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爱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有哪些与爱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第1张

1、破窗效应

很多事情,只有0和无数次。

破窗效应本来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刊载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或指很多情况若是放任不管,很容易发展出更坏的结果。

而在恋爱中,其实也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你的丈夫出轨了,他痛哭流涕向你求情乞求原谅,一遍又一遍说着自己不会再犯了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你因为心软原谅了,可是不久后又发现对方偷食禁果的痕迹;

以前你在恋爱中从来都没撒过谎,可自从有一次不得已说了第一个谎言之后,你发现后来撒谎的次数只会递增不会止步;

如果你在婚姻中受到家暴或者恶语,你会发现无论对方怎么说着自己改,自己会注意,都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家暴或者恶语。

很多事情一旦有了起始,再犯就一点都不难。

2、身体接触能够有效提升两个人亲密度。

Gueguen(2003)的实验发现,如果试验者轻轻地碰一下被试的胳膊,被试更愿意为作为陌生人的实验者捡起其掉落的物品。试验组愿意提供帮助的比率是93%,而控制组只有60%。

Vaidis and Halimi-Falkowicz (2008)让大街上的行人填写问卷。被触碰两次的被试比只被触碰过一次的被试更愿意配合填写问卷。当一个女实验者触碰一个男被试的时候,顺从率最高。

Gueguen (2010)的研究发现,男人容易把一个不带性色彩的轻微身体接触(触碰手臂)误认为带有色情意味。而女性被试在被轻触手臂后,也较愿意给在大街上邂逅的男性实验者留电话号码。

其实很多人在感情中都弄混了先后顺序,认为万事先表白,表白是发起冲锋的号角。

其实不是的,表白不是发起冲锋的号角,而是宣布胜利的旗帜,指的就是表白的时机一定是确定对方对你有足够好感时,确认关系的举措,而不是在不确定对方心意的前提下,测试双方关系的方法。

真正测试对方是否对你有意思或者提升两个人亲密度的方法,是尝试进行不过分的肢体接触。因为一个女生如果不喜欢你,是不会愿意和你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的,就算是递个东西都可能会在不碰到你的情况下进行;

而如果一个女生喜欢你,在你们约会的过程中,你对她的简单触碰她都不会避开,甚至会主动小打小闹拍你几下,所以,大胆尝试牵起对方的手吧。

如果对方不排斥,再去进行表白。

3、爱情里无休止不计回报付出的一方反而可能不被珍惜。

美国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安静。可是她的屋外经常有一堆小朋友在玩闹,于是这位妇人每天都会跑到屋外请求那帮小朋友保持安静。然而,她发现这样的警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五分钟不到,那帮小朋友就又开始玩闹了。

于是,这位美国妇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当那帮小孩子玩闹时,妇人就会给他们每人5美元,并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玩闹与笑声,让我感到很开心,这5美元是给你们的奖励,希望你们以后能够经常来我这里玩耍。”孩子们得到奖励后非常开心,于是每天都会约好来妇人这里玩耍。可是刚过了两个星期,这位妇人就将酬劳从5美元减到了2美元。

小孩子们一看到自己这么努力、拼命地玩闹,换来的报酬却不及最初的一半时,再也没有心思玩闹了。于是,几个小朋友一商量,便一起离开了妇人的窗外。相信这2个小故事,好多人都看到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心理中的贝勃定律对此做出了解释,贝勃定律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新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因为我们对于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一旦对我们的关爱不够,我们心里可能就会有怨气,甚至可能会恶语相向。

打个比方,当你不停给你女友送礼物,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或者礼物的价值不是越来越高时,对方心里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会自己闹自己:“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所以,付出也是要讲究方式的,不能一股脑全部抛出了,否则一旦停止这种付出或者减少,反而会引起负面效果。

4完美爱情=激情+承诺+亲密

一段完美的爱情是怎样的?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给出过这样的结论,一段完美的爱情应该具备这三种要素:激情,亲密,承诺,也就是经典的“爱情三角理论”。

激情是爱情中的浪漫,性吸引力和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是双方三观契合的部分,即便剥离恋人关系,也是亲密的朋友。

承诺指双方对未来生活共同的预期,规划,以及相互之间的责任感。

只有激情,叫做迷恋;只有亲密,叫做友谊;只有承诺,叫做空洞。

5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陈奕迅的这句歌词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暧昧期天天找对方聊天的人不一定可以和对方促进感情和了解。

一直都在的东西是很容易让人不去珍惜的,反而是那些不确定的东西,或者即将失去、已经失去的东西,更容易唤起人们去珍惜的心情。

所谓间歇强化,指的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三只猫关在三个不同的装置中,第一只只要触碰按钮就会有猫粮,第二只触碰后随意给予猫粮,第三只无论怎样触碰都不给猫粮。

一定时间的驯化后,你猜哪只猫触碰按钮的频率最高。

第二只!

在感情中,没什么比这种随机性更让人欲罢不能。

不要每天都找天都找ta聊天,每周都找ta约会,那样你会成为第一只猫。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爱情中都包含着一丝掌控欲,让ta看到得到的可能,但又不是每次按键都一定会得到正向反馈。

这样挠得人心痒痒、引起人情绪波动,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能用得太频繁,否则很容易让人会错意,让对方觉得你真的不喜欢TA。

6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去模仿他。

你们有没有发现,如果两个人经常聊天,他们的表情包会越来越接近。

其实人总是会下意识模仿心仪异性的一些行为或者特质。

美国行为科学家保尔贝认为,当一个人坠入爱河时就会产生渴望学习对方优点的“同调现象”。喜欢的感情越强烈,渴望相似的欲望就越强烈。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认知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兰基博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都渴望变得和自己心爱的人一样。这种行为是受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影响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相爱的人在一起久了,饮食习惯、爱好和三观等都会越来越像。

7恋爱中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指的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越害怕的事情越有可能会发生,越担心的事情就越可能会出现。

好比小时候一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就恨不得把头埋到桌底去,心里默念“老师看不到我”,然后就点到自己了;那些带伞的日子都是晴空万里,而一不带伞一穿小白鞋就开始倾盆大雨;一逃课老师就会点名,辅导员就会查堂。

放到恋爱中,很多人不停担心对方到底是不是喜欢自己,有多喜欢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会不会喜欢别人,担心自己魅力不够。

太过于害怕恐惧一样东西的时候,为了避免那个结果,你的行为一定会路走偏锋,比如太过于害怕被抛弃,就一定会反复确认自己是否具有被抛弃的可能性,在这个反复验证的过程中,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别人。

同样的,在心仪的女生/男生面前,特别怕犯错,结果却往往容易表现刻意不自然,让对方对自己失去兴趣。

这一切都是恋爱中的得失心作祟,对对方的需求感太强,导致表现减分。

情深不寿,用情至深,态度会变得过于执着甚至偏执,心思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脆弱。好的关系是基于共性和吸引,双方其实都会体会到轻松地愉悦,压迫,捆绑和一味付出只能让这段关系喘不过气来。

8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你想象中还重要。

研究者在正式安排大学新生的见面会之后发现,学生们最初形成的印象在9周后仍然继续影响彼此的情感

第一次与人短暂的谋面后,对别人形成的判断深刻而持久。

初期的认知在数月之后还会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在初次交往的时候如果十分厌恶某人,那么我们就会回避与他做任何进一步的接触。

在遇见一瞬间的时候,人们就会做出判断。

这里的"瞬间"指的是1/25秒,这是辨认陌生人面部表情是否愤怒所花的时间;

只要十分之一秒的考虑,人们就能断定陌生人是否值得信赖(Willis&Todorov,2006);

只要观察陌生人和异性5秒钟的聊天,人们就能确定ta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Carney 2007)。

