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

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第1张

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http://20211645198/jcxz/main/JCXZ_ppt_JKSA/NO4_XJWXppt

第四章 戏剧文学

41 戏剧文学的概念和分类

411 戏剧和戏剧文学

1戏剧

概念: 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西方指话剧,我国则包括了戏曲,话剧和歌剧等剧种

历史回溯:总的来看,是在仪式(巫术,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

中国戏剧:春秋战国时期以歌舞娱神;汉代,出现娱人的歌舞百戏,俳优是最早的滑稽剧演员;魏晋,唐代,出现表演故事的参军戏;宋金时期,戏剧形态初具规模,元杂剧产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明清时期,传奇极盛,清末,标志着民族戏剧特色的京剧成熟;近代,西方话剧进入中国,文明戏是早期的话剧

戏剧四要素:

演员,舞台,观众,剧本其中,演员的当众表演是核心

第四章 戏剧文学

2戏剧文学

概念:

通称剧本,是戏剧演出用的脚本,戏剧艺术家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比较完整的剧本的出现表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熟作家有意识的进行剧本写作为戏剧表演奠定了基础

剧本和戏剧的关系:

剧本对演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演出又不断以实践的方式完善着戏剧文学的创作

第四章 戏剧文学

412 戏剧文学的分类

1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小品

多幕剧:结构上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体制就是典型结构

独幕剧:用一幕演出完整故事,情节的基本部分集中在一场完成

小品:截取一个片断,一个瞬间,一个场景,集中某个焦点,以小见大地反映生活,给人以启发和美的享受

2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影视剧,广播剧

第四章 戏剧文学

戏曲:中国传统戏剧专有名词主要通过唱腔来塑造

人物和抒发人物思想感情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

戏剧中国戏曲的写意特征十分鲜明主要体现为虚拟

的方法和程式化的手段形神兼备,以神似为主

话剧:用过台词和表情动作来塑造人物,展开冲突,

揭示主题欧洲各国称为"戏剧"其主要特征是对话

结构要求人,时,地,事,物高度集中,完整统一,剧

情紧凑连贯

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配以音乐舞蹈表达

剧情源于意大利外国歌剧一般没有舞蹈和对白,中

国歌剧一把有舞蹈和对白,故事性强,具有鲜明的民族

风格

第四章 戏剧文学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影视剧:蒙太奇的手法

广播剧:借助现代化传媒形成的戏剧形式

3戏剧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悲剧,喜剧,正剧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主人公——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戏剧冲突——"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

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效果——怜悯,同情,悲愤,崇高

第四章 戏剧文学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有讽刺喜剧和

幽默喜剧之分

主人公——丑恶,愚蠢或有缺点的正面人物

戏剧冲突——无价值或丑恶的东西所具有的现

象和本质之间不协调,不统一的冲突

效果——"笑"

正剧:"把悲剧和喜剧的两种快感糅合在一起"

的戏剧又称悲喜剧或严肃剧

主人公——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伟人,英雄

总的来说是积极的,进步有些小缺点的人

第四章 戏剧文学

戏剧冲突——正面力量与反面力量的斗争,积极因

素与消极因素之间的斗争一般以正面力量或积极因素的

胜利告终

效果——既能引起人们严肃的感情,又能引起欢乐

的笑声;既能使同情的眼泪和会心的微笑交错出现在人们

的脸上,又能使深沉的叹息和激荡的情怀交错叩动人们的

心扉或喜或悲的情感交替变化

我国戏曲的多数作品都是这样的正剧

第四章 戏剧文学

42 戏剧文学的特征

1戏剧冲突

概念:最足以展开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

征,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有因为外部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冲

突,也有因人物自身原因引起的冲突

冲突的四种形式和三种发展:

四种形式: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

会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

三种发展:正面冲突,侧面冲突,心理冲突

戏剧冲突贯穿一部戏的始终,是情节能够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

力,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第四章 戏剧文学

2台词

台词是戏剧文学塑造人物,展开矛盾冲突的主要手段这

也是戏剧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征台词包括对话和舞台

提示

特点:对话性和动作性

对话性:

对话是戏剧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也是表现矛盾冲突,

推动剧情发展的根本手段

此外,还可以借助"独白""旁白"来表现和刻画人物

独白:往往用来表达人物内心愿望,抒发感情,评论事

物和透露行为动机

旁白:创造出有趣别致的舞台气氛,产生喜剧效果

第四章 戏剧文学

动作性:

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指人物行动过程中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代用语言,隐含着未来的行动,预示着情节行进的方向

作用——

推动剧情发展,展开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准确表达人物内心,表现人物性格,提示演员配合形体动作来刻画人物

第四章 戏剧文学

3场景

场景指戏剧文学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成的

一定的景况,其中以人物在一定场合下相互发生关系而

构成的生活情景为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特定的人物关系;特定的事件

场景的作用——

构成尖锐的戏剧冲突

促进剧情向前发展

丰富戏剧人物性格

场景设计要注意:切合人物身份与心理;切合剧情环

境和时代特征;场景变化 不要太频繁

第四章 戏剧文学

43 戏剧文学写作

1戏剧人物设计

冲突人物

线索人物

关系人物

2台词写作

剧本台词的写作要注意:情节化,性格化(口语化),韵味(文采,节奏)

