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必须面对的十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近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2080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
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很多人提及,“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安全风向标: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结语: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
提起心理测试抑郁,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谁有关于忧郁症的心理测试,另外,还有人想问抑郁症怎么测试?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样测试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谁有关于忧郁症的心理测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测试抑郁
1、心理测试抑郁:谁有关于忧郁症的心理测试
抑郁症评估表SDS
星空有你心理健康园网站,关于抑郁症知识,抑郁忧郁症的介绍与说明主题相关的文章《抑郁症评估表SDS》,该心理与健康文章的主要讲述的是抑郁症,心理知识,心理健康少有持续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32免费测自己抑郁。
我觉得之中早晨23真抑郁和假抑郁的区别。
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者觉得想哭34
我晚上睡眠不好35
我吃的跟平常一样多26
我与异性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27
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38
我有便秘的苦恼39
我心跳比平时快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
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医院专用版抑郁测试。
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我觉得作决定是容易的狂躁症心理测试题在线。
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41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超过六条你就抑郁了。
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14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3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
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
2、心理测试抑郁:抑郁症怎么测试?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主要有5大特征,就是懒,总是毫无原因的感体乏力,什么都不愿做。第二是感觉呆,动作减少行为呆滞。第三是感觉性格发生明显变化。第四,总是感觉忧郁悲观,意志消沉,万念俱灰。第五总是感觉多思多虑,胡思乱想,坐立不安。
怎样测试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3、心理测试抑郁:怎样测试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抑郁症测试量表,解郁网给你推荐抑郁自评量表(SDS),欲想了解更多有关抑郁症方面的知识,请上解郁网了解。测你被上天赐予了什么能力。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测试自己看人眼光辣吗。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评定有困难。
1、精神病性情感症状(2个项目);
2、躯体性障碍(8个项目);测试你的可怕之处。
3、精神运动性障碍(2个项目);
4、抑郁的心理障碍(8个项目)。
此量表极为简单,由20道题组成,是自己根据自己一个星期之内的感觉来回答的。20个题目之中,分别反映出抑郁心情,身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因为是自我评价,不要别人参加评价,也不用别人提醒。如果是文盲,可以由别人给念题目,不由别答,由自己判定轻重程度。
在回答时,应注意,有的题目的陈述是相反的意思,例如,心情忧郁的病人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思,但题目之中的问题是感觉生活很有意思,那么评分时应注意得分是相反的。这类题目之前加上号,提醒各位检查及被检查者注意。
不同分值代表结果
1、标准分(中国常模)
(1)轻度抑郁:53—62
(2)中度抑郁:63—72
(3)重度抑郁:>72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
分界值为53分心理测试你爱不爱他。
2、SD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分值越低状态越好。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
请您依据最近一周的情绪情况,在合你情绪的选项上打分
0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02、我感到早晨心情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测试哪类男人注定爱你。
03、我要哭或想哭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心理测试重度抑郁症。
04、我夜间睡眠不好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0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测你的智慧有多深。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06、我的性功能正常超准的情感测试。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心理测试四选一未来老公。
07、我感到体重减轻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08、我为便秘烦恼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0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测试你与众不同的魅力。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测试情敌和他的关系。
11、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测你比别人厉害的能力。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最准的15道心理测试。
13、我坐卧不安,难以平静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测试你这辈子注定得到什么。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心理测你有什么能力惊人。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测你的真爱是哪种男人。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测试后半生你注定拥有什么。
17、我感到自已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①从不②有时③经常④持续
以上就是与谁有关于忧郁症的心理测试相关内容,是关于谁有关于忧郁症的心理测试的分享。看完心理测试抑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情感冷漠症测试,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你知道情感冷漠症吗?另外,还有人想问情感冷漠症测试,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什么是情感缺失症 分析情感冷漠症和感情缺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你知道情感冷漠症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感冷漠症测试
1、情感冷漠症测试:你知道情感冷漠症吗?
