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协调经济发展提升了哪些情感和素养

研究协调经济发展提升了哪些情感和素养,第1张

(一)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培养人格和道德方面的情感。

(三)培养积极的、健康的审美情感。

(四)培养劳动创造的积极情感。

情感性素质是以情感(情绪)活动为表征,以感受体验性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符合社会化要求的教育活动而逐渐内化的情感(情绪)心理特征。情感性素质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不是偶发性的、即景性的。对于情绪、情感素质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一是从三个层面融合的角度,它是生物-生理的,社会-心理的、精神-文化的三个层面的融合的结构;二是从遗传、环境、教育的角度,它是这三者的产物;三是从情感性素质的角度,它是个人生存的精神条件,同时也是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四是从既成性与生成性的角度,它是生成性的,同时又具有自发性。在它生成过程中,必然带有原发的、素朴的东西,但是通过教育,将使之成为具有社会化特点的稳定的情感(情绪)心理特征。

研究生生活为何“压力山大”?作者:本站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上传时间:2015-04-0914:42:05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压力对人的身心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会引起很多负面的情绪反应,例如恐惧、焦虑、抑郁、冷漠等,它是形成心理适应困难甚至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有专家学者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和压力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辛玲玲与张平等对理工院校的研究生通过结构性访谈获得,研究生主要压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业压力占826%,就业压力占623%,人际关系压力占246%,经济压力占188%,其他的压力(主要是指性格、外貌、体质及个人情况引起的压力)占391%。有研究显示,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普遍差于本科生,研究生当中373%存在心理问题,其成因很大一部分来自压力。

一、学业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考试及格、修满学分似乎不难,但要公开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接受知识,虚心学习容易,而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又谈何容易?很多研究生都是经过一番苦读拼搏才考上的,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要投入新的学习。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也会遭遇挑战,由“识记性和理解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型,学习强度远远大于本科生,我读研的时候,经常就是昼夜颠倒,晚上安静,心思敏捷,往往攻读到后半夜,等第二天醒来就已到中午了。南师大的一位本科同窗,读硕三年,就有接近两年没有吃过早饭的历史。她的导师带的学生多,同时兼有行政职务,根本无暇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研究生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另外,近几年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外语等硬性过关指标,有的学校甚至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有些学生因完不成论文发表数量而不能正常毕业,只好在学校“漂”着。

二、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基本上是每一个待毕业的研究生都能体会的沉重的压力。扩招之后,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大,而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远远跟不上扩招的速度。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逐步走向理性,不少企业表示,招聘人才更看中能力和经验,学历只作为一种参考,而高校对教学和科研人才的有限需要又大多要求“博士以上”,从而使得广大硕士生遭遇就业尴尬,因竞争激烈、竞争力不强而屡遭求职失利的压力可想而知。当然,仍然有很多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找到好工作的人,这不仅要有机遇,还要具备出色的才能。我的一位同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是英语专业跨考过来的,在校期间不但认真补修本科时的几门专业课,还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断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论文;同时不忘他的老本行,利用课余时间给培训学校上英语课,减轻家庭的负担,三年下来,赚了一些钱不说,他发表的论文达十余篇,这在我们同学当中是最多的。更有意思的是,在找工作试讲的时候,主考要求用英文讲课,他流利的英文和深厚的专业积淀把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几个名校的竞争对手都比下去了,学校当即和他签约,这在我们学校一时传为美谈。都说现在工作难找,其实应该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或者是不会去创造机遇。机遇永远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三、人际关系张力

人际关系也是给研究生带来压力的一个很重要方面。研究生期间与本科更是不同,如果说本科上去学是体验半个社会,那么研究生就接近四分之三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更有部分研究生早已成家立业,不再是单纯的二十来岁的青年聚在一起,复杂的学员背景定然形成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抑郁、烦躁、焦虑不安的研究生都是因为人际关系的不顺所引起的。见诸报端的多起研究生自杀案例也多与人际关系差有关。上海某高校女研究生,年方28,各方面都很优秀,从小到大都是在鲜花和光环中长大,到了研究生阶段,因为难以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选择跳楼自杀。这在2006年曾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四、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也是困扰研究生的重要方面。研究生年龄普遍都不会很小,在这个年龄阶段一般要完成人生的恋爱、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但研究生的特殊生活方式使得大家的生活比较闭塞,缺少与人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人际交往圈子小,且男女比例失调,很难找到理想的伴侣,这对于未婚的研究生而言何尝不是压力?

