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家如何探寻解决问题背后的机理?(二)

认知心理学家如何探寻解决问题背后的机理?(二),第1张

如果你认为这篇写作,能够帮助到你一点点,恳请您点赞或者转发,支持下作者2个早上4个多小时的总结。

遇到问题时,人和人的表现为何不同。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有些人总能看到问题本质所在,并能解决问题。

而有些人则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会有挫败感,无处下手,大脑经常出现的状态是“信马由缰”,一片空白,无处下手。我曾经有过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同时,身边一些同事或者朋友,即使工作多年,也会认识到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技术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时代,过往的经验似乎并不如以往管用。

如果你有这个疑问,这篇文章就是为你所写。这个疑问也促使我来研究这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多种多样的问题层出不穷,问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但是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基本的共性的路径。

共性的路径包括问题定义三要素: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达不到目标状态的障碍。

解决问题的共性路径还包括下面四个部分:

1如何理解问题?2问题解决过程的路径图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遇见丽歌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定义:

领导让你做一份某产品的市场表现的报告;

客户并没有明确要求,却提出要建筑设计师出一份设计图;

妈妈对孩子说,今天去朋友家玩,你要表现乖些。

这些问题都不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接收任务的人进一步结构,精确这些问题。

比如领导说的报告指的是哪些市场表现的参数,比如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客户关系,产品反馈等,哪些是他所看重的重点,需要什么时候交给他,如何呈现报告形式,他要的报告是给自己看,还是他汇报给他的上级领导。。。

当一个人理解一个问题时,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与下面几个点相关。

1) 是否注意到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

我们在生活中,讲到某某领导时,或者夸奖某某人时,会讲到他看问题能看到本质上。也就是说他能注意到解决问题的相关重要关键信息。

在生活或者公司里,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不是事,但是有些人会认为这个事情很严重,不好解决。

这在很大程度上受能否注意问题的相关信息有关,也依赖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也受到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制约。

2) 表征问题的方法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说法,问题表征指的是将问题成分转换成不同形式的方法。如果选择了合适的问题表征,就更可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

有效的问题表征方法:符号,矩阵,示意图和视觉想象。

这种说法比较抽象, 我来举个例子,你就应该明白了。

这是我在MBA逻辑题中曾经看到的相似问题。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时,我用的是列表方法呈现,但是这个方法很笨,加重了记忆负担,以至于在做推理的时候,很容易出错,而且使用的时间更多。

但是如果用矩阵式来呈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非常很容易解决。

我们其实在看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BCG等的报告时,他们尤其喜欢用矩阵方式来表达几个元素对某个现象的影响力。

如很有名的波士顿矩阵,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波士顿矩阵认为一般决定产品结构的基本因素有两个:即市场引力与企业实力。

3)情境认知,强调情境如何帮助你理解问题,还有具身认知,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如何帮助理解问题。

我们在和人聊天时,告诉别人一件事时,如果对方不理解,我们说到兴奋处,就很容易手舞足蹈,来辅助听者来理解我们的意思。

我还记得我刚去英语角时,碰到和外国人交流,在表达有些事时,就容易卡壳,就容易开始手脚并用去让对方理解自己的问题。

。。。

理解问题的过程,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一旦理解了问题,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那么我们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在想什么?

认知心理学家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

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纵使问题的内容不同,但是大脑对于问题的思考过程基本有两条路径:

问题行为图和树形图。

问题行为学是指将总的问题分解为一些较简单的子问题或者小的子目标,逐一解决问题的一定计划,方案或者策略。是从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为得到的,它是心理空间。

树形图是指包含一切可能的操作以及所产生的全部状态,因而它包含正确的和错误的搜索途径。即表明问题空间,又表明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它是一种逻辑空间或算法空间。

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问题行为图和树形图的路径,然后依此形成问题解决策略。

1)算法类,穷尽的方法。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搜索树实际上就是应用算法进行搜索。

2)但是我们人脑在实际问题中使用的主要策略为启发式,也就是凭借过往的经验规则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类比是我们很多人最经常使用的策略。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就会在大脑里面搜寻,我们是否遇到过相似的问题,是否有类似的解决方法。

当我从一名记者转行到企业的时候,我从一个采访者和一个写作者,转行为写PPT报告的市场开拓者,我在遇到客户的时候,我会将过往在做记者时用的调查企业的方法和能力迁移到当前的工作任务中,找到两者的相似性,效果往往还不错,也会在工作上很快上手。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会经常用到这个策略。

