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世俗的享受中分别出来
拿细耳人的奉献,有四项的分别。
第一,拿细耳人不可吃、不可喝甚么与葡萄有关,自核至皮所制的物。从豫表来说,酒以及一切与葡萄有关之物,都象征属地的快乐和世俗的享受。倘若我们要有真正的祭司职分,就必须从所有属地的快乐中分别出来。要从世俗的享受中分别出来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一个世俗享受的国家。由于许多的试探--属地的快乐和世俗的娱乐,道里的青年人很难认识真正的祭司职分。只要我们喝了葡萄所制之物,我们的祭司职分就被破坏了。因着重生,所有的基督徒都成了祭司和君王,但他们几乎都被属地享受的酒所破坏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我们都必须认识,今天的基督教已经堕落了。我们若要取得祭司职分的立场,就必须自愿与葡萄完全的分别。惟有完全从属地快乐和世俗享受分别出来的祭司职分,才能使主的恢愎得以广传。何时我们有分于这世界上的甚么,我们的祭司职分就了了。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里面就会清楚。我们仍是神的儿女,但我们实际上已经不是祭司了。哦!属地的快乐和世俗的享受何等破坏了祭司的职分!你也许会问:‘你所说的属地享乐是指着什么呢’不要问我,问你自己就彀了。你知道!你绝不能说你不知道。你清楚知道,有甚么属地的快乐和世俗的享受,使你偏离了祭司职分。在今天的堕落中,主需要那些行在这条绝对奉献路上的先蜂。这样的奉献必须没有任何保留。
从自我的荣耀里分别出来、拿细耳人奉献的第二项是不可剃头。
在祭司职分中的人必须是一班独特的人。我们必须有点特别,有点不同。如果我说你很特殊,你可能不太高兴;但若是你那样说我,我会很高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一个基督徒独特是正常的。禁止拿细耳人剃头是什么意思林前十一章十四节说,‘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长头发不是荣耀,而是羞辱。长头发对女人来说是荣耀,但对男人而言则是羞辱。一个拿细耳人是一个愿意为主忍受羞辱的人。留长头发的意思是从自我的荣耀里分别出来。自己已经被置于死地;从此,就不再有自觉、自义或自荣。只要我们有一点的自荣,我们就绝不能在祭司职分中。我们必须为着主的见证和他的旨意忍受羞辱。不要作一个寻求荣耀的人,要作一个忍受羞辱的人。倘若我们要成为祭司,就必须学习忍受羞辱。
希伯来十三章十三节告诉我们,要出到营外,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意思就是
要忍受他所受的羞辱。不要惧怕恶名或毁谤。我们若是不彀勇敢的忍受羞辱,我们就不能在祭司职分里。一个祭司是一个留长头发的人,那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的荣耀。你若真是祭司,别人会因此轻看你的。在这个满了娱乐和追求荣耀的世界里,你和基督徒谈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谈到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和拒绝自己的荣耀。只要你一说到这些事,你就得罪了他们,为着祭司职分,要付上真正的代价。我们必须为他的缘故,忍受凌辱,拒绝所有自我的荣耀。
从天然的情感里分别出来、拿细耳人奉献的第三项,
是他必须不被任何死亡的东西玷污,特别是他至近亲属的死亡。我们最近的亲属,代表我们天然的情感,会成为杀死我们的工具。我们必须从这容易杀死我们的天然情感中分别出来。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死亡弄死。我们必须胜过天然的情感,不受母亲、父亲、姊妹,甚至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所影响。我们与神之间的事,必须不受任何天然情感的牵累,否则我们就会立刻死亡。我们生下来就是祭司和君王,但是我们与父母、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这一切的意念就是说,我们必须胜过天然的情感。许多生为祭司和君王的基督徒,今天却由于三件事失去了功用:属地的快乐或娱乐,自我的荣耀,和天然的情感。我们若要认识真正的祭司职分,就必须自愿奉献给神,从这一切的事物中分别出来。
从属灵的死亡中分别出来、不但如此,神的话对于属灵的死亡,说得更清楚。
民数记六章九节说,若在你旁边忽然有人死了,你就被玷污了。不仅我们亲属的死亡,任何人的死亡都会影响我们。如果我们被他们杀死,我们所有分别为圣的日子就都归于徒然了。我们也许已经胜过了天然的情感,但假使有一天在教会生活中,一位弟兄在我们旁边忽然死了;我不是指他身体的死亡,而是指属灵的死亡。若有这样的事发生,我们就要小心,不要受他影响。不要让他把死亡傅给你。撒但是死亡的根源,他总喜欢把死亡傅给别人。许多在教舍生活中的弟兄姊妹,就是被一、两位死亡的人杀死了。只要我们一感觉、一闻到属灵死亡的臭气,我们就必须跑开。
你喜欢观赏垃圾桶么不论一个住家有多好,总有一只垃圾桶。连王宫里也有垃圾桶。如果你到我家来,你会来闻闻,来享受垃圾桶么有时候你访问一个地方教会,你不去客厅,却到垃圾桶那里去。你不让自己尝尝好东西,却去享受垃圾桶--闲话、批评和怨言。最终,你就被弄死了。你越多接触消极的事物,你越不能祷告。你就是被弄死了。你也许有一百个理由来听这些消极的谈话,但你却被弄死了。若有人在你旁边忽然死了,你必须跑开。跑离这些死亡的人,否则你的灵会被弄死。
