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为什么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因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就心理本质和表达对象来说,它们是各具特点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单纯用书面语言的训练,代替口头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者缺一不可。他们既需要有“文采”,也需要有“口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全面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新人。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象不同。口头语言的对象是听众,说话的针对性比较强,随时都可以了解到受话者的反应。它要求说话的人要边讲述,边观察,边判断,有时还要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十分敏捷地作出相应的回答。这与把自己要说的话写成文章,让读者去阅读是不同的。
第二,口头语言可以借助声音和表情等手段表达复杂的情感。口头语言富有激动性,容易触发受话人的情感。说话人不仅可以用声调和节奏强调最有意义的词,而且可以借助表情、手势、姿态或动作表情达意。口头语言借助这些辅助手段所构成的生动形象的情景和它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书面语言无法达到的。
第三,口头语言表达过程短促,不能修改。口头语言从构思、选词到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促。它一旦转化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转瞬即逝,不能修改。这一特点决定了说话人必须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要善于调动全部的语言资源,马上找到恰当的词,立刻脱口而出。书面语言就不同了,写文章的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多次修改。
第四,口头语言需要眼和耳同时接受外来信息,有利于活跃思维。书面语言则只诉诸视觉。
第五,口头语言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和书面语言比较起来,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任何一个人总是要说话的。对于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就是不识字的人也都能听懂。而书面语言相对来说,使用的范围就小得多了。
如上所述,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除了共同的任务以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思想的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个中学生必须掌握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思想的形式。
其次,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传声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录音机的使用,电视机的普及,语言留传技术和转换技术的发展,都标志着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越来越普遍,口语使用的范围和频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时代迫切要求人们加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不妨看看咱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工作中,在交际中,说话的切需超过过去时代何止十倍百倍,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间接会造成社会的损失”(引自1961年第7期《文字改革》,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应该疏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那种词不达意,表达不清,嗦重复的讲话,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现代的传声技术要求人们讲话不仅要清晰、准确、严密、流利,而且要求人们讲话要文雅、生动、形象,要使听众感到有兴味了。如果中学语文教学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从小就培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以提高全民族的说话能力,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怎样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全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有计划地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下面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几种训练方式。
(一)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背诵除了具有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的作用以外,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清楚,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要确定适当的语调。句读要分明。要用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表达出诗文的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意境,要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诗文所描绘的景象,因为好的朗读和背诵是以对诗文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只有学生对诗文的内容历历在目,对诗文的基本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朗读背诵时才能表达出符合诗文内容的情感,确定符合诗文内容的语调。学生对诗文的内容理解越深,就越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获得激情,朗读背诵的表情达意就越好,朗读背诵时才不会高声叫喊或矫揉造作。
训练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集体诵读、个别朗读、接力诵读、分角朗读、小组朗读,或教师朗读、学生随读。
集体朗读可以为个人朗读创造条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朗读较好的学生,以便树立典型,带动全班。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让学生倾听录音朗读,以便学生模仿和提高。每学期搞一两次朗读欣赏,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有好处的。
