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1张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初中心理健康 教育 课件有什么呢下面和我去看看吧!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应将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状态,处于这种正常状态,能使个体实现内外平衡,从而更好地调控心理以维持内外的协调,合乎常规地应付环境与交往。

 心理健康的标准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美国学者坎布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观察,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以下特质:即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对自己、周围的事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主观 经验 丰富可供随时提取使用。 奥尔波特从成熟人性的角度观察,认为健康的个性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奥尔波特指出,健康的特性有以下特征:自我意识广延;自我同他人关系融洽;有情绪安全感;知觉客观;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自我形象现实;人生观统一。

 心理学家马斯洛则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通过对心理健康的49个人进行的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一系列特征,他把这种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即一切潜能都得以实现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良好的现实知觉;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自发、坦率、真实;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有独处和自立需要;自主发挥功能;愉快体验尝新;有神秘或顶峰的体验;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深刻;有民主性格结构;有创造性;抗拒遵从。

 从6个方面来评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正常健康的交往

 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许多研究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虽然表明多数多数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是健康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大约在10%--15%上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大约10%--15%的学龄 儿童 有程度不等的学习功能障碍。二是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情绪失调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三是社会适应的问题,具有较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的儿童约在10%左右。四是行为问题,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约在10%--20%,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小学三年级时行为问题表现得最突出。

 另一方面,研究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大约1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三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四是 家庭教育 方面的问题。其表现有以下问题:学校恐惧、学习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咬手指、偏食厌食、睡眠障碍、口吃、多动、违纪行为、性教育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以及家庭子女问题等。这当中有些是小学生特有的,有些是中学生特有的,有些则是中小学生共有的。了解这些问题,预防矫治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反面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至于高中的学生,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考不上大学如何向父母交待。因此一些平时学习尚可的学生,一上考场就思前想后,导致发挥失常。可以说与学习、升学相关的焦虑体验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持续不良影响。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二)、 人际交往 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是一些人更加封闭自己,变得越发孤僻,一些人无原则苦涩。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因为人际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怖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指导也就十分必要。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燥。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除了在物质生活、知识的获得等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和老师之外,在意识深处,他们实际上对父母、老师也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言行甚至影响到他们的 自我评价 和信心。他们太需要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了。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简单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学得如何如何,因而使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与父母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

 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少男少女的“第二性征”出现,随着“暴风骤雨”般的生理剧变,带来一系列心理的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期学生要经历一些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重要事件。比如男生的“遗精”和女生的“月经初潮”。他们往往因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再比如这个时期开始从对异性的疏远到渴望接近,开始有了性的朦胧的冲动等等,这都可能使他们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另外,由于性意识的萌芽而出现的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也十分普遍,但由于其思想尚不成熟,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性知识的缺乏还很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

 (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个性发展普遍存在问题,比如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情感淡薄等等。这些问题使他们很难独立地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许多孩子学习中遇到难题就绕着走,考试没考好就只会哭或者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不关心别人,不愿意为集体和他人做点事,一点小事就纠缠不休,不能容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出走寻死等等。可以说个性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无论是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及至于青春期困惑,只有加上了他们个性中的缺陷,问题才能越发呈得严重和突出。如果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好一些,情况也就不至于如此严重。因此,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发展,就成为改善中小学学生心理状况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另一方面,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正常人在面临压力情境特别是在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蛤,也会出现焦虑反应,但他的焦虑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是相适合的。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虑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驰下来。 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 对子 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称做焦虑品质。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 方法 ,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焦虑症案例分析

 患者,女,16岁,中学生。患焦虑症两年。她父母说,孩子常常感到疲劳、焦虑,进入重点中学后,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孤僻,并伴有 记忆力 下降的现象,学习成绩也退步了。最怕考试,最怕将成绩给别人看。大凡考前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内心慌乱,不能集中注意,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智力活动效果下降。随着焦虑反应的持续往往引起生理的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恶心,食欲不振,手脚发冷等症状。而生理上的症状又可导致健忘,失去学习兴趣和生活情趣,进而更加焦虑起来。

 诊断分析:考试焦虑是一种固定性焦虑,在学生中极为常见,有调查表明,1/3多的学生在高考前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它是学生在考试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应,是处于失助状态下或处于阻断威胁中而不能采取变式行为去对付的时候产生的情绪。

 考试焦虑的表现

 绝大多数人在考期临近,或者在考试过程当中,心情都不会十分平静。一次重大的考试成绩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因此很少有人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

 因考试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因人而异。在有的人身上表现得较为短暂,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却表现得持久、强烈。有的考生只是在主考人走进教室,开始分发试卷的那一段时间心里发慌,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样的题目,而一旦开始答题,就逐渐变得心平气和、全神贯注起来。也有的人在整个考试期间都难以将注意力放在考试题目上,他们不由自主地想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他们的脑子乱成了一团槽,平时学会、背会的东西全都跑到了爪洼国。个别人在考场上紧张得要命,出冷汗,大小便失禁,甚至休克。还有的人在大考之前好长时间就开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脑子里光想一旦考试失败会如何如何,甚至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考试焦虑的消极作用

