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一个李白将进酒的诗歌教案!

请提供一个李白将进酒的诗歌教案!,第1张

  李白 将进酒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常识简介

  1解题

  ⑴《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

  2作品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莫使金樽空对月 ⑵烹羊宰牛且为乐

  ⑶钟鼓馔玉不足贵 ⑷斗酒十千恣欢谑

  四 鉴赏情感

  1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悲→ 欢→愤→狂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4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5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你能读出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五比较阅读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者在感情和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感情: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后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技巧: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六作业布置

  ⑴背诵《将进酒》 ⑵整理文言字词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世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有出处的诗句。

#教案# 导语中国的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是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体会、学习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此诗。

 2、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

 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三、朗读《观沧海》,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

 (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六、小结

 师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七、拓展延伸

 师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板书设计

 观观——水岛树草

 沧博大胸怀

 海感——日月星汉

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2、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有关写“月”的古诗。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最伟大的诗人。

 三、背景链接:

 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四、多次朗读,理解诗歌。

 1、初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二读诗歌,解读诗意。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3、三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杨花”且是“落尽”是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心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4、再读诗歌,归纳小结。

 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景:杨花落尽子规啼鸣哀切、凄惨

 情景交融

 情:寄情明月随风相伴同情、关切

 六、拓展延伸:积累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2、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三)》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七、作业布置:

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背诵,感知诗意。(重点)

 2.学生品味,感悟诗情。(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赏析,感悟。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推诗,启迪诗心

 (一)学生说诗

 (二)教师评诗

 平时,我们经常不知道作者的诗说是李白的,何止是张冠李戴啊!网上还传说李白是预言家呢!(看PPT)其实,要说李白的预言,只有一次,那就是他说“随风直到夜郎西”,10年后,他被贬到比湖南夜郎县更西的贵州夜郎国。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一)诗人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西域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音律和谐,意境奇妙。写月名,捉月死。

 学过诗作:《古朗月行》(前四句)、《静夜思》、《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名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背景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与李白并称“七绝圣手”;学过《芙蓉楼送辛渐》、“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被贬夜郎而作。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有密切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其性格与李白傲岸不羁较为相似,因“不护细行”而被谤贬龙标尉。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此不幸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慰藉。

 三、披文入情,感悟诗情

 (一)朗读试背:听读、齐读。(节奏、平仄、押韵)

 (二)感知意象:杨花、子规、明月。

 (三)品悟感情:忧伤、同情、牵挂、安慰。

 四、深入品味,鉴赏诗美

 (一)语言美: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二)韵律美:平仄谐调,押韵清晰。

 (三)意象美:情景交融,寄托深沉。

 (四)情感美:真挚淳朴,深切感人。

 五、布置作业,拓展诗境

 1.默写这首诗。

 2.查找“月亮”或“友情”的古诗并标上平仄。

 3.探究“龙标”、“五溪”、“夜郎”的变迁。

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字词的释义。

 3、品味鉴赏诗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小常识

 1、按内容:

 送别诗、抒情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战争诗、叙事诗

 2、按形式: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格律诗分为绝句(每首四句)和律诗(每首八句),字数有五言和七言。律诗注重格律,对偶工整。每一首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部分。

 ③词

 ④曲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他这次途径北固山去游吴中,“江春入旧年”,快到除夕的时节,虽然江南山水如画,但时近年关,远离家亲人,旅次北固山下,船下江水东逝,头顶南雁北归,不能不催人乡关何处之思,于是写下了这首传 世佳作。这首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三、朗读:停顿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理解诗词大意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游客在青山之外,航船在绿水中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褪去,江面上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乡的音讯什么时候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五、简要概括诗中四句话的内容。

 1、首联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

 2、颔联写春潮涌张、江水浩渺,波平浪静、视野开阔的景色。

 3、颈联写在江上行舟即天亮时的景色。

 4、尾联用“鸿雁传书”集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六、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湖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

 赏析:"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八、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

 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十、请从内容和感情的角度,谈谈你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