五、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已经是当今研究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压力。一是教育收费。公费名额稀少,大部分研究生属自费,一般的研究生三年下来学费3万左右,博士生45万,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家里经济状况不佳,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他们的压力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压力。二是补贴少,开销大。学校每月的补贴,硕士生300元左右,博士生500元左右,不够生活开销,又无法找到满意的兼职,即使有兼职,也因其耗时多报酬低,与学业相冲突,处理不好,就得不偿失。已婚研究生还有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正在恋爱中的学生,也急需经费,再加上论文版面费、毕业找工作等等,使得广大研究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六、角色冲突

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角色的复杂性,不能妥善处理好各种角色的关系将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很多工作后考研的,到了学校成为了学生,但在家里依然是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子,一身兼数种角色,不仅要搞好学业,还得承担家庭的负担,处理家庭琐事。我上学时有个师兄,他儿子刚刚一岁半,家里虽然有老人帮着带孩子,但婆媳之间的矛盾时时缠绕着他,不是妻子说婆婆做饭不好,就是妈妈状告媳妇不管孩子,整天泡在外面,他被这些家庭琐事闹得不得安宁,每次想静下心来构思一篇文章,也往往被这些事情搅乱。到了研二下学期,没有发表一篇论文,眼看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整天愁眉不展,焦虑得很。像师兄遇到这种情况也很无奈,他总不能把手机一关,家里的任何事都不管,一心只读圣贤书吧?

七、生活方式的压力

研究生生活方式单调、枯燥、忙碌。他们多数人从早到晚奔走于教室、食堂、实验室、寝室,与外界少有接触,生活模式日复一日的重复,易使人产生倦怠心理,而且遇到问题时,求助的途径十分有限,难以获得社会支持,使得一些人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查不完的文献资料、各种各样的实验,甚至每天辛苦却收效甚微,焦虑情绪由此而生。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空间”作为具象化的实际存在,必然与作家的小说创作紧密相联。地域独有的景物与其间的人事沉浮,自然而然地成为作家‘空间叙事’的主要内容。在我看来,温州作家马叙的小说常常借助空间叙事来建构审美空间。审美空间的并置,其实是“指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有利于叙述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联系,使它们在文本中取得连续的参照与前后参照,从而结成一个整体;换言之,并置就是‘词的结合,就是对意象和短语的空间编织’”。马叙往往通过地理空间的延展,深刻地展现社会空间的多重变迁,又把经济发展中的温州人的心理空间刻画得惟妙惟肖,用审美空间来探究并寻觅那些隐含而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

马叙的小说《乡下女人》细腻地描述了生活于城镇的文化人吕七一隐秘而个人的私生活。马叙通过空间叙事,独特地创造了一个乡下女性,借她道出了乡村女性简单而直接的生活蕴涵的诗意价值。吕七一收到乡下女人李长芳的来信,于是到洛镇约会,从而体会到乡下女人不同于文化女性的老婆的诸多差异。这篇小说着重于描摹其细微的感觉,李长芳,健康丰满、单一直接而没有文化,羡慕城里人;生活朴素,家里布置简单到没有任何文化氛围;最让他觉得享受的是,她在做爱时扔掉避孕套,根本不怕怀孕。与之相反,老婆则是啰嗦个不停,喜欢指责丈夫;虚伪做作,喜欢在看泡沫电视剧时痛哭;在做爱时假装高潮;对于吕七一而言,她就像永远戴着文化套子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意味。我认为,马叙在小说中细致地展现了一种乡村的诗意想象,把城市生活的繁琐哲学披露无遗。

他另一篇小说《陈小来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大致表达了类似感觉。毕业多年的外科医生陈小来最近很不顺。小说通篇是微小叙事表现出来的无聊、散漫和无所谓的感觉。作为诗人的马叙在1990年代曾经回上林村的老家建房,为的是在诗歌创作的时候,每天都能够看到云卷云舒之下的大海,看到自然界的诗情画意。其实,他浪漫的诗人气质对其小说创作始终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前期的小说创作中延续了以乡村的诗意来叙事的精神。

在他富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中,比较独特的是,他常常引用以前创作的诗歌作为小说开头的题记。比如小说《观察王资》《摇晃的夏天》《重返南京》《别人的生活》《伪经济书》。他有时还在小说中大量引用自己创作的诗歌,小说《广告时代》中的诗人华林就创作了许多诗歌,而这些诗歌其实是马叙写的。他在一次访谈中强调这样做的理由:“我在题记里强调诗,在小说中取消诗,而更多的是对诗的消解与反动。”我们知道,诗歌的创作对于马叙而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今,他在生存的现实中所看到的不再是富有诗意的生活,生活不再是诗意性的浪漫而是彻头彻尾的平庸。当然,马叙所说的平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庸,而是指物质的平实与现实人生的庸常。

《乡下女人》和《陈小来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都以空间位置的改变来达到对乡村的想象,这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马叙描述了在城市里生活得不太顺利的人们的情绪,这种“情感结构”在不断发展、变化,它始终处于塑造和再塑造中。马叙在小说中重建了空间形式的叙事结构,他没有以时间性的线性顺序而是以碎片化并置的空间叙述方式来叙事,这带给读者一种身临现场的印象。正如巴赫金所说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作想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便是确定一个完全具体的地方。不过,这不是贯穿观察者情绪的一种抽象的景观,绝对不是。这是人类历史的一隅,是浓缩在空间中的历史时间。”因此,马叙的小说,独特地运用空间叙事,把乡村作为一种参照系,把城市生活的不足之处展示出来,以便让我们看到城市发展带给普通人的情感变迁。

