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产生于血缘、遗传基因、生活环境、相互交往等多个方面,不可能一言以蔽之。不同的人,情感产生的来源也不可能相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父母遗传。这部分人,遗传了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的相同情感。
2血缘关系。某些人的个人情感,虽不同与父母。但是,有可能与其姑姑、姨妈、表叔等极为相似。
3生活环境。从小,或者某一段时间,处于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比如:汶川地震的孩子们;父母娇生惯养的的孩子),从而形成一定的情感记忆和习惯。
4交往人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种意义上说,经常喜欢和什么人在一起,往往容易形成相似的生活情感。
总之,情感的来源千差万别。无论自己的情感从哪里产生,都要正确面对、调整。要多学习,积极、阳光、向上,以削弱或止损不良情感,增强有益、良好的生活情感。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人对日感情起伏波动强烈,从未沉静过。我试着从站在中日之间的角度,历史资料和自身的记忆相结合,回顾一番中国人对日感情的变迁。
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的大众通俗文化进入中国,典型的就是影视剧,**《追捕》在中国红火程度超过日本,高仓健这个硬汉成为好男人的典范,其实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参照标准。
那时的中国人,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都把日本当作目标,非常单纯地向往着日本。80年代初出现了歌唱中日友好的歌曲,有了中日合拍的**,中方男主角和日方女主角以亲密情侣的身姿登上了《大众**》的封面。
对当时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日本意味着先端技术和美好的生活。记得80年代初,父亲因为在轮船公司工作,常去日本,带回了一台三洋黑白电视机,这几乎成为邻里们的共同宝贝。后来又有了四个喇叭的日立立体声收录机,用日本的高清收录机听邓丽君的歌,应是当时最美妙的精神享受。
1984年9月,日本三千名青年访问中国,当时中日青年不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抗日战争、对中日不愉快的历史不回避,但不去有意识地挑起争端,而是识时务,着眼现在,面向未来。当时中日双方的交流姿态是多么美好,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
80年代中日友好的感情如果能够持续到今天那该多好,可惜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政治因素总是无形中操纵了民众的感情。
8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拐点,西方世界中,日本是第一个向中国伸出谅解之手的。 此外,据日本外务省统计,从1979年到2010年31年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发展援助36462亿日元,约合2900亿人民币,涉及200多个项目。日本始终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可以说,日本为中国经济成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民众对这些信息不甚了解。
1990年代以来,中国官员腐败、社会分配不均问题凸显,社会矛盾不时激化,这时候有个“外敌”就能很好地化解内部矛盾。日本这个战败国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佳的“候选人”。90年代中期,在中国掀起爱国主义教育高潮。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反日教育”,但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抗日”最密切相关的事莫过于抗日战争纪念馆了,那儿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抗战纪念馆被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新品牌。
此外还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问世。
记得90年代家乡的一位女作家,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主题是“嫁人绝不能嫁日本人”,说的是日本人如何不地道,连历史都不承认,做人还好得了吗?!当时读过之后,我的内心里竟觉得这位女作家说得头头是道。可见当时老百姓是很相信媒体和权威人士意见的。90年代中期以后,国人对日本的态度遽然冷漠,甚至有些敌对了。对民众来说,有关日本在历史上的罪恶的记忆复苏,而且变得异常鲜明,不时与爱国的神经脉络连动。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日进入政冷经热的时代。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政治进入冰河期,但这也阻挡不了全球化趋势下的中日经济连动,两国之间人员、资金流动增快。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对日感情很复杂或者说很矛盾,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年轻人对于日本的时尚、动漫、明星充满憧憬,但是多数人心中的历史记忆的隔阂难消。于是在外界看来,中国人对日本的所作所为充满诡异:既羡慕日本又动不动对日本居高临下,既热衷买日货,又要砸日本车……
201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富裕阶层人数增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大打工了,有留学生刚来日本就说:“我爸说了咱们中国人不给日本人打工。”这与八十、九十年代在日本拼命打工的中国老留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天囊之别,让人感叹变天了。日本媒体把中国有钱人成为“富豪”,而在中国,“土豪”一词有了新解。
21世纪初,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有一批对文物内行或者外行的中国商人来到日本淘宝,到民间收购过去年代散落在日本各地的中国文物,继而再高价卖给中国国内买家。其中一位熟人也靠这行发了财。他曾经这么说:“90年代第一次到东京时,觉得东京像天堂,但是过了十几年再看东京,建筑太旧不如中国大城市气派。”这种心态也许用“土豪”一词来概括恰如其分。也就是说,富起来的中国人觉得经济上扬眉吐气了,已经赶超日本。但是,生活品质似乎不单是城市建筑和GDP能够衡量的,你只看到了外貌而没有读懂内涵。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游客自由行来日本的越来越多,旅游也越来越有深度。通俗的“爆买”很快过渡到掀开都市的内壳。不久前,有个国内旅游网站的编辑给笔者出了一道很有挑战性的题目:设计一个六小时游东京的路线,突出文化氛围,感受都市韵味。“东京六小时游”当然不是看城市外观那么简单,笔者的脑海里一下子跳出好几个“六小时”组成的东京,不一定到新宿、秋叶原等游客耳熟能详的地方,我想把自己的日常告诉旅游者,带他们漫步到小巷深处,感知都市色彩和味道……