 十一、主旨

 本诗写诗人泊船北固山下时所见江南的景色及感受,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

 十二、写作手法

 1、寓情于景,即景生情。诗人善于借用景物特征表达情思。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字,抓住了江湖这一景物特征;“生残夜“入旧年”中的“生”与“入”,写拂晓日出,突出表现江南早春的特征,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写法生动、传神。

 2、景中出情,景中出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但“日”“春”却具有新生美好事物的品质。作者本意说理,但写景抒情的句子里却蕴含理趣,妙不可言。

 3、语言清新,意境开阔。诗人用淡雅的文字描述了途中大江两岸的青山绿水,为读者勾画出一幅江南舟行图,表现出江南风光壮美的一面。

 十三、作业。

 十四、板书设计:

 首联:青山绿水难掩旅途的抑郁之情

 颔联: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

 颈联:哲理名句,时序变迁,季节更替

5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1)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2)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3)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____”画出),并用括号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2)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诗歌鉴赏”历来是让学生头痛的一个考点,缺乏知识积累,“读不懂”已将很多学生拦在诗歌鉴赏的门槛之外。但当诗歌鉴赏题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时候,毕竟还有选项可依托来解读。自2002年之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方式改为主观题,令很多学生倍感吃力,诗歌鉴赏这一道题着着实实让学生吃尽苦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个考点的得分能力呢

  一、明确考纲要求,抓准要点,解读诗歌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定位是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近十年来高考该题得分一直较低。2002年高考试卷选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虽然该诗符合命题人所确定的“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的选择标准,“折柳”寓意也较为浅显,但据抽样数据,诗歌鉴赏平均得分只有244分,难度是0406,得分依然偏低。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很多学生读不懂诗歌,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答题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诗歌解读能力,除了加强考生的文化积累、提高考生文化素养外,还应掌握一些便于操作、能够迅速破译作品思想内容的方法,比如:

  1、审清题目: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天机”的泄露者,因为它对诗中广泛丰富的内容往往有较明显的提示作用,抓准题目,也就大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陆游《书愤》一诗,单从题目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所抒发的感慨与忧愤之情了。

  2、分析尾句: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以情结句的方式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类型的诗歌往往在做了充分铺垫、蓄势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将浓烈情感喷薄而出。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抓重点字词:阅读诗歌时如能抓住一些能较直接表示作者感情的字词,则犹如找到一把能开启诗歌意蕴的钥匙,能迅速解读诗歌。如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如能抓住“客行”“悲”这两个重点词语,则基本能判断这首诗大约写的是“思乡羁愁”之类的情感。

  4、抓重点意象: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而意象则是构成意境的最小单位;古代诗人常用一些典型意象来暗示其感情,如松、梅、鹧鸪、杜鹃、羌笛、浮云等。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积累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能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公共意象”,则无疑对理解诗歌有极大的帮助的。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把握诗歌的内容一些辅助手段而已,阅读诗歌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二、仔细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

  1、仔细分析题目,确定答题要点

  根据考纲要求,试题的设置一般不会离开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考查,学生要懂得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方向,确定答题的要点。现以

  2003年全国高考17题为例,试题选用王维《过香积寺》,题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道题要求分析“诗眼”实际上是要鉴赏其语言(即炼字);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诗眼”也即是诗歌“心灵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即可窥见诗歌的“心灵(主题)”。通过以上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确定这样的答题思路:a、诗眼是哪两个字;b、诗眼在句中表达的内容;c、诗的主题是什么;d、诗眼与诗的主题有何内在联系。这四个方面实际上就已涵盖了题目的各个信息要点。

  2、加强类型题训练,提炼解题思路

  回答诗歌鉴赏题,应该“因题而异”:对“问答型”题,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对“综述型”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一般说,鉴赏的终点要落在对主旨情感的分析上,这是因抒情言志一般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任何形象、语言、手法的使用与优劣评价的标准都是以能否更好地“言志”为重心的。笔者通过自己的解题经验,结合试题的参考答案,试拟出几条解题的一般思路:

  1、形象:a什么形象 + b形象的基本特征 + c形象的意义;

  2、语言:a字意句意(及文意)+ b主旨情感;

