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人类已经由晚期智人迈入现代人时期。那时,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仍然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但生产力水平与生活质量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容貌也与今天的人类没有多大差别。他们实行着群婚制。一个氏族的男子成年后就要到另一个氏族中与其中的女性结婚,并在那里生活,死后再运回原氏族安葬。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孩子们只认识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人们的亲属关系就按母亲的血统来确定。所以,这一历史时期就叫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公社里,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阶级的区别。
知识点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是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是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的原始氏族的又一公社阶段。特点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男子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并支配家庭的成员,妻子从夫居。
父系氏族公社存在的时间,一般认为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和青铜时代的初期。分别生活在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原始人已经进化出了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原始人,一般集中在黄河流域。他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更加依赖于经过精心磨制的石器,骨器则用得比较少。他们已经学会了种植作物,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始种粟;他们也学会了驯养家畜,开始饲养猪、狗。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原始人们掌握了烧制彩陶的工艺,还会在彩陶上绘制生动优美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这证明他们已经拥有了原始的艺术气质和审美眼光。
半坡氏族就是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原始人进化中的一支部落。
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半坡村,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在这个氏族的村子里,一条深、宽各有五六米的大壕沟围绕着氏族成员的居住区,里面分布着40多间中小型住房,中间有一座长方形大屋,是氏族成员的公共活动场所。房屋旁边还有许多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个。在壕沟外,东边是制造陶器的窑场,有烧陶窑址6座,摆满了各种陶土制作的器皿,陶器上还绘有黑色或红色的花纹图案,有人面、鱼、鹿、鸟和几何图形。有的陶器制作得十分精致美观。北边是氏族成员的公共墓地,有成人墓葬174座,儿童瓮棺葬73座。墓葬的隆重表明他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
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是打磨光滑的石器。女性们用锐利的石刀、石铲在火烧过的荒地上松土整地、种植五谷,经营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男性则使用弓箭、鱼叉等从事渔猎活动。半坡人还学会了把猪、狗、牛、羊等野生动物驯养成家畜。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可靠的食物来源,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他们已经学会纺织和缝制,能裁剪出合体的衣服。他们还拥有高明的制陶技巧,尖底瓶就是这样的陶器之一。尖底瓶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这种汲水工具便于手提与肩背,灌满水后也不容易漫出。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还发现水蒸气可以蒸熟食物,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人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他们烧制彩陶,在上面绘制了精美的花纹。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这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感情。
与黄河流域的同胞不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人生活在另一种文化氛围中。南方地区多雨、潮湿。为了适应环境,长江流域的原始人通常会将房屋架离地面,以避免被水浸泡。他们主要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培育水稻的一群人。适宜的南方气候使生活在那里的原始人有更充足的食物,因此生活更为闲适。闲暇时间被用来制造骨器,缝制衣服,纺织布匹,也被用来进行艺术创作。总之,他们有更多用来装点生活的发明。
