 单元内部的整合、联系

三、统编教材的教学对策(低年级)

1 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借鉴了古文的识字方法进行编写。

1 诵读韵文集中识字

教学生找到识记规律,不要单独做识字规律。

《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水果、苹果、动物放在一起集中识字,变换节奏(多种节奏)增加趣味性,如果只是重复读,那就索然无味。通过多节奏反复读,让学生记住这些字。如果规律明显,一定要讲清规律,不要只读,也要写。所有的字都离不开写,一般通过默写来实现的。

写字就是记忆,下一节课点评,课堂可以默一默,反复默写。

2快乐读书吧

重在自读 ,多作交流。所有的孩子是个天然的阅读者,给他时间给他书,他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读懂的内容和老师所读懂的是不一样的, 学生不是由你教了很多就爱上阅读,老师教的东西正是学生想学的,所以学生就吸引住了。

一二年级的孩子很吵闹,如何让他们安静呢?轻声轻气地对孩子讲话,周围很安静,哪怕真的不爱阅读,他一看周围那么吵,他也会安静下来。

让自由读,不在乎看懂了多少,在于能否静心地坐下来看,看多少是孩子的事情,老师管不着。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

《迷人的阅读》当中朱老师站在自由女神像下也是在暗示自由的力量。

3识字加油站

通过课文识字,还剩下一些字,就放在识字加油站,因此在识字加油站中可能没有什么规律,它们是零散的。但老师们需要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去识字。如何设置情境呢?最好能用一句话来说的,借助情境来训练生字,这样就可以训练。多写,多用。

生活创设情境

4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完成目标。

多叫几个孩子,有一节环节孩子讲得很好了,本该可以结束,还可以多叫几个,一叫就发现有很多问题,课就上得没有流畅。扣住目标,增大训练面,不用太花哨,多少孩子站起来说,40个孩子只有5个孩子站起来那是不够的,至少有一半的孩子站起来发言。

老师上课不是作秀,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貌似课好看、一看呵成,

四、低看级阅读教学

识字

写字

句子

关联起识字与课文阅读训练目标明确且有层次

朗读

提取信息,活泼泼地读,注意语境与标点符号。

二年级

1起步尽早

2先说后写,

大量练习说,说得背出来,就可以写

3 关注基础

把句子写通顺

4 激发兴趣

听课《荷叶圆圆》

刘威

课前交流

威威老师,叠词

毛毛,乐乐,你有类似的小名吗?

生:球球、磊磊、轩轩

师:每个小朋友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小名,因为里面含有父母对你独一无二的爱

一、刚刚我们聊到了叠词,两个相同的字就组成了叠词

圆圆

师请生读这个词

生读,齐读

2 什么是圆圆的?

生:荷叶、肚皮

3 走进美丽的夏天,去看荷叶圆圆。生书空,老师写课题。

4 生读课题,齐读

老师在聊天中由叠词引入

二、

1走近一点,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

生:变形(形状),绿绿(颜色)

绿绿是(叠词)

师:把你看到的荷叶读出来

生个别读

齐读

师:你可以像夸荷叶一样,夸一下苹果吗?

生:苹果红红的,大大的,甜甜的

生:还可夸香蕉

生一起夸荷叶

师:这么美的荷叶,除了你们喜欢,还有谁喜欢呢?

师提读书要求:读准读音、读通句子、身子坐正

二、生读课文

1 板块一:出示词语

摇篮、停机坪、

师:摇篮(出示)

停机坪(出示)

坪:左边土,右边平,这一大片平整的土地我们叫停机坪。

机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如何记住

机:木加几

书写生字

生说笔画名称

翅膀歌唱

(展开)翅膀(放声)歌唱

什么的叫(放声)歌唱

放声读词语,体会什么叫放声

第三行:亮晶晶很美很美

读的节奏快一点

第四行:

亮晶晶的(眼睛)很美很美的(水花)

亮晶晶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呢?唱小星星

“的”字读得快一点(教生读的方法)

齐读这些词语

师:字音都读准了,我们把它们送到课文还能读准吗?

板块二:读课文

请生分角色读

老师的点评语形式丰富

着重读:小鱼儿在荷叶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划节奏)

生个别读,齐读

3第三板块:了解课文

课文读完后,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喜欢荷叶

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师:用一句儿送给荷叶

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都喜欢荷叶。

(2)了解喜欢的原因

生:小水珠觉得荷叶是摇篮。

师:一阵风吹过,小小水珠(荷叶是我的摇篮)

读躺

躺:与身体有关,当它作为偏旁时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请生观察生字的变化。

生读小水珠的话

书写亮

生说亮:利用顺口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突宝盖挂腰上,几字在下方。

再读小水珠说的话。

师:小蜻蜓为什么喜欢荷叶呢?

生:因为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

再请生当小蜻蜓读这一句话。齐读

师:我们轻轻走过去,看小蜻蜓在休息,你想说:

训练学生说话,用“透明”一词,开水、玻璃

师: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会……

生读: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你是一只优雅的小蜻蜓

齐读: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我们就是小蜻蜓,让我们一起立一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小蜻蜓吧!

师:这样的荷叶谁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小水珠、小蜻蜓。如果你把快乐送给别人,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我相信这些美妙的文字一定留在你的心里。小朋友,在美妙的夏天,荷叶成了小水珠的(摇篮),成了小蜻蜓的(停机坪),生看着板书说。

师:就这样读着,想象着,这美妙的文字就留在我们的心里。

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两个生字,机、亮,这两个字有相同的部件,都是(几),课文中还有几这个部件,一会儿跑到字的上边,一会儿下边,一会儿右边,他们的写法一样吗?与同桌说一说吧。

让生观察同一个部件,他们的写法不同。

生:机中的“山”又瘦又长,亮下的“几”又扁又宽“朵”比“亮”中的“几”大尾巴不见了

师带着学生一起说一说,”几“在右又瘦又长,“几”在下又扁又宽,“几”在上勾儿藏起来了

范写“朵”

生书写(描红3个,临写1个)播放轻音乐,师巡视,并适时点评。

展示:2位学生的字

师:一二三小节背给家长听。生字后面还有还有两个格子,回家还可以再练一练。

听后感想

从未想过通过网络,我们居然可以跟着朱老师学习。若是在十年前有人提出这样的想法,也许别人该笑他在做梦吧。

今晚听了朱老师分析关于统编教材的特点后,虽然感觉还是很抽象,但从老师的举例与课例中,我感受到了教学方法的变化。让我觉得特别有感触的是精彩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及独特的解读教材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我都还不具备,唯有好好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77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