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绍下才女林徽因的生平?

能否介绍下才女林徽因的生平?,第1张

1904年

6月10日,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住宅。

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为政知县候选,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祖母游氏,生有子女七人。

徽因父林长民(1876年生),字宗孟,为孝恂长子,1906年赴日留学,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法律;叔林天民(1887年生),字希实,早年亦留学日本,习电气工程;大姑林泽民,嫁王永昕;二姑生一女后去世;三姑林嫄民,嫁卓定谋;四姑林丘民,嫁曾仙舟;五姑林子民,嫁李石珊。

徽因之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为黄花冈革命烈士。

1909年

是年,迁居蔡官巷一宅院,林徽因随祖父母、姑母等居此,由大姑母林泽民发蒙读书。

1910年

是年,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

1911年

是年,祖母游氏因心脏病逝世于杭州。

是年,武昌起义后,林长民赴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宣传辛亥革命。

1912年

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林长民为福建代表,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与汤化龙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

4月13日,正式成立"共和建设讨论会",拥在日的梁启超为领袖,电其归国。

10月27日,将"共和建设讨论会"、国民协会等团体合并,林长民参与组织民主党。

是年,林长民住北京,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虹口区金益里,徽因与表姐妹们人附近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并侍奉祖父。

1913年

是年,林长民被选为众议院议员,任秘书长。母亲何雪媛(1882年-1972年,林长民第二夫人,浙江嘉兴人)带妹妹麟趾(后夭折)去北平,住前王公厂旧居,徽因留沪。

是年,林长民与第三夫人程桂林(上海人)成婚,一说1912年。

1914年

是年,林长民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全家迁居北京。

祖父林孝恂因胆石症病逝。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妹燕玉。

1915年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桓(现在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任院长)。

1916年

4月,袁世凯称帝后,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红道路,林长民仍留北京。

5月,林长民去津,又同二娘程桂林回京。

秋,举家由津返京。

9月,在梁启超支持下,林长民参加并组织"宪法研究会。"

是年,林徽因与表姐们同人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恒。

1917年

张勋复辟,全家迁居天津,惟徽因留京。后徽因同叔叔林天民至津寓自来水路,诸姑偕诸姊继至。林长民由宁归,独自回京。

7月17日,因支持段棋瑞讨伐张勋复辟,林长民被任命为司法总长

8月,举家由津返京。

11月15日,"安福系"崛起,林不再受重视,辞司法总长之职。

1918年

3月24日, 林长民与汤化龙、蓝公武赴日游历。家仍居北京南长街织女桥,徽因自信能编字画目录,及父归,阅之以为不适用,颇暗惭。但徽因料理家事,屡得其父褒奖。

是年,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是年,成立国际联合协会中国分会,林长民是发起人之一,任协会总干事,为国联事务常住欧伦。

1919年

是年,林长民任巴黎和会观察员,著书立说,抨击亲日派,反对日本承认德国在华权益。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暄。

1920年

春,林长民赴英讲学,林徽因亦随父去读中学。

3月,林长民赴瑞开国联会,由法去英,居阿门二十七号

7月,林徽因随父到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旅行,9月回伦敦,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College(圣玛莉学院)学习。

9月24日,徐志摩由美到英。

10月上旬,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初次相遇。

1921年

8月,徽因随柏烈特全家赴英南海边避暑。林长民独居伦敦。

9月14日, 租屋期满,因归期延至10月14日,徽因借住柏烈特家,林长民住他处。

10月14日,徽因随父由英赴法,乘"波罗加"船归国。

11、12月间,林长民、林徽因抵上海,梁启超派人接林徽因回北京,仍进培华女中读书,林长民暂居上海。

1922年

在培华女中读书。

3月,徐志摩赴柏林,经金岳霖、吴经熊作证,与张幼仪离婚。

春,林徽因、梁思成婚事"已有成言",但未定聘。

9月,徐志摩乘船回国,10月15日抵达上海,不久北上来京,林、徐暂告不欢。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垣。