注意写好舞台提示

第四章 戏剧文学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与戏剧文学有什么异同

二,谈谈戏剧的四要素

三,什么是戏曲 戏曲有什么特点

四,谈谈悲剧,喜剧和正剧的特征

五,戏剧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六,举例说明什么是戏剧冲突,它有什么作用

七,谈谈你对戏剧台词的认识

八,写作一段台词

第四章 戏剧文学

生命仪式——审美

世俗仪式——娱乐

戏剧——

(巫术)宗教仪式——敬神

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但戏剧并不等于宗教,宗教仪式中的戏剧成分只是戏剧的因素从宗教中分化出演员和观众时,戏剧才成为戏剧

  戏曲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等五十多个剧种。

  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 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赵氏孤儿、谢瑶环

  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

  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一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 《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根据真人真事编剧。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奸夫*妇合谋,害死二姐。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高占英伏法遭枪决。 此剧民国八年(1919)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剧本首载1929年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戏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剧本选集》亦收此剧。 《花为媒》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互相爱慕,但月娥父坚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妈另选张五可,并定计花园相亲。张、王一见钟情。迎娶之日,月娥母趁丈夫外出,亦将月娥送至王家,俊卿遂娶二妻。 此剧民国三年(1914)由庆春平腔梆子班首演于唐山盛茶园。后收入《评剧大全》第2集。 越剧名剧玉蜻蜓评剧表演艺术家有新凤霞、赵丽蓉等。

  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等大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梅花大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主要剧院剧团有上越、浙百、绍百、芳华、南越等

  黄梅戏

  黄梅戏《红楼梦》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剧团主要有安徽省黄梅剧团、安庆黄梅剧团、湖北省黄梅剧团

  淮剧

  淮剧《牙痕记》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距今已在二百余年的老剧种,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曲调,如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

  淮剧的伴奏乐器、管弦乐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在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吸收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成。

  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上海淮剧团为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当今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的精品工程淮剧现代戏《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孟丽君》也深受观众喜爱;《金色的教鞭》、《小豆庄风情》 被拍成**。

  昆曲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豫剧豫剧

  陕西省咸阳豫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迄今已逾五十年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有全民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传统剧目有六百多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为妙),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戏剧表演的感情表现技巧目标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和理论,不同研究者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如“三个统一”“双重人格”“百变归一”“匠人说”“体验说”“表达说”等。这些理论在戏剧艺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表演艺术发展需求,戏剧表演的技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模拟,时空互联

感情表现与戏剧表演内涵基础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戏剧表演发展的重要挑战,表演者需要借助虚拟的内容实现真实情感的表现,从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感情表现的准确而深刻。人们的情感不是无根之萍,它来自现实的经历和感悟,凭空产生的情感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此,戏剧演员对剧本情境,特别是人物情感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初学者无法很好地完成情感演绎需求。因此,演员在戏剧排练时应围绕表演内容展开深度剖析,尝试创设自己能够理解和感悟的剧本情境,将虚拟的情感用更加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恋人的分手、站台的离别、生活的惊喜等,这些均需要演员借助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来模拟情境,使情感的传递和表达更加自然,这对演员的表演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戏剧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观察和体会,努力将个人情感与真实经历更好地融入作品中,同时提升自身情境创设能力。

(二)设身处地,忘记自我

设身处地是为了让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将自身融入整体表演中,避免其过度强调个人想法而忽视角色特点,这也是很多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演员的想法与作品表达诉求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角色演绎出现矛盾。因此,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将个人身份与作品情节更好地整合起来,进而置身于戏剧人物的行为之中,演员的行为是否符合作品整体也是观众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因此,演员在作品表演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实现作品的全面演绎,准确把握人物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特别是人物情感与作品表达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演员通过个人对作品角色理解的加强能够使感情表现更加契合戏剧情节,进而实现整体表演质量的全面提升。演员只有真正将自己代入角色,才能够忘记自己在表演,从而有效融入角色之中,这种代入感能够让演员进入另一个世界,进而寻找到自己的身份归宿,明确自己正在做什么。“入戏”是演员忘记自我的最佳解读,通过不断的实践,演员能够全面提升表演能力与表演层次。

(三)双重人格,忠于角色

演员双重人格的构建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表演技巧,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将人物个性准确展现出来,这就需要其感情表现得更加接近现实,因为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矛盾。演员在戏剧表演中不仅要专注于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还需要准确把握角色的特点与情感。

当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形成了双重人格之后,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被唤醒,这样,演员的表演才能够真正触动观众并将角色情感传递给观众。戏剧表演的技巧不是简单地呈现角色的悲喜,而应具有深度,将表演艺术层面的情感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特别是在情感表达方面,返璞归真和相互融合对角色演绎而言更加重要,演员只有忠于角色才能够让角色更加真实而饱满。

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演员要秉承自己的初心,借助个人情感强化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关联,从不同层面反映出真实的生活,从而带给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最终获得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5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