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笔记04--韦伯

社会学理论笔记04--韦伯,第1张

  1) 定义: 社会学是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根据这个定义,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故而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别无他途,只能是理解和说明

  2 )理解

     从 确定性角度 看有二:理性的方法和 重新体验的方法;

    a理性的方法,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

    b重新体验方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狄尔泰“再现你中之我”,通过同情的参与并能恰当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从而获得移情和欣赏的精确性。这种方法是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必要的条件,理解凯撒不必成为凯撒。

    从 操作类型 来看,理解分为两类:

    a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语言行动情绪、逻辑命题等

    b解释性理解,即 根据动机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将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前者在理解社会行动 是什么、干什么;后者则理解社会行动为什么

  1)韦伯的 思想脉络 是,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行动者的社会行动是有意义且可以理解的,对其理解还须要伴有经验上的验证。这种经验上的验证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而非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将这种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两个命题

    a 主观恰当性 ,是对具体社会行动过程和动机的理解,是表示对行动者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

    b 因果恰当性 ,是指从主观观点出发作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观点出发作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

  2)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故而社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客观可能性和因果恰当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果恰当性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没有客观可能性,因果分析就变成了线性的因果决定关系;没有因果恰当性,客观可能性的分析就失去了意义。

1)为理解价值中立,可以先理解它的对立面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 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科学中价值中立就是在研究过程中摆脱价值判断, 不作价值判断和暂停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外的问题,不能依靠科学来解决;只做“是什么”的研究而非“应当是什么”的研究

 2)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是学术和政治的关系:学术不能与政治搅在一起,要将讲课与演说区别开来

   韦伯的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而不是学术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价值中立不是要求学者不能有自身的价值判断,而是告诫他们不应将关于事实的科学分析与评论相混淆

1)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客观性,那如何实现社会学的客观性?

2) “理想类型” 。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为理解和说明世界而建构的精确有效的概念体系。理想类型不是假设,却为假设提供指导;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却为这种描述提供明确的表达手段

3)从两个方面理解理想类型:

a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的思维构建,不是基于对事实的经验概括或对社会的理想,不存在现实中是价值中立的,理想类型的价值中立性保证了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

b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却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决非一种理念游戏。而是社会学中理论构建的一种方法,其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对某一社会现象解释的理想类型并不唯一,但解释的标准只有一个:对具体社会现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1)社会行动的本质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具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只有具有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才是可理解的,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判定行动是否为社会行动,要考虑这一行动是否“针对他人”、是否具有“主观意义”。                       

  2)依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的程度,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作 四种类型

    a 目的合理性行动 ,即 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他人的举止为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b 价值合理性行动 ,即 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宗教伦理美学等)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而不论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c 情感行动 ,即 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行动

    d 传统行动 ,是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工具合理性行动具有最高程度合理性,行动者对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有清晰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价值合理性行动中,对终极价值的信仰就是行动者的目的,信奉某种价值之后,目的是否达到便不在考虑之列;

    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都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行动,前者的依据是“习惯如此,历来如此”,后者则受感情和情绪支配,前者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后者则相反

     1)韦伯构建的理想类型,在现实中并不以单纯的形式存在,现实中任何行动都有理性成分和非理性成分,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现实行动,而是同一现实行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2)研究经济行动时,又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将经济行动区分作:形式合理性行动和 实质合理性行动

     3) 形式合理性 ,指一个经济系统中,若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的形式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货币为经济行动提供统一计算尺度,用货币对各种经济行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计算,对不同行为方式进行比较。所有这些都通过复式簿记技术进行,因而货币计算是最合理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运用复式簿记技术的经济行动是形式合理性程度最高的经济行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作就是这种经济行动

     4) 实质合理性 ,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和被提供产品的人群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理性的计算,而要提出价值合理性或者实质上目的合理性的观点,以此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5)形式合理性行动的唯一 目标 是利润的最大化,任何导向这一目标的、可量化的行动都是有效的,因而形式合理性是独立于其他价值的,是价值中立的。形式合理性只与经济系统内的目标有关,与经济系统外的目标和价值无关

       实质合理性行动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在“解放全人类”的外在道德理想之上

       韦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目的合理性和价值非理性、形式合理性和实质非理性的社会。且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紧张和对立

