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四个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四个特征,第1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主要介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类型、影响因素,并提出缓解和预防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rberger)首次提出。教师职业倦怠是在职业倦怠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疏离和冷漠[1]。

组建不久的本科院校,在通过跨越式发展成为高水平本科院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担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工作压力,而且还面临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重建、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对学校改革的认同、适应等问题,可能会有更多的压力。丁俊兰(2007)研究发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很严重,有55%的教师表现出中高水平的情感衰竭,327%的教师表现出中高水平的去个性化,435%的教师个人成就感处于中低水平,这说明一些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2]。

1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类型

11 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癖,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1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类型

参照美国心理学家Farber的观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1)精疲力竭型(worn-out),这类教师在高压力工作情境下,通过放弃努力、减少工作投入来求取心理平衡,由于这些症状会得到自我强化,从而使这类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出现将很难恢复;2)狂热投入型(frenetic),这类教师在高成就动机驱使下为自己设置高额目标,极其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通常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难以长期坚持,最终导致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3)能力富余型(under challenged),这类教师认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刺激,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大材小用的体验使他们厌倦工作[3]。

2 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21 教师个人因素

1)年龄。丁俊兰(2007)研究表明,年龄在30~40岁间的教师倦怠情况比其他群体严重[2]。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大部分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新鲜感,在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处于从教学新手到专家的过渡时期;晋升为本科院校后新聘任的年轻教师大多为硕士或博士学历,而这些教师多数为本科学历,存在学历提升的压力;同时他们处于照顾上一代养育下一代的家务繁重时期,也有较大的压力。

2)职称。许多研究发现,中级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最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学士学位的占大多数,学校升本后晋升职称的难度和压力增大,会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

3)工作满意度。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方面。唐芳贵、彭艳(2007)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度越高,主动工作的热情就越高,就越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4]。

4)职业意识。是否喜欢教师职业,是否有工作热情,是否热爱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这些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方面。晋升为本科院校后,高校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面对新的改革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工作热情与激情。

另外,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都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Leithwood的研究表明,在人格特质方面,避免极端竞争、有耐心及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在心理特征方面,具有内在的制控信念、对其专业生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的教师不容易感到倦怠;在教师的能力信念方面,具有高度自尊、积极的自我观念、高度专业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5]。张桂青等(2007)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6]。

22 环境因素

1)社会支持因素。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支持性网络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4]。领导是否认同自己的工作及家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理解与支持,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倦怠。领导的认同与家人的支持可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压力体验,充实情感,从而其倦怠程度要低。

2)教学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采用给教师打分的评价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教师互评、学生评价、领导评价3种形式。有的高校教师互评采用同一分管领导下属教师互评的方式,这些教师有的对相互工作情况不了解甚至有些不认识,这样的评价结果参考性就非常小;大学生具有对事物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他们的评价虽有标准参考,但太多数都是凭着对教师的主观情感来进行评价的。有些学生并不考虑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学科的差异性等,而是对那些课堂要求严格的教师评价较低,对让学生考试容易过关的教师评价较高,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31 教师个人提高对工作的热情

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个人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这是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感兴趣,热爱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把工作当成自己的重要事业来做。

每个人在情绪崩溃的边缘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跟每个人的性格与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人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压力的方法,绝不能把这种情绪全部积压起来,否则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住。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很正常。

例如:原本一直文静内向的人突然变得焦虑暴躁,原本外向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就是突然性的,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整个人的性格性情都大变,这也是很危险的一种信号,通常就是收到了不知道什么刺激或者遇见了不知道什么事情才会变成这样。

扩展资料:

如果感觉到情绪不好,可以采用替代法,就是离开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的环境,去做一些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等。

如果感觉到情绪崩溃,还可以好好地哭一场,让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还可以通过打沙包的方式,如果没有沙包,可以拿枕头代替;如果自己无法平复情绪,还可以找知心好友诉说,不过一定要找对人,好的知心好友能够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安慰自己。