这个策略最早得到诺贝尔获奖者、认知心理学家西蒙的研究,这个策略的核心是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也就是说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或总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即解决了问题。

这个策略主要适用于我们只能看到紧接下来的步骤,而没有关于其他可选项的足够信息的情形。

比如我们在爬山时,我们看到了远处最高的一座山顶。我们想要达到最高的山顶时,通常会遇到两条路,我们不知道哪条路会通往这个高高的山,通常选择那条有最大坡度的一条路。

但是通常情况下,爬山法启发式有助于达成短期目标而不是长期目标。

我们在出去游玩时,不管是开车或者走路,我们查看地图的方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倒退到起始状态,这也是一种逆向工作法。

中国的一些汽车公司起步就是通过逆向工作法起步的,比如比亚迪汽车,比如吉利汽车,通过逆向工程法来模仿丰田汽车等国际品牌的一些车型来获得造车的工程能力。

即使我们理解了问题,掌握了问题解决的策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能够解决好问题。

干扰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因素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专业知识

这个专业知识包括知识库、某个领域的记忆、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元认知能力。某个行业的专家更具备这个行业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

问题解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有关专业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不仅难于发现问题,而且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提出假设所必须的依据,即使检验假设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

所储备的专业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还涉及到在必要时是否能及时忆起已有的有关知识,并恰当地加以综合应用。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为啥说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我曾经对这个问题很困惑,后来了解下来,一个人读书多少和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并不能成正相关。

有人这样说,很容易让书籍成为背黑锅的因子。

我找寻的答案是读书是有用的,有目标的读书是有用的。工作中和生活中的问题基本上没有确定的答案,而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问题都要求有明确的答案,要求黑白分明。同样一个人,只要进行问题情境的切换,他多读书还是有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查理芒格就是通过阅读跨学科的书,储备更多的思维模型来提升认知,来解决不同等级的问题。

2)动机

人的动机主要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它们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恰当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仅对发现问题有极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深入分析问题、探索各种假设和反复检验,都是重要的内部动力。

但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和平静的心境状态,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和情绪的强度不够,则缺乏动力;过于强烈则会干扰思维而影响问题解决。

3)心智水平

心智技能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因素,因为解决问题主要通过思维进行,心智技能正是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技能。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图象、印象,是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

网上不少人看中美关系甚至办公室政治时,喜欢用阴谋论来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或者假定别人别有所图,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就是“心智模式”的一种思维定式。

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思考问题,可能就没有办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4)个性特点

独立性、自信心、坚韧性、精密性、敏捷性、灵活性以及兴趣等个人特点,也会对解决问题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一直认为只要是问题,总有其解决办法之道,我们有时候困守其中,只是没有找到出路而已。如果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比较主动积极,皮实,可能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在与客户交流以及之前的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特点的客户。有些客户强势,有心理上的优势,会在气势上压倒你,甚至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进行有意刁难。这个时候,如果精神上不独立,不自信,就很容易被对方吓倒,会心生烦躁和焦虑,而忽略了应该做的主要事情。这就大可不必了。

总之,我们在成长,工作以及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遭遇的境遇也不同。但是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力以及影响因素无非如此。世界上没有通用的药来治疗百病,但是了解一些药方以及开药方的过程总归是好的。

通过了解了认知心理学家的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我试图找到问题解决过程的通用规律宣告失败,只能了解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考机理或者多掌握一些结构模型来应对大多数问题。

写完这篇文章总结,我有点理解咱们老祖先说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妙处了。

[遇见丽歌]

参考:

认知功能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的重要表现,后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1906年世界首例患者被报道至今,

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仍是世界难题。人都有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但也是不同轻重程度。轻度认知功能下降,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高危人群,介于正常衰老与轻度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多数患者记忆障碍为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情景记忆受损,而程序性记忆,语义记忆相对完整或轻度受损等。重度的有可能会演变成老年痴呆症。

去年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特别是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产生,降低外周及中枢炎症,减少脑内Aβ沉积和Tau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针对认知功能下降,可以尽早去专业医院接受检查,早干预早治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已经有可用的药物了。

一、情绪的特性

情绪是情感领域中最活跃、也是研究最多的方面。它与其他心理现象相比,有一系列的特性。了解情绪的特性,有利于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情绪现象。