通过对这些合法统治形式组织制度典型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西方社会组织制度的合理化趋势

统治 ,指在一个特定人群中,某些具体的命令被遵从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出现往往与特定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借助于一定的权力与影响。根本上,是要解决统治的“合法性”问题,现实中任何形式的统治首先要面临合法性认同的问题,即要取得人们对其合理性的认可。韦伯将之分作三种类型 。

 1) 传统型统治 ,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之上,主要存在于前现代社会。统治者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具有终身的权力,可以将这种权力传给后裔。人们对统治者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统治者不是上司而是主子。统治者与成员的关系不是事务上的职务职责,而是奴仆的个人忠诚。人们服从的不是章程,而是由传统决定的统治者任命的个人。

组织特征 :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缺乏固定合理的等级制度;

                  官员晋升没有自由的契约和相应的规定;缺乏展业的业务培训;

                  官员没有固定的薪金和用货币支付的薪金

历史上出现的四种传统型统治:老人政治和原始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

2) 魅力型统治 ,建立在对具有超凡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仰的基础之上。

魅力,是一个人被视为非凡的品质。具有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和素质,被视作领袖。

领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认可取决于被统治者,先天有魅力不是统治合法化的条件;

领袖人物的魅力要经受持久的考验;魅力型统治的统治团体是一种情感共同体;

魅力型统治是一种非经济的典型政权;受传统束缚的时代魅力是巨大的革命力量

魅力型统治是一种严格地与个人的魅力品质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统治形式,其确定的社会关系是短暂的

“魅力的平凡化”,其结果是魅力型统治转向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或者成为二者的混合形式

3) 法理型统治 ,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是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

    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受到规则的约束;

    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出现“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固定的监督监察制度;

    有明确的议事规则,行政官员接受专业培训;

    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

    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的私人占有

    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档案与官员们的持续运作结合起来,使得“办公机关”得以产生

    现代资本主义借助于科层制所进行的统治是最为纯粹的法理型统治类型

     1)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特殊形式,是人类组织的合理形式。组织按照合理性的原则设计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官员们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的主要是业绩。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2)任何科层制统治形式下,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特征如下:

       官员们个人自由,仅在事物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官员根据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的契约受任命,这是现代科层制度的本质;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

       官员们获得固定的货币薪酬,领取养老金;职务是其主要的职业;升迁依据资历、政绩和上级评价;    

       官员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资源分开,不得将职务占为己有;要受到严格统一的纪律监督

     3)科层制是人类最为合理的统治形式,且是未来社会统治形式的合理发展方向,可以最大限度获得劳动效益

     4)科层制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各种组织行为之中,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现代组织和团体的发展都是与科层制的发展和不断增强相一致的

     5)科层制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统治,这是其固有的特别合理的基本性质。整个统治的科层化将促进理性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而专家比非专家的政府官员占有更多优势

     6)科层制具有的集权的特征并不妨碍民主精神在其中的孕育。招募专业业务上最有资格的人才,倾向于等级拉平化

     7)而韦伯对科层制也持有一种复杂的情绪:肯定科层制的同时,也意识到其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科层制的效率以忽视人的精神情感为代价,科层制愈是彻底的非人格化,就愈会背离人的价值尊严。对规则的绝对服从易导致人们创造力和责任心缺失,易滋长官员的独断专行和妄自尊大

  1)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要把握两个方面:经济形态和观念形态(宗教伦理),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试图解释为什么近代形式的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非其他文明的原因。

  2)强调理性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集中探讨以自由劳动组织为特征的理性资本主义起源:企业和家庭、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的分离;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

在论述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区别中把握资本主义精神,这种区别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和企业家身上。两种条件下劳动者赚钱的欲望并无不同,前资本主义劳动者缺乏劳动的自觉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将劳动视作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视作一种天职 。认为这种天职观,是资产阶级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前资本主义的企业家趋向于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活动追求经济的成功,表现出传统和非理性的特点。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家固守严格的资本主义观点和原则,为事业而生存而非为了生存而经营事业

路德的职业观 ,职业是人们终身的任务,是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放弃现世义务是自私和逃避世俗责任的

