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写作特点是作品多以散文、儿童故事为主;思乡怀旧是其主要的写作题材;创作中善于小中见大,善于引用古诗文,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
(一)琦君作品多以散文、儿童故事为主。琦君创作的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40余本,其中又以散文水平创作数量最丰、水平最高。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作为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从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算起,先后出版的《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自选集》等散文共二十多本,占据了其作品绝大部分。其散文作品如《春酒》、《桂花雨》等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并因此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二)思乡怀旧是琦君主要的写作题材。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琦君等人的主要写作题材。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有人评价,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三)琦君创作善于用小中见大的抒情方法,并善于引用古诗文,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在创作中,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她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从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同时,她的散文每多承袭传统技法,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句,无论是描述旧景情怀,或是描写现实景物,都表现出纯熟的文字技巧。
1、《水是故乡甜》
《水是故乡甜》是琦君凝聚人生经验和高度智慧的精品,从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再纵观天下事,写尽人世沧桑、游子情怀和心灵的感动。在古典的情怀中领会异国情调,一起走进琦君有情世界。现增补资料,重排精印,更具独特和新颖。
2、《桂花雨》
《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作品,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3、《母亲的金手表》
《母亲的金手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回忆童年、故乡与域外生活的散文合集,精选了她的五十四篇回忆散文,根据题材的不同分为“水是故乡甜”、“母亲的手艺”、“异国的仙桃”三辑。
以平和、温馨的笔调描写了作者在大陆、台湾和域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友的怀念之情。
琦君的文字,风格质朴而细腻多情,文笔流畅而清新,情感真实而动人,尤其是作者透过童稚的眼睛对童年故事的真实刻画,那种真切的喜怒哀乐,让人非常感动。
4、《泪珠与珍珠》
《泪珠与珍珠》是现当代中国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旷达的生活情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挚细腻,文笔清秀柔婉。
5、《橘子红了》
《橘子红了》是台湾作家琦君在于1991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琦君的最后一部小说。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
——琦君
(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扩展资料
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
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参考资料:-绮君
推荐于 2019-09-25
查看全部41个回答
家和万事兴画-京东家装,缔造品质,打造美好生活
家和万事兴画,「京东家装」优质选材,大空间高质量,尽享舒适体验,用心陪伴你的生活!
mjdcom广告
114条评论
热心网友106
我正在看她的“桂花雨”
