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勉励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引用典故,描写了阔别归来人事全非,表现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心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突发奇想,将明月拟人化,借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寄托诗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5、《登飞来峰》:“不畏浮云望眼,只身在最高层。”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运用拟人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8、《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10、《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后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对早春的喜爱。 1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相对色彩鲜明中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12、《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赠邓子平作者:柳亚子
嘘寒问暖费经营,豪气能消邓子平。 出入车鱼宁有憾?播迁吴粤岂无名! 狂奴肝胆吾轻剖,琐事眠餐汝总成。
平陵东作者:两汉乐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富平少候作者:李商隐
七国三边未到忧, 十三身袭富平候。 不收金弹抛林外, 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绣檀回枕玉雕锼
清平乐作者:温庭筠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 新岁清平思同辇, 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 寂寞花锁千门。 竞把黄金买赋,
清平乐作者:王安石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逍遥
舟行至平羌作者:薛能
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 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
平戎 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作者:赵嘏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峰拥万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 冰横晓波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平城下作者:李贺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咏史诗·长平作者:胡曾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作者:柳宗元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既巾乃车,环蔡具来。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
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作者:李德裕
初归故乡陌,极望且徐轮。近野樵蒸至,平泉烟火新。 农夫馈鸡黍,渔子荐霜鳞。惆怅怀杨仆,惭为关外人。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作者:李德裕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作者:李德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原田春雨后,溪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高士咏·向子平作者:吴筠
子平好真隐,清净玩老易。探玄乐无为,观象验损益。 常抱方外心,且纡人间迹。一朝毕婚娶,五岳遂长适。
平戎辞作者:王涯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 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古木卧平沙作者:王泠然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过严君平古井作者:郑世翼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无禽乃遂空。 如
平望赠蚊作者:钱信
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使此平望村,如吾江子汇。
始平谐诗作者:石抱忠
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 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骤, 数
睹木平和尚作者:文益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宿治平院长老善忍自绍兴癸酉月住持余是年三作者:张镃
治平前代寺,幽胜占唐昌。 我始生弥月,师初踞上方。 百年虽未半,三纪独偏忙。 一事尤堪哂,相随两鬓苍。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作者:文同
卫公当国日,力与天地均。 平泉植草木,取尽四方春。 海岳欲必得,亦能役鬼神。 可笑身未冷,已闻属他人。
拟九颂·平舟作者:程公许
沧海兮渺弥,杳莫见兮津涯。 愕风涛兮项洞,问灵皇兮何之。 天苍苍兮天色,水混混相接。 何人世间心兮过险
清平乐作者:李弥逊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留得笔端雨露,後来收
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作者:岳珂
治粹于隆古,元{凯加丶}之懿, 根于笃诚。世泽未倾, 英髦代兴。非不卓荦, 绝乎迳庭。而斯道之正, 独未有
清平乐作者: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
清平乐作者: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
除夜过延平书所见作者:陈藻
东家儿妇试新衣,西家残织方下机。 东家宰牲嫌不肥,西家呼儿去采薇。 欲掩不掩留半扉,等彼良人心依依。
过延平书怀作者:陈藻
几程便要买归舟,身在延平已倦游。 但有菜羹供祭礼,人生何必到融州。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刘平作者:林同
弟类那容绝,吾雏听自生。 刘平端为母,伯道特沽名。
过临平作者:高翥
征帆一似白鸥轻,起揭船篷看晓晴。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
清明日延平道上作者:高翥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清平乐作者:蔡伸
彩舟双橹。六月临平路。小雨轻风消晚暑。绕岸荷花无数。玉人璨枕方床。遥知待月西厢。昨夜有情风月,今宵特
清平乐作者:周密
吹梅声噎。帘卷初弦月。一寸春霏消蕙雪。愁染垂杨带结。画桥平接金沙。软红浅隔儿家。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
清平乐作者:周密
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
过平望驿有怀湖州李使君二首作者:陈舜俞
凭熊飞隼两溪头,人似冰壶住玉楼。 事逐欢谣入渔钓,诗随秋思满汀洲。 茶收顾渚旗犹卷,酒贳乌程蚁半浮。
清平乐作者:石孝友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
读广平梅花赋作者:舒邦佐
子猷清雅如此君,菊花冷淡如渊明。 古人嗜物非著物,风味相似因适情。 不见铁心宋广平,仍肯一赋写梅兄。
清平乐作者:赵善括
