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不仅仅是孩子的好朋友,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透过孩子的视角,将世界描绘成他们能读懂的形式,不夸张的说, 一本好的绘本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
小鸟这期分 不同主题 为孩子们找了一些 适合的绘本读物 ,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绘本的,照着这份书单选准没错!
睡前书系列
1、Napping House
韵文大师夫妻档(Audrey Wood和Don Wood)出品,运用了 大量的叠加词和韵律感,柔和的色彩,可预期的情节 ,就更容易抓住孩子眼球了。
每一页都找找,那只发光的跳蚤在哪儿呢?每一页光线有什么变化?
适合年龄:3-9岁
2、Goodnight Moon
这是被美国无数家庭翻烂了的晚安书,经久不衰,被纽约公共图书馆选入 本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书籍之一 。
柔美安静的画面,加上妈妈温柔的语调,特别适合在睡前为宝宝读。
适合年龄:2-6岁
3、Time for Bed
一本超唯美的绘本,像 韵文诗一般,郎朗上口,画面逼真,跃然纸上,温馨有爱。
作为睡前故事书太赞啦!小鸟从来不知道,韵味十足的语言竟然还有奇效的催眠效果,我家宝宝好多次读着读着就睡着了。
适合年龄:2-6岁
4、我们一家
安东尼布朗最经典的我们一家系列, 适合刚开始启蒙的孩子 。画风有趣,三本内容交相呼应,增进亲子感情。《我哥哥》还十分适合二胎家庭。
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在他十七岁那年因病突然过世,使他深受打击,经过多年才走出阴霾。
《我爸爸》里面爸爸身上的黄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作者父亲的贴身衣物,他一生都珍藏着。
这个图案不仅出现在爸爸身上,甚至还出现在扉页和土司上面。
适合年龄:2-6岁
分级阅读
1、兰登
在分级读物中,小鸟首推兰登。兰登是 唯一一个可以唱出来的分级读物。
主题非常丰富, 故事、数学、科学、童话都包含在内 ,趣味性很强,孩子学起来不枯燥,能坚持下去。
再加上科学的分级,层层递进的难度,可以让慢慢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
兰登1和2稍微童趣一些,兰登3有丰富的美国人文历史知识,比如美国感恩节的由来、发现美国的哥伦布、华盛顿、林肯的故事、发明电话的贝尔、发明汽车的福特……我家宝宝拿到兰登3,一口气读了十本,这就是兰登的魔力!
适合年龄:3-12岁
2、牛津树
喜欢英音的妈妈,牛津肯定是首选。全球超过130多个国家用它作为外教学习教材, 在英国超过80%的学校用它教学生学习母语 。
国内进口的牛津树系列,是围绕Kipper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有点像《老友记》那样的连续剧,画风一致,语言更贴近生活,偏口语化。
融入历史、文化、探险等好玩的故事。
适合年龄:3-12岁
自然拼读
1、苏斯博士
全世界孩子英文启蒙都从他开始, 销量超过哈利波特 , 全世界小孩人手一册 ,光怪陆离的经典韵文书!
读苏斯博士的书会上瘾, 绘本充满韵律,朗朗上口,押韵又好听 ,能引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增加对自然拼读的理解。
美国的教育专家、学校都提倡把苏斯博士的书大声朗读出来,自然拼读就学成了!
再念叨一句啊,同是苏斯博士,难度差别很大,注意循序渐进哦!
适合年龄:3-12岁
故事系列
1、家有恐龙
这套家有恐龙我家宝宝超喜欢,还说书里的恐龙和他一样会生病,要上学。
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生硬的大道理,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却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行为规范。
书里有100多种恐龙,用词地道押韵,尤其适合男孩家庭,家有恐龙迷必入啊!
适合年龄:3-9岁
2、小猪小象
小猪小象系列是我和宝宝每次看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的绘本。
莫威廉姆斯以其幽默的画风,深入孩子内心的笔触,将孩子那些事儿透过小猪小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适合学习日常对话,还是最好的情商绘本。
适合年龄:2-7岁
3、别让鸽子开巴士
这是一只傲娇、调皮、任性、死缠烂打又搞笑的鸽子,其实就是孩子的真实写照。
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自己 ,这样既不会觉得尴尬,又可以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正因为如此,孩子才会看得津津有味,因为诉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想 让孩子幽默自信,情商还超高 ,就读莫威廉姆斯的书吧!
适合年龄:2-7岁
艺术绘本系列
1、凯迪的文化艺术之旅
当艺术与冒险结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凯迪的艺术之旅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凯迪自由穿梭于名画之中,与画中人物交流、嬉戏玩耍······让星空、向日葵、蒙娜丽莎等名画不再遥不可及。
用故事讲艺术,加上神奇的冒险,天马行空的想象,美得令人沉醉。 这套书难度也较大,篇幅很长,适合有坚实英文基础的孩子。
适合年龄:6-12岁
章节书
1、老鼠记者
国际安徒生大奖作品,畅销全球115亿册,荣誉多到数不过来。
冒险中夹杂着 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 ,故事紧张幽默,情节推动迅速,语言夸张搞笑,看得嘻嘻哈哈,甚至抱头鼠窜,更让人惊艳的是生动的插图和极富创意的文本呈现方式,真是童年的幸福!
