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几个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有哪几个世界文化遗产?,第1张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姐先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哈,就是这个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咱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放眼整个世界,能与之相媲美的都寥寥无几。

一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二万里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四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五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

六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七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八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

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九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十天坛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大致就这么多,最后补充个知识点: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答案就是这些了,希望对同学有所帮助,记得采纳点赞评论啊!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姐先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哈,就是这个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咱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放眼整个世界,能与之相媲美的都寥寥无几。

一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二万里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四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五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

六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七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八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

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九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十天坛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大致就这么多,最后补充个知识点: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答案就是这些了,希望对同学有所帮助,记得采纳点赞评论啊!

编辑于 2021-05-31

查看全部8个回答

去郑州旅游,这几个景点一定不要错过

值得一看的c1b相关信息推荐

教你避开河南旅游途中的各种坑,含门票+交通+住宿,费用节约50%自驾游 跟团旅游 景点攻略

本月26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咨询

洛阳开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告

准备云南哪些旅游景点好_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攻略

值得一看的云南相关信息推荐

已采用:我们是10月中旬去的云南大理丽江,门票+吃+住+导游+用车,6个人玩了5天,我们一共才花了

yyjyyj100net广告

更多专家

中国有哪几个世界文化遗产?

律师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garlic 正在咨询一个职场问题

1888493 正在咨询一个教育问题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动物乐园 正在咨询一个宠物问题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定西「岚翔」古建建造 施工快 效率高 量身设计

邯郸岚翔是一家专门从事古建建造的公司,成功案例丰富,设计风格多样,可实地考察,量身设计,施工质量首屈一指,楼阁水榭俱全。工程美观,返璞归真,欢迎来电咨询!

广告2021-06-02

中国有多少个世界文化遗产

694赞·1播放

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11赞·22,204浏览2019-04-29

中国有多少个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7月,中国已有52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居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53项)。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故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沈阳故宫,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庐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1996126 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明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 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15 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遗产)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河南,201081 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内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云南,2013622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河南、陕西、甘肃、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土司遗址(湖南、湖北、贵州,201574 世界文化遗产)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广西,2016715 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福建,201778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泰山(山东,1987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福建,1999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6赞·1,174浏览2021-05-16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个分别叫什么名字?