 心理学家对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总的说来,研究结果表明考试焦虑对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起着消极的作用。上述结论还可以进行如下的补充。

 (1)考试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与考生的年龄有关。一般而言,年龄越小,学习成绩受考试焦虑的影响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也在增强,考试焦虑的消极作用趋于减小。

 (2)考试内容越复杂、越抽象,考试成绩越有可能受到考试焦虑的不良影响;相反,在较为容易的考试中,考试焦虑的干扰作用大大减小。

 (3)个人的智力水平、性别可影响到考试焦虑。中等智力水平的男生易受到考试焦虑的干扰,而高智力和低智力的男生受到的影响不大。女生的情况与男生不大一样。高智力的女生易受考试焦虑的影响,而中、低智力的女生则不然。

 (4)高度的考试焦虑对任何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的考生都有消极作用。

 考试焦虑的作用机制

 考试焦虑为什么会降低考试成绩心理学家们认为,过度的考试焦虑起码在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了人们智力活动的效率:

 1过应的考试焦虑可使人注意涣散

 全神贯注是高效的智力活动的前提。在考场上,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答卷上。一个魂不守舍的人很难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过度考试焦虑者恰恰不能集中注意力,他们面对试卷,脑子里想的却是与考试无关的东西。

 2过度的考试焦虑可干扰回忆过程

 我们日常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对外界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的过程,在需要的时候应当能够把以前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回忆。过度的考试焦虑可干扰人们从大脑中把信息提取出来,使平时能够想起来的公式、外文单词、概念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这就造成了遗忘。

 3过度的考试焦虑可干扰思维过理

 考试并不仅要考察人的记忆力,还要考察人的思维能力。过度考试焦虑者的思维好象凝固了一样。一个平时伶牙利齿的人在招聘 面试 时可能由于紧张而语无伦次、张口结舌。在笔试时,可能由于紧张而不能解出自己平时能够解答的题目。

 考试焦虑的消除

 前已述及,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及其引起的身体反应是考试焦虑的两种主要成分。要消除考试焦虑就要从消除考试焦虑的这两种成分入手。这两种成分都消除了,考试焦虑也就烟消云散了。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有许多种,如自信训练、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等等,其中有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认知成分,有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身体反应成分。下面重点介绍通过自信训练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这是一种主要针对认知成分的疗法。

 对考试结果的担心是考试焦虑的核心,因此解除这种担心是消除考试焦虑的关键。自信训练就是通过一系列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解除担心、增强信心的目的。

 为了消除对考试结果的担心,首先要做的是使个人对有关考试的种种担心、忧虑明确化。具体作法是找一张白纸,仔细地将自己所有的与考试有关的担心、顾虑、恐惧,一条条地写下来。然后自己逐条进行驳斥。

 有人在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写下了10条自己对考试的担心:

 1我担心我脑子大笨,恐怕考不过别人;

 2我担心题目太偏大难;

 3我平时学习还算可以,可就怕万一考砸了,以后可就全完了;

 4我若考不好,父母一定会责怪我;

 5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在同学面前我会抬不起头;

 克服焦虑的心理调适

 克服考试焦虑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自我训练、自我心理调适,以下是一些简便有效的办法:

 1、端正考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应试动机。

 2、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充分而良好的准备状态,是预防产生过度焦虑的最有效方法。 3、冷静处理“怯场”。怯场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在考试情境与考试本身的强烈刺激下,引起情绪高度紧张和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心理活动暂时中断或失调的现象。这种情况轻者称为怯场,重者叫做晕场,怯场是考试焦虑最典型的一种。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惩的焦虑感。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抑郁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有各种不同理论的解释。大多数抑郁症患者能治疗或不经治疗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有人有复发的倾向。在对有抑郁症的学生进行辅导时,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也可采用认知行动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 思维方式 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服用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三)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对强迫症的产生有各种解释。有人认为,强迫观念与强迫动作是我们无意识地防止具有威胁性的冲动进入意识的一种替代方式,一个忙碌于强迫性仪式动作的人,一个脑中充满了琐碎强迫观念的人,必然无机会思考那些具有威胁性的事件与观念。强迫症还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有关,有些强迫症患者人格上有这样一些特征:主观任性,过分爱干净,过分谨慎,注重琐事,拘泥于细节,生活习惯刻板,往往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另外,成人禁止子女表达负面的情感,是子女产生强迫症状的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 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作无用控制的意图,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反应”,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洗涤。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其共同特点为:

 1患者意识到这种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

 2患者为这些强迫症状所苦恼和不安。

 3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强迫动作可认为是为了减轻焦虑不安而做出来的准仪式性活动。

 4患者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

 据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在居民中其患病率为030‰,在精神科门诊中约占有015% ~2%,国外报道其终身患病率为2%~3%,与我国相近。发病年龄多见为16~30岁之间,性别间无差异,脑力劳动者居多。

