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蓝色多瑙河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蓝色多瑙河》实际上是一首激励曲,不仅开始激励奥匈帝国的人们与国家,现在也可以激励普通人生,每个人都有失意与低落时期,当我们处于人生低潮时,不要悲观,不要沉沦,要振作起来,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是《蓝色多瑙河》所演绎的三个部分。

《蓝色多瑙河》,一首闻名世界的百年名曲,当我们欣赏《蓝色多瑙河》时,仿佛徜徉在多瑙河波光粼粼的水波上,清风徐徐,沁人心脾,婉转悠扬的琴声令人陶醉不已,优美的旋律让大家难以忘怀,对它铭记于心!

《蓝色多瑙河》真正所包含的意境则令人感动,让人震撼,它谱写的并不是一首简单的纯圆舞曲,而是一个帝国的悲情曲同时又是一首激励曲,它诞生的背景是一场战争,一场改变欧洲史甚至世界史的战争!让我们从它产生的背景去溯源,去寻找它的真正神韵!

《蓝色多瑙河》赏析

《蓝色多瑙河》分为三个部分,由序奏、小圆舞曲与尾声组成,在序奏部分,我们开篇听到的是由A大调起调,钢琴发出的颤音,一片低沉的呜鸣声,大家一般理解为是多瑙河水波轻荡,轻柔拍岸,象征黎明曙光,唤醒沉睡大地。

实际上斯特劳斯所要表示的是整个国家正处于悲伤之中,全国人民都在悲鸣,在哭泣,所以开篇是呜呜的低沉旋律!中间是五个小圆舞曲,由开始A大调的低沉音突然切换到G大调,整个旋律一下变得轻松、明快,每个部分给人的感觉是爽朗、活泼,层层推进直到最后高潮。

呈现出热情奔放、生机盎然的景象。斯特劳斯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强烈的意愿与呼声,是整个乐曲的核心,希望奥匈帝国人们走出悲伤与沮丧,忘掉过去,要振作起来,不要沉溺在悲痛之中,因此用明快欢乐的节奏去激励大家。

结尾部分,是在一种热烈气氛中,狂风骤雨般狂欢中结束,斯特劳斯希望大家要奋进,要有斗志,未来有希望,明天更美好!

  关于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的第一乐章(访谈)

  杜泰航(下简称杜):葛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学及演奏感兴趣。正好《钢琴艺术》约我写关于莫扎特音乐的文章,就想借此机会和您一起探讨,您说好吗

  葛德月(下简称葛):好极了,我也非常想听听你对莫扎特音乐的见解。

  杜: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K.331)您肯定非常熟悉,第三乐章是《土耳其进行曲》,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弹过。虽然《土耳其进行曲》更为著名,但我对它的第一乐章有着更深的印象,更加喜欢。当时在我个人看来第一乐章更能代表莫扎特音乐的主流风格,很温柔、典雅,又有点调皮带着一种青春朝气及涉世未深的小忧郁,同时非常有灵感和创造力。现在说莫扎特音乐给我的印象可能要比第一乐章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再加一点苦味。吴旭上学期弹的《d小调幻想曲》是莫扎特作品中少见的,表现内心深处的痛苦压抑。我认为莫扎特不是那种想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内心痛苦裸露在众人面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这方面表达得就特别多,莫扎特好像更愿意去展示明媚轻松的生活,“生活是一部轻喜剧”。在莫扎特那个时代把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写成变奏曲无疑是非常大胆的革新了,莫扎特第一乐章这个变奏曲写得非常有灵感,不像当时很多作品都是快餐一样,有着固定的手段技法,好多当时的作曲家一天写二三十首,像交作业一样,也就是说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带中段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是快板,并且按照标准的奏鸣曲式的作曲法作曲。莫扎特当时也许也写了无数这样的东西但没有流传下来,但这首变奏曲他肯定也特别喜欢,因此把它放在第一乐章提醒大家注意它的独特,决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放错了。第一、三乐章是这首奏鸣曲的亮点,第三乐章的曲调很特别,是当时奥地利人认为的土耳其音乐,所以脍炙人口、今天想谈谈我对第一乐章的分析处理供大家讨论参考。涅高兹曾说过:“用示奏几秒钟就能说清楚的想法完全用文字去表述的话,可能需极大的篇幅也不见得完全说清楚了。”所在这儿不一定能把我的想法全部讲透彻:

