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双曲线歌曲

悲伤的双曲线歌曲,第1张

《悲伤的双曲线》是王渊超演唱的歌曲。

王渊超于1995年读高中时创作了这首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堂解析几何课,当时老师正在论证讲解“双曲线渐近线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而正是这点给王渊超带来了创作动机,并在笔记本上把歌词一挥而就。课后,他在家中,拨动着吉他,旋律顺着六弦琴的和弦转换畅然而出,《悲伤的双曲线》就此诞生。

这是很抒情的一首歌,旋律很美,包含了很多数学知识来表明两个人的所处的情况,也表明了人生的无奈,正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说的那样。这首歌的歌词里使用了诸如双曲线、渐近线、反比例函数、坐标轴、平面、等式、交点等许多数学名词,可见作词者对数学的喜爱。

《悲伤的双曲线》歌词

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重复一遍)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

悲伤的双曲线和渐近线,同生在一个平面,却永远没有交点。双曲线和渐近线,近得那么有缘,最终还是无法相伴。漫漫长路,它们永远是坐标轴和反比函数,在每日的遥遥相望中,感受着情怀落幕,在每时的心心相连里,品味着无奈孤苦,在不能双双牵手的思念中,感叹着真情永驻

轻音乐做作业会变快。

轻音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间音乐进行改编而成。轻音乐一般以小型乐队加以演奏,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轻音乐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带有休闲性质。轻音乐起源于一战后的英国,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在二十世纪末渐被新纪元音乐取代,但时至今日尚有一定影响力。

但轻音乐也不等同于以流行歌曲为核心的流行音乐。它不像古典音乐那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对社会的批判意识而显得温文尔雅,也不像流行音乐那般,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商业气息也相对较少。热门流行歌曲很快就会过时,优美的轻音乐乐曲却会经久不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59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