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的人发现自己情感隔离,但又不想走出来?

为何有的人发现自己情感隔离,但又不想走出来?,第1张

为何有的人发现自己情感隔离,但又不想走出来?因为害怕受伤,所以隔离自己的情绪,包括隔离沟通和关系,甚至隔离所有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试图寻求一个干净的世界,摆脱地球上的麻烦,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心理防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用来调节内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如果你遇到非常困难的事情和挫折,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开始启动。

帮助您减轻这些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帮助您快速恢复心理平衡。但它也会有相反的一面,那就是压力缓解后可能会有退缩甚至恐惧,导致恐惧和对抗的心理疾病。例如有意识地避免交流可以有效地避免焦虑。但生活也很麻木,渐渐无法感知自己的情绪和情绪。强烈的感情隔离,例如您可能已经受伤或预计会受伤。

为了避免再次受伤,并防止可能即将发生的伤害,就直接关上了心门。将所有人都被挡在门外,虽然你可能远离了痛苦和伤害,但你也成了一个傀儡。心理隔离到最后,甚至开始怀疑生活,因为你是隔离一切痛苦,但同时也隔离了一切温暖。也许这个隔离这种方式也是自私的体现。本质上这是另一个极端,也是我想拼命追求的另一种对抗。

只是这种对抗的后果只是你自己承担,或者这也是你关门后需要承受的心理问题。因此隔离违背了人性的发展,人们仍然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你应该明白,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将不得不面对一切或失去什么。世界永远不会有伤害,也许你对伤病的态度会更冷静,心理隔离以后的生活可能会相对安全,但你也会变成一个木偶。

情感解离症是精神分裂的一个类别,和恋人相处对方一定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否则,只会带给患者更大的伤害。

分裂症,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重人格。 人格分裂在学名上称为 "解离症(Dissociative Disoders)"; 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常见于戏剧,小说中 分类 人格分裂(解离症)可简单分成下面两类:

1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 概述: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通过变换环境、支援性心理治疗及镇静安眠治疗,效果较好。 症状体症:

1意识恍惚及意识朦胧状态;

2感知迟钝、运动减少,呆滞;

3情感淡漠、心境抑郁;

4睡眠障碍、类似痴呆样表现;

5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心悸、多汗、潮红。

诊断依据:

1强烈过一性或持续性的精神刺激因素,出现于起病前数日至3个月以内;

2有敏感(对声音,光等)、紧张(将会引发自我保护心理导致极端行为)、不稳定素质(各种人格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临床症状直接反映或重演精神创伤情境的内容;

4在刺激消除,适应能力改善或转换环境之后,可迅速获得完全缓解。但当原环境恢复后,主次之间会不会发生未可知的转换。 2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刚开始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当主体人格或是客体人格共存时,有几率使双方或是多方的意见不和,而导致极端行为。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又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来,儿童时期所受的刺激导致儿童在儿童时期的性格将会被同时保留,而且这种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来的人格压制。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坏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作为伙伴,主客体之间有一定的几率产生相互间完全信任的关系,所以当客体要求暂时接管主体时,主体将会欣然接受。但当客体所作所为违反主体直接意识时,主客之间即可马上发生冲突,导致极端行为。)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所引起的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积累的愤怒在大脑中不断分离解剖催化使这种极端愤怒愈是加剧。为了释放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使双方或多方之间不可渗透,互相独立。慢慢的,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有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过份强烈的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的原因同前。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基本上根据我上课老师的说明,人格分裂是非常非常非常罕见的例子,从有人格分裂的纪录到现在大约100多年,但是例子却少的可怜,而且正确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怀疑,治疗法目前还不是说很确定,可能有融合.理情治疗.催眠疗法等,但是是否能治疗目前也不能肯定,而类似第五位莎莉或是24个比利,这些具有号称真实故事的书,但是也有一定程度的作者加料,让小说变精采,所以故事中的事情不全然是真的 人格分裂指的是”多重性格”,在最新的精神疾病制诊断分类中,称此为”解离性认同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此种患者会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我认同和性格状态,各对环境及自体有某种的知觉、关系、想法,各不相同,而存在患者不同时间的表现,而且可以一再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为,而一些属于其他人格的重要个人资料就不会记起来,并非因为药物或一般医学状况的因素影响,在儿童患者,也并非是因幻想导致的. 此类患者的原因是儿童时期的不正当教育!不正当教育致使儿童停留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像个阴谋家一样等待时机,释放自己的阴谋。好奇,贪婪,贪玩,幼稚为儿童在儿童时期的主格。主格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时期同时接受或排斥正当与不正当的诱导与诱惑,从而产生分离,分离的人格将会暂时潜伏在主格的压制之下。使分格患抑郁症。次格有可能分离性的表现在主格的生活之中,而主格有可能暂时或长期无法意识此类表现,从而招致更多的来自外界的压制。恶性循环。 分离的人格会依据环境与外部刺激长期接管或暂时性的接管主格,使主格完全丧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使分离的人格完全独立,为所欲为。 长期生活在矛盾之中会使主格与各个人格之间的矛盾激化发展,从而使所有人格毁灭,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乱(实际意义的疯子)。 环境对儿童的诱导极其重要。

