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这首诗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 ,体现了作者对边疆战士的热爱和赞扬。

二、详解如下:

1、原诗如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2、翻译如下: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著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李白的诗《塞下曲》中“五月天山雪”的下一句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的塞下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五月天山雪)这首

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 ,体现了对边疆战士的热爱和赞扬。

李白塞下曲六首中“五月天山雪。”写作背景

《新唐史》记载,李白送友人去西域时,写下的。当时李白任职长安,还未贬黜。据野史《风烟典》——一部记载当时诗人的经历,送别之人是宇文基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王之涣凉州词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同之处:都是描写黄河的。

不同之处:描写的情景不一样。

李白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属于五言< >,押的是< >韵

是五言律诗

押的是an音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著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词语解释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2]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和王月天山雪头晕到底那首才是正解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诗中有对战士金戈铁马、奋勇战斗的歌颂,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极为丰富,风格疏宕放逸,豪气充溢,表达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⑴,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⑵,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⑶,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⑷,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⑸。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⑹。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⑺。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⑻。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⑼。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⑽。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⑾。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⑿。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⒀。

无时独不见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⒂。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⒃。

玉关殊未入, 莫长嗟⒄。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⒅。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⒆。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⒇。

李白的塞下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塞下曲》属唐代乐府新题,内容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戍边将士思乡的哀怨,写法上与律诗的严格讲究平仄、对仗、转合等也有所不同。李白共作有六首《塞下曲》,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凄凉独特的景致、凄婉寒苦的情怀、雄壮豪迈的意气,含蕴其中,有感人肺腑、豪情顿生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用豪纵不拘的笔触、苍凉雄浑的意境,为我们展现出了一派“凄而不悲、苦而不怨”的盛唐气象——

“五月仲夏,天山依然积雪皑皑,冷风嗖嗖;没有关内那般似锦的繁花,也没有飘逸动人的雪花,只有凛冽的寒气侵人骨髓。美好的春色在这里是看不到的,只有从悠扬的笛声中,才能领受、回味故乡杨柳堆烟的美景了。白天,在军鼓声中冲锋陷阵、进退奔袭;晚上,抱着马鞍打盹休憩、警觉待旦。甘愿身赴绝域仗剑趋驰,只为杀敌报国,立下开疆扩土的不朽功勋……”

诗人首联扣题写景:“无花”,一语双关,既指没有鲜花,又指没有雪花;“寒”,既写天气寒冷,又写内心感受。五月,关内正值盛夏,而塞外天山却常年被积雪覆盖,寒气逼人。两相对比,突出了边塞气候与关内的巨大差异,盛夏犹雪,其他三季的寒冷萧索就不言自明了。没有绿树繁花也就罢了,竟连略带飘逸之美的雪花也没有!边塞将士所处的遍地坚冰、苦寒荒寂的恶劣环境,由诗人平淡之语道出,更觉苍凉凄苦。

颔联承上烘托氛围:“折柳”,乐府横吹曲《折杨柳》,多含离人羁客的凄伤愁苦。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边塞,寒风凛凛,传来凄凉的《折杨柳》曲调声声,“何人不起故园情”呢?春天美好的景色、故乡亲切的风物,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了。诗人就首联顺势而下,用笛声烘托边塞将士背井离乡、身处绝域的艰苦以及思乡念亲之情,意境深婉。

颈联继续描写边塞生活场景:“金鼓”,古代军中指挥士卒进退的锣鼓,击鼓进军,鸣锣收兵;“玉鞍”,马鞍,用“玉”来修饰,体现朝廷天军的高贵与威严;“晓战”与“宵眠”,互文见义,概括军中典型的一日生活:除了作战,就是休息;“随”字,写出了战士们白天纪律严明、奋勇征战的情状;“抱”字,描绘出战士们夜间高度警觉、随时准备跨马应急的情形。军旅生活的紧张劳顿、边塞将士的英勇机警,跃然纸上;杀敌立功的迫切心态、开边报国的豪情壮志,自然流露。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首联中那么艰苦的环境,颔联里那种凄苦的情怀,颈联中如此紧张的气氛,边塞将士会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吗?会因乡思难抑而消沉悲观吗?(即便果真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啊!)他们这样舍生忘死究竟是为什么呢?

