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老歌曲,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

推荐一些老歌曲,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第1张

1、《鲁冰花》

《鲁冰花》原唱为曾淑勤,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甄妮与南京小红花合唱团共同演唱,由姚谦填词,陈扬谱曲。

歌曲发行于1988年8月1日,收录于专辑《金罇陈酒》。该歌曲是**《鲁冰花》的主题曲 。

2、《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英语翻译为: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经典歌曲,歌曲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

1973年由陈芬兰首唱,1977年经邓丽君重新演绎后红遍华人世界。

3、《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是邓丽君为**《小城故事》演唱的**主题曲。歌曲由庄奴填词,翁清溪谱曲。收录在1979年发行的邓丽君专辑《岛国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中。

歌曲于1979年4月14日至4月29日间成为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阵三周冠军歌曲。

4、《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眼镜里的海》作的**插曲。

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

5、《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是陈百强演唱的歌曲。由郑国江作词、陈百强作曲,收录于1983年8月1日由华纳唱片发行的同名专辑《偏偏喜欢你》。  该歌曲是**《港囧》的插曲。

1983年,该歌曲获得1983年十大中文金曲奖,1989年,该歌曲获得年东京音乐节TBS一等奖。

外国经典民歌(经典又不乏现代气息): 阿尔巴尼亚民歌:含苞欲放的花 埃及民歌:尼罗河畔的歌声 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玫瑰 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 巴基斯坦民歌:美丽的国土 巴西民歌:在路旁 波兰民歌:小鸟 朝鲜民歌:阿里郎 朝鲜歌曲:卖花姑娘 朝鲜儿歌:小白船 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 德国儿歌:小星星 格鲁吉亚民歌:萤火虫 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捷克民歌:红罗兰 罗马尼亚民歌:祖国大地美如花冠 美国民歌:奥勒莉 美国民歌:白兰鸽 美国儿歌:哆来咪 美国民歌:老黑奴 美国民歌:老人河 美国民歌:辽阔的密苏里河 美国民歌:绿袖子 美国民歌:契奎蒂塔 美国民歌:什锦歌 美国民歌:苏珊娜 墨西哥民歌:鸽子 墨西哥民歌:黄昏放 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天使 墨西哥民歌:小板凳 南斯拉夫民歌:织渔网 南斯拉夫民歌:深深的海洋 日本民歌:四季の歌 日本民歌:北国之春(日) 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中) 日本民歌:风继续吹 日本民歌:海滨之歌 日本民歌:红蜻蜓 日本民歌:襟裳峡 日本民歌:拉网小调 日本民歌:五木催眠歌 日本民歌:星 日本民歌:樱花 日本民歌:邮政马车 斯洛伐克民歌:牧童 苏格兰民歌:友谊天长地久 西班牙民歌:西波涅 希腊民歌:快乐的年轻人 叙利亚民歌:你呀你呀 牙买加民歌:小黄鸟 意大利民歌:桑塔露齐亚 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意大利民歌:西班牙女郎 印尼_哎哟妈妈 印尼民歌:划船歌 印尼民歌:梭罗河 印尼民歌:甜蜜蜜 印尼民歌:星星索 英国民歌:可爱的家 莫斯科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纺织姑娘 美国民歌:故乡的歌、苏珊娜、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扬基歌 古巴民歌:关塔纳梅拉 澳大利亚民歌:航行、羊毛剪子咔嚓响 南斯拉夫民歌:深深的海洋、啊!朋友再见! 印尼民歌:宝贝、星星索、划船曲、哎呦妈妈、莎丽楠蒂 日本民歌:樱花、四季歌、拉网小调、星 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 西班牙民歌:鸽子、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http://wwwzcszmusiccom/zc-music/records/sutradet53asp

《大地早上好》日本**《狐狸的故事》插曲,作词:三村顺一、奈良桥阳子;作曲:佐藤胜、武川行秀。

《狐狸的故事》(Story Of The Fox)是由藏原惟善执导的一部日本记录片。影片通过一棵生长在日本北部鄂霍次克海边一棵老橡树的叙述,以拟人化的手法虚构了一对公母狐狸的经历,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贯通全片的俊美四季自然风光,向观众展现了北方狐狸的生活。 

