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是一种对神灵或祖先的宗教仪式,而奠则是一种对逝者的悼念和纪念的仪式。
祭是指对神灵或祖先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或礼拜活动。在宗教和宗族传统中,人们会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供奉。祭可以包括祈祷、献祭、祭品等环节,旨在与神灵或祖先建立联系、获得保佑和祝福。
奠是指丧礼或追悼仪式中的一部分,通常用于悼念逝者和表达对其的敬意。奠可以包括对逝者的悼词、默哀、献花、献灵等活动。这是一种庄重而庄严的仪式,旨在纪念和告别逝去的人,并向其表达深深的哀思和敬意。祭与宗教信仰和供奉有关,而奠则与丧葬仪式和追悼有关。两者在目的和内容上略有不同,但都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敬意和情感的方式。
祭奠文化
祭奠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与宗教信仰、丧葬仪式和纪念活动相关的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祖先或其他重要人物表示敬意和纪念的方式。祭奠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它包括祭祀仪式、纪念活动和传统习俗等。祭祀仪式是一种对神灵、祖先或其他被尊崇的存在进行的宗教仪式。
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供奉。纪念活动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物,如家庭成员、政治领袖、英雄等。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悼词、默哀、献花和纪念仪式等,旨在向逝者表达哀思和敬意。传统习俗是祭奠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方式。这些习俗可能包括宗教仪式、服饰规定、食品供奉和祭祀场所的建筑风格等。
关于祭奠故人的传统节日,有“四节说”和“五节说”两种。
“四节说”,笔者老家当地的沿袭习俗,即一年当中祭奠亡灵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山神节和寒衣节。
“五节说”,在“四节说”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中元节”。
“四节说”中的春节、清明节、山神节和寒衣节,一般分布在温度不同的公历四个季度中。也就是说,每个季度即有一个祭奠亡灵的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生者团圆的同时,不忘对逝者的思念。每逢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或傍晚,家族里一起到墓田去给祖辈等上坟,以表达对先辈等过世亲人的追思。
春节上坟,有三大特点:一是祭者家族性,不能单门独户行动。二是贡品丰富性,鸡鱼肉豆腐等菜品、酒和烧纸,样样俱全,尤其主食中水饺和馒头必备。三是喜庆性,上坟祭祖多为男性爷们,集体叩拜,鞭炮齐鸣。虽值隆冬时节,但祭祖充满欢快的节日情调,只叩首,不哭泣。
但闺女不不能回家上坟,因为自腊月二十三后闺女不回娘家门。这一封建习俗,意味着传递香火的只是男子。因此,人们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障碍,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在诸多祭奠亡灵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春节、清明节已经成为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因此,两节在民间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二)清明节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关于寒食,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太子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饿得晕了过去。忠心耿耿的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出来。孰料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原来是片衣襟,有一首血诗,其中最后一句为:“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其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他珍爱地掐下枝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春光明媚的“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 “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起源甚早。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给逝去的亲人扫墓,是“清明节”祭奠活动的一大特点。
(三)山神节
农历六月六,俗称“山神节”。农历六月间,因庄稼、草木生长茂密,狼、虫虎豹容易藏身出没,伤害人畜。为求山神保护,这一天人们炒新麦子面拌红糖,将炒面撒在山上。进山烧纸香,摆供桌,磕头跪拜乞求平安无事。供品必须有瓜品。农历六月六,在笔者的家乡是为逝去的亲人上坟祭奠的传统节日。
(四)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又叫寒衣节,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因《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故又俗称 授衣节。
寒衣节祭祀祖先的仪式与古时大致相同。十月初一前后,长辈带领儿孙上坟,为死者供上果品、食物、纸钱、纸扎的寒衣、楼台等。出嫁的闺女,也于这段时间回娘家,为去世的父母送寒衣。“十月一”上坟,为逝者送寒衣,是其特点。
(五)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看来,多烧纸钱是“中元节”的特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祭奠亡灵的传统节日里,不仅需要正确处理封建迷信与民族信仰的关系,而且需要正确处理封建迷信与感恩的关系,尤其做到在表达追思已故亲人的时候,既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又不能因此过度悲伤。生者只有用自己的美好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 , 逝去的爱情 就是两个恋人已经分手了,并且无法挽回这段感情了,悼念一般是人们用来怀念过世的人的一个词语,总的来说悼念逝去的爱情说明他她对这份感情还难以释怀,很看重这份感情
热心问友 2013-06-29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即江南的烟雨时节,湿润朝泽。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表达了作者怀念逝世亲人的的思想感情。
区别如下:
第一,“奠”的本义是指在地上摆上酒肉,让刚刚离世的亲人享用,表达了生者对逝者深厚的情感,感情色彩更丰富一些,“悼”字比较严肃,掺杂的感情色彩较少。
第二,“奠”字和“悼”字衍生出“悼念”和“祭奠”两个词汇,它们的词性不同,“祭奠”是褒义词,“悼念”属于中性词。
第三,以“五礼”来看,“悼”代表吉礼,“奠”代表凶礼。古代汉族有5种礼仪制度,俗称“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指人们在各种祭祀活动里遵循的礼仪制度。
祭奠的习俗:
1、祭天地父母。
设香炉于大门顶,每年时节、每年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十五祭祀。民间有“正月初九天地生(天公生)”之谓,民间旧俗,这一天人们备办祭品拜天公(天地父母),并告诫孩子们漱牙水、洗脸水不可倒落地上、沟里,应倒桶里,待次日才倒掉,否则被视为对“天公”,对“天地父母”不敬,恐遭天谴。这一天,民间不宰牲畜,诚感天地好生之德也。
2、祭佛祖
又称北极玄天真武上帝。民俗多以其“香火”及插其令旗于大门顶,同“天地父母”炉一起,每年时节、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佛乃宗教之一类,僧尼不祀神,但老百姓自古神佛不分,且相延不断。
3、祭太阳公
民间有“三月十九太阳公生”之谓,是日中午,妇女们把祭品摆在天井或门外日头下,焚香拜日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