1923年

在培华女中读书。

春,新月社在西单石虎胡同七号成立,林长民、林徽因等参加并祝贺。

5月7日,梁思成带梁思永骑摩托车去追赶"国耻日"游行队伍,至南长街口被一大轿车将左腿撞断, 住协和医院。彼时林徽因到医院探望。7月出院后,终身留下残疾。

是年,林长民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曹锟贿选总统时,他在沪参与反直运动。

是年,林徽因经常与表姐王孟瑜,曾语儿参加新月社俱乐部文学、游艺活动。

是年,林徽因毕业于培华女中,并考取半官费留学。

1924年

4月23日, 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在日坛草坪讲演,林徽因搀扶上台,徐志摩担任翻译。文载:"林**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一时成为京城美谈。

5月8日,为庆祝泰戈尔先生六十四诞辰,林徽因、徐志摩等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演出泰翁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演出前,林徽因饰一古装少女恋望"新月",以示新月社组织的这场演出活动。

泰戈尔在京期间,由林徽因、徐志摩等陪同,前往拜会了溥仪、颜惠庆。

6月,林徽因、梁思成、梁思永同往美国留学,7月7日抵达绮色佳康奈尔大学。

林选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梁选水彩静物画、户外写生和三角。

9月,结束康校暑期课程,林、梁同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

同月,梁思成母亲李惠仙病故。

是年,"有几个月(林徽因、梁思成)在刀山剑树上过活。比城隍庙十五殿里画出来还可怕。思成后来忏悔了。"

1925年

在宾大学习。

1月18日,林徽因与闻一多等在美参加"中华戏剧改进社"。

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倒戈反奉,通电张作霖,林长民受邀为"东北国民车"政务处长。

12月24日,郭部兵败,林长民被流弹击中,死于沈阳西南新民屯,年49岁。

1927年

9月, 林徽因结束宾大学业,得学士学位,后转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贝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半年。

12月18日,梁启超在北京为梁思成、林徽因的婚事"行文定礼"。

1928年

3月,结束舞美学业。

3月21日, 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结婚。之后按照其父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于8月18日回京。

9月, 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为主任、教授。林徽因回福州探亲,受到父亲林长民创办的私立法政专科学校同人欢迎和宴请。

11月,梁启超病重住院,梁思成、林徽因赶赴北京。

1929年

1月19日,梁启超病故,梁思成、林徽因为其父设计墓碑。

8月, 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是年,张学良以奖金征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

1930年

秋,徐志摩到沈阳,劝林徽因回北平治病。

12月,林徽因肺病日趋严重,协和医院大夫建议到山上静养。

1931年

3月, 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

9月, 梁思成、林徽因应朱启钤聘请,离开东大,到中国营造学社供职。梁任法式部主任,林为"校理"。

秋,林徽因病愈下山。

11月19日,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讲中国古代建筑。

同日,徐志摩为听林徽因学术报告,乘机遇雨触济南党家庄开山身亡。

11月22日,林徽因、梁思成得悉徐志摩坠亡,即以铁树、白花编制小花圈,梁思成随与金岳霖、张奚若赶到徐遇难处处理后事。

同月,由林徽因等主持,在北平为徐志摩举行追悼活动。

12月7日,发表散文《悼志摩》。

1932年

元旦、正月初一,分别两次致胡适信。

6月中旬,林徽因再次到香山养病。

夏,林徽因、梁思成去卧佛寺、八大处等地考察古建筑,并发表《平郊建筑杂录》。

7月至10月,作诗《莲灯》、《别丢掉》、《雨后天》。

8月,子从诫生。意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

是年,在一次聚餐时林徽因结识美籍学人费正清、费慰梅夫妇。

1933年

是年,林徽因参加朱光潜、梁宗岱举办的文化沙龙,每月集会一次,朗诵中外诗歌和散文。

秋,林徽因与闻一多、余上沅、杨振声、叶公超等筹备并创办了《学文》月刊。

9月,林徽因同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去山西大同考察云冈石窟。

10月7日,发表散文《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11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去河北正定考察古建筑。