中国迄今有41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杭州西湖是今年6月24申遗成功的。

13赞·901浏览2020-03-3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在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8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稳居世界第二。 全中国48处世界遗产名录,上下五千年都包含了,十三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中国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中央任命地方长官为“土司”,保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建筑遗存和官府建筑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 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等土司遗产。这些都是古代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区多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齐政修教,以俗治民”的管理智慧。 丝绸之路,“丝路”是古代中国始创的,古代通向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路,是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其最初的功能是运送古代中国的丝绸,被称为“丝绸之路”。 大运河,它由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2700公里,横跨十多个纬度,横跨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连接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要冲,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族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迹,据载已有1300多年历史。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梯田规模巨大,仅元阳县境内就达19万亩。水的丰沛,空气的湿润,雾气的多变,使山谷和梯田显得含蓄而生动。 新疆天山,全中国48处世界遗产名录,上下五千年都包含了,作为世界七大山系之一,新疆天山长1760公里,占天山总长的3/4,横跨新疆全境,横跨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9个地州市,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 云南澄江化石区,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的澄江生物群,生动地再现了5亿3千万年前壮观的海洋生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 内蒙古元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的东北方20公里,闪电河北岸。这个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建立起来的草原都城,被认为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被史学家称为"庞贝之都"。 杭州西湖,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十多个世纪的不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东方文化名湖”,其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特别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内涵特别深厚。 中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福建泰宁、湖南新宁、广东仁化等地,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红色景观,如“玫瑰色云彩”或“深红霞光”,其主要成分为红色砂岩和砾岩,它反映了干热气候条件下陆相湖盆的沉积环境。 河南登封“天涯海角”古建筑群。其中少林寺建筑群、东汉三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星台寺共8处,共11座,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跨度最大、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山西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等五座山名相呼应,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被誉为“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又与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江西三清山,三清山以其独特的花岗岩石柱和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幻的景观和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世界景观美学效应。 福建土楼,作为东方文明中的一颗明珠,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被称为“东方古堡”、“世界建筑奇观”、“世界山川建筑范例”。 广东开平碉楼与古村,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开平碉楼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巧,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为罕见。 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指发育在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之上的地貌。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的中国喀斯特,面积大,地貌多样,具有代表性,生物生态丰富。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四川大熊猫,四川大熊猫的生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生境,也是除热带雨林外,全球所有温带地区中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澳门历史城区在中国境内,澳门历史城区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保存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并存的建筑群。 云南“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是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自然地理景观。欧亚大陆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景观美丽神奇,是该地区唯一的独特世界奇观。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青城山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五山”。在世界范围内,都江堰是具有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无坝引水等特点的大型水利工程。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现存洞窟2345个,造像达10万多尊,题记2800多件。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皇家陵寝入选时间:2000年(显陵、清东陵、清西陵),2003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4年(盛京三陵)明清皇家陵寝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其主要建筑保存完好,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的原貌。 安徽皖南古村:西递、宏村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与装饰、房屋布局及人工水系等均保持原貌。 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武夷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天游峰有“天下第一峰”的美称。 北京颐和园是一座古老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吸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建造成了一座大型的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和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北京天坛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福祈福的场所,它以其严谨的建筑布局、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绚丽多彩的建筑装饰而闻名于世。外坛古柏苍郁,内坛环绕,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为雄伟壮观。 位于滇、川、藏交通要道的云南丽江古城,古代商旅活动频繁,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兴旺,很快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集市和重镇,也成了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罕见的少数民族古镇。 山西平遥古城,有着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汉民族城市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一幅关于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等各方面的非凡画卷。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成熟于宋代,繁荣于明清。因其意境深远,结构精巧,艺术典雅,文化内涵丰富,使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成为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以雄奇险峻秀丽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被誉为“匡庐奇奇甲”。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势险峻,景色优美,享有“秀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院26座,八大寺,经常举办佛事。 西藏布达拉宫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玛布日山,雄伟壮观,是一个宫堡式的建筑群,最初由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修建,目的是为了与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结婚。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的庙宇为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处理政务的场所。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耗时89年才建成。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典型代表,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巨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科学和艺术价值而闻名。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与宗教建筑的建筑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艺术与建筑近千年来的最高水平。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九寨沟中部峰岭海拔4000多米,南缘4500多米。山顶和两侧的山峰基本终年积雪。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的九寨沟形成艳丽雅致的群湖,奔腾奔腾的溪流,珠玉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 湖南武陵源国家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区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三个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之后又有杨家界风景区,总面积达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说文化是人类这个物种的“体外器官”,是人类走出非洲之后(也包括留在非洲的人群)在五大洲差异极大的自然生态和气候环境中,得以适应环境和气候,获得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繁衍和发展种族的有力武器。现在,生物遗传学家——特别是基因研究专家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告诉我们,人类走出非洲的远征,一条是通过海上之路,最后到达澳大利亚。另一条是从非洲东行,从黎凡特这个直通欧亚大陆的门户,渐次遍布这两块大陆。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的中亚地区,因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驿站。它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关的在人类文化链条上的特殊位置,使得它长期以来就是国际学界重视的热点。顺便说,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也都在这片广大的地区。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沿丝绸之路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现状”的话题,就是始自汉地、穿越这个人类文明重要地区的东西交通线沿途的文化和文明形态。当然,这些报告所涉猎的,主要是中国境内的以阿尔泰语系民族为主的口头文化传统。即便有这样的限定,我们仍然相信,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文化和文明问题的讨论,其来有自。不过,在今天,这种讨论获得了另外的意义——既是探究原委,梳理文明脉络,了解先祖足迹,也是抢救日渐消亡的遗产。我们知道,是一些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的人文学者,率先倡导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立档、保护、传承、研究和复兴的。这种认识,渐次影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逐步转化为国际社会的某种程度上的共识,进而体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为上——近年不断发文和采取各种举措,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大力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当今语境下,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总体而言,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全球化趋势在迅速增强,其他因素,例如文化标准化、地区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农牧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所有这些大量涌现的现象,都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珍贵的传统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那些传统文化的秉持者人数较少的地方,在从语言到经济生活方面都处于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族群当中,这种情况尤为严重。那些本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其中的口头遗产,正处于消亡的危境中。