人根据第一印象下判断的时间,比我们想象中还快。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

第一辑 走近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

第一章 认识真实的自我,由心开始——普通心理学

小公主长大了——感觉

寻回遗失的手表——听觉

失去感觉的贵族——感觉剥夺

长不大的男孩——假装长不大

和尚在,我去哪儿了——自我认知

德国间谍现形记——注意力

猩猩的惊人智慧——顿悟

和珅为什么受宠——同理心

女王与妻子——角色转换

惊人的谈话效果——人是感性动物

第二章 为什么这个社会充满了不安一社会心理学

黑猩猩的政治——动物心理

勒温的拓扑理论——动机的拓扑理论

漂亮的优势——光环效应

孩子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过度理由效应

“被精神分裂”的心理学家——刻板印象

飞机将推迟一小时着陆——留面子效应

震惊全美的凶杀案——责任分散效应

是什么杀死了那个年轻人——群体冷漠

给总统送书——名人效应

偷车贼的心理——破窗效应

曾参杀人——从众效应

第三章 人格的魅力与困惑——人格心理学

青蛙和蝎子——人格稳定性

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兄弟——气质

同处一室的不同性格者——性格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特质

扼住命运的咽喉——自励

伯乐王旦——贝尔效应

“石引”治病——意志品质

苏章判案——道德感

第四章 身体健康的人心也会生病——医学心理学

希特勒的变态心理——本我和超我冲突

天才儿童的自闭症——自闭症

他到底是谁——多重人格

甘受皮肉之苦的贝蒂——性虐待症

她是在装病吗——躯体化

弗洛伊德听来的案例——移情

弗洛伊德与埃米夫人——自由联想法

绵羊和猫的心理阴影——反向抑制

母亲的担心——认知疗法

走出困境的希贝拉——心理疏导疗法

第五章 一切的存在皆因心理的不平衡——生理及其他心理学

火山爆发——梦

爱因斯坦大脑之谜——大脑

詹姆斯·朗格情绪说——情绪滞后

阿基米德和纯金的皇冠——灵感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第二辑 健康心理学:健康的生活来自阳光的心态

第一章 健康从“心”开始——阳光心态

国王与大臣——乐观

只需一根柱子——自信

丘吉尔的幽默——幽默

不食嗟来之食——自尊

跌跤的福特总统——豁达

法师与小沙弥——平常心

“先生,你掉了钱”——善良

感谢别人给予的一切——感恩

国王与三个儿子——宽容

第二章 跨越畸变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

史蒂芬的苦恼——回避型人格障碍

生性顽劣是谁的错——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都是划痕惹的祸——偏执型人格障碍

爱美的少年——体像障碍

漂亮女生的双重生活——循环型人格障碍

洪水留下的阴影——创伤后应激障碍

问题儿童的由来——攻击型人格障碍

疯狂的赌徒——病理性赌博障碍

第三章 驱除坏情绪的困扰——不良情绪

博客成为避风港——压抑

不肯远行的蜗牛——逃避

平衡与不平衡的差距——抱怨

塔里兰的阴谋——愤怒

沸水煮茶的学问——浮躁

方丈与青年——厌倦

富商也有苦恼——紧张

他为什么总是战战兢兢——自卑

活在昨天的年轻人——怀旧

第四章 摆脱异常心理的毒害一异常心理

从佼佼者到名落孙山的女孩——忧郁症

禁不住诱惑的结果——恐怖症

爱人要出轨——妄想症

约翰的可怕念头——强迫症

无病乱投医——疑病症

出走带来的后患——癔症

他们的问题在哪里——神经衰弱症

第五章 远离亚健康的导火索——亚健康心理

博士的“旷世杰作”——自恋

人生为何如此黑暗——空虚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嫉妒

丈夫离去的日子里——孤独

幸福靠自己争取——怨恨

生死边缘的徘徊——抑郁

把工作留到明天——拖延

他为什么会脸红——羞怯

地上的泥土与天上的星星——挫折

特殊的寻找者——完美主义

见义勇为不是错——定式错位

楚汉之争,谁主沉浮——优柔寡断

第六章 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理自救

鉴真做名僧的愿望——战胜挫折

睡觉时胡子放在哪儿——简单生活

小和尚买油——转移注意力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的人——珍惜生命

让妻子变得更加美丽——接受缺陷

偷懒的马会把你拉进失败——克服懒惰

最重要的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握现在

请先看完所有题目——归零心态

大鱼的故事——承受风险

推销《圣经》的神父——挑战自我

拗不过骆驼的人——合理期望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安心自在

第三辑 社交心理学:交往的艺术,心理的维度

第一章 关系决定命运,人脉才是关键——人脉

两个人的不同结局——留有余地

受委屈的邓肯——灵活应对

重新上岗的下岗工人——广交朋友

百越救楚——亲戚人脉

靠老乡成功办厂——地缘人脉

“化敌为友”的本茨与戴姆勒——对手资源

比尔·盖茨和他的合伙人——“中间人

改变自己的社会交往结构——“搭乘头等舱

李斯的杀身之祸——防小人

第二章 沟通从说话开始——沟通

卡耐基谨记的教训——避免争论

能言善辩的口才家优孟——实话巧说

查尔斯·史考伯的经验之谈——赞美

“主张和平”的俾斯麦——场面话

善于倾听的安平侯——倾听

用谐音把话说圆——谐音妙用

马西尔斯的下场——言多必失

别人说出来的订单——忌表现欲

贡禹的“高明”——会“绕圈子

苏格拉底服人心——欲擒故纵

第三章 我们的身体在“说话”——身体语言

皇后与妃子的不同命运——表情

一双“死鱼般”的手——握手

熊抱过后——拥抱

颤腿的小伙子——站姿

被看出心理的客人——坐姿

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顿饭——手势

蕨菜和它的小花朋友——距离

第四章 察言观色,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读人

武则天的谋略——洞悉小人

刘宰破案——识破心虚

藏芷识楚——识人本质

爱哭的女人——不被表象迷惑

韩非子讲故事——主观臆断

揭穿骗局的铁匠——洞察谎言

御史巧计救李靖——以谎试谎

司马懿铲除异己——摸清底牌

朱棣惨败——长期观察

虚有其表的伯宗——培养判断力

第五章 一招制胜,攻破人心弱点——攻心

陈胜吴广起义——利用信仰

经理与科长的差距——转换立场

“表叔”出面好办事——攀亲拉故

数字挑战法——提出挑战

袁崇焕之死——离间计

柯伦泰的忠诚和才干——红白脸战略

被一块面包打动的德国兵——互惠互利

第六章 揣摩人心,掌握人际交往主动权——博弈

子高求情——“高帽”策略

诸葛亮计服孙权——反向激将

把握分寸送出人情——人情战略

传奇式人物尼桑——信息博弈

**院之争——斗鸡博弈

卢循之败——均衡博弈

高颖一招制胜——瞒天过海

第四辑 爱情心理学:爱是一切的答案

第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恋爱心理

你肩膀上有蜻蜓吗——珍惜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牵挂

两棵树的守望——相守

他和鱼——被爱

半碗粥的爱情——一见钟情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时间与爱

女孩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伪爱

第二章 爱情的可控与失控——爱情路上

不言中的遗憾——承诺

晨曦曾经那么美好——怀念

剩下食物都给他——得不到

还君明珠——爱逝

青草娃娃——勇气

驼背的墨西——美丑

爱的全部——付出

蜜蜂与花的爱情——放弃

不爱江山爱美人——代价

梁山伯与祝英台——无奈

美人鱼和王子——献身

第三章 爱是感觉,还是选择——爱情形态

邓丽君与保罗的爱情——姐弟恋

肖邦与桑夫人——弟姐恋

黄宗英夫妇的亲密晚年——黄昏恋

钱学森夫妇的钻石婚——同龄恋

第四章 知己知彼,琴瑟和谐——婚姻迷津

早起89年的幸福——珍爱妻子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生固守

来生,再也不爱你——相濡以沫

婚姻的真谛——享受平淡

托尔斯泰的家庭地狱——切勿吵闹

幸福的感觉如此简单——给予温柔

爱情就是手里的沙子——空间尺度?

