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石文化的诗歌两首

关于赏石文化的诗歌两首,第1张

江西庐山南麓的虎爪崖下,距陶渊明故里栗里约1公里,仄斜卧在一条名曰醒泉的溪涧上那座相传曾经是陶渊明醉酒而卧的“醉石”,平滑的石面上刻有宋代诗人程思孟的《书醉石》诗: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附近摩崖上刻满了历代文人的题词和诗,其中明朝诗人郭波澄的一首《醉石诗》为:

渊明醉此石,石也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

若非当时醉,尘梦几人醒。

注释:五柳――指陶渊明。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历代文人雅士们为自己喜爱的奇石,或者为友人珍藏的奇石吟咏诗词对联的就更多了。我国的赏石史上,最晚在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吟咏奇石的诗,例如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梁萧的《翠石》:

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连。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壁台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迈有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自随朝开始,文人雅士们为奇石赋诗的,已经相当多见,到了唐朝,就蔚然成风了,苏味道、宋之问、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石诗词。历经宋、元、明、清,伴随着赏石文化的长盛不衰,咏石诗词也一直长盛不衰,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乾隆皇帝,既是赏石的大家,同时也是吟咏奇石的大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石诗歌。苏东坡的《双石》诗、《雪浪石》诗、《壶中九华》诗,都是如今赏石界脍炙人口的咏石名诗;乾隆皇帝的咏石诗,竟多达一千多首,也被当今石友们津津乐道。

这些都足以说明,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特色。

奇石与诗词结缘这种形式一经出现,就长盛而不衰,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这样说,是否言之有据?我们无妨先来看看当年苏东坡所爱而无缘得到的奇石《壶中九华》的一段遭遇。

宋绍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惠州(今属广东)。一日,他路过湖江(今江西湖口县)时,看见藏石家李正臣府上有座奇石,九峰林立,独具风姿,十分喜欢,想购而得之,但因行色匆匆,不便购石,只在李的请求下,为石头起名“壶中九华”,并赋了一首七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的前六句写了石头的形态、神韵,第七句字面写他的“仇池”奇石“太孤绝”,实际说的是他对“壶中九华”的钟爱;最后一句还是不由自主表露了他想重金购买的渴望。

过后,他对“壶中九华”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他被派往廉州(今广西合浦)任职,有一天路径湖口时,特地赶到李玉臣家,欲出重金购买,谁知早被别人买走了,扑了个空,万分遗憾,以郁闷的心情,原韵又写了一首七律:

江边阵马走千峰,闻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清供,仇池玉色自玲珑。

前四句写了心爱之物无缘拥有的无奈,后四句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宽慰。

苏东坡死后次年,他的好友、门生黄庭坚路过湖口,李正臣给他看了苏东坡写的那两首诗。黄庭坚看后,感动万分,同时为表怀念恩师之情,步苏东坡原韵写了一首和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挂帆来听响玲珑。

由于苏东坡的赏识,“壶中九华”成为历史名石。到了明代,藏石家林有麟著作《素园石谱》时,把“壶中九华”的画图,以及苏、黄所写三首诗,全都收录其中,同时还收录了明朝诗人潘象安为“壶中九华”题咏的另一首诗:

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

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壶中九华”这块石头,从唐朝在李正臣家被苏东坡发现,到明朝被林有麟收录于《素园石谱》,仅我们所知的,就有三首七律、一首绝句和它结缘,近千年间,尚不知道的,必定更多。俗话说,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从“壶中九华”的遭遇可以说明,诗词与奇石结缘,的确是中华赏石文化历史的一个传统。

这是一位佚名者写的一句关于收藏奇石的感悟之言。

如果把此语作为对联来看,“藏石”与“赏石”两个“石”字是“同位重字”,是对联的一大忌讳。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是

成语: 赏心悦目

拼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明·无名氏《人中画·风流配》一:“长篇短章,不为不多,然半属套语,半属陈言,求一言清新俊逸,赏心悦目者,迥然可得。”