(一) 情绪的生理特性

各种心理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情绪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的是,情绪发生时,个体身体内部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这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称之为情绪的生理特性。情绪发生时的生理变化主要是通过人体内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颉颃作用导致的。它主要表现为包括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外分泌系统以及脑电、皮肤电反应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一般说,交感神经与紧张而不快乐的情绪有关,其兴奋时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器官运动减弱、血糖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等变化:副交感神经与平静而快乐的情绪有关,其兴奋时会引起一系列与上述相反的生理变化,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跳减慢、消化器官运动加强、血糖分泌下降、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等。

(二)情绪的外显特征

当个体发生情绪时,还会出现身体的外部变化,这是情绪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我们称之为情绪的外显特征。这种情绪性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人的表情可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两大类。言语表情是通过一个人言语时的音高、音响、音速、停顿等变化来反映其不同的情绪。非言语表情又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两方面。面部表情主要通过面部肌肉、腺体和面色的变化来反映情绪,以眉、眼、鼻、嘴及面颊肌肉的变化为主;体态表情主要通过四肢动作和身体姿势来反映情绪。

人类表情本身也有一系列特点。第一,表情具有先天共性。某些基本表情在个体出生最初几天里就得以表现,并且这些表情在世界各民族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种先天性为人类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也给人们识别、研究和利用表情提供了便利。因此,心理学研究能找出一些情绪的共同面部表情模式。艺术工作者也就能抓住各种基本的面部表情的典型模式,用一些最简单的图解线条十分成功地描绘出人的情绪状态。第二,表情具有后天习得性。人类表情是在先天发生基础上,又在后天社会交往中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种后天习得性为人类表情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导致某些人类表情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原因。正因为表情具有后天习得住,因此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类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第三,表情具有可控性。表情的生理基础与情绪不一样,后者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一般不受大脑皮层的意识控制,而前者主要受躯体神经系统支配,可受大脑皮层的意识控制,从而显示出表情的可控性特点。我们既可以有意识地自然表现情绪,也可以夸大情绪或掩饰情绪,以符合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的需要。这种可控性为人类运用表情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也就有了在教育和教学中充分运用表情的可能性。

(三)情绪的两极性

人的情绪在极性、性质、强度、紧张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两极状态。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从极性上看,有肯定情绪(如快乐、高兴、满意、兴趣等)和否定情绪(如悲伤、烦恼、愤怒、厌恶等)。从性质上看,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与社会利益相符,有利于个性发展;消极情绪则与社会利益违背,有碍于个性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积极情绪可以是正情绪,也可以是负情绪,消极情绪也同样如此,情绪的性质和情绪的极性不是一回事。例如,愤怒是负情绪,但对敌人愤怒是积极情绪,而教师对学生动辄发怒,则是消极情绪。同样,愉快是正情绪,但出于幸灾乐祸的愉快则是消极情绪。从强度上看,又有强弱不同的情绪之分。从紧张度上看,有紧张和轻松的不同情绪之分,等等。

(四)情绪的情境性

人的情绪会随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情绪的情境性。无论是基本情绪还是复杂情绪,都是个体在具体的某种情境之中,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并以主客观之间的一定关系为中介而发生的,情境发生变化,情绪也社会集团购买力容易随之发生改变。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人情绪不好时,旁人会劝他出去走走,换一下环境来调节情绪,道理也即于此。正因为情绪会随情境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总在情绪的两极之间发生(这由前述的情绪两极性决定的),所以从另一角度看,情绪也就会出现波动的特点。情绪的情境性,或称之为情绪的波动性,为人们在特定场合,其中包括在教育活动中,进行情绪调控,使之朝着积极的有益的方面转化提供了可能性。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动力功能

该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的动力施加直接的影响。在同样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活动中,个体情绪的高涨与否会影响其活动的积极性,在高涨情绪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标;在低落情绪下,个体则缺乏冲动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辍。一项对11至15岁青少年的实验研究(柴文袖、王文娟1984),更以量化手段揭示了正情绪和负情绪对实际活动所产生的增力相减力作用。该实验让男女青少年进行400米跑,采用鼓励组和挫折组相对照的办法。结果鼓励组情绪高涨,成绩提高,而挫折组情绪低下,成绩降低,两者差异显著。