空间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能够表达出难以言说的效果来。龙迪勇精辟地指出:“很多现代小说家不仅仅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未来小说发展的康庄大道。”作为先锋作家的马叙,他善于利用都市空间来表达时间性的意义。《黄善林石在南方的一座旧旅馆》《机械厂的朋友》《旧工厂,新生活》,基本上交代了故事的发生地。在《观察王资》中,人物的活动场所集中在咖啡厅,《广告时代》的人物活动在步行街的商场和宿舍;《王开,王开》王开的恋情发生在办公室里,《结构相同的单元房》则直接写都市中的住处单元房。他的空间叙事总是与小说的内涵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

《旧工厂,新生活》叙述了在1984年的汽配厂里几个青工的故事。回忆了那时国企处于艰难境况下,年轻职工马才、王新军和“我”怎样一起追求女孩红蕾、陈星歌的往事。事情都是在车间、宿舍和食堂等等空间里面展开。而《机械厂的朋友》则叙述曾经在工厂工作过四年的我,15年后与机械厂的好朋友聚会的故事。以今天的花园大酒店与过去的宿舍进行空间对比,揭示粗俗生活的渺茫如烟。“人在某一个时间段时是真实的,而对于下一个时间段而言,这上一个时间段就会显得荒谬而虚无。这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它来自于人自身的荒谬。”在马叙小说中,展现了今天的温州人对生活的感受,饱含着1980年代以来十几年间温州经济发展的复杂内涵,更饱含着独特的生活方式的变迁。“情感结构”作为一种处于“溶解状态的社会经验”,马叙小说深刻地描摹了那时候工人们的精神渴求,更把今天工人阶层的生存困境和无奈的心理做了细致的刻画。

马叙非常巧妙地利用空间来推动叙事进程,他常用弱化事件的碎片化空间形式进行叙事。小说《黄善林石在南方的一座旧旅馆》就是明显的例子。新婚夫妇度蜜月来到南方一家很差的旧旅店,旅店房门的司伯灵锁坏了,导致里面的人没法反锁因而没有办法阻止外面的人进来。黄善对老婆林石多看了帅小伙几眼很不痛快,而妻子林石也因为丈夫对女服务员产生性欲感到愤怒,两人不约而同地怀疑对方对自己的爱情的忠实。看似细微的小事产生了强大的多米诺效应,最后导致两人决定中止蜜月旅行选择离婚。故事叙事者巧妙地把“旧旅店”这个空间作为叙事的动力。马叙这种“低姿态”的空间叙事深刻地体认了这个变革时代的爱情,尤其是现代都市人们对现实的那种荒谬与无聊的感觉。

第一发现:对称之美

人体始于一种概念,由分裂的细胞发展而来。如果每次分裂都能进行完美,其结果就是一个身体左右侧如同镜像的婴儿。但大自然不会按照这种方式造人。基因变异和环境压力使对称发生变化,其结果具有终身意义。人体匀称表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生存能力的基因优势,这有益于健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兰蒂·特霍西尔说:“这表明择偶过程中利用对称变化性很有道理。如果你选择对称完美的伴侣,并与她繁衍后代,那么你们后代拥有对称性身材的几率就会很大,能更好处理情绪不稳。”

特霍西尔过去15年一直在从事对称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特霍西尔将不同人的面孔和身体用扫描仪录入电脑,以测定对称比。男女两性均认为身体对称性更好的异性更具吸引力,健康状况更佳。这种差异很小,只有几个百分比,虽可以感知,但并不明显。

此外,通过向志愿者提出问题,特霍西尔还发现,对称性更高的男性比会对称性低的男性拥有更性感的伴侣。特霍西尔对LiveScience网站说:“除了对方的吸引力,女性的性伴侣数量还要依赖于其它方面。由于人类性系统特殊的工作方式,女性是十分挑剔的。她们要在性方面展开竞争。她们身边可能会有大量追求者,需要经得起诱惑。”

第二发现:臀部之美

当然,体形也是个重要方面。科学家用一些数字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德文德拉·辛格对人的腰围与臀围的比例(WHR)进行了研究。具有07腰围与臀围比例(表明臀部比腰要细得多)的女性最令男性心驰神往。科学家对《花花公子》杂志模特和美国**参赛选手的体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女性中多数都拥有07以下的腰围与臀围比例。

辛格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腰围与臀围比例在067至118之间的女性对男性最有吸引力,而腰围与臀围比例在08至10之间的男性对女性也最有吸引力,同时,男性宽肩也更能引起女人性欲。

精确的臀部比率到底应该是多少?臀部可提供有关此人是否将有足够能量抚育子女的线索。脂肪堆积在身体什么部位是由性激素决定的:男性的睾丸激素和女性的雌激素。如果女性所分泌的雌激素数量和混合物适当的话,那么她的腰围与臀围比例自然属于有吸引力的范围。男性的睾丸激素也是如此。

研究表明,属于理想臀部比率范围的人(无论其体重多少),更不易得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而且属于此范围内的女性在怀孕时遇到的困难会更小一些。辛格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这一思想是,美传递着有关一个人健康状况和生育能力的重要信息,所以,我们都渴望美丽和潇洒。”

第三发现:面部和体味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面部结构洞察其生育能力。特霍西尔解释说,雌激素限制女性下脸庞和下巴的骨胳生长,使它们相对短小,同时这种激素还控制着女性眉毛的生长,令其更加突出。男性则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这种激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下脸庞、下巴和浓眉。

