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
一张收有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经8年的修补和完善,终于亮相台前接受民众的检验。省语委办表示,会后将会对这些有益的建议进行认真整理和总结,及时向国家语委上报。
本网8月25日讯(记者金姝)一张收有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经8年的修补和完善,终于亮相台前接受民众的检验。日前,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起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活动,为我省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就字表的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今天由省教育厅、省语委共同举办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上,近20位语言文字界专家、学者与民政、公安、信息化等部门代表,围绕字表制定的实效和可行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充分肯定字表制定发布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省语委办表示,会后将会对这些有益的建议进行认真整理和总结,及时向国家语委上报。
四川凉山《彝族挽歌》将申报国家级“非遗”
中新网成都8月27日电(邱天)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文化、广电部门近日组织拍摄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彝族挽歌》,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该县没有国家级非遗的历史。
“彝族挽歌”是指逝者亲属以吟、唱的方式哭诉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歌,彝语称“俄”,意为“哭嫁歌”。在宁南县广大彝族聚居区,只要有彝族老人去世,“彝族挽歌”就将上演。
2006年,宁南县成功申报“彝族挽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凉山火把节期间,宁南县文体局及广播电视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稻谷乡笋子村完成了申报片的前期拍摄,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后期制作,预计9月前可将全部申报材料上报国家文化部门接受专家认定。(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弹唱
“茶花开了会有凋谢的时候,欢乐的人儿没有老的时候;树长得再高也有枯萎的时候,欢乐的日子没有完的时候。把所有想的这些变成一杯水一杯酒,大家一起喝一起分享快乐……”年约而立的布朗族喃玛侬侬(布朗语:漂亮的妇女)玉儿和玉甩绕着炭焰旺燃的火塘边舞边唱,张弛有度的双臂上镯环烁目,紧身的无领短上衣和红、绿相间的横纹筒裙将其匀称的身材包裹得愈显修长,舞姿愈显婀娜柔美。
“布朗弹唱是我们布朗族特有的演唱方式,曲调欢快明朗,悦耳动听。玉儿她们现在表演的是布朗弹唱中的《布朗祝酒歌》。”玉儿所在的打洛镇曼夕阳村村长岩伍杆一边用小三弦琴为玉儿俩伴奏,一边介绍:曼夕阳村历属云南勐海县,紧邻缅甸。村民的语言、信仰、生活习俗,包括肤色、着装等都与缅甸、泰国相近。全村491户2078人中,有6人被州里评为民间艺人。玉儿、玉甩和他本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玉儿还曾参加州里组织的文艺团体,到北京,甚至是马来西亚演出过布朗弹唱呢。”作为一村之长,岩伍杆为村子里能有像玉儿这样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感到自豪。
布朗族的火塘是一个四方形的土框,上面架有铁三脚架,用于支锅烧饭做菜。火塘既是做饭菜的,也是迎接客人、取暖的地方,是一家人活动的中心。由于西双版纳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来此采访的几天中,天空总是挂着雨丝。玉儿等人演唱的时候,正是大雨滂沱。虽正处盛夏,屋外的阴雨却让人顿生寒意;然而,玉儿们的歌声加上屋内烧得正旺的火塘让人倍感温暖。
伴随着动听的小三弦琴声,玉儿和玉甩两双手高擎着四支燃烧着的小蜡烛又相继跳起了表示喜庆祝贺的蜡条舞。
“布朗人非常喜爱歌舞,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过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载歌载舞,兴味盎然。”乡党委副书记余智鑫对布朗弹唱介绍得很详细:布朗山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四调,巴达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同曼等五调。各类曲调不变,唱时可随时变换歌词的内容,能在不同场合表达不同的感情。“而且,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小三弦等乐器,有圆圈舞、采茶舞、猴舞、癞蛤蟆舞、蜡条舞等。在墨江的布朗人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还都要举行‘跳歌’——又跳舞又唱歌。因步法不同,‘跳歌’又有‘二则歌’和‘三则歌’的区别。跳舞时有乐器伴奏,由一人或数人弹着优美动人的小三弦曲调,舞蹈者随着音乐的旋律边舞边歌,往往通宵不散,难解难分。”
史料显示,在布朗弹唱中,情歌尤其纯情天真,这与布朗族婚姻制度比较自由有关:青年男女在婚前完全是自由恋爱,自由择偶。每当夜幕徐降,青年们三五成群相约去姑娘家戏谑谈爱,或对唱情歌。这类情歌比喻生动,情感真挚。下面即是一首男对女追求时的情歌:“你像‘章灌’花一样漂亮,你像‘挪邦花’一样芬芳。你像万绿丛中的红花树,我深深地把你眷恋。愿永远和你依偎在一起,一刻也不分离。”
布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除了布朗弹唱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布朗族的男子还喜练武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武术场上也照样可以飞舞腾跃。主要的武术有‘景歪’(长刀舞)、‘景纳’(木棍舞)、‘景弟’(拳术舞)等等。”余智鑫说,这些武术往往又与舞蹈糅合为一体,刚健有力,动作迅速,充分体现出布朗人的勇敢。
2008年,“布朗弹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组图)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钱文胜) 8月2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开幕。展会以“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着力展现东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覆盖东北、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展示交易平台。
本届展会产品交易涵盖电视剧(节目)、版权交易、文教用品、IT动漫、工艺美术、书画古玩、出版物等10大门类文化产品以及服务项目5万多种。
2009年
1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请示,同意将江苏省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凭借独特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资源,填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空白。至此自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国务院又陆续增添了12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无锡、南通。
1月10日至2月10日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这是中国美术馆建馆46年来首次举办的工艺美术作品大展。
2月9日 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活动持续至2月23日结束。整个系列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3)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4)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5)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
2月17日 由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京杭逸韵——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在2月17日至3月8日期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综合呈现中国京杭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精华,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以及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
2月 圆明园兽首事件。法国佳士得拍卖行25日在巴黎“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3月2日,最后竟拍者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3月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距今约12—15万年、用鹿角雕刻的。“许昌人”是由出土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古人类化石而命名的,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一环,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古人类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此次发现的鹿角立体雕刻鸟化石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3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龙门石窟第一次大规模窟前遗址考古发掘——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考古发掘日前取得重大收获,出土文物1700余件。