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原始氏族的代表。
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同样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那里的氏族成员把一根根木头打进地下,然后在桩柱上架设房屋。这种把居住面架高的房屋称为“干栏”式建筑。他们和半坡人一样,也喂养猪、狗、牛等家畜,但与半坡人烧制彩陶不同,河姆渡人烧制的陶器为黑陶,而生产工具除了石器外,还较多地使用骨制工具。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水平比较先进,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都是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姆渡人不像黄河流域的半坡人那样种植粟、黍等谷物,而是大量栽培水稻。在河姆渡遗址两期发掘中,第四文化层上部大多发现灰、黄、白三色黏性细砂土,分别与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等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每层间距2~10厘米不等,总厚度一般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有的连谷壳上的稃毛、隆脉及芒刺都清晰可见,经鉴定属人工栽培水稻,并已有籼、粳之分,以籼型为主。河姆渡遗址稻谷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远,在其他遗址发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与大量稻谷伴随出土的,还有翻土工具骨耜194件、木耜2件及中耕农具木铲3件、收割工具骨镰9件和脱壳工具木杵2件等。在遗址西北部的考古勘探中,发现第一和第二期文化分别有古水稻田遗迹。这说明河姆渡的稻作农业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已进入“耜耕农业”阶段。尽管后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谷,但都不及河姆渡遗址丰富多样。几十年来,“河姆渡”几乎成了中国稻作农业的代名词。
虽然稻作农业在河姆渡已有重大发展,出土的陶釜底部经常能看到烧糊的锅巴,但稻米仍不是当时河姆渡人的主食。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我们的先民不会无视更方便、更直接、攫取技术更为娴熟的取之不尽的野生资源。也未进化到农耕技术比较发达的程度。来自于自然生长的食物对河姆渡文化仍起支撑作用,农业在它发生的初始阶段仍未取代采集、渔猎经济。
进入耜耕农业阶段后,食物来源比以前更加稳定,加上较长时间的定居,使原始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出现了各种质料的原始艺术珍品,堪称史前工艺品中的佼佼者。这些艺术珍品表明,河姆渡人已掌握了较熟练的各种手工技术,已有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生产者。
在众多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甚至是建筑构件上,都发现了许许多多能反映河姆渡先民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始艺术杰作。引人注目的有:人首、猪、鱼和兽形等陶塑艺术品;猪纹、稻穗猪纹、缠枝叶纹、五叶纹、鱼藻纹等栩栩如生的雕刻图像;圆雕木鱼、鱼形捉手木器柄制作十分精致;特别是一批精美绝伦的骨、牙艺术品,其精巧程度按现代雕刻眼光看也属上乘之作,使人叹为观止。其中,锥刺双头连体鸟纹、线刻双鸟朝阳纹和鸟形圆雕等,堪称珍品中的精华。
更令人惊讶的是,河姆渡人已经懂得制作漆器的技术。在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漆碗,瓜棱形表面有一层鲜艳夺目的朱红色表层,光谱图与马王堆漆器所显示的光谱图相似,这使我国髹漆历史从商代推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遗址中还出土了织机中的卷布棍、绞纱棒、疏经棒、纬刀、梭形器等构件,这在同时期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独一无二。河姆渡人的纺织技术在当时也一定是天下第一的。他们还会用植物纤维手工搓成双股、三股粗细绳索和用芦苇秆编成的人字纹、多经多纬的苇席等,与今人编织的也不相上下。可见当时河姆渡人的编织技术也已达到较高水平。
半坡与河姆渡遗址,是我们祖先所留下的代表南北方迥异文化特点的遗迹。祖先的智慧不能不令我们叹服、自豪。今天的中国人,都是半坡人、河姆渡人这样伟大祖先的后裔。
一丝不苟的工艺
制作黑陶时,为了使黑色在陶的表面分布均匀,对泥土的要求非常严格,泥土必须细腻,颗粒大小和密度均匀。所以选择上好的泥土是首要的,黑陶的泥土取材于黄河流域的红黏土,而且必须是纯净、没有掺杂其他土粒的。这种土是碳酸盐岩石经过数万年的风化堆积而成,土质细腻,是上好的陶土。
为了避免拉坯时出现的气泡,同时产生好的‘劲道’,陶坯要被陈腐本年到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水分子会变得均匀而致密。拉坯成形只能一次成功,否则这些泥土又得等上半年一载,因为重新拉坯会破坏泥土的致密性和劲道。 反白的水墨画--- 而今天,由陶艺术家们制作的黑陶,比之龙山的古物又增添了更多的魅力。龙山出土的黑陶都是全身漆黑,而今天的陶艺家却利用熏烟渣碳带来的特性,通过高超的雕刻技艺,令黑陶表现出丰富多姿的图案。使它实现了这一民间工艺的再创造。
由于黑陶表面的黑色试碳粒渗透的结果,在表面聚集的碳粒最多,颜色最深。越深入表面,碳粒进入的越少,颜色越浅。“秦汉”人把影雕这一雕刻技艺移植到黑陶上,体验黑陶这种由深入前的特性,使黑陶表面的花纹黑白灰层次分明,简直就是一张反白的中国水墨画,林人叹为观止。许多画家慕名而来,希望用黑陶影雕来变现自己的作品。