特霍西尔说,拥有这些特征的男女两性被看作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预示着生殖健康。特霍西尔还谈到目前急速发展的“nip-n-tuck”行业(主要是从事改善人的对称水平),借此作为人们视对称性具有吸引力的有力证据。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称性高的舞蹈演员被认为更具吸引力。

上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某月的某些时候闻上去、看上去都对男性更有诱惑力。身体对称的男性散发着令人心醉的体味。特霍西尔从不同男人当中借了一些有汗渍的衬衫,然后让女性分别闻一闻,并让她们回答对这些体味的感觉。女性很轻易就发现身体对称男性散发的体味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渴望,尤其是在女性处于月经期时,她们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大家可能正在考虑我们对此的认识到底有多深。显然,吸引力规则有时似乎在我们下意识中产生。在一些情况下,参与特霍西尔研究的女性报告说她们闻不到衬衫上有体味,但仍表示她们被其所吸引。200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更喜欢一些具有不同寻常基因男性的体味。

第四发现:信息素的影响

这些下意识的体味可能与信息素有关,信息素是人体分泌的传达生育质量的化学信号。人类基因组包含有1000多个嗅觉基因,而眼睛光感受器则有大约300个基因,所以,信息素受到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家和香水生产商的广泛关注。但信息素在人身上的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信息素显然在动物世界起到性引诱剂的作用。例如,上了年纪的雄性大象具有超乎寻常的性能力,这种性能力具有一系列年轻公牛所不能聚集的化学分子。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信息素研究所米罗斯·诺沃特尼的研究表明,雄性老鼠分泌的特殊分子能吸引雌性老鼠,同时排斥甚至激怒竞争者。其它研究已发现动物王国普遍存在着类似反应。

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些无味化学分子在人类相互吸引过程中发挥作用提出质疑。美国密歇根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张建志(音译)就是质疑者之一。2003年,张教授研究发现,大约2300年前在非洲和亚洲灵长类动物(被认为是人类祖先)中间发生变异的一种基因能使它们看到颜色。这可以令雄性注意到,一旦雌性准备交配,它们的头顶就会变得鲜红。

张教授说:“随着性颜色的发展,我们并不需要信息素的敏感性去感知雌性猴子是否准备交配。利用视觉线索而不是信息素对它们而言更加有利,因为从远处就能看到这些线索。”然而,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信息素以相似方式影响女性和男同性恋大脑中涉及性的区域。

像其它气味一样,信息素也能通过空气附到其它颗粒上,例如水珠。不过,它们一般在距离地面10英寸处悬浮着。所以,信息素飘入人的鼻子、增加夜总会中顾客“性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观察一下向半个街区远的女性吹口哨的建筑工人,就会发现视觉线索有多么的强大。尽管信息素能像其它气味一样进入人的鼻孔,但在那里它们的比较活动就会停止。信息素的目的地是一个称为犁鼻骨器官(volmeronasal organ)的特殊器官,人类现在还没有这种器官。从这里,信息素顺着神经通道进入大脑。进化在此时也会发挥作用。

张教授表示,在我们开始看到颜色后,一种对信息素信号通道十分重要的基因遭受了有害变异,使这种气味信号不可能到达大脑。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看作是一列从洛杉矶开往纽约的列车发现圣路易斯的路轨遭到破坏。尽管东半球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信息素通道机能不全,但其分泌信息素的机能仍能发挥作用。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信息素可能会通过正常的嗅觉通道影响我们的决定。

吸引力规则可能让我们最初的决定或好或坏。但永恒的关系不仅仅只涉及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闻到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生物学也是令人感兴趣的起作用因素。有关吸引力最古老的理论之一是,情生情,爱生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婚夫妻有时看上去十分相似的说法。

第五发现:结合之谜

去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鲁什顿对人类基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根据一系列可遗传个性特征的不同,相似基因在人们建立友情和择偶过程中起到34%的作用。鲁什顿表示:“主要理论是,部分基因在相互结合后会发会更大作用。如果这些基因结合后作用更大,那么你就不希望过于频繁地分裂基因。找到具有相似基因的伴侣将有助于确保这一点。”

譬如,如果你的配偶与你的基因相似,那么你们更有可能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研究表明,一旦基因相似性高,虐待儿童比率就会相对较低,此外,你们还会更无私,更愿意为那些与自己基因更相似的人做出更大牺牲。

因而,我们更有可能与具有相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结合,这与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家埃娃·科洛南2005年针对新婚夫妇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这些特征更明显,更容易被其他人所感知,能够在最初的相识阶段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一旦恋人完成爱情长跑,性格相似性将会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另外,幽默感也会有助于维持双方长久关系。加拿大麦克马司特大学的埃里克·布雷斯勒表示,幽默对男女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布雷斯勒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更会青睐能令自己经常欢笑的男性,同时,男性更喜欢被自己玩笑逗乐的女性。