(二)调节功能

该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研究表明,情绪的性质影响着认知操作活动。一般而言,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操作活动,而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消极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操作活动。同时,情感对认知操作活动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还反映在情绪的强度上。早在本世纪50年代,赫布就发现,一个人的情绪唤醒水平和认知操作效率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当情绪唤醒水平较低时,有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情绪激励能量,认知操作效率不高。随着情绪唤醒水平的上升,其效率也相应提高。但唤醒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继续上升,情绪激励的能量过大,使人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反面影响效率。这样,便存在着情绪唤醒水平的最佳点--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最有利于认知操作活动。此后,有人(Wolford,1974)不仅用实验证实了赫布所指出的那种关系,而且发现,情绪唤醒水平的最佳点随智能操作活动的复杂性而变化。在实验中设置三种难度的智能操作活动,结果发现,活动越复杂,唤醒水平的最佳点越偏低。这就是反映情绪强度与认知操作活动效率之间关系的耶尔克斯-道森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我们在进行认知操作活动时,情绪强度不宜过高和过低,应保持中等水平,并且这一适中点还应根据认知操作活动难度作相应调整,难度大的,适中点偏低些,难度小的,适中点偏高些,这样才能积极发挥情感对认知操作活动的调节功能。

(三)信号功能

该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确切地说,一个人不仅能凭借表情传递情感信息,而且也能凭借表情传递自己的某种思想和愿望,一言蔽之,能传递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研究表明,情感的信号功能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加强言语的表达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情伴随言语,能对言语进行必要的补充、丰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高说话者的表达能力,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言语内容。同时,表情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形象性,也有助于说话者藉以表达一些较为抽象的言语,使听者较容易接受、领会。(2)提高言语的生动性。没有表情的言语,即使是再优美的语言,仍给人以呆板、平淡、缺乏生气和活力的印象。而富有表情的言语,则会使一句极普通的话语顿时被赋予了诱人的魅力。(3)替代言语。由于表情能传递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许多场合,它可以单独承担信息交流职能。表演艺术上的早期无声**和现代哑剧,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种种体态语言的运用便是这方面的典型。(4)超越言语。首先,由于人类表情发展到今天,已极为丰富,它能比言语更细腻、入微、传神地表达思想感情。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曾说过:“动词‘是’,有50种表现法,‘不’,有500种左右的表现法,但这两词的书面形式却都只有一种。两者差异由此可见一斑。”其次,表情比言语更富有真实感。人们在交流时,事实上存在着两个层次上的信息交流,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言语实现的,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表情实现的。常言道,“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里的“话”是指言语,而这里的“音”即指言语表情。当一个人的表情与言语所表达的态度不一致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把表情中流露出的态度视为其真正的内心意向,而把言语中表达的态度看作“表面文章”、口是心非之说。可见表情在人际信息交流中又胜言语一筹。(5)认识事物的媒介。这一现象在婴幼儿中表现得最明显,在成人中也经常发生。如婴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寻找表情信息(鼓励或阻止的表情),然后才采取行动(趋近或退缩),这一现象称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四)保健功能

该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情绪的生理特性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其身体内部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人的身体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说,在愉快时,肾上腺素分泌适量,呼吸平和,血管舒张而使血压偏低,唾液腺和消化腺分泌适中,肠胃蠕动加强等,这些生理反应均有助于身体内部的调和与保养。但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肝糖元分解,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消化腺分泌过量,肠胃蠕动过快,乃至出现腹泻或大小便不自主泄出。这一切又有碍身体内部的调养。倘若一个人经常处于某种不良情绪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五)感染功能

访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时,不仅自身能感受到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觉察,并引起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这种现象称为移情或情感移入。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看到,当一个人的情绪引起另一个人完全一致、且有相当强度的情绪时,我们称之为情感共鸣。其实,这就是最典型、最突出的移情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也能反过来再影响这个人的原先情感。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生相互影响。情绪情感的这一功能为情绪情感在人际间的交流、蔓延提供可能性,使个体的情绪社会化,同时也为通过情感在影响、改变他人情感,达到情绪控制方面的效果而开辟了一条“以情育情”的途径。

(六)迁移功能

该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人所结交的朋友,所经常使用、穿戴的东西,也都会产生好感。这似乎是把对他人的情感“迁移”到他人所接触的人和物上去了。这便是情感的迁移现象。 “爱屋及乌”即是指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是指患者的情绪状态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反复波动,导致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和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药物的配合,但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调节方式有以下几点:

1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睡眠是调节情绪的重要因素,缺乏睡眠或睡眠不规律会加重情绪波动,引发躁狂或抑郁发作。因此,患者应该尽量保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定时起床和就寝,不要熬夜或睡过头。