千奇百怪天公无意造            形图质色世人有心赏

形图质色皮韵赏石要素          看摸听闻知读选石方法

汇天下奇石                    赏华夏文明

赏石形图质色韵                悟道仁义礼智信

石来运转好                    家和万事兴

赏石心情好                    品茗满口香

天生地造千奇百怪世间稀        日精月华形图质色人见喜

读石百科知识尚不足            解义万般推敲仍觉浅

得精品靠石缘勤奋不可少        题佳名通天意见识何厌多

。。。。。。

 奇石是大自然给人类馈赠的财富,趣味奇石对联你听过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趣味奇石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的趣味奇石对联

 上联:日精月华得天地灵气;下联:题名赋诗成人间珍宝

 上联:山石水石风砺石石石可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如意

 上联:晨观石全天心情好;下联:晚赏石整夜睡的香

 上联:赏石通天意;下联:悟道明世理

 上联:赏石通天意;下联:悟道修自己

 上联:逢盛世赏石热遍神州;下联:庆华诞赞歌唱响祖国

 上联:赏石读《石道》;下联:觅宝看《宝藏》

 上联:赏石观奇妙;下联:悟道得真谛

 上联:赏石越老越可爱;下联:悟道逾深逾自在

经典的趣味奇石对联

 上联:石来运转好;下联:家和万事兴

 上联:赏石心情好;下联:品茗满口香

 上联:天生地造千奇百怪世间稀;下联:日精月华形图质色人见喜

 上联:读石百科知识尚不足;下联:解义万般推敲仍觉浅

 上联:得精品靠石缘勤奋不可少;下联:题佳名通天意见识何厌多

 上联:家藏千方石;下联:赏读万般乐

 上联:纳日月精华灵气十足;下联:得山川孕育奇美万分

 上联:形图质色好;下联:顽石成珍宝

 上联:女娲补天非我莫属;下联:世人赏玩俺成大雅

 上联:奇石本无意;下联:赏石赏自己

 上联:大能补天填海;下联:小可入室把玩

 上联:高朋满座茶溢香;下联:奇石荟萃室生辉

常见的趣味奇石对联

 上联:千奇百怪天公无意造;下联:形图质色世人有心赏

 上联:形图质色皮韵赏石要素;下联:看摸听闻知读选石方法

 上联:汇天下奇石;下联:赏华夏文明

 上联:赏石形图质色韵;下联:悟道仁义礼智信

 上联:天赐奇石世唯一;下联:人赋妙意乐处多

 上联:一石一室一乾坤;下联:万事万世万归一

奇石如何鉴赏和收藏?奇石,也叫观赏石,是指天然产出的,有观赏价值和商品价格的石质艺术品。收藏奇石,重在精品。发现精品,必须先懂得鉴赏。古代人赏石,是按照“瘦、皱、漏、透、丑”的标准来进行的;现代人赏石,着重“形、质、色、纹、韵”五个主体因素和“命名、配座”两个辅助因素来进行。

  形:指奇石的外观形态。主要看是否形状怪异,形象生动,形意鲜明,石体完整。如果是型石,要求奇特优美,婀娜多姿,观赏视角好,能以形传神。如果是画面石,则要求画面完整,图像清晰。

  质:包括奇石石体的软硬、轻重、构造、精细、致密及干润程度。奇石的质,在现代赏石理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非玉质奇石,要求坚硬、密度大、润泽、纯净、完整。

  色:主要指色彩和光泽。色彩对人产生美感效应。好的奇石,要求色泽艳美,柔顺协调,对比度好,光泽感强。

  纹:指奇石石体上显著出的花纹图案或文字。有的是色纹,有的是石脉线条变化形成的范纹、斑块。对画面石,尤其要求纹理清晰,立题明确,画面协调,寓意较好。

  韵:大似在欣赏奇石的形、质、色、纹这些外部特征时,最终是围绕“神韵”来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魅力。从有形感悟出无形的东西,真正领悟出奇石的神韵意趣。

  命名,是给奇石取个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给奇石取个好名极其重要,体现欣赏者的水平、修养和学识,也是引导别人欣赏的关键。

  配座的作用不仅是让奇石“立”起来,更重要的是提升品位,升华奇石的艺术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8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