为“亲爱的”付费——为爱付出

他们的婚姻为何解体——互相体谅

有了外遇的妻子——学会理解

爱是一盏灯——学会宽恕

第五辑 教育心理学:让人成为人

第一章 为何家会伤人——父母育儿心理

“你对孩子的教育晚了两年半”——早期教育

给孩子更大的空间——鱼缸法则

公正地对待孩子——马太效应

有梦想就有动力——目标效应

把爱撒到孩子心里——真爱法则

安徒生的童年——重视环境影响

勤奋读书的欧阳修——习惯养成

荣誉就像玩具——情商教育

往欹器里倒水的故事——倒U形假说

第二章 完整的教育,完整的人——孩子学习心理

不知疲倦“问一生”——学会学习

快乐在哪里——确立目标

我们为何会“对着干”——逆反心理

斯坦福大学诞生记——学会尊重

请为你的冷漠付费——关爱他人

平分生命——学会去爱

帽子之爱——为人着想

秦皇岛名称的由来——尊敬老师

李斯特的女学生——学会容忍

第三章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师心理

苏步青和三位恩师——教师人格

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标签效应

期望能产生奇迹——罗森塔尔效应

均衡发展最重要——木桶定律

“小笨蛋”爱因斯坦——永不放弃

赞美的力量——南风效应

走完下一千米——近期目标效应

负重走过“鬼谷”路——压力效应

史塔勒公理——奉献精神

有与没有的区别——坚定信念

第四章 方法改变命运——教育方法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自然惩罚法则

黄檗禅师的传教方法——当头棒喝

望远镜的发明——培养创造力

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耐心守候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法”——平行教育法

陶行知与四块糖——宽容教育

卡耐基与比西奇——夸奖教育

白纸与黑点——感悟做人

第六辑 管理心理学:管理在人,管人在心

第一章 一呼百应的秘密——领导者心理

麦当劳的椅子——走动管理

杜邦公司的三驾马车——集权与分权

肯德基的特殊顾客——激发动力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用人术——善用优秀者

洛克菲勒的女婿与世界银行的副总裁——资源整合

第二章 看不见的手一决策心理

分众传媒的崛起——“蓝海战略

三年前的选择——长远选择

巨人集团的“巨人行动”——决策不慎

壳牌公司的智慧——众人决策

微软的英明之处——果断决策

松下公司退出大型计算机市场一及时退出

西武集团的十年之“忍”——以忍制变

第三章 团队协作——团队建设心理

站着开会的日本公司——时间管理

修网还是找出破网原因——二八法则

买回短吻鳄的海因茨——快乐管理

微软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内部沟通

三洋公司的“鲶鱼策略”——竞争意识

麦考密克新任总裁的决定——提高士气

本田公司的团队——竞争型团队

我们快是因为对手更快——速度竞争

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

吃尽苦头的史蒂夫——团队目标

第四章 知人与善任——管人用人心理

福布斯的用人策略——人尽其才

西华公司市井之中寻奇才——用人标准

摩托罗拉公司的教训——授权控权

松下的用人制度——用人不疑

索尼公司的内部跳槽——鼓励竞争

提拔不喜欢的人——谋求发展

为一个人才买下一家公司——留住人才

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年轻人

三洋公司培养人才——内部提升

丰田的管理优势——杜绝终身雇用制

第五章 管理之道在于经营人心——管人在于管心

3M公司坦然面对失败——容忍错误

茶杯的故事——兼顾情理

替员工端上一杯茶——爱护员工

红牌作战法——改正错误

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

惠普的“金香蕉”奖——精神激励

第七辑 商用心理学:经商有风险,心态是关键

第一章 摆正心态,从容赚钱——投资心理

渴望一夜暴富的散户——理念优先

从天堂到地狱和旅鼠现象——勿盲目跟风

猴子偷食——勿贪婪

普洱“地震”——勿投机

收藏品的魅力——恰当投资

在股市中亏本的人们——正视风险

看清“市场先生”的游戏——远离市场

巴菲特讲“霹雳猫”的故事——数据分析

可口可乐的成功——顺应消费心理

第二章 大道至简——营销心理

福特的失败与宝马的成功——选取市场

亚历山大的鞋店——产品人性化

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的黑马——捆绑销售

福特公司的抽奖活动——活动促销

西屋公司的“W”标签——品牌标签

永乐、苏宁、国美三聚头——商圈

便利店的王者之途——便利商机

第三章 双赢是最高境界——公关心理

航空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

争与不争有差别——合作态度

卖烟草的李克——心理公关

冷漠无情的接线员——情感关注

“哈罗”啤酒——事件营销

Windows7的“供不应求”——饥饿营销

“保护”鸽子——新闻造势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弗兰西斯——感性诉求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心理满足