尾联抒情,揭示原因:“愿”,心甘情愿;“腰下剑”,腰上的佩剑,喻指全身的本事;“直为”,只为了;“斩楼兰”,是用典,西汉时期,楼兰(古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王贪财,屡次劫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子介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用计斩杀了楼兰王,建立了奇功;结句语气慷慨,掷地有声,既是边塞将士杀敌报国、立功建勋的豪迈誓言,也是盛唐子民(包括诗人本人)以身许国、全力报效的爱国宣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死、执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豪情,喷薄而出,令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

全诗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约束:前四句“起”,写边塞苦境,五六句“承”,括边塞生活;最后二句“转合”,抒豪迈之志;气脉直贯,别开生面。烘托精妙,用前六句极写的艰苦环境反衬出后两句豪壮卓绝的精神,景凄而情壮,事苦而意豪。笔力雄健,格调旷远,意境苍凉而巨集壮,非天才而难措其辞也!

余试以诗解之曰:

自古塞下多悲声,

太白横笛奏豪情。

随鼓抱鞍等闲视,

剑破楼兰四海名。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杜甫《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 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诸葛亮是中国封建时代士人心中的高峰和偶像。高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生不逢时的杜甫,心中始终存在着一种“蜀相情结”。入蜀后,先后拜谒了刘备、诸葛亮君臣留下的古迹:先主庙、武侯祠、八阵图、白帝城,写下一系列的咏怀诗篇。乾元三年(770年)春,杜甫去成都南郊拜谒了武侯祠,贫病交加的一代诗圣,写下了饱含血泪的名篇《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晚年惭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1]晚年的诗歌更加凝炼。诗的开头四句,写尽了历史烟尘过后的荒凉感。武侯祠的位于繁华的成都古柏森森的郊外,工整的对偶写出春天的景色。“空”、“自”衬托出武侯祠的寂寞与荒凉。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道》之五称赞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将孔明比作伊吕尚,功盖萧何、曹参。然而,这样的盖世英雄如今到了哪里?“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2]一代圣贤已入黄土,目前的人事和远地的音书都只能托给天地间的大寂寥了。英雄作土,空余碧草春色依旧,黄鹂声声依旧!

这样的沧桑感,促发英雄人生苦短的悲叹。他们渴望在有限的人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可是,正如韩愈叹惜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世有伯乐》)。[3]机遇和才志的矛盾却造成了无数的人才悲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高度概括了孔明不同寻常的一生。诸葛亮何其幸也,刘备三顾茅庐,咨之以天下大事,委之于重任,赋之以托孤之重,君臣之间,如鱼得水,无所猜忌。虽然刘备这样猥自枉屈是为了笼络人才,成己霸业,然伯乐难遇。诸葛亮感激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力挽狂澜,为无立锥之地的刘氏挣下三分天下的蜀汉基业。刘备深知自己儿子是昏庸无能之辈,故于临终前托付孔明:“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并令后主事之若父。古来才俊,几人能受到君主这样的恩宠、殊荣。刘备的几句安抚之辞,换来的是诸葛亮的感激涕零:“臣敢竭股肱之力,郊忠贞之节,继之以死!”[4]士为知己者死,几乎是风烛残年的诸葛亮,依然率领大军连年征战,又不放心昏庸的后主,临行前上《出师表》,反复叮咛嘱咐“远小人,亲贤臣”,然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渴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趁自己有生之年,拼死把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扶上皇帝的宝座,才可以无愧地面见先帝,报答他的三顾之恩,托孤殊荣。据《魏氏春秋》载:“亮使至,宣王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食不及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日夜思报效,至于累死。杜甫在《武侯庙》中叹道:“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之,不复卧南阳。”

