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苏东波《江城子》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李峤《送崔主簿赴沧州》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长相思·折花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1 关于情感共鸣的诗句
关于情感共鸣的诗句 1关于“共鸣”的诗句有哪些
1《送李山人还玉溪》唐代 顾况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2《海子上有期》元代 黄清老
金堤晴日共鸣镳,倾盖松阴待早朝。
数尽荷花数荷叶,碧云移过水东桥。
3《留别凯烈彦卿学士》元代 雅琥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
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
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4《颂古三十九首》宋代 释道枢
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
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
5《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代 王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6《拟试以虫鸣秋》宋代 曾丰
大化转无休,虫那得自由。
暗中谁擘口,闲里共鸣秋。
气感蟾蜍冷,声归蟋蟀愁。
幽闺勤杼柚,远塞急衾裘。
岂不便钳口,而犹强出头。
呶呶竟无益,也胜唤晴鸠。
7《赠封御史入台》唐代 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
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
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
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8《离临安舟中有怀山薮朱文之子聊作五绝以寄》宋代 史尧弼
仙舟轻漾首仍西,我独南征未得归。
相望两鸥空浩荡,何如双鸟共鸣飞。
9《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唐代 王维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10《摸鱼儿 扬州》 元代 吴存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
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
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
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鸣咽。
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
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
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
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2关于共鸣的诗句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从他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这首诗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植)应声便为诗曰……”曹植与曹丕为同母弟兄。植少年时即以才华特异为父曹操所赏爱,几被立为太子。及丕继操位建立魏朝,植虽居侯王之位,而备遭忌迫。本诗即是其一次遭受威迫时情思的反映。《世说新语》首句作“煮豆持作羹”,“本是”作“本自”,此据丁晏《曹集铨诗》本选录。
诗的首二句以叙事提起,意谓煮豆而燃起豆茎,漉滤起熟豆来作豆汁。三四两句形容豆在锅中被煮时的景况,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情况。“豆在釜中泣”句,以豆在锅中被煮得鼓起水泡作响,而着以“泣”字描述,极切合诗人此时被压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末二句是由上二句所写情景产生的反思,以萁对豆之相煎熬,控诉兄弟相迫之乖违情理。兄弟之同正如萁豆之同根,燃萁煮豆,事属自然,世所常见。诗人此时满怀被胁迫的激愤心情,矢口而出,说来如此自然贴切,乃使阴狠冷酷如曹丕,闻此亦不免“深有惭色”。而“萁豆相煎”亦遂成为兄弟间互相鱼肉之名喻。
据《诗纪》,此诗亦有仅作四句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辞意颇简切。旧评对二者各有短长。陈祚明评此诗云: “窘急中至性语,自然流出,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侯门似海: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颐非常感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3请写出一句引起你情感共鸣的古诗词句子,标明出处并就其语言或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北宋诗人林逋为时人所知、为后人仰慕,源于它的这首咏梅绝唱《山园小梅》。在此诗中,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的境界,读来口齿噙香,令人赞叹。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我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我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我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联极目聘怀,颔联凝眉结思。当然,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
4诗文古诗词中,一定有许多名句能引起你感情的共鸣,请你写出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注释]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3)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4)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简要评析]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5与情感有关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乐游原 》
1唐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8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元代: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0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唐代: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晏殊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木兰花晏殊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无名氏《西北有高楼》)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古辞《西湖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清商曲词《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吴声歌曲《子夜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晁冲之《临江仙》)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
情感:对自己坎坷遭遇的豁达,和对天下漂泊、分离的人们的深切祝福。不仅仅是指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全文内容:
《水调歌头》
