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抒发了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原诗如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期,表面繁盛的唐朝社会已经埋伏着种种危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迅速转入了衰乱。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之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而持久的灾难,也改变了诗人杜甫的命运。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被叛军困在了长安。

后来他只身逃出,投奔了在凤翔抗击叛军的唐肃宗,不久因为触怒肃宗而被贬谪。由于战乱与饥荒,杜甫无法养活自己的家人,他弃官而去,经过艰苦跋涉进入了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蜀地——现在的四川地区。

公元762的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现在的河南洛阳等地。 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题目中的“河南河北”并非现在的河南河北省,“河”指黄河,河南河北是泛指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史书记载,安史之乱结束后,蜀地并不安定,杜甫在云安、夔州等地流浪寓居。五十七岁那年,他终于乘舟出了三峡,却仍在湖北、湖南一代的水路上漂泊。

在五十九岁时,死在了湖南耒阳附近的一条小船上!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动荡的形势下带着家人过着艰难的生活,安居的时日并不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的纯朴真挚的喜悦,与诗人至死都没有回到家乡的悲惨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说明你们之间关系密切,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存。

鱼和水的关系很简单,对鱼儿来说,水是它们离不开的生长环境,因为鱼类需要在水中呼吸,有的适应了深水的压力,所以一旦离水就会死掉。而对水来说,鱼的存在也很重要,它是维持生态循环的重要一环,因此也不可或缺。

1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

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

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2霍去病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之私生子。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公元前123年,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带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斩敌二千余人。武帝大喜过望,封他为勇冠三军的“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19岁的霍去病只带着数名亲兵冲进匈奴营中,犹如天神下凡一般,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

霍去病由此名震朝野,成了当时少男少女心目中的顶极偶像。

公元前119年夏,率5万骑深入大漠2千余里,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歼7万余人,在封狼居胥——祭天地之后,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汉武帝奖给他豪宅,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一代天骄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3戚继光

岑港之战中,他和俞大猷联合军队击沉了倭寇大船;

台州之战中,他率军将倭寇全歼于仙居;

福建之战中,他大破横屿倭寇,清缴倭寇据点六十多处;

兴化之战中他围攻平海卫,一举歼灭倭寇两千余人。走南闯北的戚继光没有一刻闲息的时间,南平倭寇后,他又被派去北御蒙古。

他引兵击退侵略青山口的北蛮子,也曾击退董狐狸于桃林,更是活捉了董长秃,从此董狐狸不敢再举兵侵犯蓟门。

4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

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称“郑延平”。尊称“延平郡王”、“开台尊王”、“开台圣王”等。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并大力发展生产,但不久即病死。

5林则徐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谢谢“军人依法优先”,至少能暖心

今天一个好朋友发了一个链接给我,是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平台的一条推文:《机场增设“军人依法优先”提示语,“依法”二字被点赞》。内容是成都双流机场为“军人优先专柜”增设提示语“军人依法优先”。

我看到觉得很新鲜,但想到前些日子关于军人优先的争论很多,就问了一句“你怎么看待依法二字啊”。她回复说:“反正我没原则的支持这么干。”

哨位君当过兵,其实作为军人,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任务根本不可能想到优先,也就是说,“军人优先”作为优待政策,是极少被使用的。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身体有残疾的军人,或者其他执行特别任务的军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军人优先”。

“军人优先”真正被落实的作用在于,当军人真的需要用到这个政策的时候,不被阻挠,而是被周围人支持,至少不被冷眼相待,不被泼冷水。而且“优先”二字也只是倡议性的,并非强制执行的法条。

但即便如此,“依法”二字出现在飞机场依然是让人感到温暖的。至少可以从这两个字中看出两点:第一,有一种无奈在里面,难道一定要强调“依法”二字,才能让军人优先一下吗?第二,公共设施管理方确实在通过一些切实的办法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这确实让人欣慰。

在这里,哨位君依然谢谢“军人依法优先”这六个并不是太起眼的字,任何一个军人看到都会感到温暖。这种温暖来自于最普遍的身份认同,没有特殊情况,我不会去使用这个优先权,但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心中感到无限温暖。如果,这个现象具有可持续性,具有全社会的普遍影响力和认同感,那我们要向成都双流机场敬礼。

如上所述,哨位君想提出如下四个问题,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第一,这两个字能最大程度上出现在多少地方?

除了成都双流机场,全国的机场和火车站还有多少地方会挂出这样的牌子,会把“依法”二字强调一下。这是一个典范,但它具有多大的影响力,能否见贤思齐,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可能。

第二,这两个字除了暖心之外,对军人优先的实际作用到底能有多大?

你写上“依法”就一定能依法吗?军人若真正使用优先权,那需要配合的有两方,一方是机场或者火车站,碰到售票员强硬无理拒绝优先的话,那断然是不行的,之前有过先例,铁路公司还被告上了法庭。既然机场官方挂出了这两个字,那机场内部是达成了共识的。

另一方是和军人一起排队的普通人,他们能配合吗?我想,即使再无理的人看到依法二字,可能也会有所退让吧。

第三, 这两个字能被多少“非军事人员”看到?

接着上一点说,这两个字火起来了,可能只是军人圈子里的自嗨,是否有相当多的普通民众注意到这个现象?这里可能得打个问号。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让更多的非军事人员注意到,并且认同这一做法。

第四,这两个字是形式主义的亮相,还是配以实际的解决措施?

并不想恶意揣测,如果作为一种公共关系手段,那么机场的做法是相当成功的。但害怕的是这只是一时的亮相,机场品牌好感度上升之后,便不了了之。不过现在看来,机场是匹配了实际的解决措施的,如果能切实延续下去,那真得给成都双流机场赞一个。

军人依法优先,并非是军人的矫情。在特殊情况下确实得优先,在一般情况下军人也不会去在意。但是,这六个字是对整个群体的尊重和认同,是军队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剪不断的互动纽带和情感载体。但我们也知道,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次感谢“军人依法优先”,至少现在很暖心。

上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回答,这次还是没有。我来填上这个坑吧。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军民并肩向前进》记谱。该简谱只包含主旋律且可能有部分错误。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乐段作为写作手法,旋律音调具有典型的山东民歌的风格。被认为是一首山东新民歌,以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沂蒙地区大好风光和军民鱼水之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任桂珍

词:吕其明

曲:萧培珩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男女老少一条心

鱼水难分一家人,哎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咿儿哟,鱼水难分一家人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丰收的歌声响四方,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

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

扩展资料: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红日》中的插曲。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续绝的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军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多年后在孟良崮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解放战争胜利不惜牺牲的人们。

这首歌的诞生得益于导演汤晓丹的"举荐与保护"。汤晓丹拍**很讲究插曲的运用。《红日》摄制组刚成立,汤晓丹就找到了曾创作《红旗颂》等许多优秀歌曲的作者吕其明,要他为**《红日》创作一首歌。他对吕其明说:"孟良固战役围攻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场面很大,战斗也是异常的激烈。在这场战役到来之前应该有一首歌来宣扬解放军战士爱家乡、爱部队、保卫胜利果实的情感……"

歌曲完成了,吕其明和汤晓丹等人对当时的民歌手一一排队比照,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上海歌剧院的歌唱演员任桂珍身上。任桂珍是个极善于博采众长的歌唱演员,她的演唱在吐字、声音控制、音色变化等方面汲取了民族唱法的特点;在行腔处理、表现人物等方面则汲取了我国传统戏曲的方法,同时又借鉴了西洋发声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2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