多重人格治疗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人格分裂者最害怕的问题是记忆碎片,也就是遗传基因产生的紊乱会扰乱脑部,使记忆遗失分裂出的每个人格对原先人格的记忆,性格都有一定了解,如果分离人格遗失前者记忆,患者有可能被另一人格完全占据 [编辑本段]表现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一般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人格分裂难以至于治愈, 困难程度不亚于用2008年的科技去制造一座地球与火星相连接的桥。放弃,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真正的人格分裂,在脑部将拥有 永远的创伤记忆,最好的方法是,别让这种创伤发生, 如果发生了, 它会永久性的 沉淀在患者的脑中,即使环境有所改变……

觉得自己是有点心里障碍的人,该怎么处理感情问题?可以直接分手。当你无法处理人际关系时,你会心情不好,但与此同时,你也可以说,当你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时,这也是改变的开始。大学毕业后,他们彼此有联系,但他们与自己没有联系。昨天我看到一个名词叫“情感隔离”,意思是它就像透过玻璃斗篷看自己的世界。生活或多或少就是其中描述的那种感觉。当我想去看心理医生时,我的男朋友阻止了我。

他以为我没病。但我也是一个男人。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很多人都知道a的问题,但很多人更喜欢欺骗自己,假装自己是正常人,变得更沮丧、更严重,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生病。这种情况下的人通常有社会障碍。如果他们决定爱上你,那意味着他们信任你就像信任他们的父母一样。你有没有希望被你的爱人无条件地信任过?他们喜欢,有口才,热情,活泼,健谈,能说会道,等等。

他们给人“大脑分裂”的感觉,但他们没有精神分裂症。事实上,他们患有一种叫做双向情感障碍的疾病。以上两种情况反复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般只有了解这些具体问题,才能做出下一步的对策,请不要把学心理学的人当成“算命人”和“占卜人”。你可以加入一个更“神秘”的迷宫。和你最好的朋友约个时间喝咖啡和吃甜点。

甜点会让人感到快乐。晚上去看一部有趣的**,尽量充实时间,否则负面情绪会卷土重来。有一天,我心底的情绪终于崩溃了。我坐在宿舍里大声喊叫。我没有停止室友的建议。大约一个小时后,我哭得很累,停下来告诉你整个故事。心理咨询师调整干预措施,积极配合自己,消除症状。基于此,它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德勒的幸福不能固定在别人身上,也不可靠。

先走心讲一个故事。

36岁的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场十足,颇有御姐范,她逻辑思维缜密,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像一个天生的演讲家。

她的咨询目标是改善亲密关系,她不理解为什么丈夫对自己越来越疏离,她淡淡地说:“我们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十几年来也没有太多矛盾,如今该有的都有了,他却对我越来越冷漠了。”

在初始访谈阶段,我在收集晟的成长经历时,问她小时候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小时候?”她微微仰起脸,尝试搜索记忆:“小时候也没经历过特别的事情……哦,对了,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在我八岁的时候,有次我爸突发心脏病,我妈刚好不在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我和哥哥两个人迅速把老爸送进了医院,我哥那时候十一岁吧,医生说还好送得及时,要不我爸可能就没命了。我哥都慌了,我都没慌。”晟将这件事陈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

八岁的女孩面对父亲突发心脏病,一点慌张感都没有,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我问她:“你那时候什么感受呢?”

“感受?没有感受,就思考怎么把老爸送到医院。”

我轻声问:“你愿意再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感受一下当时的感受么?”

她安静了下来,尝试进入感受,过一会,她说还是没有感受,并表示这样专门去体验感受好尴尬啊。

看到晟还很不习惯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我不再勉强她继续在这个点上深入探讨下去,便继续收集她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么?”