碳粒使它拥有漆黑而光亮的皮肤,影雕使它具有水墨画般的图案,黑陶向人们展示了陶艺的最高境界。
漆黑而富有光泽,雕刻则层次分明,这便是黑陶。黑陶的制陶工艺是陶类发展过程中的巅峰之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人类制陶史上的奇迹。
黑陶的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章丘龙山镇考古挖掘时发现了它。他黑而光亮的相貌颇具特色,而且能看出它的烧制工艺非常精湛。经过年代测定,黑陶成品于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他代表了这个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原始文明。学术界将这一时期的文明命‘龙山文化’,即以首次发掘遗址所在地龙山命名。
然而,令人不解的事,黑陶光亮的黑色表面是怎样形成的。他并非颜料的涂抹,完全不同于彩陶的制作工艺,彩陶上的各种颜色是上了一层釉彩。
为了揭开黑陶的奥秘,几代学者花了61年的时间,终于在1989年,破译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黑陶周身漆黑的颜色是通过‘熏烟渣碳’形成的。
当陶拉坯定形压光之后,放进窑里,然后封窑,经过一定的时间,让窑中的浓烟在陶周围循环熏绕,使浓烟中的碳粒渐渐地渗入坯体,才形成了黑陶独特的色彩。
摘 要:本文论述了大连地区各时代黑陶器的出土情况,将大连地区黑陶器划分为发生、发展、繁荣、衰弱、中兴、没落诸期。 关键词:大连;黑陶;考古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46-01
黑陶在大连地区有它完整的发展序列,梳理、探讨大连地区的黑陶文化,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深入,同时也会促进中国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所谓黑陶,是在高温(1000摄氏度左右)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大连地区制作黑陶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到距今6000~5000年前的小珠山第三期遗存去寻找。
小珠山遗址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年代跨度距今6500~4200年。距今6000~5000年前的小珠山第三期遗存时期,出土黑陶器的遗址主要有广鹿岛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旅顺郭家村遗址下层、庄河市北吴屯遗址上层。小珠山第三期遗存时期,开始受到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大汶口文化时期确已出现黑陶器。因此大连地区出土的这些黑陶器有从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直接输入的可能性,同时也有部分陶器是作为本地人采用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来制作的本地传统陶器类(如筒形罐)而存在的。这一时期黑陶的总体特征是:数量少、器型单调。然而吴家村遗址的陶器多磨光,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因为这是磨光黑陶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小珠山第三期遗存时期可以视为大连黑陶的发生期,具有浓厚的原始气息,这一时期大连的黑陶可称为“大连原始黑陶”。
到了距今5000~4500年的小珠山第四期遗存(三堂一期文化),出土黑陶器的遗址主要有瓦房店长兴岛三堂村遗址下层、旅顺大潘家村遗址。小珠山第四期遗存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这一时期大汶口文化自身开始衰落,因此对辽东半岛本地文化的影响稍有减弱,但总体来看,山东半岛对辽东半岛的影响是在逐步增强的。这一时期黑陶器虽然器类没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制作黑陶器遗址的范围却在扩大,例如出土黑陶器的三堂遗址就位于大连西北的瓦房店市长兴岛。旅顺地区最接近山东半岛,尽管这一时期的郭家村遗址没有发现小珠山第四期遗存的遗物,但是属于小珠山第四期遗存的大潘家村遗址早段出土有黑陶器。这些都说明黑陶器在不断扩充自己的传播范围,同时对原来最先接受黑陶的地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此外,大潘家村遗址出土的部分黑陶器已具有轮制的特征,这是制陶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因为有了轮制技术,人类可以将陶器胎壁做的更薄,将陶器制作的更加规整、美观。因此,笔者认为小珠山第四期遗存时期可以视为大连黑陶的发展期。
距今4500-4200年的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黑陶器种类明显增多,器物多磨光,并出现了能将胎壁做得极薄的蛋壳陶技术。这一时期出土黑陶器的遗址数量迅速增加,主要有小珠山遗址上层、砺碴岗、上马石遗址中层、郭家村遗址上层、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四平山积石冢等。小珠山遗址上层出土的黑陶多为夹砂黑陶豆和鼎。砺碴岗遗址出土有少量磨光黑陶和灰陶,黑陶为轮制,器类有环足器、三足杯、豆等。上马石遗址中层出土的黑陶主要是黑皮陶,手制,多轮修口沿。郭家村遗址上层出土的黑陶数量很大,泥质磨光黑陶以及黑皮陶均为轮制,器类众多,有鼎、罐、鬶、盂、豆、壶、碗、器盖、盆、盘等。老铁山-将军山、四平山积石冢是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的墓地,发现的黑陶器类有罐、杯、环足器、壶、盆等。四平山积石冢出土的泥质黑陶有鼎、鬶、杯、三环足盘、壶、豆、罐等,单耳杯、双耳杯的底部残存有清晰的线割痕迹,可知已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快轮制法。