11月18日,发表诗《秋天,这秋天》。

同月,林徽因请萧乾、沈从文到北总布胡同谈《蚕》的创作。

12月,作诗《忆》。

1934年

1月, 中国营造学社出版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林徽因为该书写了绪论》。

2月、5月,发表诗《年关》、《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年初,为叶公超主编的《学文》月刊一卷二期设计了富有建筑美的封面。

夏,林徽因、梁思成同费正清夫妇、汉莫去山西汾阳、洪洞等地考察古建筑。

9月5日,发表散文《窗子以外》。

10月,林徽因、梁思成应浙江建设厅邀请,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之后又去浙南武义宣平镇和金华天宁寺做古建筑考察。

1935年

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合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

6月,发表诗《吊玮德》,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一、钟绿,二、吉公》。

10月,作诗《灵感》、《城楼上》。

11月19日,发表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冬,林徽因经常与费氏夫妇到郊外练习骑马。

1936年

1至11月, 发表诗《深笑》 、 《静院》、《风筝》、《记忆》、《无题》、”题剔空菩提叶》 、 《黄昏过泰山》、《昼梦》、《八月的忧愁》、《冥思》、《空想外四章:你来了、"九一八"闲走、藤花前、旅途中》、《过杨柳》、《静

坐》;散文《蛛丝和梅花》、《究竟怎么一回事》;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三、文珍》。

5月28日, 林徽因、梁思成等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及山东历城、章邱、泰安、济宁等处作古建筑考察。

9月,担任《大公报》文艺作品征文评委。

10月,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的宣言》中,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日救亡八项要求,林徽因为文艺界发起人之一,并在宣言上签名。

是年,选编《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并为之作序。

1937年

1至7月,发表诗《红叶里的信念》、《十月独行》、《时间》、《古城春景》,《前后》、《去春》;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模影零篇:四、绣绣》。

是年,任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编委。

是年,林徽因、梁思成应顾祝同邀请,到西安做小雁塔的维修计划,同时还到西安、长安、临潼、户县、耀县等处作古建筑考察。

7月, 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纪玉堂赴五台山考察古建筑,林徽因意外地发现榆次宋代的雨花宫及唐代佛光寺的建筑年代。

7月12日,林徽因一行到代县,得知发生"卢沟桥事变",于是匆匆返回北平。

8月, 林徽因一家从天津乘船去烟台,又从济南乘火车经徐州、郑州、武汉南下,9月中旬抵长沙。

11月下旬,日机轰炸长沙,林徽因一家险些丧生。不久,他们离开长沙,经常德、晃县、贵阳、镇宁、普安、曲靖到昆明。

1938年

1月, 林徽因一家住昆明翠湖前市长巡律街住宅,不久,莫宗江,陈明达、刘志平、刘敦桢也到昆明,经与中美庚款基金会联系,组建营造学社西南小分队。

是年,作诗《昆明即景:一、茶铺,二、小楼》。

1939年

年初,因日机轰炸,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区龙泉镇麦地村。

2月5日,发表散文《彼此》。

6月28日,发表诗《除夕看花》。

冬,梁思成、刘敦桢等去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地作古建筑考察,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

1940年

初冬,营造学社随史语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迁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不久,林徽因肺病复发,从此抱病卧床四年。

1941年

在李庄镇。

春,三弟恒在对日作战中身亡。

1942年

在李庄镇。

春,作诗《一天》。

是年,梁思成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林徽因为写作《中国建筑史》抱病阅读二十四史,作资料准备。她写了该书的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

11月4日,费正清、陶孟和从重庆溯江而上,去李庄访问林徽因、梁思成。

1944年

在李庄镇。

是年,作诗《十一月的小村》、《忧郁》、《哭三弟恒》。

是年,费慰梅到李庄访问林徽因。

1945年

在李庄镇。

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思成,徽因将不久于人世。

1946年

2月, 林徽因在费慰梅陪同下乘机去昆明拜会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住唐继尧后山祖居一座花园别墅,与张莫若、钱端升、金岳霖等旧友重聚。