海尔与阿里巴巴的选择——灾难公关

第四章 要懂得应对之策——谈判心理

销售顾问的技巧——预先设局

马林是怎么拿到订单的——肯定对方

在行家面前弄巧成拙的露丝——巧妙报价

谈判专家的策略——后亮底牌

适时告退的经销商——欲擒故纵

机智的克林顿——制造悬念

一点一点慢慢来——探询式递进

三幅名画的命运——以退为进

日本人的小计谋——消磨对方

第五章 买和卖的艺术——推销心理

销售过程中的尴尬与技巧——以诚动人

推销的失败与成功一洞察关注点

会听客户话外音的大卫——窥探心理动向

一件“减价”的貂皮大衣——把握价格策略

“您说的‘价值’,指的是什么”——捕捉客户下意识

等候的成效——右脑思维

客户的担心——安全感

电话销售人员的哀兵策略——利用同情心

销售员乔治的故事——对比效应

白手绢“擦”出的效果——剧场效应

第八辑 职场心理学:不做“穷忙族”,以事业来改变命运

第一章 工作,是你做它而不是它做你——工作心态

会来事——学会做人

忠于自己的职业——学会敬业

郑袖计除美人——做事低调

石苞的故事——心态平和

曹丕以何取胜——争而不争

李鸿章的“大树”——寻找扶持

赵德昭的“远虑”——目光长远

弃智绝俗的张良——大智若愚

武则天的“野心”——把握机遇

老员外送子求学——不可浮躁

范蠡与文种的故事——不贪名利

第二章 想“出头”,先要会“埋头”——新人潜伏

夫差与勾践——学会低调

三选二怎么选——团结意识

喜欢鲜红色的女士——投其所好

总统的交流艺术——一见如故

董事长的策略——利益交换

遵守规则——规矩办事

父子与驴——勿求面面俱到

总编选助理——兴趣诱使

马丁的遭遇——学会忍耐

第三章 取悦你的上司,为自己的前途铺路——与上司相处

龚遂与韩信的不同命运——不争风头

为什么同人不同命——多请教

“马前卒”陈炜——排忧解难

表扬过后——拿捏分寸

毛毛虫实验——不盲从

一张名片的故事——不卑不亢

缝补篷布的汤姆——忠诚负责

是什么让他们赢了——挑战权威

慈禧赐字——维护面子

“两面三刀”的基辛格——等距外交

第四章 长袖善舞,与同事同生共存——同事相处

虚伪的证婚人——提高警惕

安迪为什么与他亲近——提防“红人

林鑫走“后门”——寻找共鸣

贾似道的计谋——巩固地位

一扫形象的“小动作”——含蓄表现

办公室里的“孤独者”——注重交流

黛玉的心思——背后赞美

知错就改的唐太宗——平等合作

第五章 用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用——任用下属

庆贺的警笛——不吝表扬

刘秀的驭人术——收放结合

刘邦的自知之明——起用强者

乾隆的妙招——调解矛盾

屈尊降贵的吴起——讲究情义

国王与大力士——活用权力

房弼之死——明察秋毫

梅考克的处理办法——对事不对人

袁盎和楚王的宽宏大度——大度容人

司马炎引二败为己过——担待过失

第六章 与人竞争,不要与人斗争——竞争

得不偿失的马娜——不占功劳

王秀之的处世哲学——与人无争

田忌赛马——发挥优势

朱博治恶官——抓人把柄

韩琦的致命一击——扫除障碍

猴子欺负狼——寻找弱点

自找麻烦的李刚——保护隐私

奋起的“软柿子”——不做弱者

第九辑 犯罪心理学:迷失的自我

第一章 犯罪的理由——犯罪心理实质与动机

惯于偷窃的少女——盗窃犯罪心理

“飞车党”的“无本生意”——抢劫犯罪心理

“朋友”也可能是骗子——诈骗犯罪心理

腐蚀信仰的贪婪者——贪污受贿犯罪心理

毒品的暴利诱惑——制毒贩毒犯罪心理

为尊严而犯罪的人——尊重需求受挫

新仇旧恨生杀机——情感需要受挫

第二章 主动与被动的差距——犯罪心理的主客观差异

一则群体事件——集群犯罪心理

什么令他们过失杀人——过失犯罪的心理因素

过失也是有迹可循的——过失犯罪动机

苏教授挽救失足青年——初犯心理

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累犯心理

第三章 一切只因非常态——变态心理与犯罪

动手打女友的原因——变态心理

另类的男孩——异装癖

对内衣有特殊爱好的男孩——恋物癖

露阴者的求救——露阴癖

偷窥的乐趣——窥阴癖

幻听者的疯狂——感知障碍

妄想导致的悲剧——思维障碍

那些抑郁自杀的人——情感障碍

第四章 家庭中的悲凉——家庭暴力与伤害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家庭暴力

婚后仍是处女——家庭冷暴力

婚内强迫性行为——家庭性暴力

恶母虐女——忽视、虐待儿童

诈病的爱丽丝——孟乔森综合征

孩子会被父母的手摇伤——摇晃婴儿综合征

被虐待的老人——精神虐待

想要断绝父子关系的老人——肉体伤害

第五章 活在阴暗中的人——现代社会特殊犯罪

日本的越狱之王——越狱

研究生之死——摇头丸

吸毒者的黑暗世界——***

已不再年少的傻逼身上依然存有太多轻狂固执,惨淡的现实,淋漓的鲜血。因步履维艰,所以咨诹善道。总结出经历和学习是成长最好的伙伴,于学习,他想探秘心理学这个对个人而言十分神秘的领域。

纷繁复杂,高深莫测是个人对心理学类书籍的第一印象,但是莫顿·亨特对心理学的讲述却别具一格。以心理学的发展时间为线索,从苏格拉底到米勒,猜想者进化为集大成者,脉络清晰,结合实例阐述详细而又不单调乏味,让人触动颇深。书中知识十分丰富,受到启发的地方也很多,这里简述一二。

心理学派别观点优劣之分

现代心理学诞生源自冯特在孔维特楼进行的第一次心理学实验,悄然问世,未有一丝张扬。各类派别观点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进化,同一时期不同观点的碰撞也让心理学更为夺目,初始阶段的冯特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等,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础。到专业化与集大成者期间的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等等。立场不同以致观点不一,流传至今已说明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即合理,派别观点并无优劣之分,效用大小因人而异,示具体情况而定。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感性主义使他愿意相信人性本善,科班出身对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初衷亦深信不疑。时常肤浅的相信善良可以定义某些人某些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实分分钟教你做人;偶尔站在理性一边,蓦然回首,发现“面目全非”。品味心理学的故事,也许以下一系列的实验结果会让你瞠目结舌却有一种不期而遇的感觉。

1、囚徒困境

2、斯坦福监狱实验

3、旁观者效应

人的本性之中都会有善良,当然也存在恶念,我们绝大部分的表现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是根据之前类似“行为”沉淀的经验教训来调整自己的思考、行为模式。而在这逐利的世界里,恶行一般“收获”颇丰,善良往往被人利用。即便如此,依然要相信只有善良才会给人们带来感动的力量。而如何运用善良,让它有处安放,则要在生活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行为的最初起因是什么

根据书中对心理学的分析,动机是人类行为最初的起因,即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人们的一些行为往往是为了获得某种回报或是达成一个怎样怎样的目标,以此为前提付诸行动与努力,例如我们的升学考试、工作培训及计划规划等,目标与回报作为一种动力,称之为外显动机;当然,人们也会有一些行为是某种“感觉”或者无意识的因素导致,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例如对于流浪汉的同情心、个人生活中的习惯表现或是亲友之间感情表达等,付出之前不会去计较结果,称之为内隐动机。动机还有其他的分类,但是,正确的选择却至关重要,因为动机往往决定了行为方式。隐性动机成为强调结果行为的起因时,南辕北辙;外显动机使用广泛,然而并不是情感表达行为起因的最好选择。

也许,有的事情可以用“简单”概括;也许, “复杂”才是所有行为的最佳诠释。这个世界会很复杂,也会很有趣。

再出发,将会有所准备~

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情感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首要的,关于管理情感是很多人难做到的,很多人对自己的情感是控制不住的,下面了解一下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吧。

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1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说,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们形成的否定情绪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暂的,痛苦一阵以后,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

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

情绪最基本的4种表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

“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2

情感心理学定理

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

2、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而已。

3、“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4、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5、两性心理学

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与,女人更看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爱有故事的女人,(原谅不了的只有淡忘,淡忘需要理由,理由是人感观后所得)

6、墨非定律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

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你对着一个异性讲出一些很肉麻但是你自己却不认为肉麻的语句时,你可能已经爱上这个异性了。

8、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9、男女思考角度不一样。

10、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11、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12、值得你思考这段感情是否放弃的耳闻

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3

“情感困局”会让人觉得煎熬,更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痛苦。它往往指的是相爱的两个人在感情中某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向着破裂的方向发展。

经常会有一些人来向我诉说他最近遇到的感情矛问题。有些人是在相互之间冷战,而有些人则觉得里两个人最近关系要走到尽头了,之所以不分手,是因为舍不得。

其实说来说去,我们之所以走不出去那个坎,需要外人的帮忙,还是本身的检讨与思索不足,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于在外界找问题,却从来不会主动的去思索自己身上的不足。

心理学发现,几乎所有情感的困局,都源自于同一个思维方式,那就是“自我”。

自私是争吵的来源

为什么在恋爱前期,人们总是能够彼此相处的那么和睦,原因就在于两个人之间完全是站在对方当角度去思考问题。

你会主动的去关心他,却不曾想过对方怎么来关心你。这段付出是单纯且浓烈的,他们本身就是付出性的行为,而且他们会很享受于付出后带来的某种愉悦感。

但是随着两个人深入的交往,一些人变得不再那么愿意付出,甚至两个人之间会出现不必要的争吵。这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开始启动“自我”机智,懂得在爱情中讨价还价。

一方开始注重自己的得失,开始注意自己在整段感情中的投入与产出。这个时候由于我们都是比较偏重于自我的,所以就会处处看不惯对方。

当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之上的时候,那么自然而然当对方所做的事情脱离了你的预期,脱离了你的控制,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他怎么变了,再或者说内心十分的接受不了。

“情感困局”通常都是由于这种只注重自我的思考模式产生的。

从来不会去主动思考别人,更不会去检讨自己,而是在别人那里找问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变得失望、沮丧、不满。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认知,当我们总是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想对方的话,最后只会导致对感情半信半疑。

公开谈“性”,不亚于去捅马蜂窝。尽管这是太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情感现象、教育现象。本人在近三十年心理求助中,临床案例遇到马蜂窝的人与事多得去了。大中学校步入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从小缺失性教育、性防范,被马蜂扎得晕头转向。有的失去健康甚至生命。尊崇性科学,家长、老师、男女学生,都应关注马蜂窝,端走马蜂窝。不是吗?