 (四)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社交恐怖症较多见,包括与异性交往的恐怖。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精神分析源观点认为恐怖是焦虑的移置。即个人将焦虑转移到不太危险的事物之上,从而避免了对焦虑来源的忧虑。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恐怖是学习得来的,或者由直接经验中学习得来(在受到狗的一次攻击后,发展起对狗的恐怖);或者由观察学习得来(例如,观察父母对某种场景的恐怖,而使子女形成同样性质的恐怖);或者由信号学习得来(如一个学生在采黄花时被蜜蜂蜇了,就形成了对黄花的恐怖)。认知派心理学家则认为恐怖症源于个人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作了不现实的评估。 系统脱敏法骒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想帮助学生克服学校恐怖症,父母要有坚持性和耐心,要坚决而友善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习惯学校生活。另一方面,改善班级中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校氛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克服学校恐怖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恐怖症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8岁,中学生。患病三年

 三年来目光不敢与人相对,否则就惊恐万状而来咨询。原患者在三年前发现有近视,因而去配了付眼镜,但配后迟迟不敢戴,怕别人见了笑话。某日上课时,因感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模糊看不清,而试着第一次戴上了眼镜,谁知这时老师正好回转身,无意中看了病人一眼,患者在与老师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突感内心一阵莫明莫妙的恐惧,因而赶快低头,但仍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这老师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光,他由前排座位调到后排,但仍不敢抬头看黑板,总觉得一抬头会与老师目光相对。其后一进教室,内心即感忐忑不安,自己形容"简直象在法庭受审判一样"。不久,他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致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荧幕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心惊肉跳。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在他思想中却愈是想要与别人对视。偶尔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为此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眼,也曾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

 诊断分析:很明显,该生患有严重的对视恐怖症,这是社交恐怖症中的一种,一般起因于患者自身的人格特点、敏感、多疑、胆小,担心别人能从其目光、眼睛里看出其内心的秘密,故不敢和人对视,咨询的关键是打破患者的这种猜测和疑虑。

#课件# 导语班会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班会上,每个同学都可以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集体管理,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高二主题班会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高二(10)班《我奔跑,去追梦》主题

 活动方案

 ——向大学梦勇往直前主题活动

 班主任:主持:

 一、班会设计背景:

 高二下学期,美术班已经进入了紧张的美术备考期,同学们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大学而奋力拼搏,并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最近时间里,有些同学却出现了懒散,对未来迷茫的状态,并且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离美术联考还有一年的时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我们召开本次《我奔跑,去追梦》为主题的班会,意在同学们提高竞争危机感,勇敢在梦想的路上跨步奔跑。

 二、班会设计目的:

 1、期望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能够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进步、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

 2、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危机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使同学们通过这件事情的反思,认识自己的不足,能够直面挫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念,坚定心中的大学梦。

 4、增强竞争意识,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1、活动内容:分析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找到解决办法,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2、活动形式:听说故事欣赏小品讨论小品所反映的问题观看视频歌唱、

 四、班会准备:

 1、资料整理收集:全班同学写关于近段时间的感想认识,在我们10班的学习与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烦恼?或者在我们班级建设中我们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能否还有希望和新的发展空间。

 2、组织班干部讨论确定班会主题。

 3、收集相关节目资料及做好排练工作。

 4、做好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演讲

 主持人以故事形式展示。故事名称《狮子和羚羊》,主要说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永远为成功去想办法,而不是为失败,激励同学们。同时引出班会主题!

 (二)情景演示

 以小品形式展示。小品名称《堕落》,用反面例子来激励同学们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Believeyourself!

 (三)照镜子

 看完小品表演,反思自己在平常的学习状态,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四)小视频,大道理

 观看视频《我的梦想,中国梦》。

 (五)思考探究,经验分享

 先让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这次主题班会的感想,然后主持人选几个人分享一下自己收获的感想,说一说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六)谈谈自己的最初梦想

 放映照片,每个同学自己大学梦!

 (七)音乐之声

 高二(10)班XXX同学演唱《奔跑》,激励同学们追逐梦想,neversaynever!

 (八)我PK,我快乐

 请各学习小组代表来宣誓本组在接下来的目标。

 (九)班主任总结

 六、班会结束:

 大家一起聆听歌曲《最初的梦想》!

 

篇二

 高二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3-4班张(原创)

 班会主题:你准备好了吗?

 班会目的:构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会重点:励志,可操作性。

 班会难点:营造氛围。

 方式方法

 一、班主任用亲切交流的方式和同学们对话并给出关键词:你准备好了吗?