适合年龄:6-12岁
2、Diary of a Wimpy Kid小屁孩日记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是一本令人捧腹爆笑的另类日记。
生活化的用语,十足的笑料,简单却有意思的插画,将孩子的天真、叛逆、顽皮展现的淋漓尽致。绝对是一本让孩子废寝忘食的好书。
备受美国学生热捧,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美国同龄人的生活与文化。还可以搭配**版一起看。
适合年龄:6-12岁
以上绘本都可以在博鸟绘本小程序里借阅喔~赶紧来戳小鸟吧!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
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
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书甜如蜜 。
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那么如何打开孩子阅读世界的大门,让孩子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
中川李枝子的《当孩子遇见书》 ,就教给你帮助孩子挑选绘本,读绘本,打开孩子阅读世界的大门。
中川李枝子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童书作家,也是有着17年工作经验的保育员,是一个妈妈,也曾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在《当孩子遇见书》中,中川李枝子以诚恳质朴的语言,分享了如何为孩子挑选绘本、给孩子讲绘本的亲子阅读经验,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喜爱绘本的小孩,成为深受孩子喜爱的作家的经历。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1绘本可以给孩子想象的快乐
孩子读绘本,可以根据绘本中的故事进行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孩子感觉到自己创造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我读《拇指姑娘》的故事时,看到小小的拇指姑娘坐在荷叶的就觉得特别惊奇,我会想着可以把袖珍的拇指姑娘装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带着她去好多地方玩。
在绘本中,孩子可以进入到一个个神奇的世界里面,然后让思想在里面自由地飞翔,从而感觉到想象的快乐,增强孩子的创造能力。
2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中川李枝子老师提出“ 膝盖上的幸福感 ”,和小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孩子一般会坐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膝盖上。
“对于孩子来说,那里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地方,仅仅只是坐着便能感到幸福。”
爸爸妈妈陪孩子读绘本,一起交流,可以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有利于孩子与爸爸妈妈的情感交流。
3给孩子提供生活的范本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所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川李枝子老师也提出绘本是“内心强大的范本”,可以让孩子从绘本中学习好多榜样行为。
给孩子读绘本,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可以给孩子提供生活中的榜样,让孩子向其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友友(我儿子),看得绘本是巧虎系列的,巧虎作为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就成了友友生活中的榜样人物。
友友13个月时,看的绘本是《我要好好吃饭》,在友友吃饭时,就会告诉友友吃饭时,要和巧虎一样坐在餐椅上,吃完饭后就要和巧虎一样用毛巾擦擦嘴巴。
4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打开孩子阅读世界的大门
绘本常被称为是读书的入口。让孩子遇见书,爱上阅读,可以打开孩子阅读世界的大门。
幼儿期的孩子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让孩子读绘本,符合幼儿期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可以更加积极地让孩子爱上阅读。
把绘本作为孩子接触的第一种书籍,可以让孩子从接触一些画面美的小故事入手,从而爱上读书。
此外,绘本的内容与生活贴近,对于孩子来说,一个“汪汪”叫的小狗,一个“喵喵”叫的小猫,都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5绘本画面精美,能给孩子美得熏陶
绘本大部分的页面主要是以图画为主,穿插很少的文字,而且绘本的颜色以及构图都特别漂亮。
孩子在阅读绘本时,可以享受足够的美学熏陶。这样,不仅让孩子享受文学,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享受没学。
二、如何为孩子挑选绘本,读绘本?
1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看绘本呢?
有些妈妈可能想知道,孩子具体到了几岁几个月才能真正开始看绘本呢?
中川李枝子老师说,这个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妈妈可以与孩子的相处时,试着观察孩子,做做记录,看看孩子是否可以读绘本了。
2如何给孩子选绘本呢?