上世纪70至80年代初,《狐狸的故事》曾在我国公映,本来是很严肃的题材,但在国内上海译制片配音大师的解说下,俨然成为一部活泼生动的故事片。全片的亮点除了童自荣和刘广宁的动情解说,已故配音大师毕克担任片头及片中部分旁白,李梓在其中有几句解说。

加上还有很多不错的插曲配乐——《大地早上好》,给人一种欢快祥和之感,它曾经被传唱全国,现在重温这部影片也许能勾起人温馨的回忆,很值得一听。

扩展资料: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其他插曲

1、高洋——《老黑奴》美国民歌

2、刘会元、吴胖子——《啊朋友再见》意大利游击队歌曲,后被南斯拉夫**《桥》用作插曲

3、冯裤子——《哦,苏珊娜》美国民歌

4、高洋小分队——朝鲜**《一个护士的故事》插曲

5、孙小健——《红河谷》加拿大民歌

6、高洋——《深深的海洋》南斯拉夫民歌

7、何首乌——《红莓花儿开》俄罗斯民歌

8、刘会元——《哎呦妈妈》印尼民歌

9、冯裤子——《三次到你家》延安民歌改编版

10、何首乌——《罗马表》中国八十年代民谣

11、高洋——《七十五天》知青歌曲

12、孙小健——《苦水变美酒》改编版 迟志强

13、孙小健小分队——《啊朋友再见》改编版

14、孙小健小分队——《哦,苏珊娜》美国民歌

15、高洋、何首乌——《四季流浪》迟志强

16、高洋——《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国**《甜蜜的事业》主题曲

17、孙小健——《草帽歌》日本**《人证》插曲

18、乔乔——《草帽歌》

19、许逊——《大地早上好》

20、许逊——《南京知青之歌》知青歌曲

21、许逊小分队——《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组歌第四曲

1、《老黑奴》

2、《苦咖啡》

3、《啊,苏珊娜》

4、《啊朋友再见》

5、朝鲜**《一个护士的故事》的主题歌

6、《红河谷》

7、《深深的海洋》

8、《红梅花儿开》

9、《哎哟妈妈》

10、《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11、《七十五天》

12、《苦水变美酒》

13、《白兰香》

14、《四季流浪》

15、《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6、《草帽歌》

17、《大地早上好》

18、《南泥湾》

19、《游击队之歌》

20、《南京知青之歌》

21、《四渡赤水出奇兵》

22、《往事只能回味》

2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王安石 泊船瓜舟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及注释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读要读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 chng

9、绿:吹绿了。

10、何时:什么时候。 

11、还(hun):回到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简析: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泊船瓜洲的诗意_泊船瓜洲的意思

泊船瓜洲的诗意_泊船瓜洲的意思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3、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4、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5、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n四声。

6、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吹绿,拂绿。

8、还:回。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泊船瓜洲。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诗经 柏舟·泛彼柏舟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1、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2、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3、仪:配偶

4、之:到

5、矢:誓

6、靡它:无他心

7、只:语助词

8、特:配偶

9、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赏析: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西波涅》 《红河谷》、《红梅花儿开》、《鸽子》、《哎呀妈妈》、《小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喀秋莎》

《船歌》,《春之歌》 月亮河(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苏)

绿袖子(美)

苏丽珂(格鲁吉亚)

乘着歌声的翅膀(德)

悄声倾诉(美)

厄尔嘎兹(土)

邮递马车(日)

丰收之歌(丹)

在路旁(巴)

蓝色探戈(墨)

春之歌(朝)

星星索(印尼)

老人河(美)

划船歌(印尼)

斗牛士之歌(西班牙)

樱花(日)

哎哟妈妈(印尼)

马塞曲(法)

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

饮酒歌(意)

鸽子(墨)

有谁知道他(苏)

海鸥(缅)

小路(苏)

小杜鹃(波)

在贝尔加湖的草原(俄)

圣母颂(奥)

含苞欲放的花(阿尔巴尼亚)

索尔维格之歌(揶)

三套车(俄)

拉网小调(日)

宝贝(印尼)

红莓花儿开(苏)

我的肯塔基故乡(美)

红河谷(加)

多瑙河之波(罗)

四季歌(日)

故乡(印尼)

老黑奴(美)

你呀,你呀(叙)

西波捏(古)美国民歌:故乡的歌、苏珊娜、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扬基歌

古巴民歌:关塔纳梅拉

澳大利亚民歌:航行、羊毛剪子咔嚓响

南斯拉夫民歌:深深的海洋、啊!朋友再见!