断云漏雨。依约西山暮。风定樯高须小住。不忍带将春去。此行抑有求欤。青衣拟问平都。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
陈平作者:胡宏
陈平相业定何知,应对知君智有余。 不佐汉兴三代业,区区心事六奇书。
平章命作者:真山民
万甲蟠胸老气雄,将星光照海云东。 声名宣尉裴中立,地步平章韩魏公。 大纛高牙山水县,褒衣博带藻芹宫。
题灵峰平步亭作者:郑侠
天险尝闻不可升,人间危堑更难名。 欲知平步亭中意,平得心来处处平。
临平春日有怀作者:利登
少年贱生理,嗜书强解事。 长怀希南负,趋数惭北鄙。 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 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
过临平作者:张良臣
儿时曾忆此登临,细说穷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静过临平。
平旦作者:张良臣
平旦梅花契冷红,越香何限水流东。 陈年翠袖新年恨,尽在吹香笑语中。
新都驿远平轩作者:刘望之
霜晴木落送归鞍,袖手微吟此慰颜。 胜欲凭栏招白鸟,更烦剪树出青山。 晚悲薄禄非三釜,赖许清诗见一斑。
别昭平作者:邹浩
江山本无情,别去亦何语。 向来爽气中,食息三月许。 平非吾所求,去非吾所御。 回首谢江山,吾今若轻举。
再平南扰作者:彭秋宇
乾坤重辟八荒春,何事中间有末臣。 南粤一隅先汉地,阳樊数世有周民。 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
题平远轩呈竹溪玉堂作者:刘翼
溪堂辟小轩,此景绝可爱。 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 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 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
平沙作者:张祁
平沙漠漠雁翩翩,两岸菰蒲水拍天。 小艇得鱼撑月去,一声孤笛破寒烟。
潇湘八景·平沙雁落作者:宋宁宗
漂泊楚天长,同群兄弟行。 朔风离塞漠,落日下潇湘。 古碛多葭菼,平田足稻粱。 飞鸣眇空际,布武作文章。
题平亭作者:李訦
锹公有记记蛮平,蛮不难平将贵精。 勉矣诸君修将业,请将平安作亭名。
过临平作者:黄复之
孤踪逐浪萍,几度过临平。 人语水相应,帆移山倒行。 鹭飞秋屿冷,虹饮晚川明。 不是凭诗句,丹青写得成。
刺贾平章作者:咸淳士人
鼙鼓惊天动地来,九州赤子哭哀哀。 庙堂不问平戎策,多把金钱媚秀才。
长平怀古作者:孙冲
邯郸无策信冯亭,上党须贪泽起兵。 赵括母言犹不听,当时谁肯计长平。
赵仁父宴邑官平绿见招作者:莫若冲
平绿题诗四十年,寻幽不厌水云边。 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 自笑挂冠林下客,获陪挥尘坐中贤。
上丞相平淮颂作者:邢凯
皇矣圣宋,立国以仁。 兼爱南北,肤暨介鳞。 蠢芘逆全,假义俫臣。 给以餽餫,列之簪绅。 鹰饱别剔,浸无忌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作者:邢凯
陈公筹策子房采,衣绣持斧征南方。 亲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无留藏。 二帅宣威既电击,群校贾勇争奋扬。
题资福院平绿轩作者:辅广
名区与利垅,羊肠竞攀跻。 谁能为芳草,四旷成幽栖。 春风一凭栏,秀色无高低。 山遥不作障,水近何妨堤。
平望蚊作者:钱俨
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 使此平望村,如吾江子汇。
平元曲寄二弟植与格作者:陈碧娘
虎头将军眼如电,领兵夜渡龙舟堰。 良人腰悬大羽箭,广西略地崖西战。 三年消息无鸿便,咫尺凭谁寄春怨。
平水神祠歌作者:陈赓
黄河如丝导昆仑,万里南下突禹门。 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
和贾平章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诗作者:鲍度
一陶催发万园林,平施工夫天地心。 计出陈奇歼巨寇,盟推滕六长诸任。 三登气象先呈腊,一统封疆后视今。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作者:赵嘏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武帝未能忘塞北, 董生才足使胶西。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上声作者:皮日休
河平州桥危,垒晚水鸟上。冲崖搜松根,点沼写芡响。 舟轻通萦纡,栈堕阻指掌。携桡将寻君,渚满坐可往。
平望蚊子二十六韵作者:吴融
天下有蚊子,候夜噆人肤。平望有蚊子,白昼来相屠。 不避风与雨,群飞出菰蒲。扰扰蔽天黑,雷然随舳舻。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作者:韦庄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 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平陵老将(此以下诗皆集外补遗)作者:韦庄
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 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
平陵老将(此以下诗皆集外补遗)作者:韦庄
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 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
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作者:皎然
共载清秋客船,同瞻皂盖朝天。 ——卢藻 悔使比来相得,如今欲别潸然。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作者: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作者: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清平乐作者:陈师道
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内知有此名也。 重重叠叠。娜袅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
清平乐·题上卢桥作者:辛弃疾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
清平乐(再次前韵)作者:周密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自是萧郎飘荡,错
清平乐(题平沙落雁图)作者:张炎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一片潇湘古意。 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莫趁春风飞去,玉
南吕一枝花_平林暮霭收作者:奥敦周卿
平林暮霭收,远树残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
临平道中作者:道潜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作者:佚名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
师旷撞晋平公作者:韩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作者:佚名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
踏莎行·芳草平沙作者:张翥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作者:王维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平蕃曲三首作者:刘长卿
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 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
时平后春日思归作者:刘长卿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时平后春日思归作者:刘长卿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作者:刘长卿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沧海初看汉月明, 紫微已见胡星落。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作者:李白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松溪石磴带秋色,