( 1)能够理解才会有趣
给孩子选择绘本,一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也就是孩子会感兴趣、觉得有趣的绘本。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有趣的事就是能够理解的事,中川李枝子老师建议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故事绘本,比如《小猫》。
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易懂的绘本开始,让孩子尽情地享受,然后再慢慢地向经典的绘本展开。
(2)有故事,导向正确,不在意年龄限制
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宝妈分享的绘本书单
(以下书单排列按照月龄先后顺序)
认知类
0-3岁视觉激发游戏书法国幼儿科学启蒙玩具书5册小鸡球球认知系列我爸爸我妈妈系列好饿的毛毛虫蹦点点点小鼠波波的精彩世界法国幼儿音乐启蒙发生书系列4册装四季启蒙书 我的大大农场我的大大四季是谁嗯嗯在我头上1001只动物宝宝中国童谣全8册长大干什么系列小熊很忙系列全脑智能训练书超大智能地板翻翻书4册装猜猜我是谁系列
情感类
小鸡球球系列抱一抱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生命的奇迹系列月光男孩、暴风雨中的孩子、深海医生德里克、我居住的小镇、哈里的新家、彩色的乌鸦、晚安萤火虫、月亮梦工厂、夜盒子
教养类(好习惯养成)
大卫不可以系列小猪佩奇主题绘本凯伦卡茨经典翻翻书系列牙婆婆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皮特猫系列请不要生气手不是用来打人的全套5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系列4册小小克莱奥系列熊猫先生系列熊猫女王睡不着我不怕黑了夜晚动物在哪里
兴趣类
school bus开车出发系列好多好多交通工具忙碌的工人机器人弗兰奇贾斯的修车厂
其实给孩子读绘本的方式大概各家有各样,中川李枝子老师建议给孩子选择有故事的、导向正确的绘本,并不要去在意“适合2岁”“适合6岁”的限制。
(3) 一定要花钱买精准的绘本吗
“绘本的贵与不贵其实取决于内容。与其购买内容一般却便宜的书,不如把钱攒起来去买好的绘本。
对孩子来说,拥有三册真正真正的绘本,远比拥有十册无聊的绘本更有满足感。”
有一本孩子足够喜欢的好的绘本书,可能对于孩子来说:“一本里就包含一百本的快乐。”
3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1)父母与孩子一起读,进入到故事中
孩子读绘本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感受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然后“全家人一起感动”。
父母与孩子一起读绘本,可以与孩子一起进入到绘本故事的世界中,然后家人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喜欢上绘本,爱上阅读。
(2)玩耍中体验,剧本表演游戏
大部分的绘本都是会把一个个有趣鲜活的小故事呈现给孩子,所以在让孩子读绘本时,可以让他们把绘本中的故事表演出来,在游戏玩耍中体验绘本的乐趣。
“对于幼儿来说,绘本里呈现的世界是鲜活的,他们会直接当作现实来接受。”
比如《小红帽》的绘本故事,可以让孩子分角色进行表演,把绘本的平面故事演绎成立体的生活故事,孩子可能会觉得更有趣,更加喜欢。
(3) 和同伴一起读
孩子可以同伴之间学会很多大人们都没法教的东西。
同伴之间一起阅读绘本,可能更会有一些相通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时也可以有更一致的话题。
所以,让孩子与同伴一起读绘本,可以给孩子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4)重复,反复地阅读
孩子总是会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做一些重复的事情,不会觉得无聊,也不会觉得厌倦。
给孩子读绘本时,也可以让孩子重复,反复地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孩子对一本绘本足够熟悉,也是有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的。
(5)一开始不喜欢也无妨
“在幼儿时期,看习惯的、用习惯的东西才更好。”所以,给孩子呈现绘本的开始阶段,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不喜欢。
其实,一开始不喜欢也无妨。家长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观察,了解新的绘本。
然后逐渐地带着孩子进入到绘本的世界里。
(6)阅读的过程更重要
有些家长给孩子读绘本,可能奔着培养的道德行为,良好习惯的目标去。
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应该要让孩子享受阅读绘本的过程,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妈妈们只要随着自己当天、放下的心情,和孩子呼应,一起享受绘本就行。”
孩子享受了阅读绘本的过程,其实就在不经意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结语
中川李枝子老师在书的最后写到:“ 人类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存在。 ”
“书,孩子,绘本”这三者中,最重要地是孩子,时刻怀着“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就可以更好地把书与绘本给予孩子,打开孩子阅读的大门。