3月19日 我国首家回族医学“汤瓶八诊”培训学院在宁夏医科大学揭牌,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医药学领域唯一一所传统的正规理疗培训机构。
3月24日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宣布,发现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长为两百八十七厘米的一件戟遗迹已修复成功,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戟遗迹。
3月31日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等发现从入围的25个项目中被评中。“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自今年起,十大发现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协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
4月2日 甘肃发现距今约四千年大型西羌古国文化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文物普查组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发现完整的齐家文化白灰面房址,在甘肃尚属首次。齐家文化也称西羌古国文化,是科学家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考察时提出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命名。
4月10日、11日 为期两天的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无锡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文化线路”遗产这一国际新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这三条“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内容。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五省的泉州、广州、宁波、扬州、蓬莱五城市初步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计划。论坛还讨论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开启了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新阶段。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从2006年起常设无锡,今年已是第四届。无锡论坛每年确定一个国际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前三届论坛分别通过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无锡建议》、《中国乡土建筑保护——无锡倡议》、《关于保护20世纪遗产无锡建议》。
4月17日 三峡文物“国宝”石宝寨保护工程完工开放。据统计,三峡库区需要保护的文物点共1087处,其中有700多项地下文物,300多处题刻、古桥梁、古民居、古建筑等地面文物,这些文物古迹有1/3要搬迁到185米水位线以上进行保护,1/3留取资料,1/3进行原地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构建了旧、新石器时代长江文化序列,揭示了巴文化的起源、分布以及巴楚、巴蜀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三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轨迹。
4月24日 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706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4月25日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清华简”研究获重大发现。经过几个月的整理研究工作,最终确定于去年7月由校友捐赠的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05正负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在这批清华简中发现多篇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还新发现了周武王时的乐诗,弥补了学术史上的空白。
5月8日 38件珍贵文物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仪式在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北广场举行。这是继国家文物局将征集到的首批8件珍贵青铜器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后,该馆收到的第二批珍贵文物。2006年12月2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奠基,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陈列布展、文物征集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总体进度要求,中国文字博物馆计划2009年年底正式开馆。
5月11日 位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下午2点28分正式开馆。这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地震博物馆。
5月12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冯骥才领导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出版了《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和《濒危羌文化》。
5月14日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在中国古籍保护网公示,4485部古籍榜上有名,多种在《中国善本总目》未曾出现过的古籍浮出水面。同时公示的还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62家申报单位榜上有名,较首批多出9家。其中,拉卜楞寺是特别破格推荐入选的。公示期为7天。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旅游”。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水文题刻保护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成开放,这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深水中原址保护古文物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文题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其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尼罗河中类似的文物。三峡工程全部完工之后,三峡库区将蓄水到达175米高程,白鹤梁将永远淹没在水面30米以下。
6月1日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主题是“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设置了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非遗公园博览会、国际论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以及三百余项配套节会活动。国际论坛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并达成了《成都共识》。另外还设有崇州、郫县、都江堰、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坊文化保护片区五个分会场。
6月13日 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1、冯骥才作品有:《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
2、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教授。在文学上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1、冯骥才作品有:《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
2、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教授。在文学上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冯骥才的散文集里的精选文章:黄山绝壁松
长衫老者
珍珠鸟
花脸
逛娘娘宫
快手刘
歪儿
书架
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书桌
挑山工
捅马蜂窝
哦,中学时代……
记韦君宜
我的“三级跳”
夕照透入书房
逼来的春
苦夏
秋天的音乐
冬日絮语
日历
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
灵魂的巢
我心中的文学
绘画是文学的梦
画飞瀑记
挽住我的老城
我们共同的日子
细雨探花瑶
为周庄卖画
精卫是我的偶像
谁能万里一身行?
羌去何处?
废墟里钻出的绿枝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巴黎的天空
高山上的海蒂和她的父亲
古希腊的石头
三千道瀑布
精神的殿堂
家庭的遗产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爱犬的天堂
西方人与人
公德
小动物
公路与法
买鞋
巨笼
钱和文化
选择权是谁的?
送礼
我们是纳税人
最好读的历史书
灵性(一百二十则)
西王母神话中羌夏文化的融合问题主要源于地域的迁移。随着地域的变迁,西王母的地域说法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河西一带;另一类随着人们对西方世界认识的推进而一路将其西推处于不断的西进之中。
因此,可以理解为西王母神话中的羌夏文化融合问题是由于地域迁移而产生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羌夏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西王母神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