一、理解每一种痛苦

秋高气爽的季节,校园桂花分外香。

几位女生闯进工作室,焦急地说,“寝室有位女生,绝食、自杀,两天了。谁劝都没用。陈老师,求你啦!”“她愿意与我交谈吗?”我沉稳地回答。她们用目光交流后,“我们想想办法。”匆匆离去。

半个小时后,四个男生抬手抬脚,把一个女生抬来了。后面跟着那几个焦灼不安的女友。我先请这位女生坐下。再谢谢四位男生,并请他们离开。谈女孩子的事儿,他们在场不方便。其他女伴或坐或站不必回避。她趴在桌子上。“喝水吗?”慢慢晃了一下头。“生病啦?”仍不发声。“心事能说给陈老师听听?”依旧一动不动。

我只好把眼光移向室友。一位稍胖的女生会意地说,“她与一个男生谈恋爱,好了很长一阵子。最近对方提出分手。钟情的她气得不行,去找男生说清楚。对方或是躲着不见,或当面便吵,太伤他的心了。已经两天多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现在连走路、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啦,真急死人。”又一个坠入情网难以自拔的纯情女子。

已经两天不吃不喝怎么行?先得解决肚子问题,这是当务之急。时值中秋节后,我打开桌上饼干盒,内有月饼,请她吃。随手倒了一杯水。她不做回应。“吃陈老师的东西没关系。”趴着不动。“陈老师喂给你吃。”我拿出月饼用小刀切开,把一小块往她嘴里送,她拒绝开口。“你是我的学生,听过我的课。老师请你吃,不赏脸,我在同学面前多没面子?”旁边的室友也一个劲相劝。“你别伤了师生情。千万别把陈老师难受的也不吃不喝流眼泪呵。”说完,又轻轻拍拍她的肩膀,“给陈老师面子,吃一口也行。”或许是盛情难却,或许是饥饿难受,或许是食物香味的诱惑,她终于张开口,喂了两个小月饼,再喝了几口水。然后,坚决不吃,我也不勉强她。原本苍白疲倦无神的面孔,经过吃月饼,喝水之后,略显出一丝精神。尽管声音很细微,她慢慢细说着心中的隐痛——

两年前,他俩是在返校的火车上相识的。因为是校友,一路火车一路话,谈得挺投缘。学校不算大,吃饭、上课、散步,低头不见抬头见,接触多了情感深了。他个头高,却比我低一级,学习过得去,人挺仗义,也帅气。有阵子,他生病,我帮他洗衣服,买药送饭。他家在农村,经济较拮据,两人在外面吃饭都是我付钱我真情待他,他却甩了我,还说没理由。爱他一两年,大家都知道了,如今一下子抛弃我,没有心理准备,我接受不了。我死给他看。我是认真的。真气人,我恨不得杀死他这个没良心的家伙。越说越气,怨气被宣泄了出来,嗓音似乎也大了一些。

你家里还有谁?“有爸爸、妈妈、哥哥、还有一个奶奶。”如果你真自杀了,他们怎么办?怎么活?她静静地听着,过了一阵子才回答:“从小是奶奶把我带大的,最疼我。如果我死了,她也活不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眶里有泪花涌动。一个聪明且漂亮的女孩,又善解人意,犯得着为一个“负心郎”去死吗?你的死还能感动他吗?你都死了,即使被感动又有何意义?他决心放弃你,你还用死向他证明什么?一连串的问号,是想唤醒他的理智,帮助她从糊涂的情潭中拉上岸来。她的泪花渐渐收起,眼中多了一丝怨恨与自责的神情。

你现在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没有迟疑地回答:“好人呀!”你如果真的把他杀死了,是好人还是坏人?她轻轻地说,“坏人。”你为什么丢着好人不做,去做坏人?一个不懂得爱、不尊重爱、不珍惜爱的男人,值得你为他自杀吗?值得你去杀他吗?她不作声,心里肯定在想这些问题,她会寻找答案的。

你恋爱过吗?“没有。”你是初恋?她点一下头。初恋的“初”字什么意思?初,就是第一。我点头肯定她的回答。初恋呐?“初恋是第一次恋爱。”我边点头边问,有初恋,第一次恋爱,这意味着什么?她想想接着说:“有再恋呀!”很对,真聪明。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件事,造字时就考虑了男女恋爱的过程及其变化,有早恋、初恋、再恋、单恋、失恋、苦恋、多恋等等词的出现,多丰富呀。如果大家是一次恋爱就成功,还造“初恋”这个词干什么?只要造个“死恋”的词就够了,男女一恋到死,白头偕老,多好。初恋,就意味着失败,它是第一次嘛,第二次已经等着呢。你知道初恋为什么容易失败吗?“不知道。”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缺乏经历与经验,都不懂得怎么去恋爱,都在盲目地恋呀爱呀,对恋爱的复杂性、变化性、后果意识等等,缺乏心理准备。你知道什么是恋爱吗?她开初摇摇头,然后加上句,“恋爱就是彼此喜欢。”是的,恋爱就是男女彼此喜爱,互相爱慕的行为表现。恋爱是一个过程,一个彼此相识、相交、相爱的过程。通过认识、了解、考察、考验,越谈越近相互牵手,或者越谈越远彼此分手。所以,恋爱应该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或者牵手,或者分手。其实,牵手也正常,分手也正常;牵手了也可以分手,分了手也可以再牵手。我们要以一个平常心,来应对初恋,应对恋爱。说到底,恋爱就是选择爱人,选对了人幸福一辈子,选错了人痛苦一辈子。你说对吗?

她和室友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睁大眼睛看着我,有的竖着耳朵用心听,她也显得自然多了。当今社会,家长与老师只一味要求孩子与学生好好读书,考大学。对孩子与学生健康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避而不谈,甚至做出硬性禁止规定。忘了孩子是“人”,学生是“人”。不以人为本,不重视人性、人品、人格、人情的教育;屈从于“应试教育”,把孩子与学生变成了一种考试的工具和赚钱的手段。孩子与学生被异化了,还强词夺理说:“没有办法,全社会都这样。”多么可怕的危险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来,我俩握个手。”她同意了。我握着她的手说,“不会再干傻事了吧?”她有点激动,“放心吧,老师。谢谢你。”“不对,首先谢谢你自己,是你战胜了自我。”然后,我与其他女生也一一握手,夸奖她们的热情与善良。叮嘱她们请她下馆子,吃一顿热乎乎的面条,放点辣椒开胃。“记住,两天没吃饭,一餐不可以吃得太多。”她站了起来,在同学陪伴下,是自己走出我的工作室的。我把她们送出大门口,这次握手道别,说:“需要老师帮助时,欢迎再来。”她朝我弯腰鞠躬,转身离去了。

有人说:“男人无情地把初恋当做一次性饮料,满足渴望后,会毫不吝啬地扔掉。女人深情地把初恋当做哺育成长的乳汁,一辈子品尝它,回味无穷。”这位女生会走出初恋受挫的阴影吗?我惦记着。她真的找回自我、自尊、自信与自爱了吗?我期待着。

二、听见每一个求助

咚、咚、咚,伴随敲门声,工作室走进一位中年妇女。“你是陈教授吗?我慕名而来求助的。”我请她坐下谈,且递她一杯茶。“谢谢。”我和老公都是纺织工人,没读多少书。前些年,工厂改制,我们都下岗了,只得给人打工谋生。生了个女儿,一直读书不用父母管。如今读初三了,长得比我还高,像个大姑娘。讲到这里,她停下来,连喝了两口水。话锋一转,就数落女儿。嘿,陈教授,丢丑了。不晓得哪根神经搭错了,都快一年,女儿把我视为仇人,不看我,不理我,不叫我,不跟我说话。我弄饭给她吃,买衣服给她穿,挣钱给她花,对她一百个好,怎么养成一个无情无义的白眼狼?说到伤心处,这位一脸愁云的妈妈哭了。我递上纸巾,任其宣泄,没有插嘴。

待她稍微平静后,我问,“女儿何时来例假的?”母亲一愣。“小学六年级。”母女关系一直紧张吗?“不。”怎么突然变了?“我弄不明白。”你和她爸爸没有与女儿沟通?死丫头什么都不说。“青春期的女孩最敏感、脆弱、多变。她不叫你、不与你说话,一定有她的理由。关键要找到那个心结。”妈妈点头认同。立马求助我,叫女儿来谈谈。“她愿意来吗?”为娘的摇摇头。我和她爸肯定叫不动。想了想,我给她一个建议,请班主任动员女儿来。母亲认为这个方案可行,不妨试试。

星期天上午,女儿跟在妈妈后面走进了工作室。我请母女坐下,然后沏好两杯茶。凡走进我的工作室,就是我的客人。“欢迎你。”我伸出右手。女生不习惯,停顿片刻,还是与我握手了。“挺面善漂亮的青春女孩嘛。”“谢谢。”听到夸奖,略显羞涩。“妈妈前几天来找我,说快一年了,女儿不叫妈,不与她说话。你知道吗?妈妈心里难受呀!那天在我这里痛哭了一场。”女儿脸蛋蛋依旧阴沉,两颗眼珠看我看妈快速转动了一下。“你愿意同陈老师聊聊吗?”她没有认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女儿不叫妈、不与妈说话,我想,一定有理由的。”这句话,女生感兴趣,她的眼神说了话。“我俩聊聊,妈妈可以旁听吗?”她慢慢晃了晃脑袋。妈妈看见了。起身。“好,我出去。”随手把门关上了。