口头文化遗产的消亡,与地球上生物物种的消亡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一旦真正消亡,都不能再生。例如恐龙和猛犸象。不同之处是,濒危的生物物种,或许可以依靠少数个体的培养和野化,重新获得一定程度的种群发展。而口头文化遗产是高度依赖语境的,一旦语境丧失,生存条件缺失了,就万难恢复。例如,在20世纪中,就在我们眼下,许许多多的语言消亡了,而我们束手无策。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比生物物种还要脆弱,还难于挽救。

我们面临的现实困难,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经济基础还处于比较薄弱的境地,还有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的国民意识中,对生长自民间的文化,长期以来多持有轻视的态度。纵使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化遗产,以往的相关工作却做得很不够。我们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挑战。诚然,我国的口头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专门化的学术研究相对滞后。至于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则起步更晚,发展更缓慢。比诸西方国家的举措,更可以看出我们的欠缺。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国外的“口头传统”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到40年代,迄今已经形成了专门而精深的学术传统。“口头程式理论”以及“民族志诗学”等学派的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多达150种语言传统的跨学科研究中。西方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成立专门机构,搜集、保存和研究各种口头样式的文化遗产,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与芬兰文学学会已经建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口头文学资料库和口头传统档案库,尤其是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的“帕里口头文学特藏”为我们树立了口头文化搜集、保存、开发、应用和研究的范例。

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文化研究上有差距,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相关经验也有不足之处,但不等于我们一无所长。就拿这个课题组的参与者的情况而言,有不少学者多年来一直以我国各民族口头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目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优势。特别是新疆的学者,具有语言优势和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该项目的承担机构——也把各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传统作为其长线发展的方向,并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技术路线,符合老中青结合原则的学术力量构成,符合晚近国际学术走向的学术视野与开放体系。有了这样的团队以及多方合作的基础,我们就从一开始对承担并合格地完成这个项目充满信心。

具体到新疆地区,这里各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蕴藉深厚,恢宏灿烂,而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传承文明,独树一帜。历史上与丝路文明同兴共荣的各少数民族族群在这里汇聚交融、互动发展,共同缔造了斑斓的多元文化。各民族的口头传统在西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不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影响,泽及百世后人。在更大的时空中看,这些文化汇聚和吸纳了中原文化和其他周边文化,也反过来对华夏传统和其他周边文化,多有烛照之功。

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学者和民众的互动过程,是重新审视和阐释民间文化内在规则和生命情态的过程。

在本书的报告中,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众的诗性智慧、民众的情操和理想,得到精细的、感性的描绘,也有深入的理想思考和总结。从中我们能够发现的,远远不止是那些“细节”和“事件”,或者说叫“民俗事象”本身。这里还传递出了一种我们立项时就要求过的工作原则,一种学术伦理的坚持。民众以及他们中的口头传统传承人,在我们的视阈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不是学术的“材料”,而是民间文化的承载者、秉持者、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绘就了这些民族文化的“底色”。而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是民族属性中决定性的要素。

在民族民间文化中,口头传统居于特殊的地位。在民俗学的领域中,口头传统有广义和狭义范畴。广义的口头传统涵盖了口头交际的一切形式,狭义的则特指传统社会中的口头艺术。在这里,我们基本上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口头传统”的。那么,口头传统有什么重要的呢?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研究它、阐释它呢?口头传统的重要性,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下面四点:其一,口头传统历史极为悠久,发展出许多复杂的机制和法则;其二,口头传统中蕴含有海量的人类文化信息;其三,口头传统反映了特定社区人们的价值观和期待;其四,口头艺术门类繁多,其中一些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堪称人类文明的“奇迹”。

下面我将逐条稍加论述。

在对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就算保守一点推算,人类从鲁迅所说的会喊出“杭育杭育”劳动号子,到相对完整地表达意思,当不会晚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大约10万年。假若再把这10万年看作是1年的话,那么,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都是发生在人类这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月里——可见其历史的短暂。用比喻性的说法,埃及书写传统产生在12月11日这天。一天以后,苏美尔发明象形文字。中国的表意文字、希腊的线形文字乙(Linear B)等,发生在12月18日。腓尼基人的字母书写体(所有现代欧洲书写体的基础)发生在12月20日。美洲的玛雅文字出现在12月22日。中国印刷术出现在12月26日。欧洲的第一本书(Gutenberg�s printing press)出现在1445年,大约相当于12月29日。至于1867年出现的打字机,是人类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午才发明的。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口头传统的历史悠久,而是为了说明,在历史上,在人类社会的无文字阶段,人类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完成的。口头传统的机能和效率,令人称奇。而且,即便是在文字发明和使用了之后很久,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口,还是不会阅读和书写。“文人”一直是一个传统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少数特权分子。以中国历史上的情形而论,相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不是在屈原和李白诗歌的陶养下,而是在民间歌谣故事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即便强调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有彼此的渗透和影响,也不能想象众多的文盲农人有机会诵读和传承文人雅士笔下的佶屈聱牙之作。可以总结说,口头传统长期以来,是各类社会信息传递中的主要方式。历史悠久,地位显赫,且延伸到今天的民众生活当中,这才是我们对口头传统特别看重的一个原因。在我们的报告中,在那些从事牧业生活的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当中,可以看出,传统口头文类,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还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便已经有了广播、电视,有了报纸杂志,有了手机和固定电话,那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却依然构成百姓生活的重要部分。