《小黄和小蓝》、《点点点》这两本经典绘本,两、三年前被我家大宝深深宠爱过,书皮都翻得磨边了。现在,两岁半的小宝也对它们爱不释手,每天只要一看到这两本,都要求我给她读至少3、4遍。
《小黄和小蓝》、《点点点》有着共同的鲜明特点:从头到尾都是色彩鲜明的点。虽然画面简单,但是却得到了全世界无数孩子的喜爱,分别成为绘本作者李欧·李奥尼和埃尔维·杜莱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下面,我将从这两本绘本的作品特点和教育启示,并和大家分享怎样结合两本绘本中的“点”进行拓展,“点”开孩子的艺术启蒙之门。
1 创作上,都遵循极简原则,除了点还是点
两本绘本的出现都颠覆了传统,史无前例,充满奇思妙想。
翻开两本绘本,色彩鲜明的点,极具视觉冲击力。《小黄和小蓝》是绝大部分是**和蓝色,《点点点》则通篇是色彩饱和的红色、**和蓝色。
这两本书的表达目标不同,呈现的点的形式也不同。
《小黄和小蓝》讲述了好朋友小黄和小蓝的有趣故事。李欧·李奥尼将不同形状的点抽象化不同的人物——父母、孩子和朋友,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书中点的边缘都很不规则,看起来像是颜料滴在纸上。
《点点点》则更像是一本和孩子互动性极强的 游戏 绘本,所有的点都是用笔刷刷成的。书中的语言提示读者在书上按一按、摸一摸、摇一摇、拍一拍各种不同的动作都能带来不同的结果,非常有趣,颠覆了传统童书的概念。
埃尔维·杜莱说:“我很喜欢给人惊喜。”
如果说《小黄和小蓝》中的**和蓝色作为互补色,表现出的是一种和谐中的活泼,那么《点点点》整本书都充分调动着读者的情绪。绘本中红色、**、蓝色的点,色彩鲜艳饱满,伴随着与读者互动的深入,一步步营造出欢乐的气氛,直至达到狂欢的顶峰,最后又归于平静。
2 两本绘本的作者经历相似
令人意外的是,两本绘本的作者李欧·李奥尼和埃尔维·杜莱,都是广告设计师出身的儿童绘本创作者。
李欧·李奥尼出生于1910年,是美国一位广告和商业设计领域的著名艺术家,直到49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创作了第一本绘本《小黄和小蓝》,从此开启了绘本创作的道路。
埃尔维·杜莱出生于1958年,曾担任法国多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杜莱在无数场合说过,《点点点》是一本向李欧·李奥尼创作的《小蓝和小黄》致敬的书。
不同的是,李欧·李奥尼笔下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富含哲理,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伊索”。
埃尔维·杜莱创作的绘本画面互动性强,非常强调作品的开放、参与、互动和可能性。
可能正是两位创作者多年的设计师经历,才让他们洞察人心深谙如何通过最简单的画面和文字成功地传递心中的理念。
绘本是孩子认识生活以外的世界的起点,好的绘本,才能给孩子带来美好的体验,汲取积极的力量。
1 引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小黄和小蓝》用贴近生活的故事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情节的反转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李欧·李奥尼用一个黄点和蓝点描述了小黄和小蓝这对好朋友一起上学、玩耍、 游戏 的场景,由于抱到一起变成绿色后,俩人都不被父母接受而伤心大哭变成眼泪,**和蓝色眼泪聚到一起后又变回小黄和小蓝,最后顺利回家。
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牵动了孩子的 情感 关注。
《点点点》整本书在互动过程中充满趣味性,让孩子欲罢不能。
像变魔术一样,每一页发出指令后,下一页立即通过点的颜色、数量、大小的变化,呈现出意料之外的有趣结果。每一页都是作者埃尔维·杜莱和孩子的一次互动,每一次互动的结果都令人期待又着迷。
两本绘本通过不同的形式,吸引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只要读过一遍之后就会立刻爱上,让父母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读,不断满足好奇, 探索 未知,直到读懂读透。
2 两本绘本都符合孩子的认知
《小黄和小蓝》,用点代表不同的人物,符合低龄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认知发展。
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全部用点来代替,不用怀疑孩子是否看得懂,相反,事实证明:孩子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个故事。因为这种形式完全符合孩子的认知和绘画能力的发展。
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手能控制笔,进行涂鸦,画出点、线这样的简单线条。
2岁左右,开始能画出单独的线条和圆圈,并进行想象,将画出来的圆圈、点、线想象成各种人物和事物,比如爸爸、妈妈、苹果、香蕉、桌子等等。
到了3岁左右,开始有意识的画画,将画出来的圆圈、线条等有逻辑的联系起来,讲故事。
《点点点》中,点会变大、变小、变多、变少,从有规律的排列到无规律的杂乱堆积,契合了孩子的空间 探索 需求。
就好像孩子喜欢反复搭积木,加长、加高后打乱推倒,而且推倒的一瞬间尤其兴奋。这就是孩子对三维空间 探索 的一种常见行为。而《点点点》中的圆点是在二维平面的变化。
两本书完全符合孩子的认知习惯和 探索 需求,所以才会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 教育启示
《小黄和小蓝》讲到小黄和小蓝抱在一起变成绿色时,牵动了无数孩子的心,也是书中的最有亮点的构思。
