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情感教学上好初中历史课

如何运用情感教学上好初中历史课,第1张

一、情感教学的核心

情感教学与普通的教学方法相区别的是,情感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对情感的运用,将情感融入进课堂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为什么引入情感教学

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知识结构往往比较混乱,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学生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不能自如地归纳、总结历史概念。

即便是最基本的时序性,都是很多学生无法攻克的难关。

对于绝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历史的零散性远胜过整体性。

而现今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大多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但由于学生本身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分析和结论,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概念了。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它是由有着丰富情感的人的活动构成,在情感教学方面占有天然的优势。

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二者都是含有丰富情感因素的个体,脱离了情感的历史课程必然是枯燥无味,不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同时还将降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如何运用情感教学

(一)寻找启情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的备课的重点往往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结构、知识点方面进行设计,在课堂中,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主宰着课堂,但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知识的承载者,却不能更好得参与进课堂。

因此,教师若想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在备课这一环节中,必须要深入体验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善于发掘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要先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设计本课的情感教学方案,让自己先被教材中的情感所打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感染学生。

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单元中就可以用余光中的《乡愁》那首诗作为启情点来引入情感,让学生在这首诗歌的情感中去回顾历史上 的由来,然后再结合“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让学生主动去构建一个关于 的知识框架图。

因此,一个好的启情点,可以很好让学生进入课堂,并且在课堂内容的展开上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历史教学中应大胆地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之中,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上《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导课阶段先向学生播放《松花江上》这受首歌曲: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沉郁悲怆的歌声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东北战场,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无不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在音乐所烘托出的情景氛围下,学生更能进入状态,在这一堂课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学会的可能不仅只是知识,更多的也许燃起他们的那颗爱国心。

这一课的情感创设也很好的为下堂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作了巧妙的铺垫。

(三)情感教学中的语言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语言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是组织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具有独特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不会特意去关注教学语言,因而课堂就显得比较枯燥无味。

但在情感法教学中,语言作为情感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情感课堂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言艺术的运用过程中,教学人员唯有自己的真情,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情。

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定会将学生带回历史的画面中去,让学生感同身受,动情动容。

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有感情的朗诵清代陈澧的《炮子谣》,凝重的声音一下子把师生们的思绪带进了一个鸦片毒害、令人凄凉和痛恨的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

(四)巧用多媒体

历史课具有过去性,这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点。

很多遥远的事件倘若单凭板书去罗列概念,不能让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也不易于学生理解。

在课堂情景创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入历史情感,使学生在产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结语:情感教学法的应用,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学记》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墨守成规的老师是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老师才是经得起教学实践考验的。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探索历史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在每一堂课上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唤情。

法国史家对中世纪文化怀有情感,视其为法兰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18世纪思想家认为历史会走向进步,有其历史的背景为后盾。随着科学革命的开展,西欧的一些地区在17世纪后期开始慢慢工业化,其结果是欧洲领先于其他地区,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当今的全球史家认为东西文明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了"大分流",便是指的这个现象。

所谓"大分流"是指工业文明取代了人类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由此,欧洲(以西欧和当时刚刚新建的美国为代表)开始领先于其他文明,成为引领世界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句话并不只是比喻而已,因为火车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业文明的兴起,主要是一个经济现象,但也有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表现。因为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政治制度、宗教观念和思想形态。工业社会的兴起,必然会与之对抗。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其背后既有宗教信仰分歧的原因,更是新兴的社会政治力量对旧制度冲击的结果。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革命,其原因和过程各不相同,而其结果却大致相似,那就是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逐渐形成。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或许是这种新旧制度更替表现最为激烈的一个事件,其影响也最为深远。从政治层面来讲,法国大革命的最大遗产体现在推进了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浪潮。法国革命激烈、激进的程度,不但让尚未改革的普鲁士等地感到恐惧,而且也造成已经经历过改革的英格兰、荷兰等国的不安。英国学者对于法国革命一般都持批评的态度,其中以埃德蒙·伯克(Edmond Burke,1729—1797)最为典型。

对法国革命的批评和不安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有关历史观的争议。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在近代社会慢慢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已经渐行渐远的时代——中世纪。在法国革命爆发之际,前章提到过的"古今之争"已经基本结束,主张今胜于昔的学者略胜一筹。所以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论辩过去是否仍然胜于现在,而在于讨论在近代化高歌猛进的时候,是否要否定中世纪的一切。