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吸引力以及性能在一定阶段升华到真爱。但哪些因素能真正促使我们的关系升华?令人感兴趣的是,科学家对最近刚刚坠入爱河者的大脑扫描揭示了更多与爱情而不是性有关的活动。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表示:“浪漫爱情是人类所有体验中最有力量的体验之一。毫无疑问,爱情要比性欲望更有力量。”

吸引力规则已构成了长长一个名单。不过连科学家都不清楚这一名单的顺序。但接近榜首的品质可能是在寻找完美伴侣时需提前考虑的方面。尽管存在差异,但男女两性全都对一个品质给出了高度评价,那就是诚实。

美国康奈尔大学斯蒂芬·埃姆伦及同事对近千位年龄从18岁到24岁不等的年轻人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将身体吸引力、健康、社会地位、抱负、诚实等品质和特征进行排列。将自己列为长期伴侣的志愿者尤其在意潜在伴侣的这些方面。仅次于诚实之后的重要特征是相貌、家庭奉献、财富和地位。埃姆伦说:“父母对孩子良好教导、奉献、性忠贞是人们挑选未来伴侣的标准和条件。”

一)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大学环境有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它在青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环境。有了这个缓冲,青年能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善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至于感受到从青春中期直接下来落入社会的强大反差和心理不适。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件坏事,它对青年的成熟很有帮助。再加上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学艺术中歌咏的爱情当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二)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

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可见,恋爱对青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各种心理问题。这也许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报偿就必须经受得住考验。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与发展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对爱情的看法

人际影响和吸引、亲密关系等发展到顶峰就是爱情。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研究得很透彻,爱情却直到最近才变成科研课题。爱情的神秘性给它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心理学在爱情领域建树不多。

对爱情研究贡献较大的社会心理学家是沃尔斯特夫妇(JWolsterandLWolster)。他们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提出,爱情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情欲支配的浪漫爱,它是“热切倾心于另一个人的一种状态。有时,爱人们是那些能够为着自己的伴侣,为着满足自己的需要长时间交往的人。有时,爱人们则是一些着迷于最终得到其伴侣的爱情,并为着满足自己的情欲冲动奋斗的人”。这种强烈的爱情表现为紧张的生理唤起状态。另一种则是伴侣爱。它指“我们为那些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人体验到的一种钟爱之情”。伴侣爱与短暂的浪漫爱相比更牢固持久。在爱情关系中,行为往往建立在双方利益的考虑上,伴侣爱使人们把伴侣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由于浪漫爱伴随强烈的生理唤醒状态,沃尔斯特用沙赫特(SSchachter)的情绪唤醒理论来解释它。沙赫特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愿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是认知,认知对生理唤醒的评价是关键。沃尔斯特指出,爱情也会因对生理唤醒的解释而增强。在暴风雨中的恋人会感到两人间爱情更加紧密,其原因是:暴风雨引起强烈的生理状态变化,恋人知觉到生理变化而认为这种生理变化是由爱情引起。认知的作用使爱情的经验发生变化。对身体生理状态改变的认知性解释是浪漫爱的成分。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学家对爱情的解释并不完善。用生理变化的解释来说明爱情是不可能全面的。但至少它证明爱情包括两个基本结构成分:性爱与情爱。高玉祥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写道:“爱情可以理解为由一些相互关联、各具功能的要素组成的特殊情感系统。这个情感系统就是:建立在性欲之上的对异性、个性追求(义务感、道德)等复杂因素混合而成的情爱。”

把爱情区分为性爱、情爱是必要和有益的。这种区分使我们容易看到爱情的一些特点。性爱的性欲基础使爱情具有排他性、冲动性和直觉性。性活动一般是两人之间的隐蔽事件,这样恋爱双方就会排斥第三者进入隐秘的二人世界,干预最亲密的恋爱关系。排他性分为“外排他”和“内排他”。“外排他”指反对自己的恋人与其他异性发生感情关系;“内排他”则是一种自律,不让其他异性爱上自己的恋人而干扰甜蜜的热恋。排他性对维持爱情的稳定有帮助,爱情专一、不分心旁人是恋人间的基本要求。但发展到极端的排他倾向就成了一种病态。有的人出于嫉妒不允许情人与其他异性的正常交往,这会给恋爱双方带来高度心理紧张。

冲动性更是性爱的根本特点。恋爱的产生来自生理冲动的基本需要,因此恋人们时时会感觉到对爱情的激动兴奋和与对方更进一步密切关系的需求。恋爱的冲动性使爱情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热恋中的男女常为一些小事而高度兴奋,也具有比平时更高的创造热情。但冲动的不可遏止也会造成性欲需要的增强,如不加以克制就会引起性行为。由于性爱注重身体外表吸引力、气质相投等感觉因素,直觉性也是爱情的重要特点。青年恋爱注重一次见面的感觉和印象,所谓一见钟情就是感受到对方的外在美而产生感情。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当然不能例外。不过,恋爱牵涉到以后的婚姻和长时相处,过于依赖直觉往往后患无穷。

(三)发展阶段

对恋爱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很多。下面这种分法得到较多人的承认:选择求爱阶段、热恋阶段、家庭角色扮演阶段。