融合之后的绿色,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融合。小黄和小蓝变成眼泪后成功分离。这是一次成功解体和成功构筑的过程,让孩子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增强了自我意识。
《点点点》让孩子在 游戏 互动中认知颜色、数量和方位。
颜色:红、黄、蓝、白、黑;
方位:上、下、左、右;
数量:按1下、按5下、拍1次、拍5次、变多了,变少了。
《小黄和小蓝》、《点点点》两本书都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是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乐趣和教育启示。
给儿童独立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手让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去画、去创造,有效开启艺术创作的启蒙之门。
即使是“点”、“线”、“面”等简单图案和布局,也能够创作出超凡的艺术作品。
1 向大师学习,利用不同材料再现绘本内容
《小黄和小蓝》、《点点点》的创作者本身就是绘本界的大师,再现绘本内容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用撕下来的小纸片或者超轻黏土制作小黄和小蓝等形象,演出《小黄和小蓝》里的故事,或者自己创编新的故事。
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或者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贴纸,自己制定规则,点出一本全新的自制版《点点点》。
让孩子动手、动脑,创作出新的东西,不仅对原绘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也拥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理解。
2 向大师学习,使用多种多样的美术工具,进行绘画
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杰克逊·波洛克,是纽约动作画派的***和抽象派的代表画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滴画”,他的创作过程是把棍子或笔尖浸入盛着颜料的罐子里,然后把颜色滴到或甩到钉在地上的画布上,习惯于一边走,一边创作。
画面没有主题,没有构图,没有形象,没有中心,没有主次,漫无边际,绘画仅作为这无边际整体中的一块,这种绘画可以任意分割。
评论家称他的画为“行动绘画”,这样一来画家在画布上呈现给我们的已经不是一张画,而是在画布上的行动过程,画布成了画家行动的记录。
波洛克的画根本意义在于摆脱一切束缚,追求极端的自由和开放,它促使了人类大胆创造意识的发展。
因此,不要束缚束缚孩子的身体,不要局限孩子的创作过程。
在平面上“画画”时,除了水彩笔、蜡笔、颜料等常用的美术工具以外,大开脑洞,充分发挥你和孩子的想象力,把蔬菜、水果、棉签、树枝、石头、报纸捏成的纸团就连孩子的手指头都当成艺术创作的工具,沾上颜料,在纸上点出大大小小的点,画出长长短短的线条,绘制各种各样的图案。
像大师杰克逊·波洛克一样,让孩子把绘画当成一种行动的艺术,把画布当成记录他们美术行动轨迹的底板。
3 向大师学习,使用各种各样的“画布”,进行创作
不是仅仅只有在纸上才可以创作,许多东西都可以是画布,成为装饰的对象。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以前卫艺术创作闻名。她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点”的世界,被称为“圆点女王”。
她的一生都花在圆点作品的创作上,全世界的画廊都争相展出她的作品。从马匹、猫咪到人物,从云朵、衣服到混凝土,草间弥生的圆点遍布世间万物。
圆点组合起来展现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也可以被一个个点所代表。
向大师学习,除了纸张以外,大纸箱、旧衣服、玻璃瓶、大石头、水果、南瓜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它们当成画布或者装饰的对象,在上面进行各种创作。
只要孩子是在努力按照心中所想,认真地创造新的东西,就应该引导他、支持他、鼓励他、去创作,让他对创作的想法不受限于纸和笔,不拘泥于二维的平面。
4 向大师学习,使用多种多样的美术材料,进行创作
创作不是只有画画,还可以利用材料拼贴,创作立体作品。
《小黄和小蓝》的故事雏形,就是作者李欧·李奥尼在火车上用杂志广告撕成纸片给孙女讲的一个故事,因此书中点的边缘都不平整,看起来很像是撕纸作品的拼贴组合。
法国艺术家Julien Salaud使用普通的棉线织就了一个梦幻的动物世界。他用精湛的技艺将涂有荧光材料的棉线缠绕在密密麻麻的钉子上,创作了奇妙的立体艺术——恒星洞。置身其中的人无不为之惊叹。
许多想象不到的物品同样可以是艺术创作的材料。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拓宽美术材料的范围。不仅仅是常用的超轻黏土可以创作立体作品,纸片、纸团、扣子、石头、瓶盖、树叶都可以当做材料,以各种形式组合,摆放、粘贴、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惊世骇俗的作品。
5 像大师学习, 探索 色彩的变化和情绪
和孩子一起阅读《小黄和小蓝》,看到小黄和小蓝抱在一起变成绿色时,可以启发孩子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后发生的变化,由此和孩子一起开展对色彩的 探索 ,引导孩子积极观察和思考:
**和蓝色混合时,蓝色多或者**多,绿色是一模一样吗?
红色和蓝色抱在一起,是什么颜色?