回顾几十年的中日关系,中日双方民众的感情往往被政府或被媒体所左右。其实人民没有必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政府的喜怒也不必让人民来承担,人民应该有自己的呼吸方式,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判断是非。富裕起来的最大意义难道不是如此么。(黄文炜)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是就是两性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演变史。婚姻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最普遍、最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发展也必然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进化过程,在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生理分工促成“多夫多妻”制的形成
最原始的社会关系是家庭关系,最原始的家庭关系是两性之间的生理合作关系。生物从无性繁殖发展成为有性繁殖,实现了从体内的生理分工走向体外的生理分工的一次大飞跃,从而形成了两性之间的生理合作关系。在低等的有性生物中,生物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物本能比较简单,其发育成熟只需要较宽松的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也只需要较短的时间,胎儿在母体内的停留时间和婴儿的喂养时间都比较短,母亲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整个生殖活动,此时两性之间的合作往往局限于简单而短暂的纯生殖意义上的性交活动,通常只发生在交配季节,且可以在几乎所有异性之间进行。这种两性关系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多夫多妻”制。
2、劳动分工促成“多夫多妻”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转化
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物本能日趋复杂化,其发育和成长需要越来越苛刻的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需要越来越长的孕育和培育时间,这就要求不断延长胎儿在母体内的停留时间,并且不断增长母亲与父亲对婴儿的喂养和看护时间,需要两性之间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合理的劳动分工来共同承担生育、养育和培育后代的重担,男女因此结为夫妻并组成稳定的家庭,其中,丈夫主要负责从外界获取生活资料和担负安全保护的责任,妻子则主要负责生育、养育和培育后代,并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家务劳动,婚姻关系逐渐从“多夫多妻”制转化为“一夫一妻”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的劳动分工继续扩大和深化,男女之间的利益相关性继续增长,家庭的稳定性继续加强,“一夫一妻”制越来越走向超稳定状态。
3、职业分工促成“一夫一妻”制向“多夫多妻”制的转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生产领域不断出现,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开始快速增长,需要吸收大量外来职员,各种各样的家庭手工业在自由竞争过程中相互兼并、相互联合,并进行资产和人员的重组,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定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其人员组成、生产形式和管理方式逐渐脱离了家庭的色彩,人与人的主要合作关系不再建立在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的劳动分工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家庭外部人与人之间的职业分工基础之上。具有不同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逐渐取代了男女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具有不同技术特长的个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逐渐取代了夫妻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这时男女之间的利益相关性逐渐削弱,家庭的稳定性逐渐下降,家庭的职能逐渐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退出,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庭、走出家乡到外面打工,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影剧院、娱乐城、旅馆、酒家等具有特定消费职能的场所,家庭对于子女的培养教育职能逐渐由各种全托、半托式的学校、幼儿园来帮助完成,家务劳动逐渐由各种职能的家政服务公司或钟点工来帮助完成,住房公寓化趋势迅速发展。男女之间利益相关性的下降,必然导致家庭稳定性的下降;经济关系的开放必然推动着整个社会关系的开放,进而推动着两性关系的开放,因此婚姻关系又将逐渐从“一夫一妻”制转化为“多夫多妻”制。
4、生育分工促成“多夫多妻”制向“无夫无妻”制的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疾病(特别是癌症、心脑疾病等)医疗技术、营养保健技术、冷冻冬眠技术、基因修复技术、人体衰老延缓技术、情感机器人技术(即人机融合技术)等的发展,人的寿命将会大幅度地延长,社会对于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人将逐渐被迫丧失或主动放弃人口生育的权力,人口生育和养育将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化生产的一部分,成为部分女人和男人的终身职业,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分工——生育分工。此时,人类的婚姻关系将走向无性繁殖的“无夫无妻”制,具体表现为:一是,人的生殖系统逐渐退化,精子与卵子的生命力不断下降,怀孕给妇女所带来的痛苦越来越强烈,妇女的哺乳能力逐渐衰退,能够并且愿意自然顺产的妇女越来越少;二是,随着妇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上升,妇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展,并不断向男性垄断的行业渗透,男女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上的能力差异不断缩小,必然导致男女生理特征上的差异不断缩小,“奶油书生”和“大脚女人”不断增多,即男性化的女性和女性化的男性越来越多,男女在性格和气质上的差异性不断缩小;三是,人的同性恋倾向在不断发展;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增长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为确保人口的少生和优生,越来越多的人将被迫失去生育的权力,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妇女不愿意为生育而失去工作和事业,不愿意为生育而失去身材和容貌,从而主动放弃生育的权力,人口生育将可能成为部分女人和男人的终身职业;五是,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克隆技术等生命科学的发展,最终将促使人的生殖系统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人的生殖系统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人类的繁衍将必然会重新回到无性繁殖的“轨道”上来,到那时,“性”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纯“娱乐节目”,而完全丧失和远离生殖的原始意义。人类的婚姻关系最早来源于无性繁殖的“无夫无妻”制,最终又将走向无性繁殖的“无夫无妻”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