杜甫也像无数才志之士一样,窃比稷契。现实的残酷并没有改变他忠君恋阙、仁物爱民的初衷。“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决。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葵藿倾太阳的本性使他面对屡屡的打击和失败,依然痴心不改,不肯做萧洒送日月的隐士,甚至于在因贫寒交困,幼子饿死的情况下,还要“默思失业徒,因念远辛卒。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心中依然装的是天下苍生。安史之乱,杜甫陷于叛军,被押至长安,面对破碎的山河,他忧心如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以至于白发搔落。后有幸逃脱长安,他历尽艰辛,不远千里奔赴凤翔,追寻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述怀》)。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诗人,九死一生之后站在肃宗面前,感动了君王。五月官拜左拾遗,自以为得到了报效朝廷机会的杜甫涕泪交流,思感皇恩,哪里想到,因疏救房绾,触怒肃宗,八月即被放还�州。“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路犹恍惚。”(《北征》)遭弃的杜甫,不愿离开,一步三回头,依依难舍。非是贪慕富贵,而是担忧主上有失,挥泪远行,却念念不忘东胡未平,以至于行路时神思恍惚。沿途看到满目疮痍,生灵涂炭,国家处于动荡和危险之中,诗人肚肠寸断,幻想着大唐帝国的中兴:“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北征》)哀莫大于心不死。如果心死了,放下包袱,反而没有了沉重。唯有屡受打击,心却不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每一轮的挫折和失败都会使人清晰地感受到心头流血的疼痛与凄楚,痛到深处,人何以堪!

刘备为了得到贤才而三顾茅庐,杜甫千里迢迢寻肃宗,却被拒之门外。“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至今。稽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用垅坻松,用舍在所寻。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遣兴五首》)蛰龙伏于野,志在九天,老鹤不改万里翱翔之心。稽康遭戮,孔明得遇知音。岁月已晚,大材不用,终成枯林。岁月无情,忽乎老之已至的诗人虽有“材大难为用”的忧愤,仍然不改其壮心,依然不肯做“萧洒送日月”的隐士。《秋兴八首》表达了晚年的诗人虽流落他乡,仍心恋京华故阙的宿愿。“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秋兴八首》之二)被命运抛弃,风烛残年的老人,每日独坐在夔府孤城,痴痴遥望京城方向,直至夕阳西下,耳听凄凉的猿啼,心念着朝廷社稷,望眼欲穿。“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秋兴八首》之五)身在万里之外的江湖之野,梦里又回到了朝堂之上,致君尧舜,醒来却在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巴蜀,镜中已是满头白发,自己的壮志雄心,自己的济世之才,终究要埋入土灰,却无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5]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人一向以出仕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怀抱“兼济天下”的才志,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然而,才志和机遇并不是一致的,千里马常有,伯乐难遇。即便是少数的佼佼者得以一展才志,也往往落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诸葛亮是幸运的,先主信任恩宠有加,后主奉之若父,身为蜀相,实掌国政,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施展,甚至和帝王一起享受后世的香火。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四中吟道:“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命运总是弄人,诸葛亮竟然在出师北伐未获全胜的时候,过早地陨落于五太原了。陈寿说:“亮之器,能理政,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6]就是这样一个才志盖世、又遇千载难逢机遇的幸运儿,熬尽了毕生的心血,也没有实现自己一统汉室江山的宿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为刘氏父子规划的霸业蓝图,挣下的三分天下,随着他生命的耗尽,也日渐走向穷途末路,最终灰飞烟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非才不足,非无机遇,怎奈苍天无情,命运弄人,以至大事未成,空余遗恨,死难瞑目。孔明尚且有此遗恨,怎不让人产生强烈的悲剧感和幻灭感,后世士人怎不扼腕长叹人生的残酷与悲凉,为自己,为孔明,为天下所有的英雄,泪洒青衫。