论坛上看到一位朋友的发帖:上了七年班,外企一线销售到销售主管,收入很好。马上就要离职,目前家里的经济应该可以支持我两年不挣钱,只是压力都抗在了丈夫身上。家里希望她生二胎,并且给老公刚成立的公司帮忙。离职原因是进入了职业倦怠期,感觉很不好,连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都不想去做、销售业绩肯定就没达标。但是我=她一方面对丈夫的公司业务不感兴趣并且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又担心离开自己行业两年后不好回去,不工作也很没有安全感。所以陷入了极其的矛盾和纠结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很多人在工作几年以后,逐渐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有了辞职的冲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你进入了职业倦怠期。长期在同一岗位,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了当初的新鲜与成就感,时间长了,热情被磨去,难免疲惫厌烦,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阶段性,而这样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结果更对个人的心身造成阶段性创伤。挫败与失落、对待工作毫无兴趣、产生疲乏和焦虑,不断的否定造成自信心缺失而更难投入到工作中。

好猎头 wwwhaolietoucom 总结职业倦怠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三种: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职场中失去了活力和工作热情,感觉自己很疲劳,“心累”。这时,你需要对产生疲劳的原因进行分析:是不喜欢这份工作?人际关系不好相处?工作环境让你不舒服领导太凶?等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或者换家公司。比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太多,只喜欢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那么销售或者公关工作就不太适合你,假如你不想再继续下去,那么就趁早另谋出路。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对工作轻车熟路,没有挑战,丧失热情。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老油条”,大多是工作时间长,工作技能和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因为工作对于他毫无挑战,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倦怠,越来越没有激情,混一天算一天。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你可以把自己清零,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审视工作。世界变化这么快,难道没有新的技能值得去学习吗?当然不是,尝试着用新的方法,新的角度对待工作和客户,你会发现真的很有意思。尝试学点新的技能,对自己既是挑战也是提升。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无力感(找不到成就感):工作上发现难以获得成就感,比同期的同学或者同事“混”的不够好,职位不高,工资太低等等。长期以后会有一种自卑的心里,怀疑自己,并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消极。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调整期望值,不要强迫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合理的总结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不见得全是你的责任;多和前辈学习,有可能你的方法有待改进,你的知识还有欠缺。没有关系,只有肯学习,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心态决定一切!把工作中出现的倦怠期当成一件正常的事情去面对。放松心情,做运动、去郊游;与知心朋友聊聊目前的状态寻求帮助。让自己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遇到职业瓶颈,往往是因为对于目前所掌握的技能运用熟练,没有新的挑战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学习新的技能并在不断练习中获得更多的认可。人是感官性动物,外界的赞许、认同会增加更多的工作动力。

问题一:面瘫在发作之前有什么症状 你好!面瘫患者在发病前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忧郁,或心情紧张、激动,郁郁寡欢,精神处于倦怠状态。平时应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常用热水洗脸,井经常 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问题二:请高人帮忙 秘本诸葛神数

江海悠悠,烟波下钩,六鳌连获,歌笑中流。

解签:此签大吉,凡谋事、创业必有望,且连获成功,尤其逢「六」数,更具喜色也。

第○七四签

签诗:欲济未济,欲求强求,心无一定,一车两头。

解签:三心二意,有违常理,动弹不得,得此签者,所问诸事均呈胶着状态。

第○七五签

签诗:一得一虑,退后欲先,路通大道,心自安然。

解签:得意之时勿忘形,失败之后勿失志,不行歪路,心境自然安适。

第○七六签

签诗:难难难,忽然平地起波澜,易易易,谈笑寻常终有望。

解签:机遇欠佳时,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行运转佳时,一切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第○七七签