加尔文教的恩宠论和预定论 ,上帝不是为人类而存在,人类是为上帝而存在,一切造物都服务于上帝的荣耀

清教的禁欲主义 ,将劳动作为人生追求目标,将浪费时间视作最大的罪恶;唯有劳动而非悠闲方可荣耀上帝。对于清教徒而言,经济活动是一种“成圣”的劳动,财富是为了荣耀上帝而不是自用,人不过是上帝的工具。新教教派都信奉天职观和入世禁欲主义伦理观,将世俗职业义务尊崇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使得日常世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有了某种亲和性。将努力工作追求财富视作天职,将职业视作荣耀上帝的体现。天职观是塑造资本主义精神的关键:使工人和企业家在复杂经济行为中获得共同的伦理基础和精神动力。

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我们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以此获得自我形象和身份。但是,社会也需要得到许多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承认,否则它就不能存在。

实际上人能够对社会说“不”,而且他们常常就是这样说的。然而,倘若他们采取这样的行动,他们可能就会遭遇令人不快的后果。人们甚至想都不去想把“不”付诸行动,因为他们把服从视为理所当然。他们在制度里生存的性质也许是他们唯一敢于想象的身份,其他的选择似乎是发疯。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安然无虞的世界”);在这些结构里,只要我们遵守规则,我们就能够得到保护,就不至于受到生存境遇终极恐惧的威胁。“安然无虞的世界”给我们提供常规和仪式,通过这些常规和仪式,我们遭遇的恐惧被组织起来方式使我们能够平静地去对付它们。

换句话说,效用话语和审美话语这两个世界严格地说是不能比较、不可通约的。

现在我们回到上一章结尾的论点,我们认为,我们需要与社会合作以便使我们被社会禁锢。

历史上的任何事情无不与过去存在千丝万缕的朕系。

没有一个社会结构在黎明期就是庞大无比的,无论它现在看上去是多么的庞大。它的每一个主要特征总是在某些历史时刻由人一个个创造出来的。

社会是客观事实,社会压制甚至制造我们——这样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有意义的行为支撑着社会大厦,有时还协助改变社会大厦——这样说也是正确的。实际上,这两句话包含了关于社会存在的悖论:社会界定我们,又反过来被我们界定。

我们这里要考虑的抵制这种确认的几种手段是: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实际上,我们审视革命时发现,总是在反抗旧秩序的外在行为出现之前,内在的顺从和忠诚就已经瓦解了。

不承认社会规范、反对社会规范的定义总是具有潜在的革命威力。

倘若你不能改变或破坏社会,你可以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态。超然的态度是抵扻社会控制的办法,这样的处事态度至迟始于老子,斯多葛派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抵抗的学说。他们退出社会舞台,隐居到自己的宗教、思想和艺术领域里,进入自我流放的境界,但他们依然承载着起初在社会里获得的语言、身份和知识储备。

在修筑城堡的过程中,这座城堡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由周围社会体系的意识形态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堡主自己决定的。如果有同道与你共筑城堡,你确确实实可以构建一个“反社会”的城堡,它与那个“合法”社会的外交关系可能会减少到最低限度。顺便指出,到了那样的境界,超然出世的态度产生的心理压力就会降到最低限度了。

这样的“反社会”建立在偏离常规的、超然的定义上,其存在形式是宗派、异教、“核心圈子”或其他群体等社会学家所谓的亚文化。

借用卡尔梅耶尔的话并略加变换,我们就可以说,亚世界是社会这个汪洋大海里由偏离常规的意义组成的孤岛;梅耶尔用这个术语令人信服地描绘了宗教派别的社会性质。

上文对“策略”艺术的探讨使我们接近于逃避社会暴政的第三种方法,即巧妙利用的方法。

人有聪明的办法来绕开和颠覆最精巧的社会控制系统,这样的机巧能够矫正社会压抑,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你几乎就会得出一个危险的结论:社会首先是一场骗局。

戈夫曼的“角色距离”这个概念可以推而广之,用于外在角色和内心身份不一致的一切情况。换句话说,形为者在他的意识和角色之间确定了一个内在的距离。

“角色距离”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牵线木偶小丑变成了舞台上活生生的侏儒,木偶剧场变成了活生生的舞台。

让我们重申上文的断语:一切革命都是从意识的变革开始的。

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有用的概念——游离。这里所谓的“游离”不是神秘而异常的意识强化,而是其字面的意思,即置身局外或步出理所当然的日常社会时的那种感觉。