查看全部114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琦君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几日的睡前读物是《琦君散文》。因为散文适合,短短的,淡淡的,然后轻松入睡。竟篇篇催我泪下。平实的文字,感情真挚动人。接连几晚,看她写老师、写父母、写儿子、写爱猫、写朋友、写童年、……有评论家说她的散文与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同一传统,但成就、境界比二李高。如此赞誉。不懂文学,不敢评论,但琦君散文带给我的感动确是那么地真真切切。然而与真实相对的虚幻却是另一个极端。如此充满机趣,充满反讽,平和,自然。荒诞魔幻只是一个外衣,而真正的内容含蓄而内敛地徐徐吐出。像是寓言,像是童话,直指现实;而后面又变成了有关宗教和物理的哲学思考。我不一定完全看懂,但这本书的每一页每一小篇都步满会心之处。看到这些就像收到了秘密的礼物,这种闭紧嘴不出声音的笑带来的快乐是没法说出来的。一本《格列佛再游记》幻化了对幻想世界的憧憬。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正如琦君所言,在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对她的故乡,亲人师友那割不断的爱,及她对她童年温馨的回忆。她的文章,我们见不到大场面,也见不到撕心裂肺情爱描写,我们在文章中看到的是她平静的叙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从中流露出的如淙淙细流般含蓄的情感。读她的散文,犹如和一位老朋友聊聊家常,让你时刻感觉到生活的温暖。读她的散文,犹如在冬日手捧一杯清茶,让你时刻感觉到清香。或许,你可以说她视野狭隘,或许你还指责她一味沉浸在回忆中,或许你还觉得她不够深刻,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她对过去的一切,对她的根,有一条割舍不下的线,而这根线所承载的正是“爱”。正如楼肇明所言“琦君尽管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作家,但她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爱心,在一个不大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卓异不凡的艺术家。”琦君散文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她写在台湾的所经所历,写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也写记忆中的故土风情,她写亲情、爱情,也写真挚的友情,情愫纤细浓重。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营造出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真善美的艺术世界。就比如美国作者艾伦兰金所作《妈妈,我不让你死》与琦君作品中表现的亲情是截然不同的。琦君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从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即使是过去曾经历过的痛苦和烦恼,她也能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她将自己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完整地融进了创作之中。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因此,琦君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家,但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艺术家。“下雨天,真好。”琦君作品中有一篇使人向往雨天的文章。喜欢听见“滴答答”的声音心跳似乎也跟着雨滴的敲击“砰砰”的响着有时候静静的夜里,还会有水滴落入水中清晰的声响----“啪嗒…”长长的回音,像深深的石洞里的滴水声随着波纹四散回荡波纹的柔美…那一场春雨带来了生气…淡淡香气馨人为更美的香气留下伏笔风轻抚,微过耳像在告诉你“好想你!”许久没有见到你了…心跳又随风的节奏吹拂而起…天,晴空万里阳光借此撒下温暖鸟儿叫起,“喳喳”不停白芒芒的那片花丛…印出更洁白的阳光水晰得很透心朵朵云在水中倒印,摆弄着身资向你招摇“我们常不眠守护你”无声中胜有声之意悄悄地问:是否记得,是否美丽是否阳光,是否快乐是否活泼,是否朝气是否想念是否挂记竹林深深,绿海苍苍望“世界尽头”,心仿佛无边…风吹浪起,一浪一起伏…浩荡,互相其实它只是又在向你传递着美妙也许你会心一笑,也许你张开双手拥抱也许你同浪语跳起转着圈圈,转进另一个梦境…飘飘的粉色花瓣…突然很想你,穿越三千里,粉色回忆,粉色的记忆粉色的痕迹唱着歌下着雨,流泪却很开心只不过轻易还会想起流失的声音…一串一串思念一天一天围绕着说不出难过,在夜色中听着歌突然很想你…无声告诉你一场雨打落花语…虽然没有声音会意淡淡的,轻轻的,悄悄地,静静地若有声伴,夜晚宁静默默享受若有声伴,沧海桑田不再孤单若有声伴,淅沥雨滴悄融心扉若有声伴,缤纷五彩淌入视野若有声伴…有一种美,它是洗尽铅华后岁月所赋予的,它不用涂粉弄脂,但是它也不会蓬头垢面,我想,琦君先生的散文就是这样一种美,一种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之美。