公元770年,一代诗圣在寂寞中长逝。《蜀相》即是这一年写下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站在寂寞的荒郊古庙,凭吊已逝的英雄,诗人老泪纵横,残阳如血,春草无情,英雄末路,天地无语。用漫长的一生,也没有追寻到那个美丽的梦幻。“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7]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卷二,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1977年,下同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三国志选注。诸葛亮传》,缪钺,中华书局,1959年

[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同[4]

[7]同[5]

褚宛玉,女,河南南阳医专教师。

1关于诸葛亮的诗句,十首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有关诸葛亮忠义的故事要简单

刘备征讨东吴,于猇亭之战大败而归,在白帝城托孤。告诉诸葛亮,如果将来自己的儿子刘禅没有能力或者不忠义,可以由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忠于蜀汉政权,以克复中原为己任。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述,“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在那样急迫的环境下,诸葛亮守护刘禅,帮他处理好蜀汉政务,使得蜀国在三国时期有了稳定局面和恢复发展。诸葛亮还六出祁山积极展开统一工作。当然最终因为实力不济失败了。 同时诸葛亮注意提拔有用人才,比如费祎,董允,姜维等等,使得在其死后,蜀汉政权又存续了多年。

总之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政权的发展稳定贡献了一生。而且丝毫没有私心,没有对刘备后人的江山有半点觊觎。

3关于赞颂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亮诗歌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垧。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佚名题河南省南。

4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

一、《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3、表达情感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二、《八阵图》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2、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3、表达情感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三、《咏怀古迹》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2、翻译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3、表达情感 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

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

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此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

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四、《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作者:唐代李白1、原句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2、翻译 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

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

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五、诸葛武侯 作者:宋代:王安石1、原句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2、翻译 译文:仰慕英贤怎奈天妒伤心亦挽不回,高风亮节鞠躬尽瘁至斯的精神还有谁堪被赞誉。小小一个刘蜀怎么能与吴魏两个政权同在?若非真诚虚心怎能得此大才辅佐。

5描写诸葛亮的诗词

1、《隆中对》魏晋:陈寿 原文节选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译文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

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2、《项脊轩志》明代:归有光 原文节选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译文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

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3、《与山巨源绝交书》魏晋:嵇康 原文节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

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

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译文 人与人之间相互成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生的本性,然后成全他。夏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来做官,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的缺点;近时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汉,华歆不硬要管宁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始终如一,是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友。

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让它们各得其所。所以士、农、工、商都各有自己的专业,都能以达到自己的志向为快乐,这一点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理解,它应该是在您意料之中的。

不能够因为自己喜爱华丽的帽子,而勉强越地的人也要去戴它;自己嗜好腐烂发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来喂养鸳雏。我近来正在学习养生的方法,正疏远荣华,摒弃美味,心情安静恬淡,追求“无为”的最高境界。

即使没有上面所说的“九患”,我尚且不屑一顾您所爱好的那些东西。我有心闷的毛病,近来又加重了,自己设想,是不能忍受所不乐意的事的。

我已经考虑明确,如果无路可走也就算了。您不要来委屈我,使我陷于走投无路的绝境。

4、《阁夜》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5、《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 原诗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译文 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

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

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6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唐杜甫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书愤》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诸葛亮的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史》 唐•白居易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武侯》 宋•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父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8关于描写诸葛亮的诗句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9关于诸葛亮智慧、忠诚、才能的诗句 分别发

悠悠青山,至此竭矣。再不能临阵讨贼亦!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有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超群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就这么多吧,太多了也没意思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六法”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

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

怎样扫清文字障碍,品味她的深邃底蕴?如何身临其境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六点十八个字解答以上问题。

一、审标题

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 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标题——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

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床前明月光”作开头,忽略了标题“静夜思”;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诗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

