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葫芦丝是哪个民族的乐器,第1张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

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称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

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

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扩展资料:

葫芦丝是德宏傣族群众最喜欢吹奏的传统乐器之一。葫芦丝,傣语称"筚朗道",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民间吹奏葫芦丝,

一是老年人自娱自乐,排遣孤独,内容多为叙事性的古调,音符悠长、苍凉、凄楚,是老年人怀古、排遣孤独感的方式之一;

二是年轻人谈情说爱时,吹奏葫芦丝传递情感,曲调优美、抒情、浪漫。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

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

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葫芦丝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葫芦丝要数相思鸟的好了,给您推荐。

葫芦丝发源于云南,云南的制作师集中,不说最好的葫芦丝师傅都在云南,但是绝大部分是在云南的。

工艺技术最精湛,原材料(尤其云南弥勒金葫芦之称)品质更佳,所以选择云南的葫芦丝绝对是不二之选;北方也有一些不错的葫芦丝品牌,选购时注意上述要求即可。选品牌也是非常关键的,好品牌不管是口碑还是其他各方面都是非常的好。

现在葫芦丝市场可谓是琳琅满目了,有天然竹子天然葫芦材质的、塑料的、陶瓷的、金属的、木头的等等。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需要一个什么品质的。比如我需要一个非常的结实牢固的(、塑料的、金属的)、或者音色音质好的(天然竹子天然葫芦材质的)、或者非常的精致漂亮的(塑料的、陶瓷的、木头的)、或者声音清脆的(塑料、金属、黑檀木)、或者声音厚重的等等。

一支好的葫芦丝必须达从低音向高音过渡平稳,总体音量统一;音色包满、低音厚实、中音圆润、高音明亮、声音穿透力强。说直接一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音色要好。

所谓音准,就是指每个音的音高要准,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我们发货前每一个音都是用高精度的校音器将音准度控制在15音分以内的;而音色好,通常指每个音听起来没有“杂音”,纯净浑然天成的感觉;一支好的葫芦丝,听筒音与其他音是否协调,基本能判断音色好坏。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现如今,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爱葫芦丝我爱乡音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敬爱的评委、亲爱的观众:

大家好!

我是州一中的学生,是水一样的傣家姑娘。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葫芦丝,我爱乡音》。

我是听着葫芦丝长大的,我是吹着葫芦丝长的大。柔情缠绵的葫芦丝,热情奔放的葫芦丝,和谐悠远的葫芦丝是我们傣家儿女的心声,是我们西双版纳浓浓的乡音。

幼小的时候,奶奶坐在竹楼上给我讲葫芦丝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勐养寨子有一个名叫桑亮的猫哆哩,他英俊善良、能歌善舞,打猎捕鱼、样样都行。村子里还有一个名叫少玉的哨哆哩,她的容貌像花儿一样美丽,她的声音像黄莺一样清脆,她的小嘴像樱桃一样迷人。桑亮和少玉出双入对、相互爱慕,阿爹阿妈乐得合不上嘴。

我们傣家有一种说法,“竹子象征男人,葫芦象征女人。恋人种竹子、种葫芦若都能成活,说明两个人命运相连,才能结婚”。桑亮和少玉双双携手,栽上了竹子,种下了葫芦。柔柔的葫芦藤缠绕在挺拔的竹子上,竹梢挂满了可爱的小葫芦。两人就等着在泼水节里举行婚礼。

然而,有一天暴雨如注,澜沧江水眼看涨到葫芦地,两人急忙去摘已经成熟的葫芦。这时,狂风阵阵,洪水席卷,桑亮急忙砍了几根竹子,迅速做了个简易竹筏,拉着少玉踏了上去。可是,水急浪高,一张竹筏难搭两人,尽管少玉把葫芦栓在竹筏上增加浮力也难保两人的性命。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少玉断然决定把生的`希望留给桑亮。他一改往日的温柔,坚决地说:“你一定要战胜洪水,保住性命!记住:竹子和葫芦永不分离!”说罢纵身跳入滔滔的澜沧江。

从风浪中闯出来的桑亮,抚摸着曾经搭载过两人性命的竹筏,回味着少玉最后的话:“竹子与葫芦永不分离”。他终于琢磨着用竹子和葫芦制成了最能寄托情感的葫芦丝。桑亮守着葫芦园,种了一辈子葫芦,做了一辈子葫芦丝,吹了一辈子葫芦丝,终身未娶。他把葫芦丝传遍了傣乡,把少玉的温柔,少玉的善良,少玉的舍己为人传遍了傣乡。

这就是葫芦丝的传说,这就是傣家姑娘的柔情,这就是版纳汉子的忠诚。其实,这就是我们傣族的性格和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51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