(二)口头复述。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
复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详细的复述。即按课文的顺序作清楚、明白、连贯的复述。……详细的复述不一定要作全部课文的复述,教师可指定学生复述某一段落。
第二,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第三,创造性的复述。“它不仅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并且要求在复述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见解。”(引自江苏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编《小学语文教学法》第68页)例如学完《最后一课》以后,要求学生详细复述小弗郎士赶到课堂以后看到的情形(从“平常日子”起,到“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止),就是详细复述。这种复述应该鼓励学生多引用原文,以便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习课文的句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如学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简要复述刘胡兰同国民党匪帮英勇斗争、慷慨就义的经过。复述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重点,作有条理的连贯叙述。在学习《卖炭翁》以后,要学生把诗歌改编成故事,适当地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评述,然后再作口头复述。这就是创造性的复述。它可以较多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
复述前可以要求学生编写复述提纲。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复述的层次和重点,做到清楚而有条理的复述。下面是一个学生编写的“小弗郎士赶到课堂以后看到的情形”的复述提纲:
1平常上课前的情形;
2今天一切都安安静静的;
3韩麦尔先生穿上了礼服,镇上的人也来了;
4韩麦尔先生柔和而严肃地宣布了最后一课;
5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要求学生详细复述的练习,应该在分析了课文内容,编好复述提纲以后再进行。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对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没有深刻领会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详细地复述,这种说话训练的价值是不大的。
(三)描述插图。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人的魅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动。优美的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苏联的乌申斯基说过:“给图画一看,教室里就谈得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发现,优美而富有兴趣的图画“策动”学生的语言,就是极固执而又沉默的学生也能唤起他们活泼的谈话,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有些画着连续性情节的图画能启发学生连贯而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想,展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曾经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师生共同利用了王叔晖画的一幅插图。在学生朗读完“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的部分课文后,我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插图,并注意插图下面的语句和课文中的描写语。接着我给学生提了几个问题:说说画面的背景都描写了些什么牛郎和织女的表情如何他们可能讲些什么
这时学生活跃起来了,教室里的气氛变了。大家都积极举手发言。下面是几个学生的口头描述:
“天空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云层里闪烁的星星,放射着微弱的光芒。远方的山峦隐隐约约,连绵不断。田野里还有两棵高大的苍翠的松树耸立在山边上。近处是牛郎用勤劳的双手开垦的稻田。”
“在古老的大树旁边,是牛郎盖的草房。织女穿着从天上带来的那件粉红色的纱衣,梳着美丽的发式,坐在大树底下。她右手抱着一个小女孩,左手灵巧地指着天空的星星,面带笑容地给孩子讲天上的故事。她说,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牛郎坐在她对面的石头上,右手扶着那个指着星空的大男孩,微笑着望着织女,也在听她讲故事。牛郎的背后是潺潺的溪水。”
从学生的口头描述可以看到: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这样结合课文内容的看图说话,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教学成效。
(四)课堂讨论。利用一定的教学时机,适当地组织学生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倡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大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是讨论的参加者而不是接受者,就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就乐于主动地思考问题,发表意见。
这种课堂讨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带有辩论性的全班讨论,二是富有探讨性的小组讨论。
先说全班性的讨论。以我引导学生学习《祝福》为例,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几个讨论题:
1小说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特别是多次写她的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2对祥林嫂被迫再嫁时的表现应该怎样理解
3究竟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4为什么说祥林嫂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我要求学生针对讨论的问题,再次认真地独立阅读课文,准备好讨论提纲,参加课堂讨论。这样学生就必须认真地从对比中注意三次肖像描写的区别和多次描写眼睛的特征,从而由人物的外部描绘去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便从分析归纳中明确自己的看法。