 构思:

 1如何理解高二?(基础,衔接,成长)

 2你最难做到的是什么?(控制,时间,计划,作业,课堂,被诱,懒散,关系,闲话,游戏等)

 3你想往哪里走?(上大学,交朋友,随心所欲,进步一点点,突破一点点)

 4通往理想的路在哪里?(脚下)

 5实现理想的方法有哪些?(基本的三到:想到,说到,做到。具体的实施:给成功一份订单,每日有计划与小结。理想的做法:给自信,给自足。)

 6重温我们的班级文化理念:

 仰望天空,脚踏实地。

 行胜于言,宁静致远。

 让优秀成为习惯,让使命成为自觉。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控制三闲,抓好三后。

 读书最快乐。

 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做好该做的事,你才有时间来做你想做的事。心态好,做事才会成功,丢掉“烦心”事,做心态的主人,“耐烦”也是本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

 曲径通幽,做事井然,时间有限,做事应集中你的注意力

 人生最科学的投资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摆在第一位

 不依性情做事,不依喜好办事

 的遗憾: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

 营造美妙生活,在富有情趣中享受幸福

 快乐时要注意陷阱,看清是否是圈套,人生处处有风险

 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多远,就能够走多远

 依靠自信,做好你想要做的事

 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二、从规范言行到习惯文明和习惯自我约束做起

 可操作性:

 1每周一次10项检查自己打分(内容略),一月一次完善评比。

 2每个小组成员承包一科,每天有一次总结交流和比较记录。

 3每周有一次挑战自己成功的小结。

 4、班团舍班干部和科代表计划性发言

 三、老师讲几个故事渗透教育思想

 1“冲上火车之前”要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事情。

 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就是典例:

 有三个男人一起前往火车站,但到达车站时,发现南下的火车已经开走了。虽然心中十分扫兴,但也没办法,只好等下一班火车。

 于是三个男人就一起到“铁路餐厅”里吃东西、聊天,消磨时间。话匣子一开,三个男人七嘴八舌,谈得十分起劲,一下子把时间给忘了。当他们猛然想起时间到了时,就赶紧抓起行李,冲向站台。

 此时,火车刚缓缓开动,于是三人急忙沿着站台追赶已渐渐加速的火车。前面两个人跑得速度比较快,跳上了最后一节车厢!但是第三个男人,因为行李比较重,跑得慢,所以没有赶上火车,只好气喘吁吁地看着两个朋友渐远而去!突然,没赶上火车的男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你怎么了?没赶上火车,怎么还哈哈大笑呢?”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大惑不解。“刚刚冲上火车的那两个人,是来为我送行的!”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却反映出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等待你的将是

 荒唐的失败。小事情闹出笑话,大多数情况下无伤大雅,但在人生大事上,这种错误只会让你无法弥补而致遗憾终生。

 如果没有经过仔细思考或没有特定目标,只是冒冒失失地跟人往前冲,即使冲到最前面,也可能一事无成、徒劳无功。因此,拥有明确的目标是迈向成功的首要步骤。只有明确目标、方向,才不会匆匆忙忙地盲目“冲上火车”。

 2你到底该做什么

 应仔细分析一下自己,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要在哪一方面能够成功。

 有一位大学生,成绩一般,却过分拼命地学习,总想在班级得到第一名。他以为,只要用超人的努力,将别人娱乐、度假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当他快要赶上第一名时,却永远无法从用脑过度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了。一个人应该充分积蓄能量,并将它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如果你只有一种才能,你更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这项惟一的才能,而不要与那些有十项才能的人进行全方位的竞争。

 3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漂亮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中发现了一块大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扛、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气得哼哼直叫,使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扛。但是,他得到的惟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孩子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竭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这时,另外一个路过的人说:“孩子,不要做力所不及的事,请多发挥自己的长项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各有答案,但如果这不是一个小男孩,而是一个在工作中谋生的成人,我们更同意那位路人的观点。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表明,进取心是所有想拯救自己的人的领路人,正是进取心为他们的前进开辟了道路。但明确适合自己的目标和应做之事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来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来实现自己克服危机的雄心壮志。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并承受一般人所难以承受的艰辛。

 其次,我们需要克服这个过程中的种种危机。我们是否具有与众不同的价值?我们的回答是:“你当然可以克服危机。你完全有克服危机的潜力。但你最终是否

 一定能克服危机,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了。”

 我们曾见过这样一种精巧的机器,它可以在钢板上打洞而没有噪音。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它的一个巨大的平衡轮。这个平衡轮为完成任务储存了巨大的能量、速度和动力。一旦将平衡轮从这台机器上移走,整台机器就会散架。在这里,平衡轮就是机器的关键零件。同理,对一个人来讲,常识和判断力就是平衡轮。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两点,有再大的愿望也仅仅只是愿望而已。

 4你在忙什么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讲述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们也知道,历确有此事,唐朝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取回佛经。但我们今天不讲神话,而是要讲一个与唐僧取经有关的寓言故事。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本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里的一匹普通白马。此马本亦无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干活,身强体健,耐苦耐劳,且老老实实,从不捣乱。玄奘大师想:西天路途遥远,去时要当坐骑,回来时要负重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一匹老老实实的马吧。选来选去,就选上了这匹磨坊里的普通白马。

 这一去,就是17年。待唐僧返回东土大唐时,已是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匹白马,也成了取经的功臣,被誉为“大庸第一名马”。白马衣锦还乡,来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老马围着白马,听白马讲取经途中的见闻以及今日的荣耀,大家艳羡不已。

 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17年间,大家也没闲着,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其实,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们走过的路还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

 众驴子和马都不言语了。是啊,自己也没闲着啊,怎么人家就成了“成功人士”,有荣誉有地位,自己还是老样子呢?