签诗:心有馀,力不足,倚仗春风,一歌一曲。

解签:所问之事,自己心馀力绌,无法独力完成,但会有外力来助,结果仍称圆满。

第○七八签

签诗:身不安,心不安,动静两三番,终朝事必叹。

解签:问健康,应多运动,问事业,则现危机,需多所奔走,问婚姻,处倦怠状,需努力。

第○七九签

签诗:事了物未了,人圆物未圆,要知端的信,日影上琅 。

解签:人、事问题,均了断并圆满解决,有关物则否,得此签,恐有财务纠纷并涉讼。

第○八○签

签诗:木向阳春发,三阴又伏根,樵夫不知道,砍去作柴薪。

解签:不可暴殄天物,对事物体认不够,任意扔弃滥用,岂不可惜。

第○八一签~一○○签

第○八一签

签诗:一月缺,一镜缺,不团圆,无可说。

解签:此签不吉,月既缺镜又损,所问诸事自属不圆满,恐亦无转机。

第○八二签

签诗:车马到临,旌旗隐隐月分明,招安讨叛,永大前程。

解签:此签如问战略戎事大吉,问事业则大发,问考试则高中。

第○八三签

签诗:我何宿,我何宿,海东河北成名录,一段神光,直冲天渎。

解签:选择努力方向,如能吸取前贤经验,必能事半功倍,如得神助。

第○八四签

签诗:金鳞入手,得还防走,若论周旋,谨言缄口。

解签:金鳞影射钱财,警惕吾人谨言少语,如遇友人金钱周转,须防上当受骗。

第○八五签

签诗:倾一 ,展愁眉,天地合,好思为。

解签:愁闷事在杯酒中尽释,夫妻间之不合应尽快化解。

第○八六签

签诗:野鬼张弧射主人,暗中一箭鬼魂惊,忽然红日沈江海,难破空中事不明。

解签:得此签者如为主管,恐有欺害下属之事,结果遭到致命之报复。

第○八七签

签诗:福星照,吉宿临,青天有日见天真,龙飞下载到明庭。

解签:此签吉利,全属福佑德庇之赞。

第○八八签

签诗:独钓寒潭,中途兴阑,水寒鱼不饵,空载月明还。

解签:不祥,所处环境欠佳,所求未如理想,反生阻碍。

第○八九签

签诗:不归一,劳心力,贵人旁,宜借力。

解签:所问诸事意见纷陈,头绪杂乱,如不借助有力者,恐要白费心力。

第○九○签

签诗:云尽月当中,光辉到处通,路途逢水顺,千里快如风。

解签:转机交运之兆,时下机运甚佳,所问大吉大利。

第○九一签

签诗:剑戟列山林,盗贼必来侵,败走擒搜定,封侯荫子孙。

解签:激烈竞争中,需料敌如神,妥为布置以待敌来,赢得胜利后尚需妥善收拾战果。

第○九二签

签诗:岸阔水深舟易落,路遥山险步难行,蛇行自有通津日,月上天空分外明。

解签:所问诸事宜向宽处打算,向远途作想,最后必能成功。

第○九三签

签诗:拟欲迁而未可迁,提防喜处惹勾连,前途若得阴人引,变化鱼龙出大渊。

解签:勿为喜事冲昏头,谨防欢乐引出麻烦。

第○九四签

签诗:一人去,一人入,清风明月两相猜,获得金鳞下钓台。

解签:二人合作成功前互疑,惟风度尚在,问婚姻状况,求嗣不得而猜疑,后喜获一女而解。

第○九五签

签诗:喜未稳,悲已遭,大雨狂风吹古木,人人尽道不坚牢。

解签:世间悲欢无常>>

问题三:面瘫患者的症状会紧张,焦虑,恐惧吗 你好!面瘫患者在发病前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忧郁,或心情紧张、激动,郁郁寡欢,精神处于倦怠状态,这些情况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疾病来袭。面神经瘫痪后遗症,是由于失治、误治使病情延长,将留下口眼歪斜后遗症,使患者痛苦一生。

问题四:有个跟我学物理教学网,免费的初中物理教学视频,讲得挺好的,这老师叫什么名字啊? 我也不知道,这是他的初中物理教学视频博客uyouku/user_show/uid_jlh, 自己联系吧

问题五:什么是职业倦怠感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意识到这些危机并积极进行调节,将有助于你重新找到工作的 。

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

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的联系。当动机消失时,被它所推动的行为就会终止。因此,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绩效将会明显降低。长此以往,人将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

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情感衰竭 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去人格化 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穿,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以下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包括:

工作负荷 如工作过量;

控制 控制中的不匹配与职业倦怠中的无力感有关,通常表明个体对工作中所需的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指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

报酬 可以指经济报酬,更多的指生活报酬;

社交 比如员工和周围的同事没有积极的联系(有可能由于工作把个体隔离或者缺乏社会联系,但同时工作中与他人的冲突影响严重);

公平 由工作量或报酬的不公平所引起,评价和升迁的不公平则容易带来情感衰竭;