口头传统包罗万象,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在新疆的传统社区,我们搜集到的口头传统资料,内容极为丰富,神话传说,歌谣故事,叙事诗和抒情歌,弹唱表演,谜语笑话,祝词赞词,不一而足。这些口头文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凝结了民众的智慧和人生经验,传递的是民众的情感和希望。在“十二木卡姆”组曲的演奏中,在阿肯弹唱中,在约隆歌的旋律中,在林林总总的口头文类中,社区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做人的道理——从伦理道德到举止言行的规范等,开始形成关于族群起源、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历史人物等的记忆,开始掌握生产生活知识,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口头文类的“知识传递”,我们很难想象沿丝绸之路的诸多民族如何从历史走到今天,如何保有和发展他们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

再则,口头传统反映了民众的价值观和期待。这一条初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容易理解。通过这些田野调查报告,我们可以体会到,口头传统,在这些族群和社区中,决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一种沟通和交际手段,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生态度,一种通过它得以确认自身的存在和价值的媒介。不仅是对人和事的臧否态度,宇宙观和人生观,善恶和生死,对过去的记忆和体认,乃至对未来的期许,都熔铸在口头传统的演述中。一个麦西来甫,就可以从中发现多少原本被学界忽略的内容。所以,如果说口头传统诸文类是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确实不是虚妄之言。

最后,口头传统文类,特别是其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样式,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最长时间锤炼的艺术。所以,有西方学者称之为“人类表达文化之根”。口头艺术的发展,在不同的族群中走的是不尽相同的路径,得到的也是不尽相同的结果。不过,总体而言,这些表达形式言辞优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的、地方的特色,并且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吸纳了民众的语言宝藏,经由无数杰出艺人的加工和创造,形成蔚为大观的人类表达文化的奇景。篇幅之宏大,音韵之优美,故事之曲折,人物形象之栩栩如生,流传地域之广,时间之久,都难以想象。以具体事例而言,在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表演中,在巨型史诗《江格尔》和《玛纳斯》的演述中,在活泼的阿肯对唱中,我们都能够发现民众的审美趣味如何塑造和规范着这些民间艺术样式。所以,这里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民众对这些样式“喜闻乐见”,民众还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与民间歌手和艺人一道,参与了这些文类的创造,并为其存续和演进,提升和精炼,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民众这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艺术,以往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应有关心。宫廷的、上层的文化得到彰显和追捧,民间的、下层的文化受到压抑和限制。民间口头艺术,往往成为文人雅士出新的资源,成为催动陈腐的艺术思潮转向的催化剂。后来,也被一些人拿来作为学术的对象,从中搜集被经典文献漏掉的“有用信息”。至于更早被统治阶级用作“观风俗”“知得失”的渠道,则更是典型的误用。

那么,通过我们的调查报告和深入思考,我们应当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在我们的调查团队中,多数属于特定文化的“局内人”,也有“局外人”。局外人的考察,多是“他观”。局内人的考察,多是“自观”与“他观”的结合,因为他们已然受过学术训练,已然具有跨越族际边界的视角。局内人“从内部”的观察,往往产生双重视点:来自特定文化传统的“内部知识”观点和来自“学术共同体”的“一般学术”观点。这里形成的交错,产生了奇妙的结果。在作价值判断的时候,往往具有本土文化的立场,在作特异性描述的时候,往往具有学术共同体的立场。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在强调这些文类如何“有特色”和“重要”的时候,基本上站在本土立场上;强调它们的文本特征、传承方式、接受状况以及其他种种要素时,又往往站在“学术共同体”的立场上。