情感冷漠症是一种内心的麻木,对于别人的关心和付出视若无睹,也丧失了爱的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了创伤之后,就会出现一种对人情世故都非常淡漠的状态,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心与呵护,就像一只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漠里,不肯与人沟通。即使面对别人的好感,也一样不给回应,其实这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只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孤僻的人,亲朋好友也会离自己而去。情感冷漠症有多可怕。
,所谓情感冷漠症,其实是一种逃避,不愿意去面对别人的关怀。在我们生活当中,总会遇到一些非常自私麻木的人,不管我们付出多少,他们都不会为之心动。我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他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从小就缺乏母爱,所以就养成了非常孤僻的性格。其实这种性格多半是因为生活的创伤导致的,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能去刺伤别人。
第二,做人要懂得去接纳和感激别人,面对亲人和朋友绝不能太过冷漠。我们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和追求,尤其是在爱情当中,更要学会主动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因为自己不好好把握的话,只会失去真心爱自己的人。面对的人,如果自己心存爱意的话,要有表达爱的能力,不能有任何逃避对方的想法。情感冷漠症专业测试题。
第三,做人要将心比心,要怀有一颗乐观的心态,多去发现这世间的美好。不管我们过去遭遇了什么样的变故,都不能一蹶不振,更不能去伤害爱自己的人,要对生活怀有一颗之情。在生活当中,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都不能太冷漠,要怀有一颗热情的心,去接纳身边的人。
2、情感冷漠症测试:情感冷漠症测试
3、情感冷漠症测试:什么是情感缺失症 分析情感冷漠症和感情缺失
情感缺失症就是对外界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或是内心想法丰富、流露于外部的非常少。
其实情感缺失在我看来更属于心灵上的孤独,可以表现为以下形态。情感冷漠症专业测试题免费。
缺乏共情能力:很难感同身受他人的笑点或者是泪点,更甚至面对亲人的去世,在其他人哭成一条狗的情况下,自身却流不出一滴眼泪。天性凉薄的女孩特征。
什么是情感缺失症 分析情感冷漠症和感情缺失乐于独处,喜欢独自一人;对于恋爱无感的态度,甚至觉得自己一人能过得更好,而拥有伴侣是一件非常麻烦并令人感到恐惧的事情。
善于模仿和揣摩别人的心思,故而对外伪装出出一副“我很开朗”“我是个正常人”的样子,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实则全是演的。往往在人走后,立刻就会流自己冷漠的面孔。
改善情感缺失:
1、多
不仅能使人克服冷漠,还能使人攻克一切情感障碍,愿君多用之,此方最见效。
2、接触大自然
孤独冷漠感袭来时,不妨骑上自行车郊外转一圈,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让它消除心中的苦闷和忧郁。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
3、欣赏艺术测测你内心的冷血程度。
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美术,都蕴让人不得不服它的魅力。如果你爱上了这些无生命的东西,是会对所有活生生的精灵充满爱心的。
以上就是与你知道情感冷漠症吗?相关内容,是关于你知道情感冷漠症吗?的分享。看完情感冷漠症测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
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有许多概念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不管你对多激情,他总是一张冷淡的脸孔,下面是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
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11、定义不同
情感冷漠症是指,人们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比如对亲朋好友的冷淡,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在亲密关系中对异性提不起兴趣来,即使内心热情澎湃,在情感表达上依然是宛如一杯平水。
无爱症是指,人们因为天生缺乏表达爱的情感,无法钟情于他人,无论别人付出多少,都无法学会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面对他人的爱,自己也感受不到应有的快乐。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无爱症的人会表现得十分冷淡。
2、产生原因不同
情感冷漠症大多是由于原生家庭中家长对他们的冷淡所致,而无爱症往往是由于它们在原生家庭中被爱泡大所致。因为从未失去过爱,所以他们根本不懂得珍惜。无爱症在80、90后比较普遍,而情感冷漠症在所有年龄段里都会存在。
3、表现不同
无爱症的人,往往不会对任何人动情。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因为根本不缺乏别人的关爱,所以他们在感情中往往是显得非常理智,不会轻易的被人感动,也根本不需要去关爱或理解他人,这样就会显得比较自私。而情感淡漠的表现为对外界情感反映迟钝,或者对人和事表现得毫无兴趣,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情感冷漠者无论是对伴侣还是亲人,都会显得极为冷漠,而无爱症无爱的对象往往不会包括自己的父母,亲人,因为自己的爱是源于他们的。
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2情感冷漠症怎么引起的
情感冷漠症就是指看待周边的事情欠缺兴趣爱好,心态冷漠。有些人她们很激情,对什么事情都填满着喜爱。而有一些人她们表层上可能跟平常人一样,在人眼前她们神经大条,乃至八面玲珑,很会人际交往。但实际上她们的心里通常填满苍凉和孤单。而这些人你却通常没法发觉,由于她们的感情从不会随便真正表现出来。
实际上在与人相处中,我们也在所难免有不愿交际他人的情况下。只为在自身的全球里,好像突然间就对全部事儿都失去激情,对人也愈来愈冷淡。
心理扭曲反映
(1)“生理性”的,主要表现为对感情缺乏反映、迟缓、对人或事不感兴趣、无使命感,不容易关注人,不喜和人相处。即便与自身最亲密接触的`亲人,也没法与之创建真正的、更刻骨铭心的感情依靠。这类生理学自私的人与生俱来皮肤温度低,心跳速度慢。
(2)极端化虐待狂式的,以摧残和行凶为关键个人行为,对自身的个人行为无负罪感无道德观,主要表现为显著的反社会型人格阻碍。
心理疗法
1、多沟通交流:沟通交流不但能让人摆脱冷淡,还能让人攻破一切情感障碍,愿君要用之,此方最奏效。
2、触碰自然界:孤单冷淡感袭过后,何不骑上单车野外转一圈,吸气一下新鲜的空气,让它清除心里的烦闷和抑郁。
3、赏析造型艺术:不论是歌曲文学类还是工艺美术,都有着令人不可不服气它的风采。假如你爱上了这种无性命的东西,难道说不容易对全部硬生生的小精灵填满善心?