迄今为止,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是大连地区发现黑陶器数量和器类最多的时期。此时的黑陶器几乎涵盖了陶器中的所有器类,而且数量众多,制作手法纯熟,均使用轮制、器表磨光。同时,在四平山和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中,黑陶器和玉器均是作为随葬品被放置在墓里。龙山时代的玉器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物品,而是作为标志主人特殊的身份、地位、权力的神圣物品。黑陶器与玉器同时随葬在积石墓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与玉器相当的地位,可称之为“陶礼器”。这一时期的黑陶器,发展到它的顶峰。因此笔者认为,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可以视为大连黑陶的繁荣期。
进入青铜时代后,大连地区的黑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仍然在本地继续流传。大连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主要是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和双砣子三期文化。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的双砣子一期文化时,其黑陶的表面为纯黑色的陶衣,而陶胎呈红褐色,器类主要有豆、大口罐、杯等。此外,同属于双砣子一期文化的高丽城山遗存、小黑石砣子A类遗存、金州庙山早期遗存、于家村遗址下层、大嘴子一期遗存等均出土有黑陶或黑皮陶,然而黑陶的数量与器类和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相比开始急剧下降。
双砣子一期文化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的晚期,这一时期大连地区的黑陶不再像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那样兴盛,明显已呈现出滞后的现象,远达不到之前薄如蛋壳的高超技术水平,相反陶器多厚重。有学者研究称双砣子一期文化并不是直接继承自小珠山第五期遗存,而是另有其源。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可视为双砣子一期文化在自身强势的发展过程中,受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较小。因此笔者认为,双砣子一期文化时期可视为大连黑陶的衰弱期。
当大连地区的青铜文化发展到距今3600-3400年的双砣子二期文化时期,黑陶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而且占到出土陶器的绝大部分。如双砣子遗址二期,“陶器主要为黑陶和黑灰陶,这是第二期文化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其中以泥质的占多数,也有部分的羼和细砂。陶器的表面有的施一层光亮的黑衣,但胎质多为红褐色或灰色,也有的呈黑色。”①器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甗、鼎、罐、盂、盆、豆等。小黑石砣子B类遗存发现的陶器以磨光黑陶为主,器类有尊、盂、器盖等。在大砣子遗址发现有磨光黑陶盂、黑陶豆。双砣子二期文化深受山东半岛岳石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与双砣子一期文化相比,黑陶的数量和器类开始回升,然而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终究未达到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的高度。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的大部分黑陶器是作为神圣的“陶礼器”而存在的,而双砣子二期时的黑陶器一般是作为普通日用陶器而存在的。因此大连地区黑陶器的再度回归,可以视为其在大连地区的“回光返照”。尽管在双砣子三期文化仍有出土,但大连地区的黑陶器从双砣子一期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的总趋势是没有改变的。由此笔者认为,双砣子二期文化时期可以视为大连黑陶的中兴期。
到了距今3400年-3100年的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大连地区仍然有黑陶的踪迹,比如大嘴子遗址三期陶器有一定数量的黑皮陶和磨光黑陶。在双砣子遗址上层、尹家村遗址下层、于家村遗址上层均没有发现黑陶或者黑皮陶,这些遗址陶器多为夹砂,泥质陶较少,颜色以灰褐、黑褐色为主。可以看出,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除个别遗址仍然出有黑陶器外,大多数遗址已不再有黑陶器出现,这说明大连地区的黑陶器在此时期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因此,自双砣子三期文化及以后,笔者认为可视为大连地区的黑陶没落期。
以上通过对大连地区各时代黑陶器的出土情况,可将大连地区黑陶器划分为发生、发展、繁荣、衰弱、中兴、没落诸期,具体为:
大连黑陶发生期:小珠山第三期遗存时期;
大连黑陶发展期:小珠山第四期遗存时期;
大连黑陶繁荣期:小珠山第五期遗存时期;
大连黑陶衰弱期:双砣子一期文化时期;
大连黑陶中兴期:双砣子二期文化时期;
大连黑陶没落期: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及以后。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