印尼民歌:宝贝、星星索、划船曲、哎呦妈妈、莎丽楠蒂

日本民歌:樱花、四季歌、拉网小调、星

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

西班牙民歌:鸽子、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三套车、雪绒花、嘎哦丽泰、、《重归苏莲托》(Torna a Surriento

欢快地:

爱尔兰民谣I'll Tell Me Ma

苏格兰民谣Marie's Wedding

意大丽民遥富尼古丽,富尼古拉

Laura Pausini《Resta In Ascolto》

Angela AmmonsAngela Ammons《Always Getting Over You》

Faith Hill《IT MATTERS TO ME》

George Strait《The Best Day》

沈小岑

沈小岑,女,汉族,1957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歌手。1980年首次登台,演唱了一首印尼的流行歌曲《哎哟妈妈》。代表作有《请到天涯海角来》等。

中文名:沈小岑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7年

职业:歌手

代表作品:《哎哟妈妈》《请到天涯海角来》**《黑猫警长》主题曲

主要成就:“中国十大歌星”称号

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性别:女

早年经历

沈小岑,1957年出生于上海。

八十年代著名歌星,参加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被大家熟知。

1989年,获得中国第一届金唱片奖,中国著名歌手,国家一级演员。

她幼年便喜欢唱歌跳舞,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房地局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工作之余坚持学习音乐,并拜著名声乐家廖一鸣为师,学到了正统的意大利咽声唱法。这为她日后的歌唱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沈小岑考入上海芭蕾舞团合唱队,并在1980年一次组台演出中以一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技惊四座,一举成名。

1982年,沈小岑应邀到广州录制个人首张专集,发行量直逼200万张。这在当年实属罕见,其中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广受欢迎,成了她的代表作。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歌曲《喜迎新春》《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火遍大江南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沈小岑留学澳洲。在崭新的舞台上她继续着歌唱事业的辉煌,并且找到了生活的伴侣英国网络工程师马丁先生。2001年,沈小岑随丈夫移居英国,又凭借自身出众的实力成功进军百老汇。在异国的舞台上续写着一个华人歌手的辉煌!

演艺经历

走红上海滩

30多年前走红上海滩的歌星沈小岑,1980年初,她首次登台,演唱了一首印尼的流行歌曲《哎哟妈妈》。她当时是某建筑队的泥水工,刚考入上海芭蕾舞团歌队不久。性格豪爽的她觉得站在话筒前唱不过瘾,于是干脆摘下话筒拿在手上唱,而且还满场跑。她这个史无前例的举动把全场观众给镇住了,并由此轰动上海。也正是这种大胆突破,使沈小岑成了当时歌坛有争议的人物。

参加春晚

沈小岑说,因为当时还不够开放,人们根本不知道海外歌手是怎么唱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她的这一举动可谓“原创”。虽然现场观众掌声雷动,但这一大胆的举动还是引来了争议。她的唱法也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后来,国门打开,人们才知道,在海外,流行歌手演唱时都是手拿话筒满场跑的

30多年过去,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变,说起这些往事,真是令人感慨。1984年沈小岑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歌声传遍全国。随后她为日本电视剧"血疑"配唱的主题歌"谢谢你"让更多的歌迷记住了她,抒情委婉,声情并茂的唱腔和活泼健康的舞台形象令沈小岑风靡整个八十年代。她获得的歌唱大奖不计其数,包括文化部"十大歌星"和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名列榜首

远道从伦敦专程飞来的中国著名歌星、名列全国十佳榜首、获得中国第一个金唱片奖的女中音歌唱家沈小岑的演唱将晚会带入了另一个高潮,沈小岑演唱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UnchainedMelody》、《请到天涯海角来》、《掌声响起》《MyHeartWillGoOn》等五首名歌。沈小岑不愧是红遍中国大江南北、出类拔萃的优秀歌唱家,不仅唱歌中英文俱佳,且表演现代传统全能。各种风格的演唱,时而如柔情似水、魂牵梦系,时而激情如火、豪爽奔放,引起观众强烈的兴趣和共鸣,掌声和狂热的喝彩声如潮般涌来。