 诸位,不知你看完这个故事做何感想?

 参考推荐书目:《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四、学生订个计划(目标),完善上学期的内容。

 高二、四班08115

 一分科前后的变化

 1环境:学科.班级.教师.同学.(硬件)

 2心情(软件)

 3目标更加清晰

 4爱好得以彰显

 5学习负担下降

 二如何适应上述变化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进化论)

 分科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升入高中仅一学年就分科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适应形势,迎接挑战,才有未来

 第一:做好准备

 放假时,许多同学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我们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须及时纠正生活习惯,调整生物钟。尤其对我们的同学来说更为重要。否则易引起连锁的生理疾病。

 第二:迅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功人士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新环境多交新朋友。进入新集体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想家想从前的老师同学还没有很好的融入现在的集体,是在通过怀旧来排斥变化,补偿心理的失落。属于人已经进入了新环境,而整个情感状态还停留在原有环境中,不能接受突兀的环境改变,不能接受自己所处地位的改变。

 一、把自己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

 学会交往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将来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而班集体是学会交往的第一场所,班集体有无穷的力量、无尽的温暖,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的、无私的。学会交往,把自己融进班集体中,就能获得友谊与力量。

 1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班级新同学交往。不能够事事等待别人来关心自己,更不能孤芳自赏。可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优点、缺点及特点、爱好、性格等,让他人更快了解自己,从而主动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人都要有几个好朋友,不可坐以待友自我封闭就会被边缘化,渐渐被人淡忘

 2主动帮助同学。当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人。这样,你就会赢得友谊与快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3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校内及社区活动、运动会、文娱活动等,不仅要积极参加,而且尽自己所能,为班级争光,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进班集体的大好机会,又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4多点共性,少来个性我们现在过的是集体生活,个人意志必须服从于集体意志和老师同学交往,宁做讨喜宝,不做万人嫌

 5多些尊重,少点孤傲站在山顶和山脚下的两个人,虽然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在对方的眼里,却是一样的渺小尊重是相互的

 二、不断激励自己,增强自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成功的动力。分科后兴趣和特长相对集中,各班级水平参差不齐,大家在新的较高的起跑线上起步,竞争更激烈,再加上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有了较上学期有较大差异,一些同学一时尚未适应,自觉在班级中不占优势,感到压力大,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不行了,其实大可不必。

 具体方法

 1制定合适的目标。目标是努力的方向。目标要细化,具体到每天的起居和作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

 

篇三

 新学期,新班级,新气象

 高二十班“学会合作,融入集体”主题班会

 脚步匆匆中,时间覆盖住了一切,我们也愉快地成长起来投入了高二的怀抱,不敢迟疑。然而在新的环境中,同学们或彷徨、或迷茫,或鼓足干劲,或伤感离别,针对部分同学的不适应,高二、10班班委在宋士民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旨在引导同学们加强团结,借助集体的力量来成就自己的梦想。

 班会一开始,大屏幕上就开始播放《蚂蚁的合作》、《南极大冒险》两段视频,借助自然界中动物展现同伴的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两段视频简短却意深,蝼蚁尚能如此付出,萌犬亦能如此合作,何况人乎?。视频引发的沉沉的感动,深深的震撼,渐渐融入了同学们的心里。

 视频结束,主持人按队列上场。在主持们诙谐的的话语下,同学们开始了开心的游戏——签名游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征集符合条件的不同人的签名,比如:读过《红楼梦》,参加过义务献血,参加过社团活动,曾经助人为乐,曾经出过国,喜欢吃榴莲,穿44码的鞋子,名字中有一个“浩”字等等。游戏旨在让学生渐渐放开自我,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签名游戏似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同学们聚了起来,失去了陌生而产生的羞涩。他们如腾跃的骄兔,跳跃在会场中,人群里,更跳进了自己的内心,放开了自我。会场前聚集了一群热情的同学,争抢着要前来参加班会的老师们签名。看,那刹那,老师们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经过激烈的比拼,4组同学率先完成了任务,其它组也不甘落后,纷纷交卷,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和着刚刚热闹的游戏气氛,主持人耐心讲解规则。同学们开始了另一个更具挑战的游戏——《群口相声》,细致的分工,默契的合作,顺利的衔接像风景一般在我们眼前划过。虽然一些同学不免闹了笑话,引起场上阵阵笑语,但在大家善意的微笑中,心与心又一次被拉近,合作的观念亦流淌在心中。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迫不及待倾诉自己的感想。主持人率先总结了他们这次活动的收获,他们说道:“高二、10班不是我们要来或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失去了团结的10班不过是小小的门牌,没有了我们团结一致的努力,它就会变得一文不值。”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的,高二、10班不是过一个简单的名字罢了,失去这个名字我们也能成为高中旅程中靓丽的风景线。在主持人富含哲理的总结后,颁奖环节终于开始了每个小组组长迫不及待的上台领奖,代表小组组员诉说自己的感想〃〃〃〃〃〃在同学们细致的交流之后,主持人邀请分别邀请老师们上台指导。

