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介绍看柴静的《看见》,新书到手,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400多页,一天半时间,我已读完一小半。柴静写自己,我看到了自己。柴静写别人,我看到了社会。柴静写自己:写出初茅炉时的浅薄,写自已如何在各种人的点播下成长成现在的样子。人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一定哪天,突然就开了窍,不经意就成长了起来。只不过有些人长着长着就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柴静写别人:她自己的节目叫"看见",书也叫看见。也许对她来说,做为一个新闻记者,她只能把看见的原封不动不加任何观点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她写书,把电视上不能表达的,以纸媒的方式表达出来。她让你知道,哦,原来你可以这样,原来你可以那样,原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原来事情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读《看见》,让我了解,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柴静是个好姑娘,我也是个好姑娘。
文/阿不思
1
我记得,第一次知道柴静这个人的时候,我在上高二。沉闷的理科班,大家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上几本杂志或者书全班传阅。我差不多花了两天左右的时间看完《看见》,看完之后觉得很震撼,觉得这是一个我从未有所耳闻的新奇世界。
《看见》里柴静讲了自己在央视十年的经历,那些她采访过的人,她路过的人生,她看到的,她听到的。像一支舒缓的音乐,从她的笔尖缓缓流淌。全文没有火山迸发的情感起伏,用最简单的词汇描绘一个又一个事实。
2
刚进入央视的时候,柴静是有些不知所措的,之前她做的都是《夜色温柔》,《新青年》这样的文艺清新的节目。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在《时空连线》里,她穿着小巧的西装,头发吹得老高,妆容精致,神情严肃,节目最后总是不忘说一句“让我们期待一个更为民主更为法制的社会到来。”领导在演播厅的玻璃外说,嗯,有点小敬一丹的味道。她的定位是白岩松的搭档。任谁都能看出来,这不适合她。
转型是迷茫的,但时机成熟的时候,上天自然会将你引入正确的方向。03年,非典来临,全名陷入一种恐慌的状态。哪怕这个时候的新闻再有价值,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命。柴静对她的领导张洁说,这个新闻,我想做。
然后就是,这个看着柔弱的姑娘,裹成厚重的白粽子,拿着一支麦,就这样直挺挺的走进病房。我想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也没有那么深的民族大义,凛然赴死的意义参杂其中,只是我觉得这个姑娘有一股韧劲,对于真相。她想做的事情,会尽全力去做,就像她说,主持《夜色温柔》的时候,风雨无阻,洪水来了的时候,哪怕爬着树,也要去电台主持节目。嗯,不因为别的,想做,就去了。这不是倔强,这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3
每一个成名的人都会带来与之俱来的非议,柴静也不例外。有人说她的采访是表演性采访,有一期栏目上是《双城的创伤》,不知道为什么,一些小孩子相继自杀,在采访中,柴静擦了一下那个孩子的眼泪,然后就有人说很假,像是在表演。
我想起书中有一个片段,摄像录影的时候,编导老范要求中止一下,要柴静取下手中的细细的银镯子,柴静不解,老范解释说,你不戴,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你带了,就一定会有人说什么。刚入央视的时候,陈虻问她,你做新闻,关心新闻中的什么?柴静说, 我关心新闻中的人。
有人说,新闻应该客观,记者报道的时候不应该掺杂任何情绪。我想起南方周末采访柴静的时候,柴静这样回答,客观不代表没有感情,客观的反面是偏颇,感情的反面是麻木,而客观跟感情从来不相互抵触。
4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是512地震的时候,柴静做的一个关于杨柳坪的七日采访。地震来了,那么多人都死了,你说悲伤不悲伤,去拍那些伤残抢救的画面吗?去赞扬抢险官兵的英勇吗?这些画面,初入眼眶,自然是触目惊心,然后呢?病痛一幕接着一幕,人们会麻木,会觉得理所当然,地震嘛,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柴静没有报道这些,很朴素的镜头,记录了她们一行人在杨柳坪的吃住,用脏兮兮的泥水煮面,大家一起吃。叶哥叶嫂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老支书的家也是支离破碎,这些在整个地震中显得很平常,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
地震之外的人只知道痛,但是不知道到底有多痛,针不扎到你身上的时候,你永远也无法体会。老支书唱着听不懂的山歌,在凄寂的天空。叶哥叶嫂商量着地震结束的时候再生个孩子,像第一个一样对待他们。
很多人表示,这些镜头看的他们泪水涟涟,很多时候,面对鲜血淋漓的画面我们不会有太大感触,更多的可能是恐惧,真实生活总是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不需要太多煽情,太多解释,太多描述的画面,你只需要静静地描述。看的人自然会懂。
5
最开始做新闻调查的时候,柴静咄咄逼人,自以为犀利就是唯一的标准,总觉得让对方无言以对就是胜利。以至于后来别人一听她的名字就闻声色变。她自己在采访中也说过,以前做调查报告,她只关心成或者败,关键性证据有没有拿到。
可是,看着穷凶极恶的人也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虐猫视频流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愤怒,当事人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其实上,踩猫的是个护士,人们心中这样的人设应该是白衣天使,治病救人。会更加善待生命,不应该这样残忍甚至恶心。而录视频的男生本来就养有一只猫,十多年,不应该这样无情甚至冷血啊。
柴静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为了钱,男生冷漠的答出,好友老郝看不过去,就为了钱?男生反问,给你钱,你以为你不会这么做吗?老郝坚定的说,当然啊,不然呢?男生继续问,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老郝迟疑了一下。男生蔑笑,你不会,只是因为砝码还没到让你动心而已。
我一直记得书里这样的一段话,世界上本来没有好人或者坏人,只有做对了事的人和做错事的人。 你现在看不破的事,清水里泡泡,汤水里呛呛,盐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再看。
6
我昨天睡不着的时候,一直在想时间会拖垮什么?又会坚定什么?柴静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没有深夜痛苦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看《看见》,或者说看其他的采访,更多的不是去看她这个人,而是她所经历的,她笔下的百态人生。一一看见,你能看见别人痛,别人的挣扎,别人的悔恨,别人的畅快。
你不知道生命里将要发生什么事,你所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承受和化解。你看别人的人生,血泪交加,痛哭流涕,你有一瞬间会感觉很悲恸,然后就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你看见这世界很大,围着一样的人,你看人人都有差不多的皮囊,但思想却形形色色,你看表面,真相就会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你深入,言语的偏向,态度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们看见,然后描叙就好,我们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于心,溶于血液,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就够了。
柴静《看见》这本书,虽有争议,但是是一本好书。
一、业内争论:
柴静在《看见》中写的一些关于采访的观点,引发了业内一些争论,例如闾丘露薇就在博客中针对柴静的一些特点加以评论,以暗讽方式将柴静的采访表情总结为“蹲、抱、皱眉”,称“电视记者表情应中性”;对柴静“采访是一场抵达”的理念评论“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对柴静“关心新闻中的人”的采访态度评论为“关注人安全讨巧”。对此先是宁财神挺身而出替柴静说话,后来音乐人周云蓬也忍不住微博宣称“大声支持柴静”,“嘲讽她是林徽因者,不知林是个美好的女子。盼望闾丘露薇来大陆电视台工作,实现她公正客观中性的新闻理想。”
二、柴静自我评价:
《看见》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三、其他评价:
看完这本书,可以看出,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些年记者生涯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是非对错,事件真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历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刚正、不愿屈服,不愿低头的柴静,便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记者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