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写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是不是都有精神病啊?

《名人传》写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是不是都有精神病啊?,第1张

名人传我看过,罗曼罗兰这部书虽然是传记,但也有很多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这三个人都是他的偶像级人物。

而且艺术都是夸张的,这三个人无疑都是很有个性的人,贝多芬性格较孤僻,为人直率;米开朗基罗性格较柔弱,毅力不足(跟我一天生日,性格也类似);托尔斯泰思想复杂,内心充满矛盾,其现实生活和理想差距较大。通过罗曼罗兰的描写,三个人的个性更加突出,可能因此让你觉得他们有精神病,其实这些并不是精神病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是某些人表现得更突出,其实很多伟人都有这样的特质。

所以你不用对自己有怀疑,内心充满矛盾,有时觉得迷茫和无助都是正常的。

全手打,有需要可以再讨论。

 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贝多芬不断地谱写出大量的音乐作品。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对当时音乐观众所喜闻乐听的音乐的关注日渐减少。但是他却在不断地获得成功。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结果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变得更加孤独怪癖。他并不象先前那样多产,而且作品也给人以诘屈聱牙之感。那时他主要是为自己和一些理想的未来观众而作曲。据说,他曾对一位批评家说,他的作品“不是为你而是为未来的一代而创作的。”

“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在全网引起关注,故事中的金晓宇是一位幼年不幸眼部残疾,后来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天才翻译家,时而心境低落,时而狂躁难抑,而这这正是双相障碍的世界。

一、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与抑郁症相似,却多了些狂躁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和抑郁症一 样,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躁狂症与抑郁症兼而有之,患者的心境会在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状态下波动。这也是为什么说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患病率1%—3%,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常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金晓宇便是在上高中时突然厌学、情绪大变,大学时确诊躁郁症的。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包括 3 种不同亚型:Ⅰ型双相障碍、Ⅱ型双相障碍和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 3种亚型的持续时间、两种状态交替时间以及程度有所不同。区别如下:

Ⅰ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至少会出现一次持续一周或以上时间的躁狂或混合发作,并且伴随有兴高采烈的心境和其他3个与躁狂相关的症状(浮夸的思维、急促的言辞、奔逸的思维、跳跃 的念头、冲动的行为等)。

Ⅱ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会交替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与轻躁狂发作,通常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

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在快速循环中,患者的心境迅速地在躁狂或轻躁狂或混合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来回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诊。因为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都有抑郁这个共同点, 大约 10%到 2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容易在第一 次被误诊为只有抑郁症。

二、患病多与遗传因素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要多加关注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在抑郁症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7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证据表明,阳性家族史、生活事件、人格缺陷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使个体发生抑郁障碍的危险显著增高。

其中,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工作不顺利、与领导冲突、同事纠纷、 经济困难、夫妻感情不和、失恋、学习困难、亲人亡故以及 搬迁等,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过程中起扳机作用或引起复发。身边人需要多注意是否有此类事件的发生,积极给与关怀。

三、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躁狂时异常兴奋、思维奔逸;抑郁时心境极端低落、冒出自杀想法。

在躁狂状态时,患者可能会欣喜若狂或极度愤怒和敏感,变得情绪高涨、爱管闲事、容易发脾气、乱花钱,整天不睡觉,且对自身的能力抱有迷之自信。与此同时,奔逸的思维还会让患者更加健谈,与平时相比,患者的精力和行动力都会明显提高,注意力和知觉感官都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冲动和鲁莽的行为。

躁狂停歇后,患者可能会逐渐螺旋式地陷入 抑郁状态,也可能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感觉 良好时毫无征兆地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

如果说重度抑郁是一不小心摔进了深坑,那么躁郁就可能是撑杆跳外加托马斯旋转之后直直砸入坑中。 这时,患者可能会变得极度压抑或极度沮丧,体重减轻,食欲减少,感到疲劳却难以入睡,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沉思中构想自杀的计划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2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