如前章所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对于中世纪持一种基本否定的态度,而德意志学者如赫尔德,则对此颇有异议。激烈的法国革命,以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似乎要以全新的姿态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和社会,由此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恐惧和不安。英国的学者则认为,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其部分原因就在于有来自中世纪的"大宪章"的遗产。

因此,完全蔑视中世纪并不明智。更有甚者,由于法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拿破仑战争。而拿破仑以军事的手段扫荡了几乎整个欧洲,冲击了旧制度。所以在如何对待中世纪的遗产这个问题上,还掺杂有欧洲其他地区反对拿破仑法国霸权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

19世纪被人称为是"历史学的世纪"。如果这个说法可以成立,那么其原因和特点则颇为多元、多样。批评法国革命过于激烈的言论,反映的是一种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而对中世纪的肯定甚至怀念,在文学作品上最为明显,表现为浪漫主义,主张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则体现了历史主义的思维。这三种"主义",加上上面提到的民族主义思潮,都在19世纪得到长足进展,并促进了历史学的大踏步发展。

因为历史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对过去充满兴趣(以否定中世纪来提倡历史的进步观念,被一些人视为代表一种"非历史"(ahistorical)的态度)。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更促使史家缅怀自身民族的过去,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情绪还是历史主义的思维,都有助于历史研究和著述的蓬勃发展。那时出现的历史作品,内容和形式多样,比如世界史的写作,随着美洲的发现和开发,让人颇有兴趣。

同时,对欧洲古代社会的研究也仍在持续。"东方学"(Oriental Studies或Orientalism)——欧洲学者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研究——也在慢慢兴起。但毋庸置疑,19世纪史学的大宗是民族国家史学,即追溯、回顾、研究一个民族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著作,不仅欧洲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亦不例外。

民族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兴起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民族史学在那个世纪的蓬勃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建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民族史学的写作和出版,助长了该国公民的民族主义感情,提升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而民族国家的成立又起了帮助民族史学发展的作用。举例而言,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而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又让法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在期间,法国政府建立了博物馆(卢浮宫)和档案馆,其目的就是要提升公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博物馆和档案馆又是民族史学写作的得力帮手。这两种机构的雏形在古代便存在,但性质和功用不同。近代的博物馆(不少博物馆还包含国家图书馆在内,如大英博物馆)既有保存古物的意图,又有教育公民,提高其民族自豪感的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变得日益重要。

国家不但出面、出资建立博物馆,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公众(特别是学校学生)参观。这些措施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爱国心。档案馆的使用者与博物馆的参观者相比自然要少得多。但档案馆逐渐向公众开放,其目的也是为了提供方便,有利于历史学,特别是以自身民族为题材的历史著作的写作。

法国国家档案馆(Archives Nationales)创建于1790年,是欧洲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档案馆。而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卢浮宫(LouvrePalace)在1793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也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国家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为欧洲最早)。

就民族史的写作而言,法国史家也不落人后。奥古斯丁·梯叶里(Augustin Thierry,1795—1856)、弗朗索瓦·基佐(François Guizut,1787—1874)和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都以不同的方式写作法国史,其中,米什莱以其高昂的热情、史诗的笔调歌颂法兰西民族的光荣历史,不但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而且还是欧洲民族史学写作的典范。

这些法国史家的性格、治学和经历各有不同,但都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长大,因此他们的史观又有相似之处。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不同,他们对中世纪文化怀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并视其为法兰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受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史学大家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的影响。基佐在年轻的时候,还曾评论夏多布里昂的名著《殉道者》(LesMartyrs),得到了后者的称赞。同时,这些史家在思想上又受到法国革命的洗礼,看到了大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因此特别希望从整个民族的角度写作法国史。

您好!

一、特点

1、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

2、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二、具体措施

1、稳定金融;保护私人存款,对美元进行贬值,重建金融体系,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2、振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提高工人待遇,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的通过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发展迅速。

4、推行“以工代赈”。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

5、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三、创新之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 ,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最大规模的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 ;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希望对您有用!

我认为历史教授融入情感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您作为老师的话,不可以太主观。每个人都有权对历史事件带有乃至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凡事没有绝对。当然我觉得作为中国的历史老师,是允许提倡在爱国教育方面,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带有一些主管评判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09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