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韩淲词有“只唱骊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
满庭芳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周邦彦词名《锁阳台》。葛立方词有“要看黄昏庭院,横斜映霜月朦胧”句,名《满庭霜》。晁补之词有“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句,名《潇湘夜雨》。韩淲词有“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句,名《话桐乡》。吴文英词因苏轼词有“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句,名《江南好》。张野词名《满庭花》。《太平乐府》注“中吕宫”,高拭词注“中吕调”。仄韵者,《乐府雅词》名《转调满庭芳》。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画堂春
调见《淮海集》。即咏画堂春色,取以为名。
小重山
《宋史·乐志》:“双调”。李邴词名《小冲山》。姜夔词名《小重山令》。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一剪梅
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渔歌子
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铒,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至双调体,昉自《花间集》顾夐、孙光宪。有魏承班、李珣诸词可校。若苏轼单调词,则又从双调词脱化耳。和凝词更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
眼儿媚
左誉词有“斜月小阑干”句,名《小阑干》。韩淲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名《东风寒》。陆游词名《秋波媚》。
破阵子
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云:“唐《破阵子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 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元高拭词注“正宫”。
八声甘州
《碧鸡漫志》:“《甘州》,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有慢,有令。”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乐章集》亦注“仙吕调”。周密词名《甘州》。张炎词因柳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白朴词名《宴瑶池》。
参考网址:http://sou-yuncom/QueryCiTuneaspx
希望后代长成为栋梁之才。
带子上朝词牌名表达了孔府辈辈做官,代代上朝,水为官府门第,世袭爵位不断,希望后代长成为栋梁之才的感情。
《带子上朝》便是取材郭子仪父子的故事,寓意孝悌廉洁、护佐江山、辈辈忠贞、代代上朝。
有一本书,叫《词学十讲》。我没看过,第三讲是关于选韵的。另外这里有
根据发音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发音方式,被叫做四呼。
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搓口呼,闭口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嘴巴张开的发音方式。
大凡最后一个韵母为a的字,均为开口呼
大家注意下定义,是最后一个韵母为a的。
比如 nian 最后一个韵母为an 含有a 为开口呼
再如:阳yang 花hua等等,一定要看最后一个韵母。
有个特例,大家尤其注意下。桥qiao最后一个韵母为o哈,那么这个就不是开口呼了。
hao mao xiao 等都不是开口呼
我们看的时候只看元音字母,不看非元音的哈。
那么 a an ang ian uan等这样形式的都是开口呼
齐齿呼:一看名字就知道,是牙齿对齐的发音方式嘛。
什么情况下牙齿对齐?
大家读读e i 看读的时候不是上下牙齿对齐的。那么最后一个韵母为e / i的就为齐齿呼了。
大家读读e i 看读的时候是不是上下牙齿对齐的
那么最后一个韵母为e / i的就为齐齿呼了。
i in ing e en eng等都是齐齿呼
闭口呼:所有的入声字均为闭口呼。
我们近体诗都是押平韵
所以闭口呼基本用不上
可以不用理会
大家看下下面的诗分别是什么呼?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搓口呼:上下嘴唇搓起来的。比如:多 duo yu 最后一个韵母为o\u的都是搓口呼
什么是平,大家都知道的。平声还分为阴平和阳平,简单点判断就是按照我们普通话的阴阳来判断,第一声的为阴平,第二声的为阳平。
那么这个阴平阳平的区分,对于我们写诗的选韵有什么帮助呢?大家看两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开口呼吧?还有一个同样是写庐山苏轼的《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所用的韵字是烟、川、天;苏轼的是峰、同、中
烟、川、天,按照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来判断,是阴平,还是阳平?
(阴平)
峰、同、中——两个阴平,同,阳平
李白押的韵是 an 开口呼,此韵的发音特点是:气流轻快的从口中向外流出,发出响亮的声音。结合李白的诗风特点:豪放派。他的这个韵就非常附和他的诗风的特点和性格,开朗豪放,激情满怀.特别是最后一句,语出惊人,用两个字说,那就是张扬。一种外放,一种从心内往外释放的激情。
再看苏轼的:同 押韵母为ong
在读音的时候气流内转,以鼻腔发音,较之韵母an有了很多的收敛.
结合苏轼的风格,显得比较沉稳更趋向于写实,
苏轼少了李白的豪放,但是多了一份深蕴的哲理。
同时,ong为后鼻音,大家自己读下是不是有点像钟声啊,像寂静的山中敲过的钟一下,敲钟人明明敲打的动作已经停止了,可是依然余音缭绕,从耳朵像要缭绕到人的心里去。
雄厚浑远
李白因景而抒怀,苏轼因景而感慨,不同的侧重点所选择的韵字也不同,这就是韵字在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再看阴平阳平在诗中的作用。阳平,声音上扬,通过抬高声调来强调句意。阴平,平缓,声调低和《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描述概貌,故而用阴平。
到了第二句开始提升下感情,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和思考。
同,不仅起了强调作用,还设下了疑问.不同,为什么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为后面的转句和结句留下伏笔,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一字重千斤
一句话总结就是:开口呼的感情外张,搓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这一点不管是在开心还是悲愁的诗里所相通的
开口呼的感情外张,搓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开口呼: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当然不是绝对。但是开心的感情首选是开口呼。开口呼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愁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
齐齿呼:不温不火的。一般表达的感情也是淡淡的。淡淡的愁 ,淡淡的喜。愁不会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喜不会喜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八庚和九青,一般表达的内容都跟情感有关。
搓口呼:搓口呼的发音特点是 双唇相搓,脸上看不到一点不会张,所以一般表达的感情很少有开心的。特别是十一尤,几乎只要有愁,它便是首选韵部。
下面是选词牌
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
《钗凤》声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
《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
《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写不下了,词牌就到这,可复制粘贴其中一二句话到百度搜原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