她的语言,看似平平淡淡,毫无惊艳之感,但禁得起品味咀嚼,细细读来,自如咬菜根,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充满中国特有的浓厚伦理色彩和温馨和亲情。著名评论家夏志清、散文家杨牧甚至认为她的散文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朱自清和决心,有些篇章中可以传世的。琦君的散文严密而坚硬,深刻而不晦涩,广阔而不枝不蔓,流传着一种淡雅肃静的韵味,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被她笔端的祥和与宁静以及浑厚与温馨的情怀所征服。
花了一个下午一个人静静窝在床上看完了《琦君散文集》,心头因为连绵阴雨天而笼起的迷雾随着琦君朴素清淡的文字渐渐消散,这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幅泛着时光记忆的老照片。琦君写童年,写故乡,写父母师友,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记忆,她清新雅丽的文字,里面裹挟的真挚情感,会自然带着读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琦君的散文,就如同她书中提到那些事物一般,是故乡纷纷扬扬落下、带着雅淡清香的桂花雨,洒下一片乡愁,浸润游子之心;是母亲亲手酿造的醇香宜人的八宝酒,酒香萦萦绕绕,氤氲出故乡春节的热闹喧嚣;是各位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伴随一生,时刻警醒自己……
看过很多写乡愁的文章,于我而言,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感情太过厚重的邮票,鲁迅的乡愁总带着几分不尽如人意,让人有压抑感,但琦君的乡愁,是香气宜人的桂花,勾出了我的无限思绪。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早上奶奶叫我起床,我眯着眼睛任由奶奶替我穿上衣服,抱我到饭桌上吃饭,每天雷打不动的一碗金黄喷香的蛋炒饭,我打着呵欠往嘴里刨饭,奶奶站在身后替我扎两个小辫子,出门上学的时候爷爷会给我一毛钱作为零花钱,不过我不会像琦君小时候那样把零花钱攒起来,因为学校外面卖零食的阿姨每天都会背上一背篓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等着小朋友们去光顾。玻璃弹珠好看不能吃,跳跳糖一颗一毛钱吃一下就没了,夏天的时候还是最喜欢买白色泡沫盒子里冻成冰块的大冰棒了,甜甜的味道,可以一路从学校吮吸家门口,一定要记住在进门前把垃圾扔了,把嘴巴擦干净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吃。然后把家里的两张凳子拼在一起作为书桌,旁边放一张小板凳,我就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夏天的下午可真长啊,写完作业和小朋友们一起跳橡皮筋、玩捉迷藏、跳房子……游戏玩了好几遍才会听到各家大人叫喊回家吃饭的声音。
过年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吃肉,要吃肉当然要杀猪啦,杀猪那天,爷爷奶奶会起很早,烧上大锅开水,请来的屠户背着一箱刀具上门,我站在门口好奇地盯着他们给猪放血、浇上滚烫的开水拔毛,完全没有害怕的意思,依稀记得,一头猪的肉要用好几个背篓才能装完,春节的时候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都会回来,家里很热闹,但我当时不认识爸爸妈妈,只觉得像是陌生人还不怎么敢接近,读到琦君写父亲从北平回来她不敢上前叫“爸爸”这一段,突然想起自己的经历,不由觉得好笑。但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琦君的不敢带着哥哥离世的哀痛,而我的不敢只是因为陌生,其实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应该在身边陪伴,所以也谈不上思念。
历经国家之难,背井离乡之苦,颠沛流离之痛,琦君以自己童年的口吻去娓娓道来那些人事物,语调温馨平淡,却又带着幽幽的悲痛,写父亲,既写他慈爱的一面,也写他继母亲后又娶回一位“如花美眷”;写儿时玩伴阿月,写两人亲如姐妹,玩笑打闹,也写长大后阿月和自己人生截然不同,一声“大**”刺痛人心;写乞丐,写自己的难过与怜悯同情,也写自己深入思考贫穷的原因,思考谁能一生一世享福……看作者笔下的童年,为童趣盎然的生活场景而会心一笑,也会在看到作者与童年姐妹截然不同的人生时而思考时代阶级、发展的问题。
乡愁如烟,往事可思。
文/菲恩
1人间自是有情痴
琦君的散文语言平华无实,清丽温婉,每每读来总来怀旧伤感之意。
