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 / 画菊
郑思肖 〔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寒菊中寒菊是什么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
2 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赏析 这首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处,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秋日的阳光正好,秋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伴随着那熟悉的悠远的古筝曲,我们又开启了高段彩虹花晨读课的学习 。
课前,李利敏老师以傲霜凌寒的菊花来引入宋代诗人郑思肖所写的《寒菊 》一诗。一看到这个诗题,相信对于深处农村的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的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农村小院里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秋菊,这是我们乡村农家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诗中描写的菊花有何姿态?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跟着李利敏老师走进了这首七言绝句。
李老师首先出示全诗,让孩子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我主要强调了“曾”这个多音字的读音。但对于诗人郑思肖,孩子们感觉很陌生,李老师就着重介绍了诗人。通过李老师的介绍,孩子们了解到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诗人,宋朝灭亡的时候,他改名叫思肖,表示不忘故国,可见诗人的赤诚之心、爱国情怀。
之后,李老师逐字逐句地为孩子们讲解诗意。诗文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芳斗艳。当百花凋零时,只有菊花立于篱笆旁,意趣无穷。这不禁让孩子们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诗的后两句用隐喻的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诗人这种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让孩子们想到了“九一八”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专题活动中,大队辅导员为孩子们讲述的英雄人物:孤身一人与日寇战斗几昼夜的杨靖宇;英勇不屈,坚强就义的赵尚志;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王光宇;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出生入死、英勇奋战的王德泰。
我想彩虹花课程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将彩虹花晨读课程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让孩子们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小受爱国主义教育与熏陶,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