7月31目, 同西南联大教工由重庆乘机返回北平。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

10月,梁思成应聘赴美耶鲁大学作访问教授。

11月24日,发表散文《一片阳光》。

是年,作诗《对残枝》、《对北门街园子》。

1947年

夏,饱经欧战浸染的萧乾,由上海来清华园探望林徽因,二人长谈七年来各自的经历。

是年,作诗《给秋天》、《人生》、《展缓》、《病中杂诗·小诗(一)、小诗(二)、写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绪》。

12月,做肾切除手术。

1948年

2月18日,作诗《我们的雄鸡》。

2至5月,发表诗《空虚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病中杂诗首》、《哭三弟恒》。

11月, 国民党当局迫使北平高校南迁。 清华园展开反迁校斗争,林徽因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

是年,大军攻城前夕,张奚若带两名解放军到林徽因家,请梁、林划出保护古建筑目标,为此深感新政权对他们的信任。

是年,叔林天民故。

1949年

北平解放,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2月,为百万大军挥师南下,与梁思成等编印《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春,送女儿再冰参加南下工作团。

7月, 政协筹委会决定把国徽设计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七人参加设计工作。

1950年

6月,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设计的国徽图案完成并在中南海怀仁堂评选,经周总理广泛征求意见,清华小组设计图案以布局严谨、构图庄重而中选。

6月23日,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

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国徽图案命令。

是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是年,妹燕玉故。

1951年

是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 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 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

员欢迎。

1952年

是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终于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5月,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

是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

1953年

10月,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

是年,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江丰在美术家协会的报告上,对林徽因和清华小组挽救景泰蓝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54年

6月,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秋,林徽因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去住。不久,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

1955年

4月1日6时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

4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讣告,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

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考资料:

<林徽因传>

来源:“林徽因纪念馆”网站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决策完全是自己和东北地方高层的行为,与蒋介石无关。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于是很多人评价,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主要是“源自国民政府的一贯执行不抵抗政策,使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认为若其知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就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尽符合事实的。如果说九一八事变之初的时候张学良不抵抗是误判,那还能说得通;可1931年12月日军开始挺进辽西、进攻锦州的时候,日本吞并东北的意图已昭然若揭,而且蒋介石、孙科、顾维钧也都命令或劝说张学良在锦州地区抵抗,张学良这时依旧不抵抗,这是“误判”还能解释得了的吗?

实际上张氏918时采取不抵抗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认为中日国力悬殊,中国无对日作战实力。1928年10月,张学良对东北大学学生说,他曾到日本考察,看到群机狂飞、多艇跃水的浩大场面,认为日本的一切军备都优于我们,要求学生们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张学良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在对日问题上中国无任何实力可言。1931年7月6日,张致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电文充分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与周旋。”可见当时张学良的头脑中笼罩着严重的恐日情绪。

2,对局势的误判,包括对日本国内局势的误判和对国联的依赖。因与日本接触甚多,张学良了解日本国内军方与政府、外务省在对华问题上有分歧,日本政府和外交人员反对军方一味动用武力的方式。而且事变之初,1931年9月19日,日本内阁确定了“不扩大”方针;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的声明中虽污蔑柳条湖事件为中方所为,但也表示将把日军“大体撤回并集结于铁路附属地内”。但张学良没有意识到,日本军方和政府、外务省之间仅在手段上有分歧,在维护、扩大在满蒙的利益方面是一致的,没料到日本政府和外务省会逐渐跟军方合流。张学良也对国联寄予过高的希望。说事变初期这一阶段,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中有误判,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着日军进一步进攻黑省和锦州,国联也明显无力后,再说张继续不抵抗是因为误判,就说不通了。)

3,保存东北军实力与依赖中央思想。张学良毕竟是脱胎于旧军阀的地方实力派,尽管他确实有爱国的一面,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在他心中也占有相当分量。1931年12月29日, 张学良对王化一说:东北军不能为瓦碎,如果为“玉碎”还可以,“瓦碎”则不必。玉碎指全国抗战,瓦碎指东北单独抗战。张学良的意思很明白,要抗日就全国抗日,全国军队一起抗一起牺牲,单让东北军一家牺牲他是不干的。何况即使东三省失陷了,张学良还拥有热河、河北等数省地盘在。

