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优秀教案(高一下册)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高一下册),第1张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高一下册)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 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 3背诵课文。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解决办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 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 会(ku„i)稽 修禊(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齐彭殇(shng) 游目骋(chěng)怀

 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书介绍了作诗的缘由(由修禊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诗的精彩(“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书序之处。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2)明确:“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 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

 (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毕、咸:全、都。 修:长、高。 引:招致、招引。 其次:其间。次,旁边。 惠风:和风。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这里是“用来”的意思。 极:尽。 娱:乐。 信:确实。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 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

 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 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 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或,悟,因)

 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之、系)

 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

 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⑵ 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

 ( 1)学生齐读第四段

 (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

 重点字词提示: ①若合一契②临文嗟悼③一死生,齐彭殇④其致一也

 (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

 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

 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1、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

2、《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扩展资料

文章主题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

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

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

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了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它独特的构思之妙,就是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从一次普通的宴游集会中,抒发出真挚的内心情感,从而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

  文中感情流露是很直白的,初读文章,对“乐”是比较好理解的,而作者是缘何而“痛”?又是缘何而“悲”?“痛”和“悲”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细读文章,可以看出“乐”由“事”而生,由“景”而生。“事”是“修禊之事”,既是驱除不祥祈祷祝福之事,又是文人们的一次倾吐心声的诗会,岂不“乐”也?“景”是山水自然美景,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恰是文人墨客们“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游目骋怀”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摆脱尘世的羁绊,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尽情释放郁闷的心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极”,逍遥而自在,洒脱而奔放,岂不“乐”也?

  可是,情随事迁,物是人非,那些快然自足之事,“欣于所遇”之情,难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觉厌倦;再则,乐景不常,盛事难再,“向之所欣”转眼灰飞烟灭,于是触目伤怀;甚则想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的流逝谁也无法阻挡,一种郁结已久的挥之不去的对生命的感伤之“痛”便油然而生。这又岂不“痛”也?

  然而,既然认识到了生死无常,人生短暂,认识到了“一死生”“齐彭殇”是荒诞虚妄,何不把眼光转向未来呢?于是作者便对“痛”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引发出了作者的“悲”叹:古今一也。从“痛”的背后,我们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倍感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倍感热爱与执着。

  因此“痛”不可怕,我们要化“痛”为“悲”,化“悲”为壮,“痛”是外在的创伤,我们应直然面对,借“悲”来医治;“悲”是内在的,我们应深刻反思,依“痛”取“乐”,这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兰亭集序>>作者痛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

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

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

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前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一句由美景引发对死生的感慨,无奈人生短暂,由生到死,乐极生悲,行文感伤。不过后文一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王羲之对生活的眷恋,对时光的珍惜,情感趋于平静。魏晋名士多颓废放浪,王羲之积极入世,委婉地批判无为虚无,所以他的人生观绝不是消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46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