  例1(1至2小节)

  主题:我演奏时把开始两小节的重心放在每小节的后半部分,当然前半部分也很好听,但后一半这个节奏型延续下去了,很重要的节奏型,就是——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情绪上标注的是优雅的小行板,要有一种圣母式的温柔在里面,但声音一定不能像印象派,下键时指尖一定要有“点”;主题前两句的句尾我都希望稍微打破一点速度.多一点人情味。A大调本身就是温暖的色调,这里的情绪是一种感恩。第1至8小节是一种合唱式的效果,第9小节起左手的伴奏织体变了,更像是一首牧歌。一定要注意所有莫扎特写的连线,莫扎特写出来谱子是非常干净的,不像贝多芬有特别多修改的痕迹,但莫扎特没有什么修改可以写到这么细致,说明他所要的东西表述的非常清楚。右手一直是两个音的连线,这和三个音的连线截然不同,语气不一样,所以在第三个音上要有个“点”,另外要特别注意主题第二段中的第三四小节埋下了一个绝妙的伏笔,就是标有sf那儿,有些调皮。这是后面整个乐章调皮部分的伏笔,虽然只有两个小节。主题的结尾是丰满的,右手加了和弦,左手变成八度,像是合唱人数增多或乐队里加进更多种乐器的效果。归结起来讲主题是一个唱诗风格中间又带点田园风味,又加进一点点调皮,这三种东西综合起来的主题。这里莫扎特所要表达的既不是明亮也不是明朗,而是有分寸的明媚。我特别喜欢他标注的grazioso这个词。

  葛:我觉得这个主题像圣咏—样的,充满爱。

  例2(19至21小节)

  杜:对。变奏一:最有意思就是他前三小节连线的写法,两个音一个连线和三个音一个连线交替出现,这种标注绝不是无意义的,一定要在两音连线这组的第一个音上运用持续音的演奏法,这个很重要。这样到了第4小节出现长连线就有了一种非常舒展的感觉。各门类的顶尖艺术大师的趣味、感受很多时候是相通的,这里总让我感受到中国书法草书布局用墨手法,浓淡长短粗细相间。小连线很有味道,但再用下去就小家子气了,第4小节的长线条就非常有品味、清新。然后是一个典型的乐队缩谱,但这里是莫扎特式的小型乐队,不是贝多芬那种大乐队齐奏,所以是forte。这个forte不是特别响,响不是他的本意,他要的是乐队效果。我教课时也总说一定要发掘这些记号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因为作曲家们能运用的记号和他们的想法比起来太有限了。莫扎特的forte更多时候是要一种丰满的效果。有一次和傅聪先生聊莫扎特,他说莫扎特既是孙悟空又是贾宝玉,像后者是因莫扎特的音乐并不是很男性化,有很温柔很敏感的一面。说他像孙悟空是说作曲家灵感多,想像力丰富,不能拘泥于一种情绪或形式。第23、24小节乐队效果正在兴头上,第25小节右手突然变成单个乐器了(由和弦到单音的相互转换)。弹莫扎特音乐必须注意到这些精致的细节,否则会弹的像白开水一样没有意思了。第27小节又开始小连线,尤其第28小节连续的小连线让音乐变得极有趣味,要很好地听左右手的音程,第29小节出现了前面所说的调皮伏笔,三次sf、p把调皮的性格突出的更多了,像小孩一样任性的重复自己的要求。这次在小连线后没有出现长气息单音乐句,是故意的和大家开个玩笑.上次大家都觉得小碎句之后的长句子特舒服,现在都在等着长句子,他非不给你,一直等到第34小节后半部分才出现,推迟了,然后加两小节乐队齐奏。此处的和弦高声部不能弹的过于突出,三个音靠近一点,乐队效果就出来了。