国外演出

沈小岑于2006年1月8日下午3时在美国亚特兰大登台演唱,参加亚特兰大中国商会第14届春节晚会。

2004年9月,沈小岑在上海音像公司出版的英文专集“跨越天涯海角”以其精湛的演唱技巧,良好的音质效果加上十首及受欢迎的经典曲目而广受好评。广东新时代重新编辑,出版发行沈小岑“沈小岑世界音乐经典名曲CD”并补充了“《UnchainedMelody奔放的旋律》-选自美国**《人鬼情未了》主题曲”及“《Somewhere有一个地方》-选自美国**《西区故事》”。

带伤参赛

2008年4月,正好来沪的她接受了《舞林大会2》的邀请,加入了这场舞林激战。她笑言:“我希望能够让观众们认识一下现在的沈小岑,而且通过《舞林大会》,不仅拉近了与歌迷的距离,也吸引了很多新的观众。”从初赛、复赛到半决赛,沈小岑一路走来,挑战了桑巴、拉丁等各个舞种,这位比赛中最“高龄”的选手昂首挺进了决赛。不过,就在决赛前紧张的排舞过程中,沈小岑却意外发现自己在半决赛时的背部“扭伤”越来越严重,“到了舞伴根本不能碰的地步,检查后才知道是骨折。”原来半决赛的那曲斗牛舞,其中不断的托举、扭腰的动作让沈小岑背部“受挫”,“当时就觉得疼,以为是拉伤了肌肉,也没想着去检查,一拖拖了十几天,一直到参加总决赛前的排练,觉得伤处都肿了起来,根本不能碰,才觉得事态严重了。”

检查的结果是背部骨折,医生命令她卧床休息,不能再跳舞,但是沈小岑却全然不顾医生的劝阻,“我不想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放弃争夺王位,但是我想在舞台上有个完美的结束,而且为了节目付出,也是艺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在决赛中,观众将会看到带伤出场的沈小岑,“虽然只能临时改跳舒缓的伦巴,而且没有托举等技巧动作,但是我会带着所有对舞台的爱、对舞蹈的爱来诠释它。我不想让自己有遗憾,我也享受这种‘苦中带乐’的过程。”

个人生活

1982年,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让沈小岑一夜红遍大江南北———她的独唱专辑销量位于全国首位,她是第一个上春晚的上海歌手,也是最早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歌手。1992年,事业正红火的“歌后”却突然远走澳洲,从俱乐部歌手开始从头创业。许多年来,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办歌唱学校的苦、在伦敦音乐剧跑龙套的累,让她觉得“很难”,但她并不后悔,“正因为放弃了,才得到现在拥有的这些”。沈小岑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最感谢的是先生马汀,“没有他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英国先生

沈小岑的先生马汀是一位地道的英国人,职业IT,两个“来自天涯海角”的人,相遇在澳洲。“那是1993年,我到澳洲的第二年,一个聚会上,我们恰好被安排在一桌吃饭,他也是刚被公司外派到那里,就这样认识了”。

谁先动心?沈小岑大方承认:“是我对他一见钟情。”那天饭桌上,马汀的英俊和亲和力吸引了沈小岑,个性直率开朗的她决定主动出击:“我就故意寻找话题啊,比如‘你怎么会来这里’、‘家在哪里’等等,就是聊家常,向他释放善意吧。”不过,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沈小岑的歌声:“当时有我表演的环节,他看了以后非常惊讶:‘你原来是个大明星’,于是我们交换了电话。结果,第二天他的电话就来了,问我‘要不要去喝杯咖啡’”

第一次约会

第一次约会,仿佛好莱坞爱情大片桥段,门铃一响,沈小岑推开门:“好家伙,一辆跑车啊,就那样停在你面前!”这样的场面,实在很难让女孩子不动心。不过,沈小岑说,他们的感情并不是电光火石,而是慢慢累积,恋爱一谈就是两年。

“我那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约会的时候,很多心里话想说,但不知道用哪个词。那个着急啊!马汀很耐心,看我那样子,他便说:‘你要在这里继续发展事业,一定要把语言弄好’。”可以说是爱情的力量吧,沈小岑二话不说,马上进语言学校。“那两年真的很苦,白天要在俱乐部唱歌,晚上去学校学语言。他也是一样,虽然被公司外派做海外经理,但他的目标不是打工皇帝,而是自己当老板,所以,也是没日没夜地奋斗。”沈小岑告诉记者,虽然两个人都很忙,约会也要排档期,不过事业感情两不误,“我的第一张英文专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的,每一首新歌,他都是第一个听众”。

