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灯笼的主要内容

概括灯笼的主要内容,第1张

灯笼》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小男孩,从姑姑家回家时,一路上都在响晴。后来天上下起大雨,小男孩没处躲藏。雨势之大让他只能看见脚下的土地。小男孩犹豫是继续向前,还是原路返回。这时,男孩想起爷爷过“等是窟窿”。于是他坚持走回了家。小男孩悟出了一个道理:走是灯笼。

《灯笼》的作者

《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吴伯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一生作品200多篇。

吴伯箫的主要作品有《羽书》、《难老泉》、《黑红点》、《菜园小记》、《出发集》、《记一辆纺车》、《我还没见过长城》、《往年》、《吴伯箫散文选》等。

关于灯笼的写作背景分享如下:

《灯笼》的写作背景是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灯笼》是吴伯箫写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作品《吴伯箫散文选》,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美好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灯笼》是吴伯箫写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作品《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并入选部编版(人教新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第4课(朗读人是卫东  )。

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这些关于灯笼的记忆,既有文化上的,也有情感上的。作者顺着自己的思路写来,意绪纷繁。

4 灯 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56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