在讨论祥林嫂被迫再嫁的表现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行动。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祥林嫂被迫再嫁的表现实质上是‘烈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思想在她身上的反映。她是为了维护‘贞洁’才又哭又嚎又撞香案角的。这正是封建礼教毒害祥林嫂的表现。它有力地说明了祥林嫂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也深刻的说明了封建礼教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当讨论到“究竟是谁杀死了祥林嫂”的时候,意见也有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是鲁四老爷。有的说是四婶。因为他们是直接迫害祥林嫂的主要人物。也有的学生认为:“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流毒反映在当时的社会各个方面,造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形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势力。当时不仅在统治阶级内部有它的维护者,而且在被统治阶级中也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小叔子、大伯,虽然和鲁四老爷不同,他们也是被人吃的,但却都参预了迫害祥林嫂的活动。这说明虽然直接迫害祥林嫂的主要人物是鲁四老爷和四婶,但究其本质,杀死祥林嫂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是吃人的封建制度。”这些七嘴八舌的讨论,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闪耀着学生的智慧火花,大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
关于祥林嫂的形象的典型意义,意见分歧不大。经过讨论,大家同意这样的看法:祥林嫂勤劳的品德,善良的性格,不幸的遭遇,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旧中国像祥林嫂这样被压迫、被摧残的劳动妇女是很多的。作者把她们的悲惨遭遇和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祥林嫂身上,因而祥林嫂这个人物既有独特的个性,又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代表形象。这就使得祥林嫂这个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强烈、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性。祥林嫂的形象也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讨论的问题可以集中一些,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例如学习《师说》时,最后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韩愈《师说》里有些观点是很精辟的。但文章中所有的观点都对吗”这就把疑问摆在学生的面前,激起了学生思想的波澜,学生就会不吐不快了。
再说小组讨论。这种形式的讨论有时是随机应变的临时讨论;有时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讨论。例如1981年我教高中一年级时,发现学生拿到批改的作文以后,只是看看分数就往书包里一塞,至于文章哪些地方修改了,怎样修改的,学生却不重视。这一事实说明教师的精心批改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效劳动。怎样把无效劳动变为有效劳动,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呢为了寻求途径,我把学生组成了评改小组。每次作文以后,学生先在小组交换阅读作文,然后大家讨论评改,并把集体评改的意见写在作文后面,最后交给老师批阅。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一般都能评长论短,各抒己见。有个学生在课外作文里描述讨论时的情景说:“我用最快的速度看了一篇文章,随后对李莉说:‘哎,你看怎么样’李莉笑着说:‘开头不必要。’我又说:‘抒情太多。’她说:‘对。’就这样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地讲着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接着刘兴毅发言说:‘文章的题目是《新民大街》,因此文章应该围绕大街来写。但文章却写景太少,抒情过多,同时有的描写不切实际,像‘新民大街一望无边’就不对。新民大街的顶头是地质宫。怎么能说‘一望无边’呢刘兴毅发表完意见以后,我和李莉都会心地笑了。她的看法基本上和我们一样。”
学生的描述是实事求是的。它说明了适当地组织讨论,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才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
我认为组织课堂讨论要适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提出的讨论题必须富有思考价值,能够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2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线索,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机。
3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把握讨论中心,引导学生讨论。
4要注意学生口语的纯洁性。要纠正学生说话不连贯或带口头禅的毛病。
(五)口头作文。口头作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训练学生在大众面前即席讲话的好形式。口头作文实质上是一种智力训练,因为话说得是否准确、流利、动听,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表达来看,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价值。它不但要现想现说,而且要想得快,说得好,同时要发音正确,语句完整,语调恰当,声音洪亮,态度大方。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它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话说得中心明确,首尾完整,条理清晰,通顺明白,它不能像书面作文那样有充分的时间构思,可以反复修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要周密而有条理。
口头作文训练的方式是很多的。它可以密切结合讲读的课文,进行片断的练习,也可以结合生活的需要,进行口语的训练。下面介绍几种我们采用过的口头作文的练习:
1描写片断的诗句。诗歌往往在精炼和谐的语言中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学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那些补充的形象,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学生的作文往往不善于展开想象,缺乏必要的联想,以致作文的内容不充实。描写片断的诗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其精心思索诗句所内含的情景,逐步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下面是一个学生描述《回延安》一课的“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两句诗的口述记录:
“诗人从遥远的北京回到了分别十年的延安。亲人们看到了诗人的到来,大家都心花怒放,热情地把诗人招待到了宽大的窑洞里。