在本土知识与“一般知识”反复切换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学界与民间对话机制的形成。

这种对话机制,比起原来的来自学界的轻视和利用的取态,已经是一大进步。在这里,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学科的演进历程和学人立场的转化。不过,这与其说是个尺度问题,不如说是个态度问题。诚然,我们需要来自“地方性知识”的概念体系,用以深入地理解本土文化的机制、法则与核心理念,我们当然更需要来自“学术共同体”的分析性概念体系,用以在不同文化之间形成对话和交流。否则,今天坐在这里谈论史诗的,可能就是一位“巴克西”或者“交毛克奇”,而不是我们这些学者了。学术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能够使用逻辑的、抽象的概念,在学理的或者应用的层面上讨论问题,而不是陷在纷繁的具体事象中不能自拔。

不过,作为对以往学界偏重精英文化的反拨,我们倒更愿意强调对于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视。也就是强调“以传统为本”,强调对于民间文化传承人的重视。对特定文化系统的理解,其底线乃是建立平等关系。在我们学者的报告中,读者可以看到这种基于文化上平等对话的努力。书中出现的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庞,以及对他们杰出才艺的介绍文字,多少可以看作是这种努力的见证。以传统为本,落到实处,就是站立在“民众的立场”之上。无论是从内部观察还是从外部观察,我们当然首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心态,摒弃文化上的偏见——这种偏见随处可见,小到对特定风俗习惯的嘲讽,大到种族歧视。其次,我们也坚决反对文化上的狭隘心态,反对民族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民族作为历史上的人们共同体,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太阳底下没有永恒的事物。所以,历史地认识问题——在具体历史时空中认识问题,是我们各民族学者都要时刻提醒自己的。

本项目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路线,交代如下:

1�操作规程:项目领导小组将先期在北京组织有关学者制订了项目总体方案,编写调查手册和调查问卷,并及时发送给参与项目的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以供开展具体工作各个阶段参照执行。

2�参与项目的北京学者集中进行了短期强化培训和工作讨论,围绕乡村社区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口头传统的学术前沿,地方文献、口述资料的收集与解读,田野访谈与参与体验的方法,田野调查报告与民族志的撰写,三套集成资料的使用与分析,民俗生活和民间仪礼等文化空间与口头传统的关系,图象学和影视方法在田野研究中的运用等等。部分培训资料同步发送给新疆地区参与项目工作的各位专家学者。

3�北京学者在项目实施的指导方针下,选择田野调查点(新疆民族社区或沿丝绸之路的有关地区),分头开展专题性或个案性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项目进度计划内完成田野工作与文案撰写。新疆地区有条件进行实地调查的学者,可自行安排田野调查;无条件者,可以利用自己以往的田野作业和田野资料进行自己熟悉的专题分析,也鼓励进行文献或档案研究。

4�项目鼓励参与者提供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的各类资料,包括实物、文献、图像、影像、音声资料等等。对确有价值的各类资料,经专家鉴定后,将由我所支付一定费用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所享有使用权。

5�在开展田野调查和档案研究期间,提倡专家学者围绕项目宗旨以及自己的研究方向制定个人的调查专题,并与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协调与配合。原则上个人应服从项目的整体计划,避免重复性工作。

6�结项时,参与项目的各有关单位和学者完成各自专题的田野调查报告或档案研究报告(项目子报告);鼓励文档附有各类田野资料,包括田野调查日志、文献、图像、影像、音声等实证性资料。主编根据报告需要选择加入正文发表。

7�项目负责人撰写提要式文字,就课题的立项、进展过程和成果形式等做出说明。英文的有关说明文字,将于本报告出版不久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说,通过各有关学术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该项目终于付梓。可以预期,那些关心和热爱沿丝绸之路文化传统——特别是口头传统的读者诸君,一定能够从中找到许多颇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大家进而能够从中发现我们对那些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感佩,对那些卓绝技艺的击赏,对那些行将消失的文化精品的忧虑,则我们的愿望就没有落空。若是能够从中发现某些有助于学科反思和进步的因子,发现某些有参考价值的工作思路,找到开启某些问题的钥匙,并进而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推进了文化建设,乃至多少影响到决策层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那就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了!

该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管并监督,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特此说明。

2007年12月1日

精彩章节暂无精彩章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4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