  变奏二:把调皮因素发展得淋漓尽致,如右手的跳音、左手第41小节起出现的在第二个八分音符上的小装饰音,特别逗人。开头左手很规律但故意写成三个音一组的小连线不是一小节一个连线,这样特别的有活力,透着一股灵气。右手的颤音特别活泼,他还觉得不够好玩又加了三十二分音符类似滑音效果,这都是当时能够运用的最活泼的手段了。第40小节右手刚安静一点,左手又不安分了,很生动。第二段虽是跳音但我加上踏板了,是我的个人处理,为的是与第一段有不同的情绪,歌唱性多一点。第47小节里的两次带跳音的三十二分音符是非常有灵性的,生动极了。第48小节后半部分的9是要回到典雅(grazioso),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再调皮再闹也是在典雅的范围内,不能变成粗俗,否则他自己就先受不了了。结尾处最后的八分音符左手小音符的效果在当时听起来是非常逗,好像小孩非要装成大人模样。

  变奏三:突然的完全写成小调,从调皮变成一种很温婉的忧郁,不是真正的痛苦。长线条用的一点都不吝啬,和第一、第二变奏形成鲜明对比。像莫扎特歌剧中年少的女主人公,有些担心又有点彷徨,但肯定不是有天崩地裂的事发生。和主题相同,变奏三也是每小节后一半更重要。要弹的很有表情,但不能做rubato,第59小节开始的八度段落我小的时候觉得特别难,连不起来,现在很多附中的小孩都能弹很快的八度,可是这里的技术难点是怎么把八度弹得又连又有表情,八度断奏容易,国内应该重视手指八度,这里用手腕八度是弹不出需要的效果来的。第62小节的左手跳音只能用手指,不能有一点臂的力量,是拨弦效果。第二段开始时有点戏剧性,在典雅范畴内的戏剧性,就是把旋律翻上去了高了八度,这是典雅中最适度的戏剧性。第66小节是这一段的真正重点,主人公终于把要问的问题问出来了,所以下键一定要深。变奏三的结尾到变奏四的开始,中间可稍有停顿,但在这个停顿的时间里演奏者的心里要迅速地充满A大调的明朗与温暖,对这个转变脑子要清楚。

  变奏四:左手跨越在当时已经是很炫技的写法了,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说和李斯特比,莫扎特怎么写的那么简单,这个跨越通过左手高八度的三度和右手的三度一起形成了一种木管乐器所特有的明亮的声音,作曲家的高明就在于把想要的效果通过谱子就能让人明白,而不需要各种解释。第81小节起是欢愉的独唱。变奏三里的主人公挺自伤自怜的,而在这里的女高音则非常高兴,旋律上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下滑又挑起来,把情绪描写的惟妙惟肖,第83小节又出现了顽皮的情绪(通过左手表现),这三个小节里不断出现的下滑的三十二分音符写的太有灵感了,像小孩打滑梯一样。第85小节是再现。

  例3(81至83小节)

  变奏五:居然在第一乐章里出现了Ada-gio!在当时是太离经叛道了。第一乐章里写了adagio,第二乐章写什么呀后面就没路了。但莫扎特艺高人胆大,他相信一定能在最后一个变奏把情绪再扭转过来,所以他不怕在变奏五写一个Adagio。这是非常歌剧化的一段,是花腔女高音的一段技巧艰深的咏叹调。所谓歌剧化就是演奏的时候明显像是有歌词的一样,像宋词一样,其实宋词都是有曲调的。有人说把德奥音乐弹对了就是把每小节第一拍弹的突出,这个原则适用于很多作品,但莫扎特一直在寻求突破,在这里很明显把二三拍连起来,第二拍更重要,像持续音的弹法。第95、96、97小节的前半部分是乐队,后半部分是花腔女高音的华彩。从第99小节起,旋律的起伏在当时已是非同一般的写法了,对歌唱家的技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有十度的大跳、上行两个八度的华彩,是一段技巧艰深的优美的咏叹调。也可能是莫扎特知道这样的写法对歌唱家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只能是在想象中,所以写给了钢琴家。第101和102小节中多次出现的sfp,更像是撒娇,又有央求。整个变奏中的三十二分音符要弹的非常有歌唱性,绝对不能像弹车尔尼练习曲那样弹。这是非常女性化的一段咏叹调。