她皱起眉头,继续搜索记忆,片刻后说:“印象很深的……哦,我大伯去世那天,我妈急匆匆赶到他家,她也把我带过去了,我当时很害怕不敢进去,也不敢一个人在外面等着,妈妈就骂我,怎么这么胆小,妈妈一骂,我哇一下就哭了。我妈就冲我脑袋用力拍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你大伯就要把你带走了,当时吓得我就没再哭。好像从那之后,我就没再哭过,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还哭过。”晟讲这段话的时候,脸上依然面带笑容,好像在讲一件很有趣的事。

“那时候你几岁了?”

“快上小学的时候,六岁吧。”

“这之前你爱哭么?”

“嗯,爱哭。之前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哭,每次哭我妈都骂我怎么又哭,再哭就要挨打了,有时候我能控制住不哭,有时候控制不住。”

“控制不住的时候,妈妈真的会打你吗?“

“会,总是拍一下我的头,我妈后来说她都是轻轻拍的,但我记得是很疼的。小时候我好像很怕老妈打我,但就是控制不住哭,大伯去世那天,我爱哭的毛病总算给治好了。大伯刚去世乱死了, 我再哭,我妈哪顾得过来啊 。”然后,晟拖长声音打趣笑道:“哎呀……不容易……那时候自己太弱了,哈哈哈哈。”

接下来,晟借着哭这个话题,抱怨起现在公司的小年轻们太娇惯了,说工作上遇到点挫折都能哭,她又讲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素养的人才,现今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等等……

她轻易控制了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她远离了童年。

晟讲着这一切,有理有据,语速飞快,富有感染力,我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

我的大脑听着她鸡汤味十足的演讲时,我的心还停留在她六岁的时空。

眼前强势干练的晟与六岁爱哭的她,有一种分裂的感觉。

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她?

初始访谈之后,晟表示愿意进行一段长程心理咨询。

在我与她咨询前期,她谈话的内容多是围绕婚姻中或者工作上的琐事,每次她讲到应该很有感受的事情时,都给我一种感觉: 分明是自己的故事,但她总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淡漠理智地在陈述一件其他人的事。

好在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咨访关系更稳固,晟的自由联想渐渐走到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重新又折回到童年的话题。

在我们咨询进行到第二十多周的时候,晟再次触及七八岁时父亲突发心脏病的经历。

“那时候我大脑高度警觉,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急,老爸被抢救过来后,我妈夸我是小救星……当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好像不知不觉就把一件事情完成了,现在突然感觉,我那时候才多大啊,确实挺了不起的。”

“那时候你除了大脑高度警觉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感受?”晟皱着眉看了我一眼,又茫然地看向对面的白墙,一两分钟后,她开口:“我刚才忽然感觉,其实,我很害怕,特别特别害怕。”

“怕什么?“我问她。

“怕爸爸死了,我很急地在想该怎么做,就觉得要快点要快点,我很怕爸爸会死掉,我真的好怕,大伯就是突发心脏病死去的。”晟讲到这里,眼泪突然掉了出来,她慌忙抽纸巾擦眼泪,有些尴尬地说:“哎哟,这么大的人了,居然哭了。”

原来,六岁经历的丧失,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

八岁的晟,唯有把所有感受系统都关闭,只留大脑高速运转工作,这样,才有机会救活爸爸。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应激反应,在那一刻,她也达到了妈妈期待的状态。

时隔28年,那些被关闭在身体深处的感受,总算被释放了出来。

自此,感受的主人也不必再紧绷着,不必再高度警惕着做一个看守人。

感受获得了自由,看守人不再是看守人,也获得了自由。

晟还是很不适应眼泪,她尴尬地猛擦眼睛,我忍不住说:“ 你是可以哭的。 ”

这句话她听进了心里。

她突然泪如泉涌,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可以哭,我一直都不敢哭……”

在下次见到晟时,她告诉我说:“上周末我去了教堂,我坐在下面听大家唱圣歌,我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整整哭了一个多小时…… 我从来没有那么痛快地哭过 。”

又隔了一周,晟又告诉我:“前几天,我和我老公聊天,我聊到了自己和他相处中感受到的委屈,我忍不住哭了,我老公居然也哭了。他说认识我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太感动了,那一刻,他感觉很欣慰,忍不住也哭了。”说到这里,晟又抽纸巾擦眼泪,同时又笑,但她这次笑得很由衷,是那种很开心,很有感染力的笑。