个人在生存境遇中从一个世界跳入另一个世界时的感觉。然而,即使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世界间的交替,我们也能够和自己的世界拉开距离,采取超然的态度。一旦个人不必用内心的投入去扮演角色,一旦他开始刻意和假装地扮演角色,扮演者就进入了“游离”的境界,就忘记了“理所当然的世界”。

卡尔曼海姆认为,“自由悬空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既得利益几乎没有任何瓜葛的知识阶层)是这种解放了的意识的最佳载体,有人或许又会对他这个观点持不同的意见。然而,毫无疑问,某种思想训练与活动是能够通向这样的“游离”的境界的。

在那些论述里,我们最接近自由的表述仅仅是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社会控制的自由。

他们在制度里生存的性质也许是他们啥一敢于想象的身份,其他的选择似乎是发疯。

“自欺”是人类自由的阴影。它逃避这种自由的企图注定要失败。

谈及社会角色对自己的期待时,凡是说“我别无选择”的人都是在“自欺”。

萨特以如椽之笔描绘了“自欺”在反犹分子这类人身上最恶劣的表现。反犹分子疯狂地把自己和一些神话身份画等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剥夺了自己对自身自由的了解。于是,人性就成了没有自由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既然社会的存在形式是由社会角色组成的网络,而且每一个角色又可能成为扮演者逃避责任的长期或暂时的借口,我们就可以说,欺骗和自我欺骗是社会现实里的核心问题。这不是社会的偶然性质,不是靠道德改造或其他手段就可以根绝的现家。社会结构里固有的欺骗是社会运转中存在的必然现象。只有社会的虚构因素被赋予本体论的地位时——至少在部分人部分时候这样做时,社会才能够维持下去;这么说吧,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迄今为止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的社会才能够维持下去。

社会给个人提供了一种庞大的机制,使他看不见自己的自由。正如个人的“自欺”一样,社会有一个集体共谋的“自欺”属性,但这个社会属性正是依靠社会而存在的自由的可能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自欺”的理解未必使我们把社会看成是浩瀚的幻觉王国,而是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存在的悖论性质和极其不安稳的性质。

海德格尔本人引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认为它以最佳的文学形式表现了面对死亡时的那种非本真的态度。

一切过渡礼仪都说明了社会的防御功能。生的奇迹、欲望的神秘、死亡的恐怖——这一切都被精心掩盖起来。在这些仪式小心的引导下,我们跨过一道道门槛,遵循着一个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序列走过人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都有欲望,都必死无疑;有了这些过渡礼仪之后,我们都可以受到保护,不至于因为这些事件不可思议的神秘而受到困扰。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非本真观念的落脚之地。

梦醒者回归的“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实呢?这是社会构建的世界的现实,是那个“安然无虞”的世界的现实。在那个世界里,形而上的问题是可笑的问题,除非它们在理所当然的宗教仪式主义里被捕获、被阉割了。

社会赋予我们名字,因此成为我们防御虚无的盾牌。社会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世界,让我们在其中生活,使我们不受周围喧嚣的影响。它给我们提供了语言,提供了使这个世界可信的意义,提供了众多声音的平稳的合唱,这样的合唱强化了我们的信仰,同时也强化了我们潜隐的疑问。

我们将在这个略有变换的语境里重申上文对“自欺”的论述。用海德格尔的“人”的观念来看,社会是生产非本真存在的共谋——这样说不会错。

社会既可能是逃避自由的借口,也可能是获得自由的机缘;同理,社会既可以埋葬我们的形而上求索,也可以提供形而上求索的形式。

“游离”既有社会学的意义,也有形而上意义。

自由以一定程度的意识解放为前提。

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相当舒服的洞穴,我们可以和同伴蜷缩在洞穴里,给自己擂鼓壮胆,用鼓声淹没黑暗中传来的豺狼虎豹的嗥叫声;而“游离”是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夜的行动。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社会互动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论折叠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H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有时,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人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有时,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实质性问题上为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人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1)芝加哥学派: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2)衣阿华学派: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本土方法论折叠

(又称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是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按照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 ,这些假定或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人类互动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论差很远。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

角色理论折叠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实际上,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联系非常紧密。