**和红色抱在一起,是什么颜色?
即使没有颜色变化,色彩本身也能表达情绪。
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就是一位用色彩表达情绪的大师。他 的作品一般是由两三个排列着的矩形构成, 画的尺幅巨大,让人置身其中感受色彩带来的情绪。
马克·罗斯科:“我只对如何表现人类最基本的 情感 感兴趣,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大哭,说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
跟着大师创作,可以让孩子单纯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随意涂成色块,可以给他一把宽宽的排刷,选一种或几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蘸上颜料,在大大的纸上刷出绚丽的色彩,置身于自己创造的颜色情绪中。
结合绘本《小黄和小蓝》和《点点点》,带孩子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让他看到“点”、“线”、“面”的神奇世界,然后才能用点“点”和“线”创造的无限可能。
人们竭力向大师学习,大师却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大师,不断从孩子的绘画中得到启示。
开启艺术之旅的最好起点,就是支持和鼓励孩子借助各种材料按照内心的意愿自由表达,让他对创作的想法不受限于纸和笔,不拘泥于二维的平面,不刻意追求创作技巧,始终保持热情进行创造和创新。
如今重视亲子阅读的家庭越来越多,相信每个孩子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绘本书籍,但是有些绘本家长买回家后,孩子没有兴趣听,家长就只能在买绘本的路上继续买买买。
重点推荐几本我家2岁半的小萌宝爱不释手,听了还想听的绘本清单:
1、《妈妈买绿豆》,推荐指数⭐️⭐️⭐️⭐️⭐️这本绘本是台湾信谊幼儿文学奖第一届的得奖作品,是讲述一个小朋友阿宝跟着妈妈买绿豆,回家洗绿豆、煮绿豆、做绿豆冰,再种绿豆的故事,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真实生活。
小萌宝第一次拿到这本书之后,先是自己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然后听我讲了第一遍之后,听得不过瘾,还要我继续讲一遍。记得连续讲了5遍之后,小萌宝自己就能复述书中阿宝的对话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有魔法的书,小萌宝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每次去超市都会记起书中阿宝的对话,跟我说:“妈妈,买绿豆!”
由此可见,越是贴近生活细节的绘本,越能给孩子带来最深的心灵触动。生活即教育,这是一本文字简单,每一页的图画和内容都让妈妈和孩子觉得很熟悉的画面,会让孩子津津有味地听妈妈完整地讲下来,还能跟着一起互动的好绘本。
2、《猜猜我有多爱你》,推荐指数⭐️⭐️⭐️⭐️⭐️这是一本世界性的经典图画书,我看到朋友圈里很多妈妈晒亲子阅读照片的时候,十个家庭有至少八个家庭都在读这本经典绘本,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版本的。
书中的小兔子会在睡觉前,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兔子表达爱意,想让大兔子“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和小萌宝都喜欢在睡前,一起坐在温暖的被窝里阅读这本绘本,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页图画,都能读出满满的爱。
小萌宝最喜欢学着书中小兔子的可爱状,大声地告诉我:“妈妈,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说完,就会从床上高高地跳起。”
我也会给小萌宝一个大大地拥抱,幸福地告诉小萌宝:“宝贝,妈妈爱你!”
这种幸福感,只有经历过亲子阅读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才能感受到,跟孩子好好说我爱你,真的挺幸福的。
3、《月亮的味道》,推荐指数⭐️⭐️⭐️⭐️⭐️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书中有小海龟、有长颈鹿、有斑马、有狮子、还有狐狸、猴子、大象、老鼠等动物,为了尝一尝月亮的味道,一个一个叠罗汉一样地团结起来,努力想够到挂在高高的天上的月亮。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
“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分给其他动物们都尝了一口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小萌宝也会在最后小老鼠够到月亮的时候,伸出小手去摘一下月亮,喂给我吃月亮的味道,然后,我也会学着孩子的样子,认真地从绘本图画中摘一口月亮,喂给小萌宝吃,看着小萌宝吧唧着小嘴,享受着“美味”的样子,这就是孩子最美好的童真。
幼儿园大班必看的绘本如下:
1、《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它是“聪明豆绘本系列”中的一本图书,是一本故事内容有趣,人物形象生动,画面感染力强的绘本,整个故事以“乐于助人”为主线贯穿始终,故事情节突出,小故事中蕴含大智慧,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很大。
故事中乔治是个巨人,是城里最邋遢的巨人。他总是穿着同一双**的旧凉鞋,同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袍子。然而,乔治却有一顶美丽的金冠,这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动物送给他的礼物。
因为他是城里最最心眼儿好的巨人,也是城里最快乐的巨人。那么,乔治这样一个邋遢的巨人到底是怎样帮助别人的?他又是如何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快乐的呢?孩子们能从绘本中有推理想象、仔细观察、情感体验等这些收获。
2、《放屁》
小朋友其实对便便、放屁这类看似“不雅”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们一旦发现有关这些的话题也会自嗨不已,其实这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作怪。现在有很多绘本也在写这方面的东西,比如这本《放屁》。
放屁是怎么回事?亲子互动中,爸爸妈妈是如何告诉小朋友的呢?有时候突然放个屁还会把自己吓一跳,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毛病。看完这本有趣的绘本,你和孩子都会发现,原来放屁学问这么多!一起来看看吧!
3、《兔子太太回来了》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提到: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兔子太太回来了》通过兔子先生整理房间,对不同的东西进行分类,最后把屋子打扫的特别干净,迎接兔子太太回家。
在故事中可以让孩子理解分类的重要性,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时,也可以运用分类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细致观察、猜测想象、数学逻辑等能力。
拥有高情商宝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女儿两岁半,前几天在家办公,女儿进我书房捣乱,我吼了她。没想到她不哭不闹,去阳台摘了片多肉叶子和我说:妈妈,送你一朵花。那天晚上睡前还趴我脸上亲了四口(我娃非常高冷,不亲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亲她)。
@吕小异
这样的天使宝宝,令很多父母羡慕不已,“为啥我家娃被吼了就只会哭?”“情商是天生的吗?”