平虏将军妻作者:李白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作者:李白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 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
严君平卜肆作者:岑参
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 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自平作者:杜甫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 复恐征戎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
自平作者:杜甫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 复恐征戎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
平齐行二首作者:刘禹锡
胡尘昔起蓟北门,河南地属平卢军。貂裘代马绕东岳, 峄阳孤桐削为角。地形十二虏意骄,恩泽含容历四朝。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兼见寄之什作者:刘禹锡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重平驿作作者:张籍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 日暮未知投宿处,逢人更问向前程。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作者:白居易
闻停岁仗轸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不分气从歌里发, 无明心向酒中生。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醉游平泉作者:白居易
狂歌箕踞酒尊前,眼不看人面向天。 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游侠、剑客为一身的伟大天才。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更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句。
卷560_1 送刘驾归京薛能
相逢听一吟,惟我不降心。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
卷560_2 夏日寺中有怀薛能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卷560_3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薛能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
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卷560_4 北都题崇福寺(寺即高祖旧宅)薛能
此地潜龙寺,何基即帝台。细花庭树荫,清气殿门开。
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空空亦拟解,干进幸无媒。
卷560_5 题龙兴寺薛能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卷560_6 题大云寺西阁薛能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四野有歌行路乐,
五营无战射堂闲。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
方拟杀身酬圣主,敢于高处恋乡关。
卷560_7 舟行至平羌薛能
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
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
卷560_8 题开元寺阁薛能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卷560_9 凌云寺薛能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卷560_10 石堂溪薛能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山际见来烟,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际:边际。○以“见”写存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现,灵动了景色,增添了人气。 竹中窥落日。 窥:从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窥”呼应了前一句的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见”,生动地再现了夕阳余晖疏朗地洒落竹林的情景。 鸟向檐上飞, 向:从,在。 檐:屋檐。○用“向”不用“于”,借词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的多义性所带来的暗示,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意的表达。 云从窗里出。 ○这正是山居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本有的突兀感在前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三个诗句的铺垫下,自然熨帖,不露半点神来的痕迹。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山中杂诗 映入眼帘的——是暮色里蔼蔼的山岚,陷入竹隙的——是落如缓缓的画卷。 鸟儿悠闲地飞向人家的房檐,从窗口缓缓飘出的是一丝淡淡的云岚。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作者介绍: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可供参考。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 《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 《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的诗文,《文选》一首未选。不知是不是与梁武帝“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有关。吴均的骈文成就较高,他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另外,他还有《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作品。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 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原文: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释:龙钟:淋漓沾湿的意思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鉴赏: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
唐 杜甫原文: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 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送灵澈上人(即《送灵澈》) 原文: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注:选自《刘随州诗词集》(《四部丛刊》本)卷一。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他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简练,朴素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深青色。 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注意读音 杳(yǎo)荷(hè)译文: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 我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 独自向青山归去。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黄梅时节: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译文]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作者] 赵师秀(公元1156年—1219年),字紫竹,号天乐,永嘉(今浙江省)人,南宋诗人。其诗音韵和谐、清丽自然。