 首先有请的是孟老师,孟老师简单的话语轻松而真挚,在整个会场溢出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她教导我们,要认真仔细,团结同学,把10班拧成一股绳,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深知:在我们努力学习背后,孟老师一直在默默的支持我们,快乐着我们的快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感谢她的辛勤付出!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班主任宋士民老师走上了前台,亲切地和同学们交流,悉心教育着我们:“聚是一盆火,散作满天星,既来之则安之。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更好的自己。然而,团结合作无疑是集体的生命力,是集体的灵魂。同学们应该更好的使自己融入这个班级,与同学更多的交流,不要孤立自己,有集体的强大才会有个人的成功。”没有一点一滴,哪来大江大海。班主任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措手不及,坐在了新的班级,甚至来不及品味离别的滋味。但我们必须努力潜入10班的深海去厚积薄发。

 淋淋漓漓,享受着团结的快乐,班会接近尾声,同学们热烈鼓掌,邀请薛永杰主任讲话。他指出,一个良好的团结氛围对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在高二生活中同学们应该更加注重合作互助,把自己融入集体。他说:“怎么让一滴水永不干涸?那就让它融入大海吧!”掌声如雷动,热情似烈火。薛主任推心臵腹的话语,敲开了我们的心门,如化雨春风,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新的班级、新的家庭、新的家人,虽然陌生,但却温暖。亲切的笑容,细致的关怀,是这个新家庭的标志。我们坚信,每个家人都将用他们的真挚共同创造这个新的家庭。

 怎么让一滴水永不干涸?那就让它融入大海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进行了大量的情感教育研究。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主题和发现:

1 情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研究者们致力于定义情感教育,并强调情感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情感能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和学习成就都至关重要。

2 情感识别和表达:研究表明,情感识别和表达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学习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并有效地表达情感有助于个体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3 情绪调节和应对:情感教育还着重研究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个体通过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如积极思维、放松技巧和情绪表达等,可以更好地管理负面情绪,并应对挫折和压力。

4 情感智力和人际关系:研究者们关注情感智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情感智力包括理解和运用情感知识、表达和调节情感的能力。研究发现,情感智力与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能力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

5 情感教育的实施和评估:研究者还着眼于情感教育的实施和评估策略。他们提出了各种教学方法和干预方案,如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情感教育课程等,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评估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总的来说,国外情感教育研究着重于情感识别和表达、情绪调节和应对、情感智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旨在促进个体的情感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发展。这些研究提供了对情感教育实践的指导,并为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情感研究方法涵盖了多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和技术,以便对情感进行测量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和分发问卷来收集关于情感体验的信息。问卷可以包括关于情感状态、情感感受、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问题。

实验室观察: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行为、面部表情、生理指标等来评估情感。这可以通过使用实验范式、观察记录和视频录制来实现。

自我报告:参与者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可以通过采访、情感日记或情感日志的形式进行。

生理测量:使用生理指标来评估情感,如心率、皮肤电反应、脑电图等。这些生理指标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来评估情感的激活和变化。

面部表情分析: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研究情感。这可以通过使用面部表情识别软件、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或者眼动仪等技术来实现。

情感的表现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情感的主要表现之一,如微笑、愤怒、悲伤、惊讶等。

语言和声音:情感可以通过语言的调调、语速、音量以及使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表现。

体态和姿势:情感可以通过身体的姿势、姿态和动作来表现,如挺直身体、低头、颤抖等。

言语和行为:情感可以通过言语和行为来表现,如亲密的接触、抚摸、搂抱等。

生理反应:情感可以导致生理上的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出汗等。

需要注意的是,情感的表现是多样且个体差异很大的。因此,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综合评估情感是理解和研究情感的重要方面。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作为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心理学和外语学习的视角,探讨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减轻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情感因素;焦虑;英语教学;新课改