说到情商,不少人都觉得高情商=会说话,但其实不然。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 情商包含5个方面:认识自我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并且将来情商的高低,也取决于小时候的经历。
看过这样一个公式——人生的高度=80%的情商+20%的智商,
该如何培养情商呢?不少父母无从下手。那么,不如去绘本里找寻答案。
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情绪
想要学会控制情绪,首先需要了解情绪,对情绪有一个认知。这是情商培养的基础。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0-3岁
脸,脸上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还有一张嘴,生气的脸,伤心的脸,开心的脸每个脸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脸?
这本书由日本当代插画家柳原良平所绘。打开书,有一种打开了表情包的既视感。它的线条简单,画面干净, 非常适合小龄宝宝,帮助宝宝感知不同情绪,度过可怕的2岁。
《我的情绪小怪兽》
3-6岁
故事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一只各种颜色混合的小怪兽。这只小怪兽感觉很糟糕,因为他把所有的情绪混合在了一起。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学习把不同的颜色装进不同的瓶子里。
快乐是**的,像阳光;忧伤是蓝色的,像下雨天;生气是红色的,像火山爆发
这本书把抽象的情绪变换成可爱的情绪小怪兽,3D立体场景,让孩子轻松认识、管理情绪。
学会情绪表达
孩子脾气差又任性,蛮不讲理,遇到事情就只会哭闹,烦死人了,怎么办?
这还真的不能怪他们。可能是你从来没有教过他们如何表达情绪,尤其是负向情绪。
《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
0-3岁
小女孩贝拉度过了糟糕的一天——她几乎事事不顺心,气得她大喊大叫。幸好,糟糕的日子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妈妈的拥抱仍然是那么温暖,妈妈的爱仍在身边。这一天,贝拉学会了一个魔法口诀——“对不起”。
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作者的两个女儿, 不仅适合孩子,更适合父母学习读懂孩子的“情绪语言”。
《你感觉怎么样?》
3-6岁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不妨问问它“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感 。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有时候他会感到快乐,有时候他会感到难过,在上台表演的时候他会害羞,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孤独
让小朋友 看看书中的小猩猩,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小猩猩此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慢慢的他们也会学习说出自己的感觉和心情。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
3-6岁
乔希生气时,他会乱扔玩具,甚至打小弟弟,妈妈说,乔希应该学会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通过妈妈的“笑脸奖励计划”,乔希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情绪,与他人融洽相处,他的脸上也出现了更多的笑容。
处理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是情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在学龄前不注意,很可能在融入集体生活后会出现不合群、交不到朋友的现象。这里推荐大家2套绘本,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品格,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法国儿童情商社交 游戏 绘本》
0-3岁
这套书出自法国国宝级童书大师雅克·杜昆尼之手。全套3辑,带给孩子25节情商课。
1岁自我 游戏 ,教会孩子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1-2岁平行 游戏 ,教会孩子体验人生的早期社交。
2-3岁合作 游戏 ,教会孩子怎么结交朋友,让自己更受欢迎。
绘本的主人公卡蜜儿和他的朋友们做的都是宝宝们会做的事情。比如喜欢穿大人的鞋子、喜欢扮飞行员、会半夜哭醒找妈妈要抱抱、会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
整套绘本没有任何说教和大道理,用一个个风趣幽默的小故事,潜移默化的让宝宝了解该如何拥有同理心、如何情绪管理、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沈石溪精选动物绘本集》
3-6岁
不分享、脾气大、不自信、知错不改、过分依赖怎么破?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挑选8个小朋友喜欢的动物角色,从“乐观、倾听、分享、管理情绪、独立、感恩”等方面编绘8个温暖动人的小故事。
《熊猫的新屋》告诉孩子互帮互助、友爱分享会带来双倍的快乐;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
《小熊当邮递员》表达了仔细倾听的重要性。
《芽芽兔的重要事》里,芽芽兔受到了帮助,她也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这种爱心传递就是感恩。
深入浅出的故事往往比苦口婆心的教育管用多了。除了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画面, 这本书还为每个故事附送了音频,扫码即可同步伴读。
接续上篇:
二、 赏读什么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阅读《影子人》绘本,我们要利用好绘本的特点。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图画,更要读情感。因为该绘本中既有游戏之趣、阅读之乐、图画之美,更有母子间、祖孙间的眷恋亲情。
1 读文字
毋庸置疑,读绘本首先要阅读文字内容,这是理解图画和图文背后含义的基础。