“审标题”的“审”,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

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

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找动词”中详细阐明。

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

试以孟郊《登科后》为例来看审标题对理解诗歌主旨的作用。“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标题“登科后”已明确告知本诗所写内容为历尽寒窗之苦、终夺科举之冠以后的情形。不看诗句,单看标题,读者便可想象到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无比喜悦之情。那么诗句中“龌龊”、“放荡”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应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昔日龌龊”应是登科前的困窘;“今朝放荡”应是登科后的得意。“龌龊”、“放荡”也就不再是贬义词。有标题的提示,全诗洋溢着的金榜题名后的那种得意、欣喜之情便不难把握。

相反,如果不审标题,对主旨的理解便要大打折扣,甚至曲解。试看:“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日斜时分海燕向西飞去,遥望京城禁门外的王侯府,“重楼闲闭,无人居住”,只有花儿在寂寞的东风里落尽。这是一首不太难懂的写景诗。但看过了标题,会发现它的主旨不那么简单。“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有一位异乡人因想在长安居住却不得而暂游于陇一带,于是有感赋诗一首。弄清了标题的含义,便可领悟那西飞的海燕正是在长安找不到栖身之地的寒士,他在百鸟归巢的傍晚只能望着长安城那些长期无人居住的高楼深院而茕茕远飞。这首既表达卜居不遂、薄游陇之客黯然神伤之情,又反映“唐王室衰败没落”现实的托讽诗,只有在弄清标题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其主旨。

总之,“审标题”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观念。欣赏者对标题重视起来,事情就好办得多。

二、找动词

这是扫清古诗文字障碍的关键,也是欣赏古诗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理解标题,更适于理解诗句。

为什么要找动词呢?

首先,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观照人类自身、观照自然的特点。这种观照体现在对自身和自然呈现状态、发展变化的体验上。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所以动词是最能表现人类对自身和自然进行体验的词。

其次,古诗句的章法虽有别于古散文,但也有相同之处。这种相同之处在于,一般情况下,不省略谓语,而动词是充当谓语的主力军。所以在古诗中一般不省略动词。因此,抓住最有表现力又极少被省略的动词无疑是清除文字理解障碍的关键。

古诗句中动词——准确地说是陈述性词语——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况:

(1)每句只有一个动词;

(2)每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

(3)每句虽没有动词(有的也有),但形容词同样具有陈述性;

(4)每句都没有动词。

读者应分清情况,区别对待。不论哪种情况,都应首先将动词逐一找出(包括具有陈述作用的形容词),然后找到它们的陈述对象,再弄清动词支配对象,最后综合分析,整体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一句诗中有多个动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多个动词可能陈述相同的主语,也可能陈述不同的主语;也可能其中一部分具有陈述作用,另一部分起修饰作用。对于陈述相同主语的,要注意几个动词的连续性;对于陈述不同主语的,要找出它们的主语分别是什么,尤其是要找出被省略的主语,并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语法角度看,一句诗中的动词未必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抓住第一层面是关键,起修饰作用的动词当另行对待。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说明这种方法:

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这是每句只有一个动词的。“照”、“流”,它们的施动者分别是“明月”、“清泉”,而“松间”、“石上”则既可看成是修饰语,也可看成是受动者。这样便初步可知这是描写夜晚山间景色的对偶句,也可以感受到诗句动静结合的佳妙。

例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这也是每句只有一个动词,但和例1又不同。“听”、“卖”,它们的施动者既不是“小楼”、“一夜”,更不是“明朝”、“深巷”。是谁呢?是被省略的“人”,是人在小楼中听了一夜,是人明朝在深巷叫卖。听春雨的人和深巷叫卖的人也不是同一个人,应该是听春雨的人想象着明朝在深巷会有人卖杏花。如果不把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就会产生疑问,难道会是小楼聆听,深巷叫卖吗?