  3、艺术手法:a什么手法 + 表达作用(b句意文意 + c主旨情感);

  4、思想内容:a客观现实生活 + b主旨情感。

  以鉴赏诗歌形象为例:骆宾王《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问:请具体分析作者所塑造的“蝉”的形象的象征意义。这道题的答案就可以用上述的思路来组织:a(什么形象)“蝉”是清高君子形象。b(形象特征)它虽自身高洁,却受打击,被压抑,“露重飞难进”写蝉因为被露水打湿了翅膀,无法高飞;“风多响易沉”写出因风大,蝉的鸣声被盖住。c(形象意义)从而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蒙受冤狱,有冤难诉,空有壮志却无法施展的悲愤。

  三、两点说明

  1、试题设问的方式可能很灵活,但一般不离上述几种情况,考生应懂得追根溯源,对号入座。

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

一、别离诗

1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别恨离愁。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乐观旷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4表达自己的志向。

5离愁别意: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贬谪诗

1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报国无门之激愤、怀才不遇之寂寞、孤苦无依、贫病潦倒、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忧怨和愤懑之情。

2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3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三、爱情怨女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四、思乡怀人诗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思乡怀人、思乡念亲、相知相思、游子迁客之凄凉,思念亲友、边关思乡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思念家乡亲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五、咏物抒怀诗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六、山水田园诗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或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

3通过对景物描写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或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时光易逝

七、咏史怀古诗

1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喻现实。

3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或自比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等。

4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八、边塞征戍诗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2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情感,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4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5抒发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高二# 导语高二语文上册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 整理的《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

1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关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关于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三、关于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关于教具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XX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2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作学问,唯独这“懂”字最难说。自以为懂了的东西,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懂。懂是相对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就具体的文章来说,懂与不懂,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对作者所说的观点,能判断正误。

 4对作者所叙的事实,能看出其意义。

 5对作者塑造的形象,能看出其内涵。

 6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能说出其凭借。

 7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8能看出写作意图,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相同的篇幅,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故事有情节,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读过一遍,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从这个基本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要求:

 1选择一篇作为精读,其他泛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从而进行概括。

 2做好笔记,课后写一篇题为《棋》的周记。

3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4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围绕课文开展语文活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2、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

 3、师生评议各组表演

 4、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

 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5、各组以自己表演的故事为例,说说课文在运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6、各组分别讨论,将讨论结果汇总

 7、各组请一位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

 二、教师总结,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XX、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3、选取典型事件

5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1首先,知人论事,如果作者是你接触过的诗人,你就差不多知道他写诗的风格和一些人生经历了,在读诗的时候你就会有个初步把握了。

知人论世的方法是细读注解,比推作者状况;并注意朝代,寻找线索。平时应了解重要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人生与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与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志与报国无门的矛盾……此外还应注意体察宏观的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风貌。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2关注题目,获取信息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以上标题看,“喜”“怨”传达出诗歌情感方面的信息,“怀归”“送”“早”“闺怨”表示诗歌内容方面的信息。对情感的把握已经有了基本的方向。

3找情感词,抓关键词

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这首诗的情感词是“闲”,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同时在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

4品味语言,披文入情

“披文入情”即披阅作品的文辞,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文辞”指含义丰富的意象、精炼含蓄的语言。

5组合画面,想景悟情

“组合画面,想景悟情”即运用读者自身的经验,对诗意加以阐发。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把握古诗词情感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说明要求:考场答题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学习目标:1、学会快速把握古诗词情感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情感。重点、难点: 1、掌握快速把握古诗词情感的基本方法。 2、掌握快速把握咏物诗及怀古诗情感的途径。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这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初试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惜别哀伤之情。课堂小结快速把握古诗词感情的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知人论世;(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字”;(六)看关键句,抓直抒胸臆。 课堂小结快速把握咏物诗感情的途径:第一步,找出所咏之物 第二步,概括物的外部特征及所处环境 第三步,写出人物品格 第四步,揣摩所托之情志概括今景——系古人事——体悟意图快速把握怀古诗感情的途径:方法多样,理解运用,方为上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39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