拟剧论折叠

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人们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人们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社会互动即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

批评者认为,1)该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有时,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动中尽可能制造出最好印象,2)人们并不总在操纵社会,演戏,有时人们也努力诚实、真实地表白自己。对此戈夫曼也乐意承认印象管理只是社会现实的一方面。

参照群体理论折叠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该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应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一是规范-对内化价值标准,形成社会态度有重要影响(和某群体认同-熟悉该群体规范-强化或削弱与其他群体的认同),二是比较-群体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该理论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

社会交换论折叠

着眼于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代价和报酬。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涉及内容非常丰富,介绍几个有关命题:

(1) 成功命题:一个人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

(2) 刺激命题: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越可能采取此类似行动。

(3)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 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同样的酬赏对他越没价值。

(5) 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未估计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B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甚或大于预期的酬赏,或未获预期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变的更有价值。

酬赏: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价值依次增高。

该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忽略了人类行为社会的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人际互动理论折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并不都是按照社会规范进行的。社会生活中有大量互动是在与陌生人相遇时发生的;个体在同他人互动时常常带有情感等个人特点。由于人际互动涉及态度、动机等影响互动的心理特征,所以对人际互动的心理机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

⑴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人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⑵非语言沟通。65%的互动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的,对身体语言的理解,是跨文化人际互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⑶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于事物或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我们获取人或物的某一特征时,将其转化为刻板印象,并希望这个人有特定行动。

⑷人际空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在自己周围建立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人外泡"空间,选择性开放。这种空间距离有重要社会学意义,用以反映互动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实现预言论折叠

如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实的。该定理表明,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人们赋予情境某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一意义的影响。虽然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解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如"托马斯命题"被夸大时,会导致极端主义的悲剧。

互动的类型

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如

按情感关系,友好互动/敌意互动/情感无涉互动

按利益关系,合作互动/竞争互动/冲突互动

按地位关系,强制互动/服从互动/平等协商互动

按互动广度,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

按互动媒介,言语性互动/非言语性互动

按互动单位,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按互动途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

其他还有,正式互动/有组织互动/非正式互动/无组织互动

传统互动/习惯方式互动/现代、创新方式互动。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

从"过程"与"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互动方式,是互动论者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他们力图从日常司空见惯的交往活动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建立并完善一种互动理论。早期的互动论者,着眼于互动是一个过程。在他们看来,"社会互动"和"社会过程"是一个意思。美国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和EW伯吉斯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 4个阶段:竞争、冲突、顺应、同化。它们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两种文化体系之间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与上述互动过程是基本吻合的。帕克的"互动过程"论,带有明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色彩,它基本上是属于西方社会学早期的理论。虽然在帕克之后,还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更详细更繁琐的互动方式的分类标准,但意义和影响甚微。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正在从过程理论向结构理论转化。帕克和克鲁默是这一转化的倡导者。"过程理论"强调的是"自我",是"主客互动",而"结构理论"强调的则是"角色",是"角色互动"。所谓"角色互动",就是由复杂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角色之间和角色之内的互动。原来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概念,已被社会学意义上的"期望"概念所代替。角色关系所带来的互动,是一种更固定化、更社会化的互动。主体的地位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受到了更多、更大的限制,从而有可能导致丧失主体性的"过分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以角色互动为中心的结构性互动研究,主要是在人际关系,特别是在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进展。

《人类情感》(乔纳森 H·特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ue4c    

书名:人类情感

作者:乔纳森 H·特纳

译者:孙俊才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1

页数:192

内容简介:

《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内容简介: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但同时,情感有时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活动的动力来源。

因为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如此核心的位置,我们应该可以发展出一套通行的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个体中和群体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并且特别关注在社会关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情感导致的后果。作为通行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情感力量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情感使得人们与他人建立友谊,对社会结构做出承诺,或者参与导致集体恐惧的恐怖行为。因此,在建构理论时应找到一组可以理论他的共同基点,并由此来解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维度。《人类情感》一书旨在建构这样一个能够经受多方面研究资料检验的普遍的理论,这些资料包括实验室研究,自然情境下的个案研究,以及情感怎样影响关键历史事件的历史学阐释等。

《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对学习情感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必读资料,同时,《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对心理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生和研究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8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