妈妈走了,女生似乎有一种轻松感、安全感。“快一年了,你不叫妈妈,不与妈妈交谈,却在家里吃住,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出门不见进门见,你心里也一定很不好受。是吗?”一句被理解的话,打开了泪门,无声的泪珠成串地往下掉。我用手指指桌面的纸巾。待她平静后,“你愿意把不理妈妈、不叫妈妈的缘由,说给陈老师听听吗?”她用纸巾擦擦眼泪和鼻涕,喝了一口茶,终于开口说话了——

从小,爸爸妈妈很疼我。慢慢长大后,逐渐懂事,知道他们下岗谋生不容易。我更用心读书。尽管他们很忙,文化程度不高,难以陪我学习,做女儿的总会感恩父母的。初一开始,我发育很快,一下变成了大姑娘。从这时候开始,妈妈喜欢唠叨,总说男孩子好坏,要我远离他们,当心吃亏上当受到伤害。说一次、两次就算了,老挂在嘴上烦不烦?一年前的某天下午,放学早。有位同组的男生向我借书,便一道来到我家。拿了书,就坐到我房间里说闲话。他很幽默善谈,平日阅读广泛,是个浑身有故事的帅哥,大家都喜欢他。正当我俩有说有笑时,妈妈下班回家了,看见男孩坐在我床边,立马拉长了脸,大声问我,“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同学见状,起身拿书就走。我送他到大门外。当我返回房间,看见妈妈正翻被子和床单反复查看。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问她“找什么?”她没作声,却找得很仔细。我突然脸红了。“天呐,母亲怎么能这么做?!”她分明在找毛发?!在找血印?!“你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我的尊严被毁了!怒火三丈高,立刻叫她走!然后,关门痛哭。晚饭也不吃。自此之后,我不愿同她说话,也懒得叫她。为什么她不认错?为什么她不向我赔礼道歉?一想到她翻被子床单的场景,我没法跨过那道心坎哟!太伤我的心了!第二天去学校,那个男生看见我说,“你妈妈怎么那么凶?”陈老师,你叫我怎么做人啦?

呵,是这么一回事。我理解青春期女孩的情绪变化。“你想化解母女矛盾、改善母女关系吗?”她一直望着我,迟迟不吭声。也许内心正在纠结,进行思想斗争。喝过一口水,缓缓地点点头。这是我期待的结果。“去,把妈妈请进来。”她起身出去。一会儿,妈妈跟着女儿后面走进了工作室。此时,我从桌上书堆里,找出贾容韬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对妈妈说,“孩子的问题常常不是孩子的问题。父母是儿女的天然老师。别看孩子天天在我们身边,父母真懂女儿吗?未必。”我又把孙云晓的《拯救女孩》摆在她俩面前,建议买来好好读读,看看女孩女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情感特点。长大真的不容易呀!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啥时候变?怎么大变?妈妈和女儿都没有回答。我再拿出第三本书,杜启龙的《陪孩子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一个“暴风骤雨”的阶段,很多身心健康问题都始于此。我们常赞美青春美好,殊不知,青春阳光下可能隐藏着青春迷茫、青春疼痛、青春不知所措。所以,需要关注,需要学习,需要陪伴。

做好这些铺垫后,我便把女儿刚刚说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复述给妈妈听。一脸疑惑。这是事儿吗?“当年外婆不就是这样教我的吗?我错啦?”妈妈自言自语。我微笑地问,你小时候在哪里?“在农村长大。”孩子外婆读过书没有?“世代为农,文盲一个。我也是小学毕业。”现在时代不同了,生活不同了,观念不同了,你承传乡下妈妈的话,在城里长大的女儿不愿听。你按照当年妈妈思维作出的事,如今时尚的女儿特反感。真是好坏一句话,好坏一件事,源于“代沟”哟。听话听音。机灵的妈妈立刻转身面对女儿,像自言自语,又像认错自责:“没想到,我做事,竟伤害了女儿。真抱歉。”我立即抓住时机对女生说,“不容易,妈妈认错了、道歉了。来,站起来,跟妈妈握握手,再抱抱。”当母女握手拥抱时,两人都哭了。女儿抱着妈妈的肩膀边哭边说,“妈妈,我也不好。”一年来的亲情纠葛终于化解了。

临走之前,妈妈把手机给女儿。“把那本三本书拍下来,好网购。我们都要多读读书。”

三、支持每一份热爱

手机响了。“喂,陈忠教授吗?”“是的。哪位?”“陈老师,十多年了,手机号码没有换?”“老换手机号干什么?”“我是你的学生,当年听过你的选修课。《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和《现代家庭理念与实践》课堂笔记,我一直珍藏着。关于心理健康和家庭问题的启蒙教育,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它的作用。你治学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令人敬佩。”“这么多年,你不与我联系,从未来看望,突然打电话夸我干嘛?哈哈,一定有事求我。说事吧,直奔主题。”“老师不愧是既懂心理又善解人意的幽默益友。是的,老师。我遇到麻烦事情,只好求助于您这个老人家。”

从学校毕业后,回到故乡,在长江边上一座农村中学,教语文,兼做班主任,算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结了婚,有了孩子。用你当年的话说,“人生百年,四个字,两件事:立业,成家。”我也知足常乐。现在,我带了个初三班,40来个学生。你也知道,农村的中青年几乎都外出谋生,丢在家里的全是老人、妇女和大量的留守儿童。为方便乡下孩子读书,我们学校有寄宿部,提供食宿服务。上周五下午放学,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少数路程太远的学生还留宿学校,准备第二天早晨走。谁知道,鬼使神差,我班一个挺老实的男生,趁天黑人少竟溜进女生宿舍,摸了一位女同学的乳房,吓得女生大叫,他也跑回了房间。这样的事情,我校是第一次发生。校长很重视,把我找去,商量怎么处理?他的意见,倾向于退学。“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流氓学生。”话说得很重。“陈老师,农村留守孩子,一退学,这辈子可能就毁了。”当时,我恳求校长,让我找当事双方调查一下,做做思想教育工作,稳定情绪,最后根据客观事实作出裁定。校长说,“好,得抓紧点。”我还向校长建议,暂时保密,不宜张扬,不要二次伤害未成年人。陈老师,此事,如若视为“流氓行为”,用道德标准判定,很可能退学“硬处理”。倘若视为“青春冲动”,换成心理障碍去看待,或许可用宽容之心去变通,改用“软”处理,留他一条生路。“老师,我想听听你的指教。”

人们常说,青春期是多事之秋。出现这样那样棘手的事情,不要急着简单、草率做出处理,甩包袱。记得毛泽东说过:“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他的先头。”请把男生女生的情况和情绪弄清楚了,我们再商讨,好不好?这个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有点长。

三天后,又来电话了,事情是这样的。男生15岁,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多年。他跟着奶奶和两个未成年的双胞胎姐姐(正读高中),生活在一个女性的家庭。平日斯文本分少言语,学习在班上中间偏上。最近连续读了几本言情小说,书中风情万种的异性爱恋,刺激着少年青春萌动。那天傍晚还书回寝室,路过女生宿舍(平房),发现房门虚掩着。看看四周无人,迟疑片刻,竟壮着胆子进去了。房里的灯没开,隐约发现门边不远的下铺有人睡着,线毯下女性隆起的两个小包包,有一种诱惑力。轻轻触摸。立刻惊醒刚入梦乡的女生。“谁?”男生吓跑了。初次为之。事后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莫及,心神难定。同时,他表示认错、改错和向对方道歉(用匿名的方式写信),态度是积极的。那天,初二女生寝室有三人,另外两人去浴室洗衣洗澡,所以房门没关严。发生那事时,因为宿舍昏暗,瞬间慌张之中,谁也没看清谁。女生自然受到惊吓,少了一份安全感。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次鲁莽行为尚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与这位女生交谈过,由于事态没有扩散,她的情绪较为稳定。当转达男生的歉意后,她展现出一种宽容姿态。这样,我更坚定争取‘软’处理”。听完他的介绍,我表示认同这种想法与做法。