  变奏六:整个的情绪就是得意,是小孩子的那种得意。这正是通过第109、110小节的后半部分表现出来。第113小节表现了一种童话世界中军队进攻的场景,左手琶音有小军鼓的效果,造出了庞大的声势,已经预示了在后面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所要使用的、相同的、很有效果的作曲手法。第117、118两小节要学会顺着线条歌唱,优雅流畅。第125小节起很热闹,但那时候表现热闹得非常有分寸,因为听众大多是贵族,莫扎特用双手十六分音符加forte力度,既保持了典雅又很热闹,分寸感要把握好。而第127小节只把左手由十六分音符变成八分音符就又形成一种温柔的效果,转换的太天才!整首变奏曲极少有完全一样的地方,小花样层出不穷,又丝毫没有卖弄的感觉,真的是处处皆灵感!像第143、144小节后半部分的连跳记号写的那么细致,他不希望你弄成别的样子,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特别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不写得长连线既好弹又好听呢现在真是悟到了,说明莫扎特心里的音乐真是太活灵活现了,他是那么清楚的成竹在胸,真是精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音乐之所以这么经久不衰,这些细致的小记号正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也是最需要看懂的东西。

  例4(143至144小节)

  葛:莫扎特的作品其实很难弹。

  杜:是啊,既要诠释得自然,还不能弹得太白,更不能做作。

  葛:好的演奏让人听上去一点也不累赘,真是享受。我现在有一个问题:过去大家常觉得莫扎特的作品是含着眼泪的笑,他不愿把痛苦流露在音乐里,他的音乐总是那么美,让人听了愉快;贝多芬由于生活各个方面的痛苦所以作品里充满了抗争。可莫扎特从小深得父母疼爱,童年幸福,只是经济上不是那么富裕,那么他为什么会那么痛苦而又要含着眼泪的笑呢

  杜:我首先不是很同意这句话,再有莫扎特要是觉得痛苦肯定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天才往往是很孤独的,周围人大都体会不到他所体会的,没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感受。天才觉得很重要的东西普通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而这有时会伤害他很深,天才大多很敏感的,常人的悲苦他们体会的可能更深,表现出来可能更有感染力,那首《d小调幻想曲》这方面表现的比较多,但是他给我们更多的是欢愉与和谐的音乐。

  葛:你把这首曲子分析得非常活,小连线、装饰音都体现了作曲家的性格,抓得非常细腻。

  杜:谢谢,其实他把要求都写在谱子上了,我们一定要发掘这些记号背后的深刻含义。经典作品让人总有继续发掘的余地,很耐品味,每次演奏总有新的体会……

楼主好,大调式不会永远是C大调的12345671

有的曲子因为C大调不能表达他的情感会升高音级

所以出现了A大调、B大调这样

A大调的主音是6,B大调的主音是7,所以你就知道他们要比C大调整体音要高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楼主可以再来追问

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是不存在的

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的一部分

但是答案永远再生长,答案和答案之间,它会长出新的答案

知识是一个生命体,不管你是采纳知道的哪位答题者,真心希望您能采纳一位真正帮助到您的人。

祝福楼主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欢乐!

虽然每个调之间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但以不同的音高开始的各大小调也有所不同。接下来,就小论一下各调的不同感觉,当然,因为和 声的原因,即使是同一大小调也会有迥异的感觉,但一个基本的调性感觉是不会变的。那么,我就以关系大小调的顺序来说,范围是5升5降之内,因为更多的升降 号就不是像其他的那么常接触到了。

首先,大调的共同特点就是阳光的,舒展的,温暖的。而小调则是阴暗的,寒冷的。在这个前提之下,各个调又有不同的感觉,就好比元素周期的元素遵循一 般的规律,但是还是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比如同主族反应中的不同程度等等)一样,一个族便是大小调,而每个调就好比其中的元素。