“窑洞里的炕上放着一个炕桌。桌上摆着喷香的米酒和焦黄的油馍。炕中间放着一盆暖烘烘的木炭火。大家团团地围坐在炕上。每个人的脸上都被炭火烤得红红的,似乎有些发晕。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谈着分别后的生活和延安的建设。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好像在开大的宴会一样。”
2口头改写。学生作文只会概述,不善于具体描写,也是一种通病。为此在学完叙事诗或小说以后,在适当增减原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改述作品的表现形式,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例如把《木兰诗》口头改写成故事,或者把文章中的叙述口头改成描写的训练,都属于这一类的练习。下面是一个学生把《凡卡》中的一段叙述“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口头改述成描写的例子:“有一天,凶恶的老板,带着满脸横丝肉,瞪着两只血丝的眼睛,恶狼似的嘴里喷出唾沫星子,大声的骂着,‘你这兔羔子非揍死你不可’。他那鹰爪般的大手抓紧楦头,迎头向我打来。我觉得天昏地转,眼前黑乎乎一片,头重如斗,倒了下去。我好容易醒了过来。我永远摆脱不了连狗也不如的生活!”
3口述故事梗概。在学过长篇叙事作品以后,让学生用简明的语言,口述原文的故事梗概,如让学生口述《祝福》的故事梗概等。这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作品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都有很大的作用。
4创造性的口头作文。要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文题,在限定的时间内,拟定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口头作文,这就是创造性的口头作文。这种作文也可以课前布置,以便学生充分准备,但要防止学生照稿念。作文的时间,一般以五分钟左右为宜。每次要多出几个文题,供学生选择,以免文题单一,其他的学生听起来重复,降低情绪。教师选择的文题要小,内容要集中,要饶有兴味,富于介绍性。例如“向同学介绍一件优美的工艺品”、“介绍一则新闻”、“讲一件新事儿”、“说说我的故乡”、“我的童年趣事”等等。在讲评方式上,教师可以直接讲评,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讲评,以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课外,我们还适时地组织朗诵会、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有时还组织作品讨论会或读书报告会。实践说明这些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都是富有教育价值的。
从国外来看,说话训练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美国都是比较重视的。他们把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语文教科书中特别安排了说话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训练要求。他们认为说话训练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他们的这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教案示例一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附:板书设计(略)
谈谈纪录片中的细节
刘静
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业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的组成元素。它好比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乃至于整个艺术创作中建筑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
利用细节是影视节目创作中具有共性的特点之一。所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故事细节包括人物的造型细节、故事的发展细节等都是编剧、导演们在生活中提炼出来、设计出来的;而纪录片编导则不同,这里所运用的细节是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的。影视剧中除细节外更主要的是凭借精心编排的故事情节,去塑造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引发人们跟着编创者的步履去领悟、去感动。而纪录片不可能借助虚构来制造情节,它只有通过一个个细节来激发观众的情绪,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细节成了重要的情感启动因素,它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现出来。因此有人提出: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决不能没有细节。还有人说:捕捉和运用细节,是纪录片的灵魂。
细节的魅力
钟大年先生在他的《纪录片创作论纲》一书中这样写到:“在一部作品中,细节是十分重要的,细节像血肉,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有力方法”常常有这样的情境:当你看一个节目,过了很长时间以后,又可能具体内容是什么早已记不清了,但是片中的精彩生动的情节却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让你永远记忆犹新。这正是因为细节在纪录片中表现出的引人入胜、画龙点睛、震撼心灵的巨大魅力。
一、情感表达,使生活中原本所具有的情感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浓烈、更加震撼。观众们通过节目中的一个小小细节,能够洞察、理解、认识人物的内心令人震撼的世界,从而更增强了真实性和生动性。《故事爷爷孙敬修》中的这样一个细节:老人的一份遗言。那是老人临去世前给徒弟写的一张“咱们爷俩为孩子们造福吧”的字条,字迹颤颤巍巍,但又是那样的认认真真,“造福”二字已难以辨认,老人又在下面重新写了一遍。这一细节,生动地反映了孙敬修老人毕生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爱北京天安门》一片为了表现天安门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分量,运用了一组生动的细节:摄影家焦波的老父母在天安门下用拐杖丈量城墙的厚度;84岁的山东老太太坐着儿子拉的平板车来到天安门前;一个“老外”背着几十个相机,逐个给相机的主人在天安门前拍照……