眼前的她,变得像个小女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

后来,晟表示她实现了咨询目标,她说:“以前我太强势,过于理智,从来都感受不到我老公,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其实那个强大,好像一件华丽精良的盔甲,而盔甲下真实的我,好小好小,特别柔弱 。”

我接了一句:“ 柔弱的你,是你;强大的你,也是你。 ”

 “ 没有盔甲,我可以强大,也可以柔弱。 ”她粲然一笑:“盔甲卸下来,感觉变得好自由,好轻松。”

晟的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晟的故事里,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爱哭的小女孩不被妈妈接纳,最终,她总算活成了妈妈喜欢的样子,还成了一个拯救者,自此她强大、理智、有超强的行动力。

强大、理智与超强行动力这些特质,帮助她度过应激事件,让她更好地适应了社会,更快地收获了现实层面的成功,但她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深锁在身体最深处。

晟特别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一个人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情感隔离,在我们的文化里,无处不在。

中国人实在太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像魔咒一样,在我们文化里代代相传。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淡漠,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学会隔离自己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又变成下一任情感淡漠的父母。

感受一下,你是否也是那个擅长情感隔离的孩子?

如果是,在某个一瞬间,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亲爱的,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在谈某种心理防御机制时,不是在评判好或不好。

情感隔离陪伴你那么多年,几乎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当你认为它不好的时候,很容易会认为自己也不好。

我们首先要肯定,情感隔离也是有好处的。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一个人都有保护作用。 

情感隔离在晟的童年,很好地保护了她,并让她的命运避开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风险。

在情感隔离的机制下,晟在最危急时刻,立即封锁了感受系统,得以让她远离了恐惧与慌乱,得以帮助她与哥哥一起及时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这让她避开了一次更为严重的丧失创伤经历。

回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经历了多少苦难啊。

如果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充分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在战争,饥荒和瘟疫面前,我们如何继续前行?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顽强地走过五千年,苦难没有消灭我们,反而让我们更睿智,让我们更勤劳,最终,我们华人的身份在世界各地节节升高, 情感隔离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是要消灭情感隔离,而是要与其和解。

当你看见了自己情感隔离那部分的价值,你也就肯定了那些年,自己在隔离之下的价值了。

任何时候的你,都是有价值的。

然后,你觉察到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你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了,你希望今后可以更轻松快乐。

那么,你便可以回归感受了。

回归感受是一条苦涩与甜蜜并存的路,也是一条值得一步一个脚印、细细去探索的路,路的终点是与最自由的自己在一起,那是平和与喜悦。

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能找一位与自己匹配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探索半年以上,会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还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或者还不够有条件做咨询,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当下的方式去一点点链接你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每天坚持正念冥想,多做瑜伽呼吸练习,每天睡前静静感受一下身体各部位的感受,也可以与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做一下心灵对话。(因篇幅有限,这部分先简写,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如何回归感受”的文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一年看看,一定会有些变化的。

是的,是一年,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 因为感受被锁太久太深了,它需要时间才敢于重见阳光。

给它时间,慢慢来。

(备注:写作也是创作,文中案例已被360度改装。)

情感隔离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封闭自己情感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了情感上面的隔离,说明你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了问题。

两个人的相处能否体验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关乎到这段感情能能否继续走下去。一段感情中,对自己的爱人非常陌生,不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行动上也无法揣测对方的意图,宛如有一堵墙立在两人中间,隔绝了两个人的交流,两个相互深爱的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你们把自己封锁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一道自己的心理防线,随着另外一个人加入到生活中,心里防御机制就会被激活,但这种防御不是敌对的,而是相安无事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生活的改变使得他变得焦虑,不知道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封闭。

发生情感上的隔离,有可能是单方面个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产生的问题。不管问题出在谁的身上,需要你们共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感情是两个人的生活,不能沿着以往自己个人的生活模式来相处,你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你个人,放在两个人身上肯定会发生冲突。

有效的沟通是缓和关系的有效方法,如果察觉到两个人产生了情感上的隔离,不妨好好聊聊,将心中所想的表达出来,沟通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才会清楚存在问题的根本,沟通也是两个人情感上的接触,通过沟通两种陌生情感的桥梁搭建起来,才有融合为一的机会。绝对不能过于在乎对方的想法从而选择忍让,这样只会让隔阂更大。

情感上的交流是稳定感情的重要条件,发生情感隔离并不可怕,只有敞开心扉,互相接纳,我们的情感就能得到交流,隔阂就会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287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