作为数次入选语文课本的儿童文学大师金波的文字,是朴实平和的,但却总能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故事中的小小影子人串联起一代人的成长,串联起社会的发展,更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
在“我”三岁生病那年,母亲给我做手影游戏,我和影子人一起玩到深夜,给我带来欢乐,消除了病痛。
多年后的一次停电之夜,上中学的“我”重新点燃了红蜡烛,勾起了我的记忆,为病中的母亲带来了安慰。
再后来,我长大成家立业了,我的三岁儿子用哭闹不止来拒绝各种
高科技含量的玩具,母亲再一次演示影子人来哄逗小孙子,全家人一起唱童谣,玩游戏,其乐融融,描写出了一幅温馨和美好的场景。
这就是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传达给我们的价值和感动。
2 读图画
既然是绘本,则一定要阅读图画。借助图画,搜寻故事中提到的细节和线索,帮助我们更直观感受和领悟故事中的文字信息。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看图画几乎就是他们读绘本的全部。
翻开《影子人》绘本,一种温馨安详的感觉扑面而来。一帧帧图画那么逼真传神:温暖昏黄的烛光,红色的蜡烛、带窗格的木制窗户,影子人的形象,,等等这些当今很少见到的物件,就栩栩如生展现在我的面前,不由引发共情,将我带回那个遥远的童年时代。
对于孩子们来说,读图画更是可以用他们自己的小手指引领视线和思路,帮助和吸引他们看图说画,读懂书中的故事——这就是插画的魅力。
3 读情感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里多多少少都包含情感元素,也许是喜爱或憎恨,也许是友情、亲情或爱情。
《影子人》故事,则主要讲的是由影子人为主线串起来的母爱亲情、祖孙亲情,也有三代人各自对影子人的喜爱之情。
比如,在故事开始部分,三岁的“我”每晚都与影子人玩到深夜才告别。在故事中间,病中的母亲起床坐在桌前与影子人亲切交谈的情节。最后部分里,正哭闹的小孙子看到影子人,先是惊呆,随后便自编唱出新歌谣,最后全家一起欢快唱起来。
故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情感,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细细品味和深入体会其中的深层次情感,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度的,才可能真正领会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意图,才能有更多收获。
三、写作手法
虽然绘本能通过图文这两种媒介共同传达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和细节,给读者以良好的阅读体验。
但是,静态的图画只是故事中某些瞬间和某些结果的定格,而一段文字,一篇纯文字的文章,可将事件、人物和物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详细描写出来,这一点是图画难以做到的。这就好比影像拍摄中的连拍不能替代视频一样,前者呈现是离散跳跃的信息,而后者展示的是连续不间断的完整信息。
因此,这里以《影子人》为例,单独另立这一问题,谈谈其写作手法上的运用。
作为儿童读物的《影子人》绘本,其文字语言朴实平和。但深入品读和鉴赏之后,在很短的文字篇幅中,作者娴熟地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以我的粗浅理解,文本故事主要采用了聚焦式写作和拟人化写作。
1 聚焦式写作
顾名思义,聚焦就是拍摄影视作品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拍摄技术。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镜头不断的拉近,我们最终要看到的地方距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具体,这种方式就叫做聚焦。
写作中,也可以借用这种拍摄技巧,更容易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特别是对于某些环境场景,人物出现场景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有趣的聚焦式描写。
《影子人》的开篇第一段话中这样写道:
“我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子。只见窗户纸上,先是映出一片橙红的烛光,随着烛光的摇曳,光晕中映出了一个打柴人的身影,虚虚实实,如梦如幻。”
仔细阅读,发现采用的就是聚焦式写作:首先说明主人公在哪里?(位置:躺在病床上),正干着什么?(动作:望着窗子)后来依序出现或发生了什么?(先是什么?后又是什么?聚焦在什么上?是映出一片橙红的烛光,随着烛光的摇曳,光晕中映出了一个打柴人的身影),最后给出聚焦物的总体评价(虚虚实实,如梦如幻)
所以文学大师在写作技巧上的娴熟运用,在此处就可见一斑了。
2 拟人化的人物形象
童话常常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为各种事物赋予生命,拥有人的思想和感情。
《影子人》中的小影子人,虽然只是一个光线映射下的光影,而且只有三寸长大小,但是不论它的外貌和形象,都是“人”的体征:身穿黑棉袄,头戴毡帽,身背柴禾。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更重要的是,小影子人还曾与“我”和母亲亲切交流对话呢。
请看这一段母亲和影子人的对话描写:
“一想起你第一次映在我家窗户纸上的情景,我就觉得自己年轻了,谢谢你啊,是你给我的孩子带来了快乐。”妈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瞧您说的,我该感谢您才是。是您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呀,是您让我认识了他呀!”
读着这样的文字到这里,感觉那个虚幻的影子人就活灵活现在我的身旁,那么可亲可爱。它善解人意,知恩感恩,这或许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故事中的拟人化写作,能让大小读者更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符合儿童们的心理特征。
总之,《影子人》绘本是值得大小读者阅读的一本好书,可以反复阅读欣赏,慢慢领悟故事中的细节和深层次含义。更可以直接借鉴书中的游戏,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玩手影,从中享受到亲子快乐,得到心灵启迪,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日后孩子们的写作奠定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