二、对细微之处的挖掘和表现,使人物更生动、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节目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个眼神,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物的特有的性格、心态,能够揭示出人物更加丰满的个性特征,揭示出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细节表现更细腻、更具体、更生动。纪录片《国庆纪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游行队伍中一位老农民突然停了下来,对着天安门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现了刚刚获得了土地的农民对党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科技英才》栏目《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一片中,为了表现主人公执著的个性用了这样一个细节:凡是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专业会议,他从来是不请自到,哪怕是自费也要去。《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几个细节:毛泽东回到故乡为母亲上坟时,摘了路边的一束树枝献到坟前:毛泽东在杭州山上逗耍山上的小猴;毛泽东的那根心爱的拐杖等,这些细节使我们能够真正地走近伟人身边,感受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三、深化主题,把细节作为一种强调的手段来使用,使细节本身的价值通过对主体的表现凸现出来。这一点在纪录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纪录片《上海老店寻踪》选择了“老介福”、“王开”、“金鸿祥”、“冠生园”等几家老店进行寻踪,旨在向人们展示他们成功的经营理念。节目运用了几个细节用于突出和深化主题,如卓别林20年代到上海慕老介福之名,一次就订做了300件高级丝绸衬衫;王开照相馆为保证质量,以高于普通职工近百倍的薪水聘用最好的摄影师;金鸿祥女服店为当时大上海的当红女星特制洋服,并拍下照片在各家报馆宣传。
《征服“死亡之海”》为了表现我国的地质勘探队员征服“死亡之海”——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精神的主题,运用的一些细节令人难以忘怀。骆驼因干渴倒下时留下的眼泪;勘探队员那干裂的嘴唇;在那罕见人至的沙丘上插了十几年的标志旗……
四、渲染气氛,以轻松、活泼、幽默的细节造成某种情趣。这在纪录片中常常被采用,它会使观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捧腹大笑,或是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却又泪流满面。《从农村赶集去》说的是江南农村农民靠加工羊毛衫致富,建起了羊毛衫集市吸引了大量的城里人去采购的故事。片中跟拍了一位城里妇女在集市上的两个细节:她试穿了一件大红毛线外套后,满意地对老板说:“满好,满好,买下了。在那我就不脱下来了噢!”另一个细节是她抱着一大堆买来的商品,兴奋地对镜头前的记者边说边展示:“我买了二十几件,这是两条毛裤、这是一件毛背心……”说着她已经抱不住了,衣服直往地上掉。这生动、幽默的细节在突出节目主题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种欢悦的气氛。记得笔者还看过一个反应新疆棉农科学采棉的节目,说实行科学采棉后,为了减少棉花的杂质,棉农们都穿起了白大褂、戴上了白帽子。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场院看场的小狗身上也穿上小白衣、戴上了小白帽。
细节的分类
细节的表现在纪录片中是多样的,有时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有时是一句方言、有时是一个场景、有时是一个静物。
场景细节:场景细节在片中往往表现为一个画面,因而也叫做画面细节。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古代时为了选拔宫廷画师,让画师们根据一句诗“踏花归来马蹄香”来作画,中选者画的是一位达官贵人骑在一匹马上,马蹄周围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在上下翻飞。这一构思百年来一直令一代代人不停地叫绝,其缘故就是画面细节抓得太精彩了。在我们纪录片中这种画面的细节运用是十分普通的。《难圆绿色梦》中说的是因砍树造成生态沙化的故事,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农妇用小扫帚扫炕上的尘沙,请记者坐,只见随着扫帚扫过,掀起了一层厚厚的尘沙;一个儿童在沙丘上挖了很深很深,也没有挖出想挖的湿沙……画面中炕上尘沙的特写和那个深深地沙洞的特写,都是很有说服力的细节。
人物细节:主要是指用人物身体传递出的细微内在含义。《难圆绿色梦》中有一个细节:主人公治沙英雄徐治民,来到已经被砍掉的当年他亲手栽种的树王前时,一双粗粗的手,久久地久久地抚摸着这棵大树的树桩,一句话都没有,泪水一滴滴地滴在了树桩上。《黄浦江的记忆》说到新的黄浦大桥建成上海市民的喜悦时,有一个细节:一位盲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在还未通车的大桥上一步步地丈量着大桥的宽度,又一根一根地抚摸着大桥的栏杆。
同时声、音响细节。同时声细节在纪录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纪录片《第二十一个夏天》中有一个细节:因为夏天是石油管道工人最繁忙的季节,节目中的这支管道队已经有二十一个夏天没有在亲人身边度过了,当记者问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一个工人回答说:“想看到老婆穿裙子的样子”,这出乎人们意料的同时声,把管道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人性的一面都展示了出来。《情系杨树塘》讲的是老俩口克服重重困难,养育国家濒危保护动物扬子鳄的故事,有一段为寻找走失的扬子鳄,,满山遍野传来的老俩口的呼喊声的同时声,非常感人;纪录片《小平您好》的几段同时声的设计,更是突出了细节的魅力。
音响细节在节目中更是普通。《哈纳斯湖畔的笛声》那独特而悠远的笛声、《第2001只黑嘴鸥》中那如诉如泣的鸥鸣、《最后的山神》中那呼啸的山风、《英与白》中那一段意境幽远像是从心灵深处哼出来的女声独唱等,都在节目中起着不可多得的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解说、口述细节。解说或口述细节在纪录片中主要起着画面细节和诠释画面细节的作用,使信息量加大,能够满足观众渴知更多信息的需求,弥补记者不在现场,缺乏画面的遗憾。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说到1927年12月举行的广州起义受到残酷镇压时,有这样一段解说细节:“由于汗的浸湿,起义军脖子上系的红布带掉了颜色,结果凡是脖子上查出染有红颜色的人一律被杀。”又如《走近毛泽东》讲到“十大”闭幕毛泽东因腿疾无法站起目送代表退场时,则采用了解说加画面细节,增加了故事性、真实性和感染力。口述细节近年来在纪录片,特别是电视纪录片中被广泛应用。《打过长江去》采访了140多位亲历者和当事人,讲述了那次战役前后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西部往事》中我厂的老摄影师也讲述了当年他们拍摄修建成昆铁路过程中一些画面所看不到的细节。
细节的捕捉
纪录片最大的亮点是纪实性,细节是纪录片最易生亮点的所在,也是纪录片创作,特别是拍摄中的难点所在。因为它必须靠我们的摄影师在现实生活中去捕捉,靠我们的编导们在众多的影像资料、图文资料以及见证亲历者的口述中去捕捉。因此捕捉细节应该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成功的细节捕捉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一是创作者的责任心,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二是创作者的职业敏感性。三是过硬的业务能力。这里有两个例子非常说明问题:
在我厂出版的回忆录《我们的足迹》第三卷中有一篇金永福的文章《我拍到了“听不见”的声音》,讲的是他1987年随北京佛教音乐代表团出访西欧拍摄的一件小事:
“在拍完演出片段以后,我观察观众的神情,选择拍摄近景的人。发现有一个中年男子双目合闭,睡着了?我再仔细看时,发现那人放在膝上的手有两个手指在随着音乐节拍上下拍动。说明这个观众非但没有睡觉,而且听得格外入神。这使我很激动,于是,我赶忙调准距离,对准这位观众的脸部取特写开机拍摄。镜头先在这特写位置上拍摄五六秒,让我们这部影片的未来观众像我一样以为他睡着了,然后慢慢拉开镜头,画面变成这个观众的中景——纹丝不动,让人确定这位观众是睡着了。继而再缓缓推向那放在膝上击拍的手指特写。这个镜头会给人一个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位先生没有睡觉,是听得入神了!”