4,贪图安逸、意志消沉、能力低下。张学良晚年曾坦诚对人说,我年轻时什么都来,最喜欢女人和赌博,入居平津后贪图安逸,追求纸醉金迷的荒诞生活。而且身为一方统帅的张学良竟有吸毒的嗜好,且深染毒瘾。热河失守后,胡适曾批评道:“张学良的体力与精神,知识与训练,都不是能够担当这种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这种评语用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时,也颇有几分合适。

由此可见九一八关键人物是张学良而不是蒋介石如果当时坚决抵抗最可能形成相持局面日本占领东北部分地区

日本对华战略是蚕食战略

日本当时执行的是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石原莞尔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提出的假想敌顺序是美,苏。首先对苏联已经放弃了进攻战略,取而代置以“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的字眼,就是说在以武力为后盾的情况下与苏联谈判,不与其交恶。

对美国则是“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日本和满洲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那玩意全在美国人和英国人手里,所以千万不能和美国人翻脸。只要不和英美翻脸,石原认为英美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正好为英美消除了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对华战略则是“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反对扩大战争。也就是说:挑动在西北的国共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堵住俄国人南下,再向南洋渗透,得到马来亚的橡胶和文莱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东印”(荷属殖民地东印度群岛,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确保石油供应,这以后再和美国进行“最终战争”。日本30年代早期的计划中还有海陆军联合攻占武汉的计划,但在石原的这个计划中,鉴于中国政府的实力已有所加强,日本已经放弃了一旦开战就攻占武汉的计划,因为那是日本国力所不允许的。实际当时日本决策机构在“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对是否全面侵略中国摇摆不定,以参谋次长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不扩大派”暂时占了上风。石原为当时实力派人物,因当时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为皇族只是挂名,军部实权在参谋次长石原手里。石原甚至主张:“可以将我华北全部驻军一举撤至山海关满州国界,然后由近卫首相亲自飞往南京与蒋介石促膝交谈,以解决日华间根本问题。”(《大本营陆军部》第1卷,朝云新闻社1974年版,452页)。日本外务省东亚局局长石射猪太郎也策划“日中邦交调整和停战方案”与“船津工作”。1937年7月底8月初,石原莞尔向日本陆军、海军首脑疏通,坚持“以外交手段收拾残局”。于是以石射猪太郎为主,会同陆军省当局人员,作出了日中“全面邦交调整方案”和“停战条件”。这个方案获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三省一致同意,首相近卫文麿也立即表示支持。石射猪太郎把这一方案委托于设在上海的日本在华纺织同业会理事长船津辰一郎,让后者将方案秘密地透露给南京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试探中方态度。8月9日,船津与高宗武在上海进行会谈,同日日本驻华大使川越与高宗武也作了一次会谈。日本这个方案,是通过回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换取国民政府对东北伪满洲国的正式承认。“八一三事变”正好爆发。中国军队进攻上海日军后,石原莞尔被迫辞职,日本统帅机构决定全面侵华

全面抗战爆发

土地的誓言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土地的誓言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

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

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它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它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

一、设计背景:

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爆发后不久,东北三省沦陷,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本次班(队)会为了让广大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同时也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班(队)会目标:

1、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首先要爱自己,从我做起,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天下为己任。

2、让学生们知道九一八的历史过程,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3、通过观看纪念视频、知识小竞猜、唱红歌、拓展与延伸等活动来完成班(队)会,更好地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准备:

九一八事变相关历史资料(多媒体)小笑脸(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播放《纪念九一八事变》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和纪念意义,创设情境,视频展现出来后,学生的感情直接被调动起来,很好地渗透了班会的主题。)

(二)历史再现整体回顾

1、大屏幕出现主题班会的主题背景。

主持词:

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乙:大家下午好!