“谢谢。陈老师,我还想借助你的影响力,去帮助这位青春萌动的少年。”“我能做什么?”“老师,如果我把上面的想法与做法向校长汇报,他未必会采纳。倘若您老发话,便有作用的。校长虽然不是你的学生,但在市教育局校长培训班多次听过你的课。回校后在教师大会上,介绍你的教书育人观念和乐于心理施助的精彩故事,校长对你很敬重。”

“如果你觉得我说有用,那请你拿纸拿笔记下我的几条建议吧。”一、学生来学校是为了求知、求能、求德。凡不懂的、凡犯错的、凡继续提升的,都需要教育、关爱、引导、宽容,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二、中学,面对的是学生,也是未成年人,他们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个躁动不安的阶段。根据这一生理、心理、行为、情感特性,遇事以小心谨慎为好。三、在人生征途上,任何人都可能在为人处世中出错。这很正常。有教育家甚至鼓励青少年犯点错误、经历挫折,吸取教训,长长见识。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一看见学生出错就大惊小怪,过度焦虑。要有一颗平常心。四、任何事情的处理,可以有多重选择。有多重选择便可以比较,从中选取最佳方案。比如这个学生、这个行为,套用道德评价,冠以“流氓”帽子,用力一推,给退学或开除处分,就可能毁了他一生。如用心理健康判定,视为“青春冲动”,拉他一把,施以教育或适度劝诫,就可能挽救了他,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

两天后,接到电话,学校采取了“拉一把”的办法。

几个月后,电话告知,他的学生以优异表现,走进了县城重点高中。

心理学的故事优秀读后感1

 心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看完《心理学的故事》后还是不能很好地明白它。希望能通过学习而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学习时都要学习心理学。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由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接触心理学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从中学到了,也感悟了许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现象都可以用心理学去分析、解决,就越发感觉到心理学的魅力。

 由美国作家墨顿·亨特著的《心理学故事》讲述了不同的学家的心理理论,这本书其实可以当做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因为情节比一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生动、有趣,所以不会显得枯燥无味,我在看书的过程也不会因为太难看懂或者无趣而中断我的看书热情。

 第一章为我们介绍了众多的学者们,心理学家亦或是无心插柳的学者们,他们大多的都是你所熟知的先哲们,他们的思想,他们曾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每一句都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去品味一番。详细的内容介绍,使得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就如你会发现在哲人希波克拉底的眼里,人的情绪和情感都是来源于大脑,人的喜悦、悲伤、忧郁以及眼泪都是来自与大脑。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秘密花园。我们守口如瓶,我们学会遗忘伤痕,可是某些深藏的记忆,却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那是连我们自己也渐渐难以了解的世界。岁月可以埋藏真相,却很难真正磨灭潜意识里那些模糊的影像,它们常常窜入梦呓,有时也侵蚀意志。我们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说我们的精神没有疮痍,我们的心灵不曾哭泣,只是我们残存的意志,在努力维系那根已经绷紧的“弦”。生活的麻木不仁与内心的苦痛不安,源于对角色的绝对界定,源于心理学的缺失。感谢心理学,在我们茫然无措的时候,陪着我们走下去。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老师在学习时都要学习心理学。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我是学营销的,以后可能会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应该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离才可以很好地进行工作。

 古人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的妙用不仅仅可以了解别人的思想还可以治愈心理的伤口。而这本书使我更加了解心理学和了解自己,朋友。

心理学的故事优秀读后感2

 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所谓的死胡同不过是一条街的拐角,走出这个拐角,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了。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肯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几只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

心理学的故事优秀读后感3

 在百度你找了一些心理学入门的书籍,看来看去还是决定去看老师推荐的《心理学的故事》,我看过之后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明确,而且简单易懂!《心理学的故事》,由美国作家墨顿·亨特著,由李斯翻译。

 这本虽然写的很易懂,但是不认真仔细的阅读也是不能品位出这本书所传达的知识,所以我只是认识阅读了个大概,只能说以后在仔细阅读了!

 这本书其实可以当做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因为情节比一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生动、有趣,所以不会显得枯燥无味,我在看书的过程也不会因为太难看懂或者无趣而中断我的看书热情。

 看第一章,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情绪和情感来源与大脑,人的喜悦、悲伤、忧郁以及眼泪都来自与大脑!

 我刚来读大学的时候就学了《苏格拉底的答辩词》,虽然这篇文章和心理学的联系不是很深,但是从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两个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并不认为心理学和哲学有多大关系,看过《心理学的故事》之后,才了解,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原来众多的文化之间是有这很深的联系。

 柏拉图认为,肉体是腐朽的和堕落的,灵魂是不可玷污的,纯洁的;欲望和饥饿是麻烦和罪恶的源泉,而哲学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体把各种爱和恐惧和新奇的喜好尽数塞给我们……我们成了伺服(肉体的)奴隶。如果我们有了对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抛弃肉体——灵魂自己会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后,我们会得到希望的智慧,变得纯洁,与纯洁的人对话……而且,除了灵与肉的分离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纯洁可言呢?”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是参考了网上很多人见解,但是还不是很理解,我想只有仔仔细细看完书才能理解,不过这句话,我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在第一章前科学心理学里,讲了很多的学者们,有是心理学家的,也有无心插柳的学者们,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们的`思想,他们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但是因为很详细,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就像书上说的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书中有段对梅斯梅尔氏疗法的描述,使我对催眠法很是神奇,书中写到1882年,法国科学院接受了催眠法,认为它是一种与磁力无关的神经生理学现象。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心理学的故事优秀读后感4

 我没有读书记录读后感的习惯,应一个朋友的要求,我记录点关于这本书的好的东西,我认为的,如果能给这位朋友有所启发,也是一件好事,我也很高兴。

 这本书分3卷,因为时间和理解的难度,我读的进度很慢,目前只读完1卷。

 1卷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先驱们。很多先驱,我不一一说了,各位先驱有自己的观点,有些是在前者的观点上再进步。

 摘抄:奥古斯丁认为:灵魂或精神会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反过来,灵魂或精神也可以影响身体状况。

 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虽然,我还不能完全领悟灵魂的根究,但如果细读这个观点,我觉得可以从中领悟很多。

 说点题外话,在未接触心理学的任何知识前,当我处于矛盾的境地时,一般是顺其自然,但这样,有时会失去自己想要的。现在,我听自己的内心,当我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无法确定时,我会让自己静下来,跟自己对话,听从内心的,世间之事,太多的没有正确与错误,而在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内心烦躁时,我会问自己,为什么烦躁,是因为认为自己的有些行为不好吗,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如果自己认为这些行为没有什么错误,那就是要求过高了,与自己的初始言语有冲突,需要调节。这样的结果时,我能够处理好不良情绪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我喜欢用文字来表述心情,当在码这些文字时,也是理顺自己思绪的一个过程。

 当然,男女有别。

心理学的故事优秀读后感5

 心理学就像黑暗中笼罩于我们身上的一个光圈,当我们的心灵不断成长,知识不断扩充,我们所接触到的黑暗与未知,将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广阔。那些古代的哲学家,就是这样在黑暗与光明的交际处摸索着,寻找内心深处的秘密。即使生活贫瘠,即使病痛困扰,即使生命殆尽,也不能停止思考。即使被误解,被歧视,被打压,也要不断拷问心灵。他们不知道,心理学起源于他们奇怪的大脑,他们更不知道,心理学陪着人类,走过了那么多悠久的岁月。

 《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斯梅尔、巴甫洛夫、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皮亚杰、斯金纳——这里列举的有孤独的修行者、耽干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者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读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吸引人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在第一章前科学心理学里,讲了很多的学者们,有是心理学家的,也有无心插柳的学者们,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们的思想,他们参与涉及心理学的故事,但是因为很详细,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也可以学到许多与人交际的知识,感谢领导推荐了如此好的一本书。