价值观冲突 工作不匹配理论提倡对职业倦怠的干预训练项目,应该放在对工作不匹配的转变上。这就不仅需要对员工个体进行训练,更强调在管理上的训练。管理上的训练,是指改变上述六个工作不匹配中的一个或多个,这就非常需要组织的配合。只有员工个体和组织干预双管齐下,才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该理论对目前组织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虽然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该领域的专家们还是根据已有的研究和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正处于职业倦怠困境中的个体和组织。其中指向个体的干预强调:

认知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积极面对问题 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

归因训练 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帮助你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另外,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努力地去改变环境,以及合理的饮食和锻炼,都有助于你逃离职业倦怠的困扰。

对于企业或组织的领导,面对员工职业倦怠时更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以下一些手 段帮助你有效减少和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情绪:

明确任务分配;

阐明角色和责任;

提供建设性的反>>

问题六:什么是感情倦怠期? 基本上每对情侣都难以幸免感情的倦怠期。就像橡皮筋久了一样失去了弹性,越想拉,断的越快。心理学家说,爱情的保质期只有18个月,也许更短。因此,相爱的两个人在相处1年多~2年后,就会在某一天,突然进入了了这样的状态:没有特别想呆在一起的感觉,吵架越来越频繁却越来越懒得解释,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孤独的感觉,越来越想要自己的自由空间。这就是倦怠期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嫌对方烦,彼此抱怨对方已经失去了当初那样的纯真。

呆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在小心翼翼的维护什么,但是越是这样的小心翼翼越是变得不自然了。

感情并不是变了,感情只是累了,需要暂时地小歇一下。

世界那么大,天底下会有神仙眷侣的,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只是普通人,所以我们的爱情都会有这样的时期。多沟通,多为多方着想,坚持,就是度过这个阶段的不二秘诀。

如果感觉在一起没有 了,那么为什么不试着冷静几天,恋人不一定非要每时每刻都粘在一起的呀。找同学或其他朋友出去散散心,给双方自由的空间。

人都是一样的,即便美若天仙、貌似潘安,每天对着看也有看厌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从开始的外表吸引逐渐过渡到内在吸引。唯有一颗善良、为对方着想的真心才是感情维系的核心力量。

既然是倦怠期,就只是一个时期,就终会有过去的时候。对于每个凡人来说,永远是多么虚无缥缈,可是白头到老确实我们可以努力的目标。

问题七:职业倦怠的认知改变是指哪些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问题八:引起面瘫的原因? 5分 你好,面瘫的根本问题是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揣肉不受支配,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很多:1、多数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 ,如吹电扇、遇冷水等。

2、少部分患者发病前后有病毒感染迹象,普遍患有感冒、耳炎等症状。

3、面瘫患者在发病前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忧郁,或心情紧张、激动,郁郁寡欢,精神处于倦怠状态,这些情况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疾病来袭

问题九: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倦怠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竞争压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 教师虽然是职业倦怠症状的表现者,却不一定是完全的责任者,在这个问题上百分之百地苛责教师个人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把心理枯竭理解为燃烧殆尽,那么要负责的该是那个点火的人,火源可以在内,也可以在外,而多数情况下则是火上浇油、内外交困。特别是现在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普遍性和流行性,审视一下教师所处环境中潜在的致病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1、教师职业环境的特殊性  首当其冲的便是学校这一教师接触最多、无法回避的小环境。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科室制组织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角色受到挑战,减少了其自主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久而久之,教师便易产生倦怠。   现在虽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改,但评价体制相对滞后,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仍旧是用考试分数说话,学生成绩好,教师才可能评优秀。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跟学生一样依旧在升学压力下超负荷运转。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l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出人才、压力变动力,这些想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承认的是,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挫折在所难免,致使教师在长期的重负之下陷于倦怠。  2、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误解和不配合也是原因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大事小情都归罪于教师实不合理。为了应付家长们时不时的兴师问罪,有关上级的检查评比,比如安全问题,每天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的心态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属无奈。可与其他的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独立性,无法全部由教师来控制。于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良态度,也成为了教师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也是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教师的所思所想。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 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这种过高期望作用于教师,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迷思,比如,一般教师很难承认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倦怠,即使有可用的社会支持,他们仍旧不敢轻易利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的形象,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地却加以否认,这样就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点,如完美主义、过分苛求、对自身的要求过高、主我与客我的严重分离等等。这些独特的个性品质会影响到教师对于工作和压力的评估和认识,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19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