1引言

认知和情感这两个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忽略,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两极分化明显。这样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同时又制约着广大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但近几年随着对学习者个体学习差异的研究,情感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情感态度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与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Arnold,1999)。而焦虑在外语课堂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有效的控制学生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2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提出了情感(affective domain)与认知(cognitive domain)一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倡导以学习者经验为中心,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人本主义的观点突出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从70年代起,语言教学理论家们开始认识到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作用。美国的克拉申(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克拉申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兴趣和焦虑,情感作为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该过滤作用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如果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大,自信心强,那情感对于语言输入刺激的过滤作用就小,学习者所获得的输入就多,而当语言习得没有动机,学习者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时,情感障碍就会增强,情感障碍量会增加,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减少。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Maclntyre 和Gardner(1991),Young(1991),Oxford(1995)及Horwitz(1986)等语言教育学家们对焦虑与学生成绩、考试、口头和书面表达、自信心、课堂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有:王初明教授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一是情感,一是母语。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出现障碍会导致学习的停顿,王银泉就外语成绩和外语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1),陈瑶、李长江分析了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2007)。但焦虑感对于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3焦虑产生的原因

在国内外的语言学习的研究中,焦虑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一种带有不愉快色调的情绪反应,它通常指人们对危险、威胁、需要等亟待努力改变或满足而又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苦恼的强烈预期,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等成分。Horwitz等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指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交际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二是对否定评价的恐怕(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是考试焦虑(test anxiety)(Horwitz,1986)。

31学习者的性格因素

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性格差异。外向性格者往往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拘小节,善于交际,情感外露,反应迅速,易适应环境变化,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内向性格者则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出发点,深沉稳重,办事谨慎,思考周到,但反应缓慢,不善交际,适应环境困难,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外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有很多语言交流。所以相对而言,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特别是在口语表达时。

32英语学科特点

英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不同于我们每天接触到母语。英语单词量大,记忆单词感到困难。英语语言形式多样,语法繁杂。同时在英语课堂上,一般用目标语授课,学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听不懂老师所说的内容,焦虑感相比其他课程更加明显。

33人际交往引起的焦虑

自尊心不强和竞争是引起个人和人际交往焦虑的两大原因。自尊不高的人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想取悦别人,他们老觉得别人学得比自己好。当他们没学好时,其他的同学会瞧不起自己。此外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不能用英语有效交流,或害怕发音错误,也是引起焦虑的原因。

34 教师因素

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室必须威严,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沉重。还有的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是有错必纠,因此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时犯错误,害怕当着同学的面被纠正错误,从而产生焦虑感。同时教室的身势语,如批评性的眼神、表情也可导致学生的焦虑。

35考试

学习者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反过来又影响学习者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容易导致英语学习,考试恐惧症的发生。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众所周知,健康愉快的氛围能化消极情感因素为积极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适时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合作性的课堂活动。

教师在课上应该多鼓励,表扬,少用批评的语气。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语言焦虑增高,而相应的鼓励、表扬则会降低学生的语言焦虑水平。

42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动机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胡壮麟曾说过:“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原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短期和中期目标,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和以任务学习为主的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在个小组间巡视,特别留意那些内向不爱交流的学生,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与交际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消除焦虑,取得成功,增强信心。

43 端正学生对考试的态度

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到何种程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还应该正确对待考试,不要把考试看得过重。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就强,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力就低。同时,教师也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不要过于强调分数,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

44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

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也就是说,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这是促进性焦虑。而焦虑水平过高或过度,则对学习不利。过高,就会使人过度紧张,从而极大地约束人的认知能力;过低,又易使人缺乏紧张,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激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者的责任心,从而体现出一种退缩性焦虑。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习内容和目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合理使用各种策略,使学生焦虑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5结语

通过本文对语言焦虑产生原因及其对语言学习影响的论述,我们认识到学习者个人的性格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考试等都可能引起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心理。外语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到诸多因素。教师要对焦虑这一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Horwitz, EK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21):125-132

[2]Ganschow,L, Sparks,R Anxiety abou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high school wome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6(80)

[3]Young,DJ Language anxiety from the foreign language specialist’s perspective: Interviews with Krashen, Omega Hadley, Terrell, Radia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2,(25):157-172

[4]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8-11

[5]王银泉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2-126

[6]陈瑶,李长江 浅析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7(9):185-188

作者简介:周璐(1986--),女,汉,湖南衡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篇一

 一、活动主题: 高二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6日

 三、活动地点:高二(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高二(4)班主任田景虹老师、高二(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 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二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高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高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高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高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高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高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高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 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高中生和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高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高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3、勇敢和怯懦并存;4、高傲和自卑并存;5、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6,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篇二

 一、教学内容:

 健康心理、身体

 二、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懂得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

 健康的含义、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难点: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设问法、归纳法、讨论法、讲授法、范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备选答案(健康、、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品质等)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汇总(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同学们: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可是什么是健康呢人们总是习惯上把不生病的人说成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有人认为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也不够完整,究竟怎样才算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是:健康的含义:在心理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不仅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经过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而且还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二) 研讨课的内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1、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心理健康是指较长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是短暂的。

 (2)心理健康是个体应有的状态,反映社会对个体心理的最起码要求,而不是的心理境界,就像健康还不是身体健美一样。

 (3)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状态,包括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