2 坚持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内啡肽,改善心境和认知功能。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车、游泳等,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不要过度或过少。

3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调整对自己和环境的认知和评价,避免消极和极端的想法。患者可以通过阅读、写日记、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自责或否定自己。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合理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要逃避或放弃。

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的理解和帮助,增加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患者可以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参与一些有意义和有趣的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要过分依赖或索取。

5 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诊和评估,监测自己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药物是控制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主要手段,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且不要随意更换或停药。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另外,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复诊和评估,让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定有效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最终能否有效地调节双向情感障碍,还要看自己是否有意愿和行动。如果你真的想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请不要放弃治疗和自我调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感情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情感,“率先垂范”用在这里是恰到好处。所谓“言为心声”,即美好的语言就是情感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闪光。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爱、对教学艺术的强烈追求都会激发出教师的语言灵感,使语调委婉动听,使长期储存积累的美好词语演化成激动人心的美妙华章。

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物塑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本,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和创立主体的情感倾向,通过准确丰富的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渗透。

教师的语言不仅流畅准确,还要富有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世界里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侵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恰当的情感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如何使教师语言具有情感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精练准确、生动丰富,还要风趣幽默、充满激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和要求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教学用语,要尽量使用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来组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准确。声情并茂充满磁性的课堂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欣然入耳,愉悦入心,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对所学的知识刻骨铭心。

如:在讲授元曲名家马致运的《秋思》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诗中意象的基础上精心组织选择的教学语言:“在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树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的窗前透过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学生被这情真意切、生动准确的语言组合吸引并感动,通过想象和联想,大脑里很快便勾勒出一幅深沉、悲凉、逼真的画面,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中,对诗人所描写的元代下层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偏重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忽视学生情感的开发,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和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情商”,效果也不会理想。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求语文教师适当地使用一些幽默风趣、充满创意的口语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气氛搞得有声有色。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则明确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有热闹感,学生有笑声”。笔者在讲授《胡同文化》时,结合课文中“北京人方位意识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在同学们风趣的笑声中提问:“假若在我们永州,这种情况会怎样说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创意的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其次,巧妙地运用形体语言,做到形声兼备。在课堂教学中,动作、表情、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有声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工具。前苏联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说过:“如果我们脱离沟通过程的非口头手段,沟通过程将是不完美的。”教师恰当的形体语言,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情感表达更具有光彩和富有成效。

如:在讲授《春》时,教师那亲切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动感形象的手势,配合情真意切、婉转柔和的有声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声音,为春天无穷的魅力所感染、陶醉,产生强烈的热爱春天、憧憬春天的愉悦情感。

再次,要重视朗读教学。新版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文质兼美、名篇荟萃。无论是意境优美的诗歌,还是构思新颖的散文,往往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读出节奏的抑扬顿挫、声调的高低强弱外,还要倾注强烈饱满的情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这种朗读为“美读”,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是如孟子所说的‘以意呢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感通了”。通过“美读”,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作品所涵盖的情感意境、哲理等。

如:在讲授朱自清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时,针对课文语言清丽优美、音律和谐的特点,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激发学生仔细品味揣摩发音、语感、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与生活环境中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郁闷和渗透到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再如,在讲授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两大段的排比句式时,通过高亢热烈、酣畅淋漓的颂读,烘托出演讲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让学生们“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充分、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悲愤强烈的情感,继而产生强烈的同情和支持黑人民权运动的正义感。

可见,生动、洗练、优美、风趣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担负起情感教育的重任,努力成为高超的语言大师。

答案:答案要点

(1)情绪与认知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理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们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降低人们认识与创造的热情。

①根据拉扎鲁斯的情绪认知理论,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按照拉扎鲁斯的观点,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②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认识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如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如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研究表明,愉快和兴趣的情绪强度与被试的手工操作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下认知操作达到最优水平,过低或过高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这一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不同效应称为“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2)情绪与个性情绪与个性密切相关。个性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同样的生活事件,在不同个性的人身上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

①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性。情绪情感受个性倾向性的制约。与人的需要、价值观相符合的事物,会引起满意、愉快、喜悦、崇敬、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与人的需要、价值观不相符合的事物,会引起不安、苦闷、愤怒等否定情绪和情感。从而也表明,人的情绪有明显的倾向性,即指向于一定的对象,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②人的情绪和情感不仅受个性倾向性的制约,而且稳定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也表现为个性差异。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情绪易激动,有的人易动感情,有的人不易动感情、显得淡漠无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0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