甲:岁月的长河流淌过侵透血泪和屈辱的历史,终于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

乙:历史的渺渺尘烟,掩盖不住时间的风雨。

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

乙:点点白帆可以竞发,小小你我满载美好的理想憧憬未来。

甲: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洗礼,当历史的日历翻到我们今天这一页,又何尝不令人想起那苦难的血泪史。

乙:怎能忘,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怎能忘,那崎岖坎坷的沧桑岁月。

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队会)现在开始。

乙:全体起立,唱国歌。

播放《国歌》音频,全班学生严肃立正站好,唱国歌。

2、播放《松花江上》音乐视频

主持词:

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一首《松花江上》唱出了当年东北同胞的心声,那么大家知道里面说的事件是什么吗?(学生可单独回答或者集体回答)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逃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造成这一切的发生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请观看,当年日军犯下的罪行。(播放)

(设计意图: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共同感受“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回顾历史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士气。)

3、知识竞猜

进行爱国小知识竞猜,学生分小组进行必答题和抢答题的活动,并用小笑脸记录分数进行比赛。

主持词:

甲:下面进行爱国知识小竞猜活动。

题目:

抢答题:(仅供参考,可自行规定题目)

(1)“九一八事变”的具体日期?(1931年9月18日)

(2)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8年)

(3)日本是哪年投降的?(1945年)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

(5)东北当时最有名的张氏爱国将领是谁?(张学良)

必答题:

(1)你能说说看过的抗日题材的**和电视剧吗?

(2)我们知道的抗日英雄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比赛等形式的小活动,不但活跃了班(队)会的气氛,也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抗日爱国知识)

4、唱一唱心中的红歌

分小组唱一唱自己知道或者喜欢的红歌,并进行展示。

5、班(队)会拓展

(1)中高年级段:

出示钓鱼岛的一组,请大家观看美丽的钓鱼岛。

主持词:

乙: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抢占我们的国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播放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阐述中国主权问题的视频(节选)

(设计意图: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危机意识,牢记历史,勤奋学习,保卫祖国。)

(2)低年级段:

画一幅图画或者写一句话送给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设计意图:利用低年级的特点进行拓展延伸,更好地丰富班(队)会的内容。)

6、班主任寄语结束班(队)

班主任: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这段苦难的岁月,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人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正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做准备,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

主持词:

甲: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乙:我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

九一八勿忘国耻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弘扬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维护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学生在革命精神的激励下,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1挑选两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学生提前收集革命资料,加深了解。学唱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教师搜集影片、、资料以制作课件。

4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三、活动过程

1影片导入,还原历史真相

2小组汇报,不忘祖国耻辱

3知识竞赛,加深革命了解

4导入,钓鱼岛事件,加强爱国意识

5集体宣誓,表决心,立壮志。

四、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勿忘国耻九一八”主题班会

活动过程

1、“九一八”的历史回顾,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过程。

2、(国耻让我们明确责任)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要记住,还要从自己做起,为祖国和民族做出贡献。

生自由发言。

3、(畅谈爱国之举)

师:我认为,爱国不是只挂在嘴边上,也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比如,作为学生,按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都是爱国行为。你们怎么看?

生自由发言

4、学唱抗日歌曲

一:《铁道游击队》《游击队之歌》

二:《国际歌》

三:《地道战》

四:《红色娘子军》

师:每年的九月十八日警笛响起,它提醒我们要清醒、要振作、要摆脱伤痛、要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当我们走向世界的任何地方,在自己的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时代在发展,历史要永远铭记于心!让我们牢记那段耻辱的历史,学习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为强国的巨大力量,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维护国家稳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此后,中国国民党在东北开展地下党务工作并支援、资助东北义勇军的抗敌活动;中国***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你可以去里查找,里面更详细!)

2:诗歌:

满江红·纪念九一八

旧事重浮,关东破,思来恨切!

痛回首,柳条湖畔,夕阳浴血。

城下悬颅魂不死,刀前刻骨节尤烈!

更同呼,万剑向东瀛,都消灭!

应长记,仇未雪!时秣马,休松懈!