女人情感心理学

女人情感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女人才能更好的追求女人,而如果要了解女人,不能只看外表,她们的心理也需要我们去好好的分析,下面为大家分享女人情感心理学。

女人情感心理学1

1、尊重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个女人,你首先要给她最起码的尊重,不要强悍地接近她,你的强大只能让她远离你,使你疏远。给她尊重,让她看到你的时候,不要一副厌恶的样子,只有这样,才会有机会知道她走近她哟。

2、爱护她

对于女性而言,面对男人,安全才是第一要务。当女人允许你接近她时,不要做伤害她的举动,即使你很想和她拥抱,也要好好的照顾她,不让她稍微害怕一点。

3、在乎她

一个女人很敏感,对于任何接近她的事情,她的内心非常清楚,即使她什么也不说。首先让她明白,你是那么的在乎她,你宁愿自己一个人背起感情如潮水般的,也要让她轻松开心,只有这样,她才能放心地让你接近。

4、理解她

别以为女人的心就像海底针一样,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女人的心中。女性内心其实很简单,想要一个理解,一份简单的幸福。看到她的动作,你也许还不明白是什么,所以不要急着问为什么,默默地跟随她的行为,让她知道,你也许不懂,但却深深的理解。

5、走进她

最后,女人情感心理学!要真正理解一个女人,就得走近她的内心,理解她表情背后的真实。女性很敏感,除非她确定你就是了解她的人,否则她会一直保护自己。缓慢地走近她,让她明白,你想要的是一个敞开心扉的她,你给她的也会成为你的全部。

女人情感心理学2

1、女人喜欢热情直率的男人。

因为他有独特的魅力(自信的体现)。反而讨厌那种说法拐弯抹角,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过于含蓄的男人(没有自信的体现)。所以,我们在邀请女生的时候,要直率。

如果对方不喜欢,她可能会通过暗示或者找其他理由拒绝。如果对方沉默,你可以判断她不会拒绝你的邀请。与此同时,你也要让她觉得我对你感兴趣,约你出去。这样做可以安慰她。她不是一个随便的女孩,只是因为你真诚的邀请她去赴约。

2、女人不喜欢男人一句话就道破天机。

女性有一种心理防御本能,经常用语言掩盖自己的初衷。假如男人自作聪明,直截了当地说破女人的心事,往往会引起反感。因此,在追求女性时,一定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观察自己的言行,委婉地说话,准确地掌握分寸。

3、女人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的男人。

女人喜欢刚毅、勇敢、热情、爽朗、勇于负责的男人,而那些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男人却被鄙视。因此,男人应该在女人面前充分展示男人的优秀品质。例如:过马路时主动牵女孩的手,看恐怖片时抱紧女孩,主动送女孩回家等等。

4、女人渴望激情。

一般而言,女人情感心理学中,女人的生活平淡无奇,她们也渴望充满激情的生活,希望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让生活变得有趣。因此,他们不喜欢刻板、守常规的男人。当然,在迎合女性这种求刺激、求变化的心理之前,首先要让她们在理性上确认你是一个作风稳定的人,然后才能打破常规,创造新意,让她们充满兴趣。于是YYQ诞生了…

女人情感心理学3

一、恋爱及其发展阶段

(一)恋爱

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二)恋爱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爱慕期。在这一阶段开始感觉到某异性的特殊魅力,倾慕对方的仪表、风度、气质、言谈、品格、才能等肉体和精神魅力,被深深吸引而迷醉。总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捉摸不透的亲近欲和冲动,想去接近对方又不敢贸然去做出什么行动。这是一个如醉如痴的失魂落魄阶段。有的人一直处于这个单相思阶段,不敢表达。

第二阶段:表达期。经过前一阶段的想象、揣摩,终于鼓足勇气向对方表白了自己的爱慕。这时主动表白的一方常会神色紧张、心绪不宁,接受表白的一方也会不知所措。这是恋爱心理发展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比较短暂,但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如果被拒绝,则恋爱的启动终止。

第三阶段:晕轮期,或称浪漫期。在这个阶段,双方经过表白并接受对方的爱慕,恋爱关系便正式建立。双方立即亲密起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爱的是自己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影像。他们把自己心中理想爱人的优点全部投射到对方身上,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感觉非常可爱。两个人恨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

第四阶段:磨合期,或称矛盾期。在这个阶段,狂热过去,情感逐步恢复稳定,不再整天腻在一起,不再过于迎合对方说出去逛街就去逛街,女孩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怀疑男方是否真爱她。双方常常会发生争执、吵架。如果不是双方都有诚意和热情,爱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很容易就结束。因此,这个阶段的女性应适当控制自己的情感,相信对方,多一些理解。

第五阶段:理性与平淡期。在这个阶段,彼此了解更加深入,能相互理解,懂得了如何取舍退让,爱情变成彼此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动力和寄托,两人彼此信任,感情比较稳定,很难再分开,彼此相知相惜。

恋爱过程中,有的人从晕轮期直接进入理性期,有的从理性期又回到矛盾期,或在更深了解的基础上再回浪漫期。总之,要使恋爱关系持续需要诚意、智慧和毅力,如果决定结婚就自然走入婚姻殿堂。

(三)从激情爱到伙伴爱

爱情分激情爱和伙伴爱。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

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一般来说,恋爱的初期激情爱的成分多一些,随着彼此关系的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情感会转变为伙伴爱。

激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中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

印度学者古普塔访问了印度西北部城市斋浦尔的50对夫妻,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会不断减少;由家庭之命结合的夫妻,开始的爱情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感情会慢慢增加,5年后大大地超过了因爱而结合的夫妻们。

神经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发现一对情侣的爱情可持续的最长时间为30个月左右,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辛迪·奈克斯调查了37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生活的5000对夫妇,并进行医学测试,得出的结论是:18至30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男女相识、约会、结合和生子,之后,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

奈克斯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促成的,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而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鸡尾酒”便会失效。之后,男女要么分手,要么让爱变成习惯[9]。

亲情是比爱情更加稳定的一种情感。婚姻只是消磨了一种感觉,但是另外一种感情却在这种消磨中破茧成蝶,亲情是人类最稳定、最复杂、最珍贵的情感。

二、女性恋爱中的表现

当女性处于某一男性追求的时候,开始时会表现得内敛、妩媚、羞涩、平静以及用间接的方式与这男性相处,并且,此时的女性戒备心理特别强,她们害怕被异性欺骗,所以会谨慎地考察对方。

一般来说,女性在恋爱中更投入,容易被感性冲昏头脑,所以容易踏入误区。大部分女性都会有梦幻心理,她们会幻想自己的恋爱,幻想自己是轰轰烈烈故事里的女主角,会为恋爱添上过高的期望,不切实际。而男性往往只能短时间地沉溺于爱情之中,且即使在热恋中也不会忘记他肩负的事业重担。正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说:“爱情是男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却是女人生活的全部。”

女性一旦堕入爱河,就会立即疏远昔日的一切朋友,但是男性却希望二者兼有。法国女作家莎尔美这样说:“爱情对男人来说好似生活中的插曲,而对女人来说却是她们一生的历史篇章。”《埃特伯雷故事集》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武士犯了重罪,国王把他交给王后处置。

王后命他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女人最大的心愿?这位武士当场答不上来,王后给了他一个期限,到期再答不上来,就砍他的脑袋。于是这位武士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求答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保住了自己的脑袋。据说这个答案经过全体贵妇讨论,一致认为是正确的:“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单一贵妇群体讨论的结果,有阶层偏见。

三、两性爱情心理比较

首先,女性比较固执、刻板,男性则容易见异思迁。女性在爱情发展中情感容易过多卷入,一旦爱上某个人,则难以听从别人劝告(棒打鸳鸯不分离)。男性则表现的容易见异思迁,容易变心。

其次,女性比较含蓄,男性则积极主动。女性在与爱恋对象沟通表达上更隐秘含蓄,抱有间接地流露情感;男性则心情比较急躁,喜欢“速战速决”。

最后,女性戒备心理较重,男性则容易一见钟情。女性选择恋爱对象注重能力和才华,不肯轻易允诺;而男性则容易被女性的外貌所征服,多见为一见钟情,相信女性的话,几乎没有怀疑对方的念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74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