中国媳妇

感情稳定,自然要谈婚论嫁。对于一个传统的英国家庭来说,要接受一个中国媳妇,“受惊”程度可想而知。“马汀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我们决定要订婚了,他第一个电话就打给父母,他们大吃一惊。说实话,他们一开始的态度是不看好的。”沈小岑说。

音乐作品

演唱曲目

**《黑猫警长》主题曲

姿三四郎: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主题歌《行进穿过佐治亚》

野姜花的回忆

黄丝带

爱之梦:中日合拍**《一盘没下完的棋》插曲

祝你生日快乐

直达快车:美国歌曲

老大徒伤悲:《新大陆交响曲》主题

海之歌

飘零的落花

春天来了:德国民歌

斯卡堡集市:美国**《毕业生》插曲

重阳九月九

雨中情:日本歌曲

恋别:日本歌曲

新专辑

专辑曲目:

01请到天涯海角来

02故乡的亲人

03丽达之歌

04老黑奴

05两颗小星星

沈小岑

06友谊地久天长

07美丽的梦神

08读书郎

09可爱的家庭

10湖上的誓言

11唱给你爱情的诗篇

12唱吧

13大地,早上好

14野鸽子之歌

15我爱阳光

专辑介绍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歌,是广东流行乐坛第一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原创通俗歌曲。它不仅让演唱者沈小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工人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并为海南岛做了立体广告,让海南人民至今铭记于心,并成为当之无愧的海南旅游“代言人”。

1982年,沈小岑录制《请到天涯海角来》其实是“歪打正着”。那时内地最流行的歌曲,不是台湾校园民谣,就是外国**插曲。收录在《歌坛新秀·沈小岑》专辑里的大多数歌曲都是翻唱的英文歌。“我把自己会唱的歌都唱完了,数量还不够录一盒磁带,工作人员就临时找了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给我唱,当时我还觉得它与整盒磁带的风格不相符。”沈小岑还记得当年录歌时的点滴,“我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所以唱得很轻松。这首歌当时已经有人唱过,不过反应平平,想不到我在第二届云雀奖上唱完第二天,广州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请到天涯海角来》名副其实的成了她的代表作。因此1984年沈小岑参加了央视春节晚会,歌声迅速传遍全国。随后她获得“中国首届金唱片奖”、“中国十大歌星”等奖项。

前两年她带着多年的音乐积累,重回广州录制并推出了一张《超越天涯海角》的发烧专辑。不过沈小岑却说,想要超越当年《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成就几乎不可能。

获奖记录

人物轶事

参演妈妈咪呀

享受排练专业素养获称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名至今,沈小岑参与过的演出不计其数,但这次参与《妈妈咪呀!》仍然让她感受到了压力和自己的不足。“导演不要我们有演的感觉,他希望我们就是角色,故事就在我们中间发展,他希望看到最自然的火花,不要看到任何表演痕迹。这对演员来说是有难度的。另外,在歌唱和舞蹈训练上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我每天都很享受那几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从舞蹈到形体,我觉得自己仍像一块海绵一样,每天在吸收个不停。”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沈小岑能歌善舞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工作人员包括英方制作团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音乐总监对她赞不绝口。而沈小岑为人也非常谦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岑姐”,她很乐意解答演员的各种疑问:“作为前辈,我应该要把我的经验和年轻演员分享,这是我应尽的责任。这么多年来,我跑演出什么的都是单干,已经腻了。《妈妈咪呀!》是一部很讲究团队精神的剧目,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愉快又特别的经历。演音乐剧是所有音乐人的最高理想,能够在第一部伦敦西区经典剧目的中文版中担任主要角色,我觉得特别美好。以前并没有那么多人来关注舞台剧,我很羡慕年轻演员,他们能够赶上这个时代,让我很羡慕。

人物评价

许多年以前,她从上海一座小小的体育馆走向艺术人生的绚丽舞台;随后的10年,她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轮辉煌。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使她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而获得“中国十大歌星”称号、“中国首届金唱片”大奖,让她的歌唱生涯攀上顶峰。

她是最早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中国内地歌手,也是最早走出国门寻找崭新舞台的弄潮儿之一。

如今,她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欧美的百老汇舞台上,但我们依然难忘她最初的邀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35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