选择求爱是恋爱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伴侣并不容易。当青年觉得自己已找到了那个心中的他(她)时,求爱就开始了。有人把求爱细分成醉我、疑我、非我、化我。醉我是指为追求对象迷住而陶醉。疑我是怀疑对方是不是爱上了我,他(她)今天对我多说了三句话,是不是想表露和我的亲密?非我则进入了实质的求爱,为对方抛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一切以求适应对方。化我指恋爱初步固定,恋人把对方利益置于自身之上。

求爱结束就进行热恋。热恋中的感情起伏波动,时而达最高峰,时而进入低谷甚至破裂。热恋对青年来说是一个证实、发现、判断的时期。证实自己在求爱阶段对恋人的一些理想化看法,发现另一些在求爱中并没有注意的优缺点。热恋是两人朝夕相处的阶段,优缺点较求爱阶段更容易表露出来。恋爱双方根据这些优缺点的综合印象做出判断,看这段感情值不值得延续下去。

如果在热阶段做出肯定的判断,恋爱就慢慢发展到家庭角色扮演阶段。恋人从浪漫的迷雾落入现实,开始考虑柴米油盐,谋生途径。这种家庭角色扮演为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基础,做出铺垫。

三、影响青年恋爱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前阶段弥散化的性冲动集中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这就是恋爱。

由此可见,生理需要对恋爱中的青年十分重要。正如前面对爱情心理结构的分析时指出的,性爱与情爱应该并重,忽略任何一个都没有好处。

性意识的发展要经过崇拜长者的阶段。此阶段的青年把某个异性长者当作终生恋人理想化、偶像化,只敢远远地看而不敢真正接近。此时的相思是一种纯粹精神的向往,性成分被压抑。崇拜长者阶段在青年身上留下深刻印象,直到以后的正常恋爱,往往也要经过这么一段理想化的相思。在恋爱的开始,许多青年不追求性欲的满足而是着重于精神的向往。在对方面前觉得自己渺小,不敢用生理的低级需要去亵渎恋人的神圣伟大。这本来是一个正常阶段。但如果长久陷在这个阶段,致力于用精神去压抑性冲动就不正常了。有些人在整个恋爱阶段坚持认为爱情是神圣纯洁的,从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对恋人的性要求,这是有害的。性冲动是生理现象,它不会随压抑而消除,只会在压抑中积蓄力量发动下一次冲锋。长久的压抑会造成剧烈的心理紧张焦虑。

社会文化在两方面有意无意地加深恋情理性的倾向。一是文学作品的影响。许多人投入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尝试一下早已向往的被诗歌小说吟诵的甜蜜爱情。文学作品经常渲染爱情的纯洁神圣,加强了青年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他们从诗歌小说中得出,纯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级的肉欲重要百倍,于是追求高尚神圣之物,贬低肮脏的肉欲。二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方式的作用。禁欲主义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提供精神力量压抑肉欲:宗教提供的是原罪和上帝,哲学提供理性……成人社会又总是向青年灌输性有罪的观念。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的恋爱观。

要消除病态恋爱观(最典型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它被一部分大学生所鼓吹宣扬)带来的心理紧张失调,性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青年真正认识到性需要的正常合理,病态就会消除。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文艺理论界经历了西方近一个半世纪一浪又一浪文艺思潮和美学思潮的冲击。2000年来,随着对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的兴盛,使雷蒙·威廉斯等英国文化批评理论家,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雷蒙·威廉斯也许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他的“文化研究”相当具体,直面并参与社会问题,并坚定地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他的成名之作《文化与社会》通过对18-19世纪文学、思想史上重要人物生动的描述,串联起作者所始终关注的有关“文化”发展的脉络。“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作为主题,让全书行文紧凑明确,又不牵强附会。这一方面归功于作者将关键人物思想的分析贯穿于工业文明这一情境中,凭借敏锐的直觉梳理出言论背后的继承及批判源流;更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对待历史及各种价值的态度,作者将这种普遍的、公共的、历史的、变化的经验和价值成为“情感结构”。本文试图通过对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中“情感结构”这一关键词的探讨,尽可能找到作者所讨论的核心性问题,以寻求某种内在的启示。

一、沿革:威廉斯“情感结构”理论随着他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逐渐丰满

“情感结构”是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一个专门术语。威廉斯提出“情感结构”理论的初衷是他对资本主义是否会允许一种普遍文化的建立的思考。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对此比较乐观,提出了“情感结构”,即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被体验的整个生活方式。可以说,“情感结构”是贯穿威廉斯思想的内核,这个概念与他的文化定义、文化分析方法、文化唯物论及马克思主义文学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是打开他所有理性思想之锁的一把感性的钥匙。然而“情感结构”这个术语揭示了一种矛盾:因为情感琐碎感性而结构又系统理性,纵观威廉斯对这个术语的描述和运用可以看出,他赋予这个词的意义并不是清晰明确,而是含糊且变动着的。

“情感结构”最早出现在1954年威廉斯与迈克尔·奥罗姆合著的《**导言》中,用来描述人们对生活的整体感受。他认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的程度取决于他们是否分享同样的“情感结构”。