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区别3一、情感冷漠症怎么引起的
1、情感冷漠症是心理扭曲的反应,在生理性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感情的反馈,做事迟缓,对任何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生活当中毫无使命感,不喜欢跟别的人相处,也很难去关注一个人。即使是他最亲密的人比如亲人,也没有办法跟对方建立一个真正的感情依靠。这类人与生俱来皮肤温度比别人低,而且心跳速度比别人慢,被叫做生理学自私的人。
2、有情感冷漠症的人,他们对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处于冷漠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其实有的人他们可能表现的很激情,似乎对什么事情都很喜爱,又或者是表面跟普通人一样,人际交往很不错,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非常的孤单,而且充满了苍凉。
二、情感冷漠症怎么治愈
1、想要治愈情感冷漠症的人,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心理疗法。多与他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只有沟通和交流让人能够摆脱冷淡,不仅这样还可以使他将一切的情感障碍攻破点。
2、带着他接触大自然,因为他往往被孤单和冷淡侵袭,如果带着他在户外转一圈,比如骑上单车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能够及时清除他心里的烦闷和抑郁的情感。
3、带他去欣赏艺术类的东西也是很有效的,因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艺术,比如歌曲、文学、美术等等都,不得不令人赞叹它的风采。这些是无性命的东西,如果爱上了一定容易将心灵填满善心。
提起恋爱恐惧症测试题,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如何克服恋爱恐惧症?另外,还有人想问恋爱恐惧症啊!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恋爱恐惧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克服恋爱恐惧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恋爱恐惧症测试题
1、恋爱恐惧症测试题:如何克服恋爱恐惧症?
其实你是害羞,害怕受伤,不敢喜欢!?h还有种可能是家庭教育。
如果你是害怕受伤害,你就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上,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好的心情!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的什么,分散分散注意力。异性恐惧症测试题40题。
如果是家庭教育严格,那还要看你的想法,家师说的不一定对。大人们觉得恋爱是一种错,可是人到发育的时候有些事情是必然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一旦你有自己的决定能力,是个可以明辨是非的人,不一定要都按照他们的话。你自己觉得对就行。还有尽量安慰自己哦!他们能纠正你的错误,但他们交给你的不一定都对!相信自己,心态还是由自己决定。相信你,可以战胜自己的!
2、恋爱恐惧症测试题:恋爱恐惧症啊!
你相信缘分吗?你这种情况只能相信缘分。通俗的说就是:时候没到。
我身边有一个你这种情况的人,她毕业后就被公司的一个师兄追去了,好像现在挺好的,谈3年了。恋爱恐惧症的24个表现。
只能说你追求的是的男人。他要拥有强悍的才华能让你折服,使你不会胡思乱想,而慢慢变成小鸟依人的女人。
恋爱恐惧症你现在不相信别人的表白,只能表明你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选择对象当然是谨之又慎的。也许你见过很多人离离合合,或者你自己很多女性朋友在受伤的时候都找你倾诉。这些东西,呵呵。但是恋爱也是有甜蜜的时候,你听到的只是她们受伤的时候的埋怨,恋爱的那份甜蜜别人却不能传递给你,那是亲身才能体会的。你要想想你是不是断章取义了。专业恐婚症20题测试。
你说你想谈恋爱。这是非常好的心理。但是想归想。内心的那份执着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使成了剩女我相信你也是无怨无悔。你挑表白的的毛病并不证明你是个吹毛求疵的人,但必定证明你是一个没的人。你对很多事情应该是不冷不热的,这就象是蔡依林自嘲说她是“型”。
你说你的朋友对你表白后你就会想到他的缺点,这很自然,因为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就在这里。爱情是苛刻的。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统计说:由朋友变成恋人的概率占98%。很明显这是谈恋爱科学的途径,不容你说不。挑明了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一步一步选着你的偏爱。有人说连择友都受自己的恋爱倾向影响,比如说你身边的很多朋友有着和你男朋友一样的个性等等。甚至大胆地说:你的很多朋友都能做你的男朋友,因为当他成为你的亲密朋友时,他已经合了你的某些标准。
说了这么多,你将来怎么办我无法建议。但是有一点是必须避免的,就是将来千万别饥不择食,别的选错对象。少挑点毛病多点容忍也是爱情必须的。情感冷漠症和无爱症。
要爱就爱,别想太多。实在担心的话,在结婚前处女就行了。
以上就是与如何克服恋爱恐惧症?相关内容,是关于如何克服恋爱恐惧症?的分享。看完恋爱恐惧症测试题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80后必须面对的十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近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2080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
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很多人提及,“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安全风向标: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结语: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
80后必须面对的十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近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
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很多人提及,“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安全风向标: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结语: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
揭秘80后的心理问题
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FDPageBreak}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近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笔者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
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FDPageBreak}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笔者收到的信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