看金戈舞处,我心如铁。

四海闲庭飞短棹,神州举火樱花谢。

当对酒,与千古徐郎,同明月!

七律·纪念九一八

豺狼突啮巨龙身,血肉横飞日月昏。

铁马千军挥利剑,长缨万丈缚凶神。

江河浩荡英雄泪,山岳巍峨忠骨魂。

但奏凯歌冲汗漫,誓逐贼寇远国门。

3:事件的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九一八事变原本会把苦难的中国推向深渊,只因有了坚持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才使我们民族绝处逢生

九一八事变原本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只因有了中国***的指引,才化作民族觉醒的推进器

九一八事变原本是要摧垮中国,结果却把一支先进的政治力量推上历史舞台,使其更早更快地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史重任

九一八事变证明:苦难可以摧垮意志,也可以激发高昂的精神力量。回顾九一八事变,我们再一次明确一个基本道理:要保证中国不再受屈辱,就必须坚定地团结在中国***的周围,同心同德,努力前行。

推荐于 2017-12-16

查看全部14个回答

48条评论

输你妹用尸名42

请问七律的作者是?

查看全部4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关于918手抄报 应该写什么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揭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53] 社会性质转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54] 民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160赞·3,672浏览2017-11-25

纪念九一八手抄报的内容,应该画什么插图

纪念九一八手抄报的内容,应该画什么插图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4赞·408浏览2016-09-25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资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30万人,军备优良,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负隅顽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顶峰,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

722赞·44,986浏览

关于纪念918事件的手抄报类容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60赞·12,083浏览2017-11-24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内容不只要题目手抄报的内容可从写啥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每年9月18日这天,中国每一个大城市都会拉响长长的警报,如此隆重表达的立场和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痛击逆流,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攻击中国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序幕”,让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那一段“耻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时刻都值得13亿中国人永远铭记。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每年9月18日这天,中国每一个大城市都会拉响长长的警报,如此隆重表达的立场和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痛击逆流,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使人们能永远记住在过去的兴与衰的记实,也能使人们在兴与衰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我们纪念九一八事件,回望的不是“悲壮”的现场,不是“悲痛”的哭声,而是要让13亿中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不能忘记83年前的今天,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军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173赞·3,104浏览2018-04-26

摩羯座男生和摩羯座女生在一起合适吗?

都是一个星座的,自然相处起来就比较舒服一点。彼此性格相近,都很现实。属于慢热型,责任心很强。摩羯女喜

50条回答·5,252人在看

一本和二本有什么区别?毕业证书上能体现出来么?

我们所说的一本学校和二本学校分为这么几种,既是“985”,也是“211”的学校即是所谓的双一流大学,

47条回答·4,446人在看

鹿晗恋上关晓彤, 网友痛斥其为渣男 拿热巴当枪使好几个月!

鹿晗在娱乐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而很多人对于他也十分青睐。鹿晗所拥有的粉丝团是很多明星都十分羡慕的,不过今天一向低调的鹿晗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他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与关晓彤的恋情,

2,835人在看·61赞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练古筝最好?

任何乐器,如保管和使用不当,均会使乐器受到损害。经常使用乐器,使乐器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有利乐器各结构之间进一步调合,所谓“琴靠人养”。古筝使用的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

774人在看

为什么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

721条回答·21,267人在看

水瓶座男生喜欢一个人会有哪些表现?

水瓶男对喜欢的人若即若离,对不喜欢的撩一下就跑。可能水瓶男的不喜欢就是喜欢,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

39条回答·4,616人在看

护士可以考医生么

护士是属于护理的,医生是临床,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是两个不同的门类,如果想考医生的话,还是建议从头开始学

14条回答·408人在看

电动车一般一次充电多长时间?充久了会怎么样?

fafulidetuzi

TA获得超过46万个认可

关注

77,924播放

一年后还可以告强奸吗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咨询

专业律师咨询在线解答

关注

15,698播放

销售七大秘诀是什么?

格子铺小婷

优质视频达人

关注

36,075播放

正在加载

评论

482118

下一条回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46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