音乐中各调性以及音乐表达的情感的特点

C大调

一个平稳,中庸的白色调性,如同山谷般的宁静和晴朗。较一般大调更为宁静(巴赫C大调前奏曲)。

G大调

兴奋而有光彩,十分的活跃,可以说是充满着动力的一个大调

e小调

通常具有不寻常的感觉,乐曲经常产生奇特的形态与魅力。

d小调

是阴郁的小调,是充满着浪漫主义的 悲歌,抑郁哀伤是其特征。宛若孤单的 走在一座废弃的庄园。

F大调

明朗而欢快,活泼风趣,甚至具有些许的谐谑性质,但有时也会蕴涵着一些隐隐的悲伤。

f小调

最具感情深度的调性,悲怆的小调, 无比的沉重,悲壮,最具悲剧性的调性,不免使人为之唏嘘,潸然泪下。

D大调

最具透明而光亮的色彩,音响最纯净 ,是我们外在感觉最温暖的一个调,恰 如漫漫冬雪后的暖阳和它的温暖。

b小调

也许受其大调的影响,它轻快却不失 华丽的感觉给人以轻松的氛围。

降B大调

温暖的大调,如果说D大调是照在身 上的暖阳,一扫冬日的阴霾。那么降B大调就是心中的一阵暖流,给予我们复苏的力量。

c小调

忧郁中伴随着庄严,这是虔诚的心倾 诉着心中的渴望。

g小调

具有敏感的特性,但受小调的影响, 略带忧郁和阴沉。

降A大调

散发出阵阵的依恋与不舍,然而,岂 能事事遂人心愿

A大调

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身边充满着明媚 的阳光,能不为之兴奋而活力无 穷吗手臂舞起来吧,在这阳光下,尽情的欢笑,尽情的爽朗吧!

升c小调

如惊雷震天。当它的力量迸发之时,胸臆的悲愤溢于言表。它是痛苦的哀鸣 ,它是生命的呼唤!

升f小调

绝望中的奋进, 如江河般咆哮不止,奔流不息,让所经过的一切地方,留下 我的足迹和信仰。这是悲痛中崛起的力量!

E大调

清新的大调,充满着恬静的田园风情。清风,牧童。一派闲情雅致。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第二主题为E大调,单簧管与弦乐密切配合,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弦乐器接着插入第一主题的旋律完整的结束了呈示部。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开始了发展部。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回转联动后,乐曲很快又回到再现部

该乐章乐队伴奏部分章曾被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作为**结束曲。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第二主题为E大调,作曲家利用单簧管的极高音区,使乐曲更为生动细腻。在小提琴还原F音的强奏下,单簧管被迫奏出A大调第一主题旋律。回旋曲的第三主题为#f小调,虽然惆怅,但始终压倒不了光明。紧接着单簧管又以A大调呈现第二主题。结尾没有独奏单簧管,仅由乐队奏出。虽然此乐章亮点不多,但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是简朴写作、炉火纯青的选择。

  《英雄波兰舞曲》降A大调,OP53,作於1842年,钢琴曲,是萧邦所作16首波兰舞曲之一(亦是最为宏伟的一首)。肖邦的创作灵感源于自己和祖国悲剧性的经历,《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据说此曲奔马节奏写成的对比性中段,描写了1683年英勇抗击入侵者的波兰国王约翰.勃比埃斯基的骑兵队。该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也拯救了欧洲。故又称《骠骑兵波兰舞曲》。又据说:萧邦在作此曲时,由於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国激情和对波兰历史的无限缅怀,竟仿佛听到了波兰先辈们的脚步声,眼前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地愈走愈近的幻影,吓得萧邦逃离自己的创作室。由此可见,这首乐曲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的。

  《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斩钉截铁的节奏,朝气勃勃的音调,表现出这支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勇敢坚定的品格:

  下面的主题颇有长驱直入的气魄:

  注意左手,是典型的《波兰舞曲》节奏。有趣的是,这首“军队”精神的乐曲,并不是2/4拍子的,可同样有进行的韵律。假如将这首乐曲与舒伯特《军队进行曲》比较一下,我们会感到这是一支真正能征能战的军队。

  《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是肖邦音乐中最受欢迎、受到最高评价的伟大作品之一。该曲写作于1842年,到今天的一百五十年间,各个国家、民族的钢琴家和钢琴音乐听众,始终为之激动不已。

