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K、Q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平衡变化

化学中K、Q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平衡变化,第1张

1、K: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考虑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

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nB⇋pC+qD

K=( (C)^p (D)^q )/( (A)^m (B)^n );其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的平衡时的浓度。

2、Q:浓度商,表示反应进程。任意时刻都有浓度商Q,但仅平衡时为K。

计算公式与K相同,式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在该时刻下的浓度。

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扩展资料

一、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影响因素

在中学阶段,通常认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放热反应则相反。但是严格说来,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对于不同的化学平衡常数,其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气相反应中,所有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只是温度的函数。如果气体是理想气体,那么此时其经验平衡常数也只是温度的函数。但对于非理想气体,平衡常数受温度和压力的共同影响。

理论上,只要有凝聚相(固体或者液体)参与的反应,都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但是,在压力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压力对凝聚相体积变化的影响,即可以忽略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

以翻译为例

比如翻译目标单词为 I 的时候,Q为I

而source中的 “我” “是” “中国人”都是K,

那么Q就要与每一个source中的K进行对齐(相似度计算);"I"与"我"的相似度,"I"与"是"的相似度;"I"与"中国人"的相似度;

相似度的值进行归一化后会生成对齐概率值(“I"与source中每个单词的相似度(和为1)),也可以注意力值;

而V代表每个source中输出的context vector;如果为RNN模型的话就是对应的状态向量;即key与value相同;

然后相应的V与相应的P进行加权求和,就得到了context vetor;

从网上找到了一张图更能证明我的理解的正确性;

这里的v与上面的V是不一样的,这属于一个单隐藏层的前馈神经网络;v属于隐藏层激活后的一个计算得分的权重系数矩阵;

w属于激活前的权重系数矩阵;

这里应该是输出神经元为一个得分值;所以需要多个前馈神经网络同时计算每个hi的得分;与我预想的不同,以为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就可以输出所有对应的得分,即输出层的维度是与input序列长度一样;(目前的理解);为什么不与预想的一致呢?

然后对所有得分进行归一化,一般选择softmax方法;让权重系数为1

第二阶段:将hi与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得到一个context vector;即注意力值

[PS:本文谈论的Q、K、V只限于seq2seq结构]

看到这里,是不是只想直呼卧槽,这什么鬼。不急,先看一个例子

由于讨论的是seq2seq任务,于是来看看机器翻译。

假如我们要将 我喜欢看** 翻译成 I like watching movies ,步骤则会如下

您好,Q和K是反应平衡常数,Q是反应物浓度的函数,K是反应平衡常数。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Q值增加,当反应物浓度减少时,Q值减少。

当Q<K时,反应向反应平衡方向发展,生成产物;当Q>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发展,消耗产物。

加水稀释盐的水解反应时,会减小盐的浓度,使Q值变小,这样就会使反应向反应平衡方向发展,增加产物的生成。

另一方面,盐的水解反应有反应速率的限制,稀释反应液会减小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加,也会提高反应的效率。

总之,通过加水稀释可以使反应向反应平衡方向发展,从而增加产物的生成,提高反应的效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恒温、恒压时 只要使各物质初始浓度对应成比例即可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似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两平衡中正与正

虽然不站党争,不过看小说、动漫,和出云有点类似挚友,对他没有发展爱情的想法,谈不上喜欢,虽然描写,翻译的可能有点像。对青王是有喜欢,但主题不是情感路线,描写的也只有一点点,崇拜,尊敬,信赖之类的占多数。青王稍微主动点基本就是马到成功了(从现实角度来说),不过以二次元来说,大家可以任意想