在四年后出版的《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用“情感结构”来分析19世英国的工业小说。作者论证了小说中很清楚地揭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对工业主义普遍的批判态度,但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普遍的“情感结构”,即虽然认识到邪恶,但却害怕介入其中危及自身,于是同情并没有转化为行动而演变成退缩。

《戏剧:从易卜生到布莱希特》中得到延续了《**导言》中的定义,但他威强调了“情感结构”的潜意识特征,更突出了“结构”的意义,他认为“情感结构”同“结构”一词所表明的一样稳固、明确,然而它植根于我们经验中最深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中,它是一种对特定世界的反映方式,实际上人们不是有意识地去感觉这个世界而是通过经验来感觉。

在《漫长的革命》中,威廉斯从总体性文化观着眼,将“情感结构”扩大到社会批判领域,理解为“一个时期的文化:社会总体中所有成分的特殊的现存结果”。他强调“情感结构”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的东西,一种始终处于溶解状态的社会经验。在这本书中,威廉斯分析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社会主要“情感结构”,从而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进行了文化分析。他通过挖掘当时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来展现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和社会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情感结构”在这里尤其突出总体性体验和文化过程中普通人的“主体”地位。

为了回应戈德曼和卢卡契关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述,威廉斯1971年在《新左派评论》中发表《文学和社会学:纪念吕西安·戈德曼》一文,他在该文中进一步扩展了“情感结构”的概念。戈德曼与卢卡契认为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文学作品很难如实地表现“可能意识”,对此威廉斯提出,“情感结构”正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作家及其他群体所拥有的一些共同特征,因而反映某情感结构的文学作品足以如实表现社会现实中的这些共同特征。

在威廉斯较晚期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情感结构”成为对文化进行动态分析的工具,因而正式成为一个文化理论的术语。在专门列出的“情感结构”一章中,威廉斯对情感结构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指出“情感结构”是溶解中的社会经历,它不同于其他业已积淀因而较易察觉的语义形态。因此在这里威廉斯强调了“情感结构”中的现在性及其对将来的意义,而不是像在《戏剧:从易卜生到布莱希特》中那样重点在于对过去经验的强调。虽然“经验结构”也能表达这个观点,但“经验结构”强调过去而不能传达“情感结构”所指向的现实存在。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那就是他把早期关于“情感结构”是社会经验中“最微妙”“最不可捉摸”等论述具体表述为一种尚未定型的前兴起状态的新兴文化因素,从而使“情感结构”成为威廉斯对文化艺术进行“真正的历史分析”时的关键词。

综上所述,威廉斯的“情感结构”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中意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运用的范围也因时而变。但总的来说“情感结构”指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或个人经验,它具有总体性、主观性、多义性和动态的特点,这也是该术语较难把握的原因之一。

二、运用:以《文化与社会》第五章为例看“情感结构”的运用

要真正理解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的概念,必须从他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出发。他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文化”:一是“理想地”依据某些“绝对的或普遍的”价值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二是“文献式地”把文化界定为“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它们以不同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三是“社会地”把文化界定为“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它表明了艺术、习得、制度和日常行为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与价值,因而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与价值。威廉斯非常强调“文化”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大于单个方面的“整体”;在这个前提之下,他“把文化理论定义为是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文化就是去发现作为这些关系复合体的组织的本质”。[1]

他认为,最适合于说明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办法,就是寻找到一种类似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说的“文化模式”,而威廉斯本人寻找到的这种“模式”,就是“情感结构”:“它同结构所暗示的一样严密和明确,然而,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感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2]

“情感结构”深置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可能只能存在于一种整体经验被认识和交流的艺术中。威廉斯不仅在“工业小说”一章中用分析作品中普遍的“情感结构”,证明其“提供了对动荡不安的工业社会一些最为生动的描写,而且也阐明了当时人们的直接反应中的某些共同假定”;同时他坚信文化和社会与被经历、体验的生活密不可分,“情感结构”这一概念也贯穿于整部作品的探讨中。在分析《玛丽·巴顿》时,他提到:“这本书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它用自己的语言,深刻有力的记录了工人阶级家庭中对日常生活的感触。”[3]他发现在艺术对细节的再现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体现了作家创作时的“感情结构,是充满同情和观察与相当成功地尝试了想象与现实两者之间的结合。”[4]对狄更斯的《艰难时世》,作者认为它是“一位已经‘看透’人世的一切的人的作品”……“《艰难时世》与其说是对工业社会混乱局面的了解,不如说是这种混乱局面的意味深长而又持续不辍的症状。”这个所谓的“症状”就是《艰难时世》内部的“情感结构。用同样的方法,它将《西比尔》解读为有着实际的政治结局的政治小说。通过对这些小说的分析,作者想要论证的是使工业主义批评传统的共同之处,以及那个具有同等决定性的普遍“情感结构”,并观察这种结构“持续的进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社会思想的程度”[5]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结构,这种情感结构具有某种普遍的决定性,这就是《文化与社会》中的“情感结构”,同时也印证了“文化是日常的”这一著名观点,反映了威廉斯对以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文化立场的背离。威廉斯一方面继承了利维斯认为从文化出发来改造社会或进行文化批评是可能的观点;但他发现只从精英/通俗的二项对立中寻找出路的片面性,认为从下层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动力、途径和方略。在他看来,一个时代的“情感结构”虽然主要凝聚在文化精英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文本中,但却是这些文本把创造者的个人经验与公众经验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