论诗
赵翼 (1727年~1814年1月10日)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原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形容大自然美景的诗句有: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代杜牧《江南春》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主题: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表现了诗人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
3、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主题: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主题: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主题:这首诗借江水浩荡湍急、舟行轻快倏忽以抒发诗人遇赦后的欢快心情。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主题:这首诗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表现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情。
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译文: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主题:这首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8、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唐代李白《上三峡》
译文: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主题: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上长江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表现了当时诗人逆境难熬,情绪郁闷状况。
9、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唐代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译文: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10、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宋代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译文: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主题:这首词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并其中寄寓了自己洒脱旷达的襟怀和自从容的行止。
早年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且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门之变后伏诛,留有亲生后嗣的可能性很小。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更为了学习而隐居。
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今青莲镇)和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这两种说法,其中后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直到四岁时(705年)才跟随他的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
李白自四岁(705年)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时十四岁(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四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中年
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武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
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因李白命“力士脱靴”,高力士引以为大耻,因而以言语诱使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几句是讽刺她)而不容于宫中。
后来他在洛阳和另两位著名诗人杜甫、高适相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 于并州游玩时,见到一辆囚车经过,一问官吏之下得知乃是尚未出名、稍晚声威大震的郭子仪,时为校尉,隶属名将哥舒翰麾下。因出火计欲破贼,不巧因风势逆吹,反烧到自军军饷,遂而获罪待刑。
李白见之,立即保释郭子仪,为唐朝留下了一个中兴名将。(这即是郭子仪于李白获罪后力保李白免死,而后得到赦免的报恩。)
晚年
天宝十一载(752)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参见李璘之乱)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当县令的李阳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去世
《新唐书》记载,唐代宗继位后以左拾遗召李白,但李白当时已去世。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是病死的;皮日休在诗作中记载,李白是患“腐胁疾”而死的。
《旧唐书》则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中国民间有“太白捞月”的传说:李白在舟中赏月,饮酒大醉,想要跳下船至水里捞月而溺死;在民间的求签活动中亦有“太白捞月”一签文,乃是下下签。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风格
李白诗风浪漫,包罗万象,继承陈子昂提倡的诗歌革命,反对南齐、萧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文风,一扫而空。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唐诗都得到创造性发展。
李诗富个性,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内容表现出蔑视庸俗,反抗和不媚权贵的叛逆精神,歌颂游侠和仙道,被誉为“诗侠”、“诗仙”,后世亦以诗仙李白称之。
李诗想像丰富,结构奇特,极度夸张,比喻生动,并运用大量神话传说。
李诗歌唱雄伟壮丽的自然,善于描写和歌咏山河,气势豪迈而奔放,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而用大刀阔斧、变幻莫测的手法与线条,涂写心目中的印象和感情,创造艺术的鲜明形象,雄放无比的风格。
李白擅用乐府民歌的语言,很少雕饰,自然率真。乐府精神和民歌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极其成熟和解放的阶段。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