 3、高二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

 (1)自觉----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愿意学习,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经刻苦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2)自持----心理健康的学生情绪稳定,乐观,表现适度易控,不为一时的冲动而学校的纪律,不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焦虑重重,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豁达,充满朝气。

 (3)自知----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兴趣、体型、体质、生理特点、体能、气质、性格品

 德和智慧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自爱----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已的生理特征,心理能力及自己与周围现实的关系有的认识,个人的理想、、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与社会要求一致,既不欣赏,也不自惭形,不论自己长得美丑,有无生理缺陷,有无疾病,智力能力的水平高低,都能喜欢,悦纳自己,不管周围优劣,条件好坏,都能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

 (5)自尊----心理健康的学生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老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同学信任、互敬、互爱、互助、互让,对儿童和残疾人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

 (6)自强----心理健康的学生自信自己的存在会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因此,确定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努力把自己锻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7)自制----心理健康的学生有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及,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服从社会,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很多学生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理解为心理和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千万不能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看成一种病态,只有异常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是心理或病,那么我们学生通常能遇见哪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总)

 (焦虑、害羞、、忧郁、、孤独、自卑、嫉妒等)

 4、常见心理异常及分析:

 (1)焦虑:

 资料:某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一遇到重要考试,就会出现心慌、心痛、失眠等现象,考试就考不好。这就是过度焦虑的现象在作怪。

 焦虑是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过体验,学生的焦虑多数来源于学习情境,学生面临升级,毕业,升学考试,自己又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会产生焦虑,这是正常的,人人都会有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焦虑或焦虑过高,时间过长都不好,短时的低焦虑能促进学习,如考试期间,有点儿心理压力,紧迫感,会约束自己努力复习功课。当然过度的焦虑会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可以表现为心慌意乱,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等,焦虑时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参加体育活动把心中的焦燥为身体能量排出体外,也可以把心中焦急烦恼的事情写下来或倾诉给朋友听,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2)抑郁:

 资料: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全球目前到少有2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号称“第一号心理杀手”。典型人物:林黛玉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或,轻时心情沉郁、无精打彩,自觉脑力迟钝,肢体乏力,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太低,对一点困难也无法克服,因而显得十分消极和悲观,严重时表现为极度的愁闷伤感,忧心忡忡,甚至终日饮泣,自愧难以为人,生不如死。长期的抑郁也会造成身体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缺乏食欲,失眠,容易疲倦,外表略有弯腰驼背姿势。那么如何克服抑郁心理呢可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在文体活动中忘情的说笑,从而使得心情变得愉快;也可多与好友谈心,把不良的抑郁情绪得以疏泄;也可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通过活动的成功增强自己生活的信心,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增强生活的动力,从而减轻情绪上的抑郁状态。

 (3)嫉妒:

 资料:典型的东方式嫉妒具有“嫉贤妒能”的特点,怀有嫉妒心理的胸较为狭小,目光狭隘而短浅。但不是只有这种心理状态的才会有嫉妒心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理的体验。典型事例:负荆、既生瑜何生亮、庞涓与孙宾的故事等。

 嫉妒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对他人的才能、地位强于自己时引起的一种怨恨,嫉妒的心理是想尽办法、对方,而不是使自己卧薪尝胆,奋发努力,设法赶超。因此嫉妒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障碍,嫉妒不仅害人同时也害已,轻者压抑,不舒服、不痛快、情绪低落,重者可以导致失常,嫉妒者内心常痛苦的,有时是嫉妒目的没有达到而痛苦,有时会为达到目的而受的而痛苦,由此可见,嫉妒自已的品德,自身形象,自己的学业,人际关系,也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来克服嫉妒心理呢首先是化嫉妒为动力,相信自己有充分的实力能超越对方,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就会把不能对方强于自己的嫉妒心理变成奋发图强的动力。其次开阔眼界,转移注意力,平衡心理。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这几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若是身体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它两个方面。而心情不好或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要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状态和健全的社会交往。

 (三)质疑答疑:

 (学生可根据本课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

 (四)作业布置:

 1、试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谈谈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某学生在考试时作弊,试分析该生的心理状况

分析和研究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个因素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非语言表达:情感通常通过非语言表达来展示,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眼神等。观察这些非语言信号可以提供关于一个人情感状态的线索。

倾听和观察语言表达:人们在语言中常常流露出情感,包括词语的选择、语调、语速等。倾听和观察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

提问和探索:与他人进行深入的对话,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探索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通过主动与他人交流,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

了解背景和经历:一个人的情感体验通常受到他们的背景和经历的影响。了解一个人的背景故事、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来理解他们的情感。

使用情感分析工具:一些科学研究和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使用情感分析工具来研究和测量情感。这些工具可能包括问卷调查、心理测量仪器、脑部扫描等,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分析和研究情感。

学习心理学和情感科学知识:深入学习心理学和情感科学领域的知识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帮助你理解情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和研究他人的情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且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边界。在进行情感分析时,保持尊重、开放和理解的态度非常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64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