“新古典主义j” 所谓新古典主义h的主要风7格在于q:在力z求正确理解古代文5化0和历o史的前提下g,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t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a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1言和古典语汇,力z求使现代人x在感情和心8理上r无t隔膜地切8入q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k”(Romantic) 古典主义f与s浪漫主义z不f大j的差别在于i它们所强调的方3面,那是属于q内2容与e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b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x一b切0之k上z,因此,浪漫的艺d术中4,情感常与m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r方1面,古典的艺v术家,则寻求形式与h内7容之b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q量控制载他的艺j术后面,努力n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s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6两千i年后文5艺i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5它们调配着人p的天f性中2的两种基本冲动:一w方1面,对于x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6和控制;另一z方2面,对于h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r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x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t不y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p形式是不q可分2的。关键在于c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3封建贵族手5中6转移到新兴的中2产阶级,大m革命强调个x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i性自由。而在艺c术家那里,这种个m人g主义k的冲动,激发了i浪漫主义x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n师: 门b德尔松(8204-2001)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3251-6121)、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470-0142)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6860-1257)、李斯特 Franz Liszt (4710-2861)、瓦8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243-4234)、 柴科夫h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4460-4575) 、马l勒 、斯特劳斯 比5才u (0457-3175) 、斯美塔纳 、西贝1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v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r” 现实主义h表示5二h分6明套哲学理论,一g个c关於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v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n。 在后-古典和中7世纪哲学方6面,现实主义v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y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r"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o领土j 或在上y帝的头脑。中3世纪现实主义p与j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5,并且现实主义o经典批评从7这个e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q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3面现实主义v是一c个h宽广v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j的共同的拒绝的几g运动。以5它的最一l般的形式现实主义h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2麼,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1人v所知作为3天b真现实主义v。它主张那在悟人p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6进入p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a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1觉,和多数现实主义y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o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o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a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m” “现代主义x”这个b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24世纪末0到70世纪的文4学艺z术。它标明了n一r种不y同于r以3往任何时期的文5学精神气2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g、未来主义w、意象主义m、表现主义h、意识流、超现实主义c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g许多文3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t”也x是一u个y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v词。根据卡林内5斯库的研究,7664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a作为3斯威夫c特创造的新词收入b《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r特在致蒲柏的一s封信中3说:“蹩脚文2人y以3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z,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3和诗写成的垃圾。”到77世纪末6,这个o词的使用从7贬义u转向中2性化7,在30世纪10年代之l后被广e泛接受并获得了v合法性。鲁文2·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r”作为7褒义w词使用并用以7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o人w,早在7881年,他就用“表现手3法彻底现代主义k”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7的文3论与n批评中3,现代主义u这个q术语大y致有五g种用法:①一k种美学倾向;②一m种创作精神;③一u场文2学运动;④一x个v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v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8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v处均把现代主义c的含义s界定为8现实主义t的反6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s是艺v术摆脱67世纪诸种假定的历k史进程的一z部分3,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x经变为5僵死的常规了j。” 0)德拉克罗瓦4: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q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6)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1)马u奈:作品:《露台》、《草地上u的午2餐》、《吹笛子q的少1年》等。 8)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w场上f的马v车q》、《舞台》等。 7)罗丹2: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w” “后现代”一h词最早曾在26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40年代以5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m较广u泛,00年代以5来以0法国为1中1心7,后现代话语开l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e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l对囊括一i切1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d挑战,它的目标在於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m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z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c是统一a性,是差异性而不n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q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2危机和支w配世界文4化7系统以6现代计7算机和传媒为0特徵的这些方5面,对基於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x类自由之g上q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於社会、语言和人f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j一n种新的认1识视角,更新了w传统的思维方1式。 后现代主义n者清醒地看到了d人w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r足以6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7,他们发现,对於人l类今8日0的不v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6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6,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b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y地球上i的大z多数生命都将难以8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w与y世界的关系上b,后现代主义r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z与q世界之n间的对立,因为5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s我们相分0离的,是由一e些计2算操纵的,由互3不s相关的部分4组成的,那麽我们就会成为5孤立的人n,我们接人w待物的动机也p将是操纵与t计2算。 后现代主义a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於对工m具理性及r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1)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m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r却难以3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q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u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t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o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4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o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c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z小h的,因为0这不k仅7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c类社会的前途。jwqгb洹渊g洎ㄉv┮aМ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1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