例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

这是每句有两个以上动词的——“喧”、“归”、“浣”,“动”、“下”、“渔”。谁喧?竹林?不是,是人在竹林中喧闹。谁归?浣女。什么动?莲,莲花、莲叶。什么下?渔舟顺流而下。“浣”、“渔”虽然也是动词,但不是诗句的主干动词,它们分别修饰“女”、“舟”,它们和“喧”、“归”、“动”、“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例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过华清宫》杜牧)

这也是一句中有多个动词的,和例3不同的是这两句关系不是并列,而是承接。“回望”到的不仅有锦绣般的华美宫殿,还有山顶许多的门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不仅要弄清这些动词的施动者是否相同——往往是不相同的情况多,还要弄清这些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施动者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例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

这是形容词同样具有陈述性的诗句。第一句中除了表示比喻的“如”以外,没有陈述性的动词,但形容词“满”同样具有类似动词的陈述性。一个“满”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昔日越王宫中美女如云的歌舞升平景象。“满”的妙处不次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而且这“满”字又同下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唯有”形成内容上的强烈反差。可见,形容词也同样具有陈述作用,在情味上甚至超过动词。这表明“找动词”时,带有陈述作用的形容词同样不可忽视。

例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杜甫)

这是动词、形容词“共掌朝政”的例子,动词“啸哀、飞回”陈述了猿、鸟的状态,形容词“急、高、清、白”陈述了“风、天、渚、沙”的状态。综合分析,我们眼前便展现了一幅登高所见的精美图画。

综合以上,不难看出,“找动词”在理解诗句时的作用可谓纲举目张。这同样适用于理解标题,这里无须赘述了。

例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

例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这两例都是没有动词的名句,这种情况比较少,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在后文的“想小人”中,我们将论及此题。

三、理句式

如果说“找动词”能帮助读者快速扫清理解文字上的障碍,那么“理句式”则能帮助读者解决句式难通的问题。

在动词的使用上古诗和古文有相同之处,但在句式问题上古诗和古文有很大差别。古文的特殊句式有自己的使用规律,古诗却没有,这是中国古诗的特点决定的。为了符合押韵、对仗、节奏、平仄等要求,诗人有时要打破正常的语言顺序,新顺序并不遵循古汉语特殊句式的规律,这就产生了令读者费解的变式句。它是理解诗歌的又一障碍,必须把它整理成正常的句式,才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例9:变式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白居易)

常式句去来江口守空船,月明绕船江水寒。

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不梳理成正常语序也不太影响理解。下面这几例则不同。

例1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例1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故国神游,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例12: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遥望天门五侯家。

这是句中词序颠倒的类型,这几个句子如果不梳理成正常句式,那么便难以准确把握动词的施动者,从而产生将受动者变成施动者、主客关系颠倒的后果,给正确理解诗文造成障碍。

例1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例1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携来百侣曾游。

例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李颀)

昨夜微霜初渡河,朝闻游子唱离歌。

这是句序颠倒的类型,如果不还原,则更难理解,甚至曲解。

怎样判断以上这些非正常语序呢?根据逻辑关系,联系上下文。主张抗金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怀古伤今,他赞扬在这里建功立业的孙权,他不可能称自己是英雄,而应该赞扬孙权是英雄;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是有争议的,一方认为是“周瑜笑我”,另一方认为是“苏轼笑自己”,笔者赞同后一种说法;天门指禁城,五侯家自然在禁城,联系前文,应是西飞的海燕遥望天门;“烽火扬州路”发生在“四十三年”前,它们应是“犹记”的对象;“携来百侣曾游”的“曾”表明这一句是下文“忆往昔”的内容之一;“朝”和“昨”的时间顺序应很好理解。

变式句在古诗中存有一定比例,所以理句式成为扫清理解障碍的一种必需。读者应当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当句子难通时,要试着梳理句式,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

四、看背景

研究历史,有“知人论世”一说,理解古诗,何尝不是这样。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去掉这个“合”字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是文学创作的规律。像任何诗作都有其社会基础一样,任何诗作也都有其个体的心理基础。了解诗作的社会基础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广,了解诗作的心理基础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深。