作者:宋朝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翻译: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该有遗憾,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成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长长久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诗经》开篇《关雎》就是一篇爱情的赞歌,“十五国风”大都描写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从思慕-初恋-约会-热恋-婚嫁-离弃,几乎爱情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诗经》中呈现,这足以说明爱情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特殊地位。爱情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歌中的爱情更是比比皆是,爱情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爱情,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的魅力、地位完全可以同《关雎》相媲美。这几句本来是描写战友之间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谊的,后来演化为形容爱人之间不离不弃、相伴到老的美丽誓言。《伯兮》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描写的是,丈夫不在身边,她便无心梳妆,以至头发凌乱,体现的是对丈夫忠贞的态度。“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的是因为思念而对时间产生错觉,真实地反映出他们难以割舍的爱情。“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则描写对爱情的忠贞、坚毅,不会随意妥协的态度。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后世因此怀疑这不是女子口吻,而是逐臣之辞。《绸缪》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由于太过欢快喜悦,她竟然一时忘记今日是什么日子,以至于轻轻发问。《风雨》中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一声惊叹,是对那个拯救自己于风雨凄凉中之人的无限爱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一个凄美的单相思故事,“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是一曲悼亡的哀歌,“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一声调皮的戏谑,“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一首最唯美的征婚歌谣。
先秦无名氏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由自然界顺理成章的现象,引出毫无规律可言的情爱,因此流露出一种痛彻心扉的惋惜之情。它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西汉时期,据说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佳人卓文君的芳心,文君抛下千金之躯与相如私奔。后来司马相如得势后便想纳妾,卓文君听到后,写了一首《白头吟》表示与之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以为嫁得了一个情义专一的男子,就能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可男人的一心一意又怎能敌得过岁月流逝,敌得过娉娉袅袅的诱惑?另有西汉成帝妃子班婕妤的《怨歌行》即《团扇诗》,“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天气转凉,团扇被弃置,来比喻自己的失宠。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也有汉无名氏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以自然界五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古诗十九首》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所抒发的都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当然也包括爱情。《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孟冬寒气至》都是代表性诗篇。前者从第三者的角度,通过描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来反映了人间夫妇的离别之苦。这首诗后来也发展成为描写七夕情人节相关的诗歌。第二首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将久别相思之苦表现得深沉哀婉,使人动容。岁月无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眼之间,一年将尽,时间无涯,生命有限,人的生命怎能比得过时间?曾经那个青春少女突然之间就人老珠黄了,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惊心动魄。第三首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为了采一朵芙蓉送给爱人,不惜涉江,表现了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第四首则是一首思归之作,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及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另外《上山采蘼芜》也算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只不过描写的是弃妇与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其中流露出的是痛苦,并不涉及对爱情的追悔。
《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诗与《诗经》中的爱情诗已经有所不同,它开始从质向文转变,虽然诗中描写也有生活化朴素的语言,但已经开始有了深情的诗句,文人自我抒情的端倪开始出现。在形式上摆脱了《诗经》简单的重章叠唱,爱情诗由民间歌谣化向个人抒情化转变。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爱情诗往往不是纯粹的爱情。受时代风气及政治环境的影响,一些被压迫的文人有发牢骚的冲动,却不敢直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不满,于是便借助于美女跟爱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是曹植。曹植的觉醒在于他对语言文字特色的反省与把握上,也就是说,从曹植起,诗人们就开始自觉地注重诗歌的对偶、铺排、修饰上。曹植的诗歌可以分为前期后期,前期的诗歌都是意气风发的,如《白马篇》,这里不作论述,后期主要抒发自己的愤懑不满,当然是借助于爱情的。他的《七哀诗》是一首五言闺怨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可是丈夫的怀抱不开展,曹植的抱负就始终不能实现。
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为社会小康,文人多习惯于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潘岳的悼亡诗写得最好,中国就是从潘岳开始把悼亡诗专用来指悼念亡妻的。“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这是潘岳第一首悼亡诗中的句子,表现了睹物思人的惆怅。由于受太康风气的影响,这首诗是用思力安排的,也就是读者必须通过思索作者当时的状态,或许才有有一丝的感动。
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作家虽各有所取,但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到了唐代,诗歌发展到顶峰时期,唐代的文人充满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充满了朝气,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气数到了正旺的时候。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热情高涨,唐诗创作空前繁荣,爱情在诗人们的笔下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张九龄、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留有优秀的爱情诗作。中晚唐时期,爱情诗出现了真正的高峰,李端、张籍、薛涛、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成为中唐时期爱情诗人的杰出代表。到了晚唐时期,杜牧、李商隐、鱼玄机、温庭筠、韦庄等诗人的爱情诗比较突出,但是仍然掩不住晚唐没落的苍凉,已经不如中唐那般群芳斗艳。
唐代爱情诗
唐代爱情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展现爱情生活的甜美。
刘禹锡创作了大量《柳枝词》,其中有不少是表青年男女的情爱的,流露着最为真挚动人的感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具代表,“晴”即是“情”,一语双关,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也有李端的《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第二,诉说相思的痛苦。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有过刻骨的相思,相思使人神情恍惚,若有所失,以至于把红色看成绿色;相思使人面容憔悴,身体瘦弱不堪。“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在《长相思》中将相思之苦转化为遗恨。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长篇诗歌《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相思带来的遗恨。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做恩爱夫妻。只是爱情被命运拨弄,被政治摧残,“此恨绵绵无绝期”。李白则直言“长相思,摧心肝”,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也有《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将相思之苦比较透彻地展现出来。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一首失恋哀歌。因为失恋,他失落了,消沉了,对那风清月朗的夜晚都提不起任何兴致了,管他明月起起落落,一切都与他无关。曾经认定那个人是自己的一切,突然分离了,世间万物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红豆抒写对朋友的眷恋之情,后世多用以表达爱情相思。