  乐曲开始有一小段引子,引子的第一拍是中低音区四个bE,用双手八度强有力同时奏出,这轰然一响,足以使听众的心被吸附住,从此,直到曲终再也无法离开。当我们在震动之后还未及定神时,三条半音阶平行地向上卷起,又猛然顿住,以后是各种不协和音,不同节奏交替,在情感的海洋里到处掀起巨浪。戏剧性的紧张度愈演愈烈,直到觉得气都透不过来时,第一个、也是全曲最重要的、反复出现的英雄主题,才豪迈、昂扬地奏出,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右手双音旋律是富于感召力的英雄音调,左手坚实果断的节奏表达出必胜的信心。这个主题段落稍有变化(右手提高了音域,加入八度音)地重复一次,音乐的意境也随着更上一层楼。在高潮处,仿佛可以听到刀枪剑戟的撞击声。之后是一段由低谷逐步向上冲击的音乐。冲击得到暂时胜利后,引出一段不长的有抒情色调的感情浓重的音乐,仿佛战斗间歇中的某种感触(左手是《波兰舞曲》的典型节奏):

  这感触很快转化为战斗的激情,导致再现英雄的第一主题。

  然后音乐进入整个曲式的中段。任何人听了这段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是骑兵在奔驰:

  左手八度的固定音型,象征马蹄声由远而近。弹奏起来也不轻松,被称为“钢琴家的绊脚石”。右手的旋律,是战士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声调。如果说《A大调波兰舞曲》让我们“检阅”了一支“能战斗”的军队的话,现在我听到的,则是一支“正在战斗”的军队。骑兵的壮观场面过后,经过过渡,控制,减速,音乐奇妙地落到一个单纯、弱奏的D音上,引出一段难以形容的旋律,流畅、委婉、有一丝哀伤、有一缕温情、还很高贵,又象梦幻的境界,与千军万马、气吞山河的气势形成强烈的对比:

  音乐在这个“远离战场”的意境中流动、徘徊了较长时间,好象流连忘返。终于,音乐流入中音区,低音区,哀伤、温情、梦幻都隐去了,情绪再度激昂起来,斗争的火焰重新燃起,英雄刚毅的第一主题赫然而出,这也是主要主题的最后一次再现。尾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胜利的欢呼、凯旋中结束全曲。

  郑重声明,上述回答全部是抄袭,无一字为本人原创,东拼西摘的。

舒伯特在一八一九年夏天。曾跟热心向世人介绍其艺术歌曲的好友歌唱家弗格尔一起到奥地利北部林茨附近的施泰亚城旅行。这首A大调奏鸣曲OP120/D664据说就是为当时住宿的旅店老板的女儿克拉而作曲的。也就在那几年,舒伯特非常热衷于创作钢琴奏鸣曲,一共完成了B大调(OP147/D575),A 小调(OP164/D537),和降E大调(OP122/D568),还写出了升F小调(D571)的一个乐章,还有E小调奏鸣曲(D566)。当舒伯特再次热衷于创作钢琴奏鸣曲的时候,已经是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了。这首A大调奏鸣曲OP120/D664。是正好处于这两次创作高峰的中间时期。在创作这首旋律抒情,规模小巧,风格明亮,不时还透露些幸福感的奏鸣曲同时,舒伯特还创作了另一首脍炙人口的钢琴五重奏《鳟鱼》。

对于由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所完善的奏鸣曲式,舒伯特并不是完全的去照搬,而只是使用其完成的形态,凭着和声的奥秘,使用诗般的方法,完成即兴式歌唱。这应该就是浪漫派形势的开始吧。这首奏鸣曲具有古典派的曲式美,虽然相对于贝多芬奏鸣曲,这首奏鸣曲的发展部缺乏紧张感,但舒伯特好像也并不希望使用贝多芬那种主题与主题的斗争,而是更多地愿意主题间的融合与共存。更多给人于流畅的歌唱性

这首奏鸣曲,A大调,D664,作于1819年。共3个乐章:1中庸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为抒情风格,反复后经经过句,进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以A大调始,中途趋向于A小调,再以E大调结束,连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极短小,以第一主题处理为中心,也巧妙地利用第二主题材料。再现部以主调奏第二主题,呈示部与发展部、再现部一起反复后,进入第一主题为基础的尾奏。2行板,D大调,单纯的三段体,旋律与和声的美妙配合。3,小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为A大调,二度重复后经经过句,引出E大调第二主题。发展部以处理第一主题为中心,再现部第二主题移成A大调,第一主题则移成下属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90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