这段实实在在的文字,让人们看到了一位老摄影师心中装着观众的责任心,也看到了他对捕捉细节的敏感,更看到了他高超的业务技巧的运用。
还有一个纪录片节目,说的是关于法律援助的故事。一个人的女儿在家中遭到邻居的强暴,此人愤怒地将邻居打成重伤而被捕入狱,而恶邻却凭借关系逍遥法外。一年后,由于入狱者得到了法律援助,终于将恶邻绳之以法。片中的那个受害的女孩一直躺在一间小屋的炕上,远远地背对着镜头。小屋的门旁歪歪扭扭地写着:“不想见任何人”几个字。女孩的母亲哭着告诉记者,从出事以来女孩再也没有上学,再也没有迈出过这个屋门,而且大部分时间就这样躺着。当记者对后一次到女孩家,在门口告诉女孩恶邻居已经被法办时,女孩依然背对着镜头躺着。天下起了雨,记者要走了,带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使得摄像师没有关掉摄像机,当记者们走到女孩家的院子里回头望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小屋的窗前露出了一张女孩稚嫩的脸,她笑了。一个珍贵的细节就这样被捕捉到了。这个片子虽然已经看到很久了,但那难忘的一笑,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说起这个细节至今仍使我怦然心动。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没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恐怕难以捕捉到如此精彩的细节。
总之,认真地捕捉细节、合理地安排细节,对做好纪录片至关重要。可以说在纪录片创作中谁拥有丰富的细节,谁能驾驭好、运用好这些细节,谁就有可能胜人一筹,创作出精品节目。
摘自《纪录影视》2005年第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感受:
甄士隐前日对雨村有“诳驾”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节,士隐家宴毕,另具一席于书房,步行到雨村住处相邀。前日不邀,是不生分,中秋再邀,一可谢前罪,二为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听了,也不推辞。由此可见两家关系融洽,士隐也很会做人。待人接物,显微见著。
喝酒间,雨村提出了盘缠之事,士隐:“何不早言……”,雨村吟诵诗词,博得士隐赏识,趁士隐欢心之时提钱的事,容易成功。送礼的人,也等到别人有求之意才送,便送到点子上了。果然,雨村得了钱,不管黄道黑道之日,天没亮就出发了。
雨村与娇杏一见钟情,是本书的第一对男女相遇,一个是“虽无十分姿色,却亦动人之处”,一个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非久困之人。”情场首现二人,是世间常见的类型,算是书的后面才子佳人的引子吧。
士隐投奔丈人,在世俗来说,应算是没出息吧?偏这丈人还“半哄半赚”女婿的钱!这就叫“投人不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感受
娇杏在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结局。她是书中第一位女性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良好的祝愿。丫鬟命运两济,后面的女主人儿却是一个两个空余恨。雨村娶了娇杏,还送了不少礼物给甄家,此时的贾雨村,尚知报恩。
雨村初入官场,恃才侮上,被上司寻个空隙,参他一本,这是官场常见的现象。雨村因此被革,为他日后重入官场时“随乡入俗”,乱判葫芦案铺垫了心理上的因素。
大凡读书人,骨子里都有一个自视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后愤然离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人在挫折中改变初衷,沦为虚情假意,尔虞我诈。每一种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明白自己改变不了游戏规则,便只好改变自己了。“雨村被参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这种心态是常人难以做得到的,可见是大奸!
有人在官场失意后,愤世嫉俗,而雨村被参后,还力谋盐政林如海的西宾,成了黛玉的老师,仅仅是因为盘费不继吗?他是在制造机会与权贵接近,结交!事实证明,他后来确实是通过林如海重返官场谋得要职。结果是,吃一堑,长一智,做出了过河拆桥之事。
交代完雨村成为黛玉老师的事情后,书中出现了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两句,是黑官的心理浓缩:有利可图,挡不住诱惑,一朝东窗事发,命也不保住了,便想着那怕是回家种田也好啊!这副对联,在冷子兴说荣国府前出现,相当于进入某个城市之前的路碑吧?
“翻过筋斗来的”一说,自然而然的想到唐僧的高徒孙悟空。
荣国府年纪最长,也就是最高统治者是史老太君贾母,是不是作者出于对女性的偏爱?
宝玉出生前,兄贾珠就去世了。黛玉既出于嫡妻,又克死亲弟,从而有机会读书识字,宝、黛二人一样命硬,一个克弟,一个克兄!此乃天之作,非人力所能左右。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与父亲洒泪拜别时,其父如海所言感人。
雨村入荣国府,投的是宗侄名帖,做法不错!得到贾政优待,入情入理,并得到贾政力举终于谋了职位,出而复入,书里写得轻巧,其实中间颇费了一番心机的。
“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虽然母女间无话不说,但是黛玉母亲又如何体会到自家与别家不同呢?这倒奇了。可见,黛玉的性格其实受其母影响。记得现代育儿学里说到,一个人的性格,在五、六岁以前就基本定型的。
黛玉来到贾府时不过六、七岁光景,便能做到“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一句,多行一步”,哪里还象个“无亲母教养、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黛玉真是绝顶聪明。
对贾府姑娘的描写:迎春“观之可亲”——性情温顺,探春“见之忘俗”——气宇不凡。
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什么叫“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称自己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从不间断,这也奇了。
凤姐出场,用黛玉的心理纳罕来导出,也就是说,连小孩子都觉得她“放诞无礼”,接着才写凤姐的衣着打扮: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妙笔!(真不明白,男人们眼里的女人形象,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这么写?体格风骚?)凤姐进来,黛玉连忙起身,这是礼节,同时还听出贾母说“凤辣子”是玩笑话,若是一般小孩子,就顺势接口称之了,黛玉略加迟疑才以“嫂”呼之,足见谨慎。
至此,又以凤姐之口形容黛玉标致,此外“竟不象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难道嫡亲孙就该比外孙长得标致?凤姐从“妹妹几岁”开始,一连串的询问,还真象个管家领导。吃茶果时,王熙凤与王夫人简洁对话,可看出二人领导与被领导的配合默契,王夫人对凤姐的办事能力较满意。
黛玉见了外婆,接着到母舅家拜访,是礼规。在去宁国府途中,黛玉还留意所经过的地方“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贾赦不来接见,但传回话时,黛玉还是要“连忙站起来一一听了”,礼数周全。刑夫人留饭出于礼数,黛玉婉言谢绝,也是“人情”二字。
来到王夫人屋里,老嬷嬷让黛玉炕上座,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又显黛玉识大体。再过来见王夫人时,在坐位上还是如此,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也只是挨王夫人坐,贾政虽不在家,始终是不坐贾政之位的。宝玉未出场,就先由王夫人口述,黛玉说话再小心,一提到宝玉话就多了。后王夫人与黛玉过贾母处吃晚饭时,路过贾链家,王夫人指给黛玉看。贾链与黛玉同辈,不用专程拜访,是这个意思吧。在贾母处吃饭,饭桌上的布菜让位,又显“人情”,寂然饭毕!