如果了解王维亦官亦隐的一生,便不难理解《山居秋暝》中的禅宗思想。

如果了解唐玄宗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误国情,以及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生灵涂炭,就不难理解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极尽讽刺味道。

如果了解李白、杜甫,那么对《越中览古》的盛衰无常,对《登高》的老病孤愁的理解也不会停留在字面上。

这就对欣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扫清字句的障碍,而且要填补背景的空白。

试看温庭筠的《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这首诗在用词、句式方面没有什么难点,标题也简洁明了。然而如果不了解三国,尤其是三国后期,诸葛亮亲自率军伐魏,驻军五丈原,对峙百日病逝军中的背景,要理解这首诗是很难的。而对于一个文学水平不是很高却熟知三国故事的人来讲,理解它就比较容易。因为“屯关右”、“夜半妖星”、“卧龙”、“得鹿”、“象床宝帐”、“谯周”等形象鲜明的词语已在述说着那段令人遗憾叹息的历史。

背景知识不是朝夕习得的,平时的积累是根本。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在理解古诗时同样有理。

总之,了解相关的背景越多,对诗作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越准确。

五、想小人

这里的“小人”绝不是“君子”的反义词,读作“小人儿”比较恰当,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

想小人儿是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的文字信息在头脑中转换成图像信息的过程。这个图像的焦点是人,这个人可以是诗人本人,可以是“我化”的诗人,也可以是任意的人。朱光潜先生在谈到文学的境界时说:“文艺的难事在造境,凡是人物性格事变原委等等都要借境界才能显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它的真实性就在它的融贯整一,它的完善。”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问题是诗人已将“造境”的难事做成,并且做得很好,读者怎样才能充分体验到这个“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呢?——依靠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文学欣赏。和绘画用线条、明暗、色彩等直观的方式不同,文学是以词句来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是直接的。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它是联想和想象的出发点。枯藤、老树、昏鸦,每个词语都是一个意象,一句诗便是有机组合的一组意象。这要求读者有个再造的过程,而再造的工具便是联想和想象。“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一是提取语言载体直接宣示的信息,也就是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事物的表象,并运用再造想象造成新的形象。一是要根据文字的暗示,生成潜在信息,并以此构成意趣高妙的新的艺术境界。”(赵景波《诗美与潜信息》)这便需要欣赏者将潜在的信息化为具体的物象,调动联想和想象,补足诗词留下的空白,形成美丽的流动画面,因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再者,“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只要是根据诗句进行的联想、想象、推理是合理的,都是无可厚非的。

读“明月松间照”,便要在脑中生成一个“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画面。这个画面不是孤立的,要联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时空背景,要联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笑貌音容。浣女的模样、服饰、笑声可随欣赏者的意愿去填补。

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除了要联想到急如星火的快马,还要想到“回眸一笑百媚生”,能让“君王不早朝”的杨贵妃,甚至想到望烽火方一笑,毁掉西周朝的褒姒。

读“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要跨越时空地想到昔盛今衰的历史感伤。

想小人儿和找动词应是同步进行的,在找到动词,扫清文字障碍时就应把文字转换成画面,整首诗下来便是一组流动的画面。

六、品感情

头脑中的这一组画面不是凝固不动的连环画册,而是鲜活有情的影视镜头。“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朱光潜)诗歌的特质更在于抒情,而这种情“起于沉静中所回味得来的情绪”(华兹华斯)。所以诗歌中的情是蕴含在关键词里、包藏在蒙太奇中的滋味。滋味需要品尝,感情更要仔细辨别。

怎样品感情呢?

