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第1张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如下:

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

4、社会性,学龄晚期孩子的社会性情绪表现的较为明显。他们开始知道哪些事物或行为是好的,应该去做,哪些事物或行为是不好的,不应该去做,并逐渐知道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孩子们的这些社会性活动或观念,都是在大人的教育影响和对孩子们的评价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小班年龄小,所以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的逐渐加强。

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即大班幼儿,他们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打针也怕疼,却忍住不哭,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样子。

1、情绪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对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

2、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1)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发展。(2)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有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

3、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新生儿几乎完全借助于自身的面部表情、动作及不同的声音。

4、情绪对儿童性格形成的作用。

儿童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

5、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1、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

主要表现在易受情景的影响有关。二易受受感染和暗示。

3、情绪的外露型。

1、情绪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

四、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小班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体行为。

中班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关心别人的行为,因此出现爱告状的现象。

大班进一步复杂,他们对好与坏,好人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情感。

与此同时幼儿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也在开幼儿中期始形成。

2、理智感

是否满足认识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表现形式:好奇好问和破坏行为。

3、美感

1、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2、成人情绪的示范。

3、积极鼓励和引导。包括正面肯定和鼓励。耐心倾听幼儿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像法。

1、替代活动

2、问题解决

3、发泄

4、自我安慰

5、被动应付

6、寻求安慰

7、认知重建

原始的情绪反应

1本能的情绪反应

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儿童先天就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2原始情绪的种类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例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准其活动,婴儿会发怒,他会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例如,抚摸孩子的皮肤,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展开手指、脚趾。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还没有分化。有些人认为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只能区分为愉快和不愉快,所谓愉快,仅是“不是不愉快”的表现而已。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3、促使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幼儿期是情感活动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活动和情感品质的培养都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幼儿从原来简单的满足和不满足所带来的愉快和不愉快的肤浅情绪反应,开始出现比较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如对人、对物的了解态度,有选择地喜欢和他亲近的人交往,对喜欢的玩具玩得兴致勃勃,并在与亲人交往中产生愉快、幸福的内心体验,逐渐产生对他人的同情感,这时家长要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活动的培养。

  儿童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毛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儿童的成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目于爱与被爱、尊重与自尊的需要,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成人对幼儿的关爱、表扬,可以使幼儿信心百倍、活泼、愉快,反之,则可能使他们焦虑不安。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的态度,是幼儿情绪情感的最重要的动因。

  不仅与成人交往的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一名幼儿,父母、教师都挺喜爱他,但其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上幼儿园。通过观察、谈话发现,原因在于同伴不理他,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小朋友的排斥、拒绝,或者忽视、冷落,对幼儿常是一种痛苦。

  (二)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新生儿只有几种非常简单的情绪,如愉快、恐惧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情感的种类逐渐增多。幼儿期相继出现许多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尊敬/怜悯、公正、友谊、同情、羡慕、羞愧、责任感、妒忌、骄傲,等等。研究表明,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均在幼儿期出现,并获得初步的发展。这些都使得幼儿的情感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幼小儿童的情绪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当他们处于激动的状态时,常常会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一些冲击性的行为,当然,他们更不会考虑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一个劲儿看见别的孩子欺侮小弟弟,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一边喊着:“不许欺侮小弟弟”,一边却伸出拳头朝欺侮人的孩子身上打上一拳。大些的孩子则开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行为的冲动性和过于强烈的外部情感表现,同时,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提高。

幼儿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情绪发展的一个阶段。情绪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扩展,幼儿情绪种类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深刻。其发展特点:情绪日益丰富和深刻化,引起情绪体验的动因增多,情绪逐渐分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随着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社会性情绪产生并发展,幼儿最初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情绪的丰富化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二)情绪的深刻化

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从表面、肤浅到本质,情绪由指向事物的外在表面,转向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

(三)情绪的稳定化

幼儿初期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作用下,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降低,情绪的易变性减少,稳定性提高。

(四)情绪的自控化

幼儿初期儿童对于自己的情绪丝毫不能控制和掩饰,完全表露于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言语的逐渐发展,幼儿逐渐开始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

(五)情绪的社会化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情绪表达日益社会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53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