宝玉终于登场,之前又先是黛玉心中一阵疑惑。宝玉来了转一圈就出去,吊人胃口。
宝玉“外客未见,就脱了衣服”,可见其不拘礼节,或是不把林妹妹当外人。此时,又从宝玉的角度描述黛玉容貌。宝玉黛玉相见,都有眼熟面善之感,这就是前世缘吧?按宝玉说的傻话:“只作远别重逢”。贾母听了宝玉的傻话,还赞赏“更好,更好”,若王夫人听此说法,不知该如何表态。
宝玉得贾母纵容,竟走近黛玉身边细细打量,哈。宝玉送黛玉表字“颦颦”及摔玉,重笔。贾母:“你生气,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可见在贾母眼里,主人的一块玉儿比下人的尊严还宝贵。宝玉性情乖僻,自己独有玉,不是孤高自赏,反说“没趣”,摔了玉,贾母哄几句就信了,毕竟还是个孩子。
宝玉睡后,袭人还进去看黛玉,很细心,是个不贪睡的勤快丫鬟。黛玉到贾府的头一晚,便开始还眼泪了。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一听这案子,就知道头尾。正要办案,看到有人使眼色,便觉疑怪,先退堂再说。这里可看出他办事开始老练了。雨村再次为官,遇到“贫贱之交”竟如雷震一惊,当故人把他教乖之后,就过河断桥,这点倒是无师自通,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官本性?
为官须有“护官符”,官官相护,才“作得长远”,连门子都知道,看来此风已是历史悠久!雨村刚看完护官符,“王老爷来拜”,便是王家派人来说情了,虽只“顿饭功夫”,但连说带送(钱)时间已经足够,官场交易,点到即止,虚礼则不必。“王老爷”来得正是时候,接下来门子所说的话,雨村(及读者)才肯相信,单听一面之辞,雨村不一定信,作者笔墨不多,重点放在门子对案情的分析。
门子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对贾雨村和盘托出,想以此讨好上司,以示尽忠尽责,博取新来上司的好感,图日后办事能行个方便,甚至还以为雨村还是旧日的书生,教雨村“应相时而动”,一味地替雨村出点子,殊不知雨村说到“蒙皇上隆恩……实不能忍”时已经言不由衷了!门子教了他具体操作办法,他还装着“不妥,不妥”嘿!
门子把聪明都显尽了,还不知大难临头,低估了雨村,却不知雨村上次被免职,吃了一堑,这次再复出,心理上已经完成了从“书生官员”到“一般官员”的过渡。门子既知道英莲之父是雨村大恩人,又不秉公办事,替英莲作主,还知道雨村此次复出补升此任,是贾府之力,这些底细都捏在你门子手里,贾雨村哪里还容得下你?可见,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往日的交情有多深,只要有一方地位变了,人就会变,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屡见不鲜。
作者用一回的篇幅详细写雨村胡乱办案,便把雨村之流的为人、作官写明白了。
薛蟠出场了。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
本回一开始,引出了宝玉、黛玉、宝钗的交情。
黛玉寄人篱下,宝钗却是“带薪作客”,再说母亲健在,日子当然比黛玉好过多了。一个人不管长到哪个年龄段,母亲——母爱,都是精神粮食!黛玉虽有贾母疼爱,毕竟隔了一辈,再说了,贾母要管的事情不少,因此,与宝玉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宝玉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意宝玉对自己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宝玉“在孩提之间……视姐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从上到下的人都当他是宝贝,他当然不觉有别啊!因与黛玉“既熟惯,更觉亲密;既亲密,则……”
联想我们现实中也一样,刚认识时,彼此客气,容易处些,后来惯熟了,却老是吵架,甚至有人发出“情到深处人孤独”之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荣、宁府女眷们赏花喝酒,是家常便饭,“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真是好日子!