可以说,读琦君的散文,如读一部战争小说的悲欢离合。无论是怀念母亲的篇目也好,写思念亡兄与亡弟的也罢,纵使经历了人间巨大的不幸,琦君的文字依然没有显示对际遇不幸的责难与悲戚,有的只是长长的叹息。
如巴金的随想录一般,琦君散文的语言平实无华,却有着直抵人心府的魅力,每每读来总有感人至深之意。
琦君的散文里记录了她的许多经历,最令我感动的是她自幼年到青年的经历。与哥哥的感情深厚但哥哥因病自幼年起便离她而去,领养的幼弟与她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却也因战乱未及时得到救治而丧命,这一系列的经历,留在了她的《金盒子》里。
一个人的经历像一本书,经历得越多的人,其书内的内容也愈丰富。
琦君的经历像是一本书,书里的内容丰富而沉重。散文内容朴实简素,所说所写皆为个人经历,但却能从个人经历里的悲欢离合看到一个战乱时代真实面孔的缩影。
这份缩影像老**里的卡片机,黑白色调,但记录的却是人间苦难,真实而沉重。
琦君的散文,总是能给人一种无声的温和力量,这种力量似泪流满面后的鼓舞,无声却有力。但这份无声却传递了琦君散文的价值,这份价值是多层面的。
2此恨无关风与月
先来谈语言上的价值。
语言的质朴与清丽上,平静的叙述与质朴的语言为琦君的散文打上一层怀旧且有温度的面纱。在《素心笔笺》一髻里写对母亲入骨的思念时,借环境烘托实写思念的极致,虽只字不提思念,但却把思念二字力透纸背的表达。
如对在上海求学收到母亲的信件之后的心情描写:“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的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
在这个画面里,琦君将深夜读信的凄凉与母亲所织毛衣的温度做对比,把月光下那一份寂寞写得直抵人心府。
相类似的语言及修辞用法在琦君的散文中被大量应用,如《金盒子》里叙述痛悼哥哥与幼弟的心情令人动容。
“那些旧物已退了往日了色彩,可是我哀悼弟弟的心,却与日俱增,因为这些暗淡的事物,正告诉我他们离开我是一天比一天远了。”旧物已不复往日容颜,昔日与亲人厮守、欢呼雀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对哥哥与弟弟的感情有多深,思念之情就有多深刻。
而一天比一天远了的慨叹把这份对远逝亲情的怀恋表达得更彻骨。
《金盒子》写到这就停笔了,但那一天比一天远的情亲以及跨越人生长河的永恒怀念,却因这一份戛然而止的结尾,更值得回味。
3往事依稀浑似梦
接着来谈琦君散文里侧面揭露战争带给人的创伤。
首先这份揭露不是直白、也不是尖酸刻薄的,而是透过对小家庭温馨、和谐、幸福生活的怀念,从另一个侧面去呈现战争带给人的创伤。
琦君在写领养的弟弟与我共同经历的欢乐童年时,让人动容。
她不过把弟弟与她一同玩金盒子里的玩具、下河游泳、一起挨打的家常画面给记录了下来。可从这一份份的叙述里,那一份已远去的亲情依然如昨日般鲜明地活在作者的记忆里,同时也入胶片般动人地活在读者的记忆里。
对弟弟的感情愈是浓烈,思念的力量愈是深沉,而由此联系弟弟死亡的真实原因就不难发现,战争带给人的苦难有何等毁灭性的打击。
弟弟死亡的场景,琦君在《金盒子》一文中做了十分细致的描写。
“天空乌云密布,弟弟因发烧而滚烫的身体在我和雪姨的怀里散发着热量,雨水渐渐地淋湿了我们的周遭,我和雪姨紧紧抱住弟弟,生怕淋着弟弟,弟弟的身体似乎不那么烫了,但他的口角依然吐着白沫。”
送弟弟去医院就诊的路上,弟弟病危的情形可见一般,可送到镇上的医院后得到的答案却是,送来的时间晚了一些,医院现在的设备及药品不足以救弟弟,必须得转移至大医院才可以,但战乱时节,转移简直如异想天开一般艰难。
弟弟就这样,因战乱的原因得不到更好地救助而身亡了,即便亲人已尽了全力去抢救,亦无济于事。
这是战争带个琦君家庭的哀伤,战乱间接地夺去了她的弟弟,而战争让她一家从杭州的安居乐业转为移至乡下的奔波受难。
虽说琦君的笔下不曾提及场面宏大的战火纷飞,也不曾抒写战场上的厮杀,但那对故人、旧居、旧时光的描绘,及一次又一次与亲人面临分离的诀别,却在特定环境下将某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有力度的传颂。
而这份传颂愈是有力度,那份传颂背后的混乱时代愈是苍凉。
4都随风雨上心头
最后来说一说琦君散文里的孤独。
这份孤独,既有随时光流逝亲人一一游走的哀伤,也有因内战因素迁往台湾思家而由不得回的遗憾。
在《长沟流月去无声》的琦君细腻地写出了宛若与心逸错过的刻骨铭心。
宛若到台湾后,便似心如死灰般在台湾麻木地教了10年的书,她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唯一支撑她活下的动力便是,等心逸来找她,并对她如往前那样说,宛若你真好。可这份执念等了10年,依旧没有任何回音,等待是无望。
宛如对心逸的痴情令人动容,如不是政治因素强行把两岸人民分开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永生遗憾。
琦君生在大陆,活在大陆,她的父母亲、弟弟、哥哥埋葬在大陆。而充满她回忆的故宅根植大陆,对这些旧物的怀念,造成琦君彻骨的孤独,而琦君的散文总是埋上一层淡淡的忧伤,或许与她曲折的经历离不开。
往事依稀浑似梦,不及故人上心头,对往事的回忆多了,那蓦然回首里的灯火阑珊处,空留一片琦君彻骨的苍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