必须胜过属地的享受,自我的荣耀,天然的情感,以及别人突然灵里的死亡;否则,祭司职分就被毁坏了。我们都必须认识,今天的光景是不正常的。若是正常,就不需要应用拿细耳人的原则。我们必须自愿作一个拿细耳人,如同撒母耳一般,把堕落的时代转入国度的时代。施浸者约翰也是一个拿细耳人,他将旧约的经纶转入新约的经纶,亚且引进了主耶稣基督。
在这末后的日子,必须有一班人,将现今的时代转入另一个时代。只有拿细耳人才能把主耶稣带回来。今天的基督教办不到,惟有那些自愿将自己从属地的享受,自我的荣耀,天然的情感,以及别人突然属灵的死亡中分别出来的人才能办到。他们要成为今日的拿细耳人,将堕落的时代转入国度的时代。他们要把主耶稣带回来。
为着道个拿细耳人的原则,我们必须祷告。不要说我们已经生为祭司和君王。在今天的堕落中,靠出生而得的任命没有什么用处。因此需要这扇边门,就是拿细耳人的愿。我们都必须将自己借给神。就属灵的人位而论,神今天非常贫乏。我们必须将自己献给神,使他能借用我们来为着他的旨意。惟有拿细耳人的愿才能应付今天的急需。神正在呼召一班人,愿意将他们自己从所有属地的享受、自我的荣耀、天然的情感、以及突然属灵的死亡中分别出来。谁要成为自愿的人
文章来源《耶稣爱你-资源库》
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美德,他不能被单纯的理解为只是一种天然的情感表达,它也是一种理智美德,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爱国主义的生成基础,是一种刘伦理文化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承载着我们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并据此界定了我们是一种共享
卢梭主义名词解释如下:
卢梭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在政治方面是民权思想、人人平等和自由的主张。伦理和教育观点是崇尚朴实自然的道德,反对抽象的义务和学校的书本教育。
一、卢梭主义对儿童文学创作提出了审美自由度的要求
1、顺应儿童。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应当脱去严肃、厚重的外套,换上轻便活泼的童装,走出深沉,走出沉重。
2、愉快原则。认为儿童文学是使儿童感到偷快、满足的艺术品。
3、反对灌输。重在启发、引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张采用实物教育和直观教育的方法,让孩子在切身体验和生活实践中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坚决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反对强迫灌输与系统说教。
二、卢梭主义的介绍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是孤独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人们自由自在地漂泊在森林中,没有语言、家庭、住所、技能,除了生理上的差异而外彼此自由平等。自然人的唯一的需要就是食物、异性和休息。
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情感——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怜悯心使人本能地不加害于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人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人独化,相忘于江湖。人类在不知道社会、私有制和家庭因而没有“你的”和“我的”的观念的状态下度过了许多世纪。
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
小猫你要认清楚自己,即使自己长得再像老虎,可是猫依然是猫,猎人离开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觉得一只猫太渺小,所以小猫你应该知道自己正是因为自己的小而活了下来。
这篇故事中,老虎是一个威武的大生物,觉得自己比猫要大,但是听到了猎人的枪声,却被吓得滚下了山,而小猫是一只虎皮猫,误以为猎人看见它就离开了是因为害怕它,所以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就是应该认清楚自己。不要自大,也不要藐视自己。
创作背景:
《小猫和老虎》是梅子涵早期创作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集,很多篇目已经被研究者、评论界视为当代儿童文学经典,收揽诸多奖项。
不管是《马老师喜欢的》维小珍、《走在路上》的小远、倔强的《小渡》,还是不耐烦为奶奶《写信》的小多,《吹着小哨前进》的谢小国,个性如同小猫还是神似老虎,都作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长廊里醒目而独特的孩童形象,陪伴和影响着一代一代少年儿童,帮助他们细细体味成长之痛与快,踏踏实实迈出前进的脚步。
这些小说,作者写得很慢,在这份从容与平和里,他传达着天然的情感、飞扬的人格,以及文学的试验。他也踏踏实实地走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