刘心武在电视讲《红》时,特别点到“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之人……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以前看书时都没在意这句话,若不是听了课,实在是看不出这句话的特别之处。
宝玉不喜读书,见了劝人勤学苦练的画《燃藜图》心中不快尚情有可原,小孩子大多不喜读书,怎么看了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转身就走?可见,此时的宝玉,未开化,对人情世故不感兴趣。
嬷嬷说叔叔(宝玉)不该往侄儿房睡觉,秦氏没正面反驳,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说这话的艺术,一是拿嬷嬷的主子压她,二是暗示,他还是个孩子,不懂那事,三,不用忌讳还是小事,他还是个孩子,惹小孩子生气了,闹到贾母处,可不好收场。话锋一转,说到兄弟秦忠,果然,封了嬷嬷的嘴,又引起了宝玉要找秦忠的兴趣。
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配上杨贵妃喝醉的画及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好文笔!会写诗写对,使文章增辉生色,起到锦上添花的妙用。春色图及细细的甜香,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做铺垫。好象有报道,气味可以帮助记忆,还能激起情欲。书中注解说“作者用香艳故事……渲染秦氏房中陈设,暗示其生活*靡奢侈”,没能真正理解作者意图。
屋中摆设与挂《燃藜图》画的那间截然相反,作者平白无故写上一间干什么?就是用来对比,表示宝玉不爱读书,不管世事,来到“温柔乡”,就说“这里好。”秦氏笑:“这屋子神仙也可以住了”,暗指宝玉在这里与神仙会面了。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妙!最妙是一个“闲”字。不要闲着没事干,无故寻忧愁,无病呻吟!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了神仙姐姐,对话,情景全都是风月、香艳语句!仙境的描写,文笔华丽,仿佛自古以来形容女子容姿的典故、词汇都被用上了。在这里,文字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加入读者的想象,书上这么写着,你读的时候,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在这里再次看到“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想起第一回已经出现过了,回过头看,原来是甄士隐在第一回曾来到此门前,那是伏笔。
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凭空想象出幻境内的宫、门、司,“痴情、结怨”,“朝啼、夜怨”,“春感、秋悲”,如何想象得出?“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布散相思”,这么说来,凡间的爱恨情仇,均是由天上神仙操作?凡人无能为力了?(打住!不要看书看入魔——把邪魔招入膏盲了)
“薄命司”的门对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由此可知,不要无事寻愁,不然会短命!反之,快乐才能长寿。 警幻冷笑:“……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现在我们玩博客,象不象是自己给自己造册?
各人的判词,以前看时都是粗略大概,在电视听了刘心武讲课后,才知道原来判词寓意深刻。参不透,还是等老师讲课吧。
袭人图画里“一床破席”,“席”是谐音罢了,为什么是破的?(隐指婚前曾与宝玉……?)
宝玉看睛文、袭人、香菱的册子时,一看就郑,看到“林、薛”时,多了一句“待要问时……待要丢下,又不舍。”一字一句,都是精心安排。
书中注解说李纨“判诗”后二句意难定,对“如冰水好空相妒”,我的理解是:冰、水本质相同,只是由于温度相差致使冰坚水柔,“好”,喜欢,爱好。全句意思,冰与水本是一类,偏偏喜欢无端端的拿来对比,好象海水羡慕浪花,毫无来由。引伸义,人与人本同是血肉之躯,偏喜欢争名逐利,贪图虚荣,岂不笑话!结合后面判词《晚韶华》的“镜里恩情、梦里功名”,“古来将相……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所以,儿子有出息了,又有什么用?这些都是虚的,年轻守寡,槁木死灰,人生意义何在?“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
警纪叫仙子们出来迎接贵客(宝玉),仙子们以为是黛玉,兴冲冲的出来,见是宝玉,当着宝玉的面说他是浊物。宝玉在人间得宠,到了仙境却不怎么地。宁荣二公之灵云:“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情欲声色能警痴顽?
宝玉入了仙室,闻一缕幽香,问仙姑所焚何物,这是日有所思的结果,刚进秦氏房中先叹“好香”,闻着细细的香甜睡觉,睡着后潜意识在梦里胡思乱想。在梦境里,宝玉从刚入室,至喝茶,后设酒席,“不禁相问”三次香味来历。
据刘心武老师讲,痴梦仙姑——林黛玉,钟情大士——史湘云,引愁金女——宝钗,度恨菩提——妙玉。
演员扮演人物,皆按“行当”,不能随意混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做人的道理亦应如此,明白自己是什么“行当”,摆正自己的位置!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遁入空门与枉送性命又有多大差别?人虽活,心已死。
宝玉听了曲,去香闺绣阁睡觉,屋内陈设,“乃素年未见之物”,前面写秦氏屋子时把能想到的都写了,作者在这里实在再想不出,也写不出什么来了,反正是“未见过的”,随你怎么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