首先,不论唐诗宋词,大体上讲都有先景后情或先事后情的倾向,尽管景和情、事和情不是截然分开的,但侧重点还是明显的。这一事实已告知读者感情该如何去品。

其次,诗中情多有隐蔽的特点,除少数直抒胸臆的句子,诗中的感情往往渗透在修饰语中,揣摩修饰语便可探知诗人的情感倾向,以《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新雨”的“新”字显示着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空山”的“空”更是道出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生活的心声。为什么呢?因为山本不空——有浣女晚归,有渔舟流动,说这是空山,只因诗人内心思“空”。而末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他不仅自己居于山中,还要劝王孙留在这里。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诗人有如此不同常人的情怀?联系“看背景”我们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再次,对于通体写景的诗,读者要把自己置身于景中,甚至是景中一景。“通体写景难,情寓景中则更难”,而刘禹锡的《石头城》却是这样的典范。如何品味这景中的情呢?不妨把你置身于景中,仿佛你是画中一景,你要把自己“拟物”,体会物之情。“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你就是“潮水”,“寂寞”地拍打着江山依旧的空城。说是空城,是真的空吗?不是,是你(潮水)感觉它空,是和它作为六朝古都相比显得空。优秀的古诗词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要用心感受每个字的情味。“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读到这里,你的身份不再是潮水,而是月,而且是旧时月,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曾饱览秦淮河边六个朝代的不夜胜景,看得太多的纸醉金迷、恩怨情仇,看得太多的路边野骨、悲欢离合。如今你又在春风沉醉的晚上探过城上短墙,要看到什么新的人间悲喜剧吗?在这无人之境,你就是月、地、潮,在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其实,这是诗人在想。想什么?联系刘禹锡的身世背景,原来他在想国运的衰微。这种意境,不如“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直白,但比其更耐咀嚼,更值回味。古诗的美要戴上专用的眼镜才能看得见。

理解古诗、欣赏古诗是一个复杂而又高级的艺术活动,不是掌握了以上十八个字就可登堂入室的,但这十八个字的确能给我们读古诗带来很大方便。

在理解一首陌生的古诗时,以上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而应该是并驾齐驱,这一点尤为重要。本文只是为了便于阐述而分条。

怎样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情感

诗词鉴赏最难的是什么?读不懂一首诗(词)。怎样才算读懂一首诗(词)?就是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情感。请看一下如下一道诗歌扩写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展开想象,扩写第四句,60字左右。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其中一位同学如此扩写:

天上细雨蒙蒙,陆游唱着歌,饮着酒,悠闲地骑坐在驴背上,不多久就过了剑门。

这位同学虽说想象不够充分,但从描述上来说还是没问题的,但这样的扩写得不了满分,为什么,因为这位同学用错了一个词,即“悠闲”。这说明他没读懂这首诗,没能准确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

如何准确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呢?不妨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是揣摩标题。

有的标题就点明诗词的情感基调。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喜”字就奠定了全诗喜悦的感情基调。有的标题则表明了全诗的思想主旨。如李白《行路难》中一个“难”字,一语双关,不但“路”难,而且人生路也难。

有的标题虽然不能明示诗歌的思想情感,但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峨眉山月歌》标题点示了地点与景物,结合全诗,我们明白峨眉与一位友人有关,“山月”成了友谊的象征。又如《春夜洛城闻笛》标题点出了时季、地点、事件,事件“闻笛”传达了诗歌要表达的故园情。再如《客至》这一标题,点出了事件,同时也带出了迎客的喜悦这一诗歌要表达的情感。还如《登岳阳楼》一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首咏物诗,从时空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诗要表现的诗人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总之,诗歌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包含了大量的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有的就是情感密码。

所以揣摩标题,我们可以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线索、情感基调、作品类型等诸多信息,或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情感,或领悟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还可理解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抱负等。

二是知人论世。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同诗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抱负以及所处的时代有关。如前面所列的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学生之所以误读,就在于就诗品诗,没有知人论世。试想若学生们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有如下了解,也不至于闹笑话。

陆游,爱国诗人。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这首诗时是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的。由战地到大都市,明摆着去危就安、去劳就逸,可这并非陆游这位爱国志士的理想所在。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陆游如下情感: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只好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01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