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音乐充满魔力我认为任何一种音乐作品都包含,表达,甚至是造物主在当时的整个经历,心灵,精神。当作品被重新演奏或演奏时,就好像这些经历被复制了一样。对于听者,他可能会收到所有的信息。换句话说,音乐承载了大量的信息,除了二进制、认知信息、直觉、情感、潜意识以及超越二进制的信息之外。
也许正因为如此,音乐在影响人们的情感(以及生理和心理的许多其他方面)方面是如此强大。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想知道是什么音乐元素影响了大脑区域,这是对音乐元素的控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期望,有一种软弱的感觉。谢谢各位大师。
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动物,尤其是水生和树栖动物,必须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节奏,才能学会进食、捕猎和交配。一个人,甚至是挣扎爬行和爬树,怎么能从狩猎、避免和繁殖中得到最好的东西呢
在灵长类动物中,自然选择是有帮助的:那些恐高的人无法与导致营养不良的高质量水果竞争。那些因树木摇晃而感到眩晕的人,因为精神不好而被淘汰了。谁不是恐高而不晕眩,你爬得越高,枝叶越嫩,柔韧性越强,因为有些人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和弹性树枝的运动节奏,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被捕食的猎物,抓住猎物饿死……总而言之,自然选择是最强者、更健康者的食物和他妻子的羊群的毁灭。动物的内在和外部节奏的适应,以及它自身高超的节奏能力(感知、制造、同步)是生存和繁殖的先决条件。
“RRRE”系统允许动物有欣赏、寻找和创造有节奏的活动的本能,就像动物有食物和交配的本能一样。所以音乐、舞蹈和语言都是由这种能量产生的。
为了让广大知友了解现有的关于情绪和音乐研究的发展进程,对于理解音乐和情绪的关系,我这里从音乐美学和心理学和生理学等角度,从已有的研究基础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对于音乐和情绪的研究,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的观点
·音乐美学领域在音乐美学中有这样两大派别 他律论和自律论他律论: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或者思想的工具或者媒介,音乐也要表达音乐以外的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自律论:认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就是音乐本身,它不表现,也无法表现音乐以外的任何东西,如情绪情感、思想理念、故事情节或自然体验。
·心理学领域美国学者扬(Yung,1961)提出,情绪一种对正常生理、心理平衡的扰乱和破坏。”当人被周围情境激动到他的大脑控制减弱或失去控制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情绪“海曼(Hohmann,1962)则提出,情绪是一种生理激活和生理能量的动员。情绪是对正常过程的破坏和中断。这种理论对于那些激烈的情绪,如和愤怒、兴奋、恐惧、快乐等是恰当科学的,但不足够解释那些较低生理唤醒水平的情绪,如舒适、惆怅、迷茫、满足。同时也把美感排除在了情绪研究之外。在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汤姆金斯和依扎德从婴幼儿情绪研究入手,对情绪的生物功能,及情绪在人类的人格和认知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情绪的动机理论。”第一性的动机体系就是情感体系,生物的内驱力(由生物性需要形成的动机)只有经过情感体系的放大才具有动机的作用。“
下面来用音乐的几个特性从生理学和音乐声学的角度来解释大脑对于不同音乐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反应,相信足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和声乐器发出的每一个音都是一个单纯的正弦波的基音之上的许多谐波(也就是泛音)共同构成的。谐波的数量以及谐波在音列中的排列方式取决于乐器的材料质量,不同数量的谐波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乐器的音色。假设一只长号吹出的C音含有6个可被听觉察觉到的谐波,那么内耳的基底膜上产生的振动点就有7个,产生的电信号也就会有7簇。那么三只长号吹出的C大三和弦(CEG)就会在基底膜产生14个振动点并产生14簇电信号。如果演奏出一个减七和弦(BDF)就在基底膜会产生19个振动点,并产生19簇电信号。
协和和弦产生神经纤维放电密度较不协和和弦小,神经纤维放电密度随着和弦不和谐程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更多的泛音和正弦波和谐波的频率不协调产生的不规则振动的噪音,神经纤维放电数量会急剧增加。
当然,和谐与不和谐也是相对的,比如大三和弦进入减七和弦,会让人产生吃惊和恐惧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一个小二度关系构成的和弦解决到减七和弦上,造成的感觉又类似减七和弦解决到大三和弦的体验。
C大三和弦 1 3 5 C减七和弦 1 3b 5b 7bb 大家如果有钢琴的可以自己弹着试试
·力度一个较强的乐音信号,或者说一个较强的振幅的液压波所触发的毛细胞的数量要多于一个振幅较小的液压波,因此释放出来的动作电位的数量也要多一些,反映到下丘脑中的放电密度也要大一些。这样,振幅大小的关系就转换成了动作电位的数量关系。由于神经纤维放电密度的变化,突然增强的乐音力度会在下丘脑中的情绪模式中转换为吃惊的情绪反应;稍慢一点的力度增强会在下丘脑中转换为紧张的情绪反应;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和高涨;乐音力度的减弱会造成愉快的、或是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等等。
·节奏前面已经提到,乐音符号的强弱关系到达下丘脑时,已经变为电脉冲的动作电位的数量关系。那么2/4拍的乐音组织关系就是 强--弱--强--弱,相对应的电位密度就是 多--少--多--少 的关系,也就形成了情绪反应的 强--弱--强--弱 的关系。由于下丘脑不仅是情绪整合的中枢,也是动机形成的中枢,因此当动作电位数量以多寡悬殊的比例有规律的变化时,下丘脑所产生的情绪性的起伏反应会沿着下行的传导神经纤维向机体的外周和内脏扩散,引起机体各部骨骼肌肉动作的行为动机。这时,人的外部动作行为本身就是情绪性的,或者说是情绪的外部表达形式。
·旋律和声、力度和节奏等因素在生理反应模式中本身具有先天的、生物程序的情绪功能,而旋律不同,它不具有先天的生理的情绪性质,它被整合的中枢部位是在大脑皮层,他的全部意义都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认知和评估作用。来自听觉神经的音高组织信号被传导到大脑。不同的音高产生不同的神经纤维输送到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音高体验。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携带不同频率声音信号的神经纤维终止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听觉中枢位于被称为”薛氏窝“的深沟中,高频信号终止在薛氏窝的深部,而低频音终止在外表面附件。同一条旋律可以配上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的歌词,也可以用不同的和声、力度和节奏处理而形成不同的音乐情绪。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爱人的主导动机用不同的手法处理就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概念。
通过歌词,还有通过一些舒缓的音乐,因为只有这样子才会正确的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子才会有许多人用歌词去告白,因为有些歌词就很简洁明了的写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唱歌也比较适用于表白,因为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唱出来,而不是用普通的说去表达,我觉得别人可能会更喜欢唱的方式 。
音乐有不同的曲调,能给你轻松愉快的感觉,可以让你感觉爱情的甜蜜,也可以让你感觉到失恋的痛苦,可以让你感觉到跳舞的激情,可以让你感觉到生活的节奏,可以让你感觉到压力释放那种hight的感觉。
就作曲家方面来说,他总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某种影响和激励,才写音乐的。他有时候就把这种影响和激励直接表达在他加给作品的标题中。就听者方面来说,他虽然不可能从作品中直接听到现实内容,却总是能够通过音乐联想到现实生活内容。这是因为音乐源自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心灵感受。并且是对心灵感受的表现,听者只要能够对作曲家的感受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他就能在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再现出某种现实生活的内容来。在这里,正是听者主体的内心情感充当了音乐作品再现现实生活的媒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