在相思爱情诗歌中,李商隐的无题组诗显得最为特殊。无题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一句句一声声,将爱情相思的缠绵哀婉与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表达婚姻不幸的悲哀。
唐代也有许多诗歌展现了爱情受外部势力的干扰、压制而痛苦、忧闷的心情。闺怨诗是其中最典型性的一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虽然生活奢侈,仍摆脱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描写了宫人内心的无聊与孤寂,弥漫着浓烈的哀怨情绪。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中一首“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极写宫廷制度对人的摧残。与故乡相隔三千里之遥,不得与亲人相见,已经够悲惨的了,更何况漫长的二十年都是在幽深的宫墙内渡过。她的青春,她最好的年华都已经被消磨殆尽了。更多有关爱情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另一类是对负心人的控诉,以鱼玄机的《赠邻女》为代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诗人以自己切身的生活经验得出痛苦的结论,喊出被侮辱被损害妇女的苦闷心声,这是对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还有一类是悼亡诗,悼亡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思念,往往是睹物思人,感情真实。悼亡诗的代表诗人是元稹,悼亡诗多达33首,其中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代表作比较有名,感情真挚,荡人心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以世间至美之景,表达了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般幽深美好,即遇到妻子后,天下所有的女子都黯然失色。“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只有终夜不眠不休,永远思念着妻子,才能报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绝,千古痴情之语,比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显情深似海。
晚唐五代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诞生了变文。词的创作也开始出现,晚唐的温庭筠努力进行词的创作,是晚唐诗人中写词最多的作家。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 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语言质朴、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刻画了一位敢于追求爱情自由、敢于为爱情付出一切代价的女子形象。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思妇远望这一简单镜头,塑造了一个凝睇远望、盼夫思归的思妇形象。轻描淡写中酝酿着浓烈的感情,清丽、朴实,毫无绮糜侧艳之感。
宋代爱情诗词
到了宋代,词的发展达到顶峰。词一开始本来就是当时的流行歌词,是写给歌女配乐演唱的,因此宋词中总少不了美女跟爱情。宋词与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演绎了一首首回肠荡气的千古爱情绝唱。有忠贞不渝的爱恋,有生死相隔、刻骨铭心的思念,有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有离别后的魂牵梦萦……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晏殊“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冠“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秦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张先“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乐婉的“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晏几道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不一而足。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几句通过男子的想象来写美人思归心切。词人淹留他乡,深深思念着家乡,却归家无望,不忍登高临远,其实已经在止不住远眺。“想佳人,妆楼颙望”,那闺中之人想必也在遥望,盼望游子早日归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可是词人不能回去,闺中人必然几次因为看到归舟而兴奋不已,几次又是因为认错而失望到极点。亦有《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纯用口语,流畅自然,“一生”与“千行”都是极重的词;“系”与“负”都是极悲的字眼,一个是生生世世的牵挂,一个是不得不辜负的愧疚。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离人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另有《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之沉重。词人欲将无形的愁装上小船,赋予愁之实物立体感,又说怕小船载不动许多愁,则赋予愁之重量,化虚为实,想象奇特。且又与上句的“轻舟”形成强烈对照,荡气回肠,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陆游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之至。虽说两人的山盟海誓还在,情感依旧如一,可是“相思相望不相亲”,明明有爱却不能爱。《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写对已故唐婉的无限哀悼。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怅,如今物与人都不是当年的样子,想找一处散发着当年气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该是多么地让人痛苦。陆游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竭力寻找当年的景物,终于看到“桥下春波绿”,那碧水一如过往,似曾相识,只是这美景现在却如此伤情。“曾是惊鸿照影来”,曾经这里是美人翩然而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桥流水依旧东流去。更多有关爱情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在思想内容上,宋词里的爱情也不外乎婚恋、悼亡、相思、闺怨几类,因为小词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质,再加上爱情本来的缠绵曲折,宋词中的爱情显得尤为动人。
元明清时期爱情诗词
元明清时期文学主要是元杂剧与明清小说,诗歌主要以散曲形式出现,这里不再论述。清代诗歌作家众多,作品丰富;词开始复兴,清初三大家有陈维崧、朱彝尊和纳兰性德。
在爱情诗歌方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应属纳兰性德。纳兰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有词集《饮水词》,词风哀婉清丽。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况周颐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惠风词话》)。纳兰一生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到词的创作中,然而仕途生涯的奔波及不幸的爱情与婚姻的波折,使纳兰郁郁终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等悼念亡妻的词句,哀婉动人,泣人泪下。
诗歌中的爱情不全是缠绵柔婉凄美的,再回归到诗歌最初的面貌,你会发现,《诗经》中的一些爱情除了让你为之动容还会让你开怀大笑。“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爱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难道就没有人喜欢我?你这个轻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如此嬉笑怒骂毫无忌讳说出自己心声,并且将粗俗的言语表达得如此幽默风趣,不会让人感到俗不可耐,反而有一种热烈奔放,健康活泼明朗之感,恐怕这也只有诗经中的女子才能做到。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颇能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树上只剩下七分梅子了。此情此景,她敏锐想到自己还待字闺中,爱情还遥遥无期,可是青春这么短暂,转眼间就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于是她忍不住唱出自己的心声,这么一唱,就开了古代女子征婚的先河。纵然当时社会男女不受封建礼教压制束缚,但一个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爱情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是一个不老的神话。是哀与喜的交织,痛与乐的胶着。欣赏古诗词中的爱情,会让我们更加懂得怜取眼前人,那一点一滴的欢乐都是来之不易的,莫等到错过花期、失去爱情时才来感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