威廉斯非常强调“情感结构”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和有机的东西,即始终处于塑造和再塑造的复杂过程之中。正如他所说:“新的一代人将有其自己的情感结构,他们的情感结构好像并非‘来自于’什么地方……变化的组织产生于有机体中:新的一代人将会以其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反应,吸收许多可追溯的连续性,再生产可被单独描述的组织的许多内容,可是却以某些不同的方式感觉他们的全部生活,将他们的创造性反应塑造成一种新的情感结构。”[6]在此基础上,威廉斯所重视的文化生活的“主体”,不是以其老师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认为的“少数人”,而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男男女女,尤其是普通的工人阶级。

在《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对“情感结构”的看法,构成了他的“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大致概括如下:“文化”是物质、知识和精神所构成的特定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文化分析”目的在于要重建特定的生活方式,重建特定的“情感结构”,而作为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下,通过文本和日常生活实践的不断互动展现出来。因此,文化始终都是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而“情感结构”也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它集中反映了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与价值。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被称为“文化主义”,它强调“文化”是由普通男男女女的意义和实践所构成。文化是鲜活的经验,而作为文化研究对象的文本,不可能脱离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是从威廉斯以来形成的文化研究的“伯明翰学派”的传统。

  不过,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威廉斯之后,“情感结构”这个概念经常被用于文学研究和文本研究之中,其意义已不止于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所阐明的含义,而常被用来考察特定社群的意识结构或心理结构。

三、意义:从“情感结构”理论看《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中,“文化”作为社会理想呈现,用书中一位关键人物马修·阿诺德的话说:“文化即对至善的追寻”[7]。威廉斯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同中有异、充满矛盾的动态的传统:一群思想家为了给自己心中的“文化”正名而进行选择的过程。对于威廉斯而言,这就是知识分子的使命:介入社会,为社会选择正确的道路。威廉斯发现,无论是作为理想的文化还是作为具体事物的文化,我们都不能孤立地对它们进行研究,而是应该把它们放到整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去研究其“情感结构”,这样,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路径才不会被诸如“为艺术而艺术”的做法所封堵。威廉斯运用“情感结构”时想强调的是:文化是一个“形成与构成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对“基础”的反映,它本身就是“生产性的”。文化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或“结构”;而“情感结构”始终都是一种处于“溶解状态的社会经验”,是一种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之中对生活特质的感受,是一种特殊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

因此我们需要在整体的视域中深入到各种具体文化之中,以一种更加全面的文化定义统摄、发挥文化的总体力量,这就是从整体的“情感结构”去理解“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这个看似笼统的文化概念,却隐含着强大的理论生产力,通过批判地继承这个概念,威廉斯构建了自己的文化理论体系:首先,“不自然的”社会是什么造成的?功利主义者用“经济人”等人性模型加以解释:错的不是工业主义,而在人性似乎有些牵强。威廉斯认为,人性也是在社会历史中表现出来的,说到底,它是整体生活方式的产物。如果说是工业主义改变了英国人的社会性格,那么这种改变也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先改变英国人的整体生活方式,和情感结构,然后再由此改变英国人的性格。其次,《文化与社会》传统中大多数人将错误归咎于工业主义。面对“罪恶的”工业主义,伯克、利维斯等怀念中世纪的修道院或乡村的有机共同体;欧文、阿诺德则提出一种未来的理想社会形态。二者都预设了“标准”的存在。问题在于,谁授予他们规划的权力?威廉斯认为社会方向必须由共同体成员集体选择。再次,我们希望共同体成员的选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确保共同体成员拥有理性的判断力,而这个条件在工业主义时代已经初步具备。最后,工业主义的因素可以成为改变整体生活方式的积极力量,比如“阶级民主”转变为“大众民主”,让共同体成员有更多参与的机会。

可见,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并不是一个事物,而是由诸多事件所组成的总体的历史过程,用威廉斯的话讲,“当我们共同生活的种种环境发生了普遍而重大的变化而引起人们一种普遍的反应时,文化观念就出现了,它的基本成分是对总体进行定性的力量”。当这种思想上的反应逐渐变为行动上的反应,个人反应逐渐转变成集体反应时,文化作为实体也就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得以自我实现,因此,文化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选择性传”。这是《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文化观点的逻辑。

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个让利维斯主义者害怕的潘多拉盒子,那么是威廉斯把整个盒盖掀翻,让日常文化来到大雅之堂尽情狂欢。“文化转向”从此真正开始。《文化与社会》因此成为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巨著,是威廉斯为促进工业主义的英国社会进步而从《文化与社会》传统的思想资源库中开出的药方,它的核心是为现实主义的、民主的、共同的、日常的、主体间互动的、自下而上的、作为整体生活方式和选择性传统的的总体性文化观念正名。虽然在《文化与社会》中,“情感结构”主要是为论证“工业小说”而服务的,但它所牵涉的文化问题,开启了一个庞大的问题域,以一个宏大理论体系将微观世界包容其中,并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邀请读者共同参与到社会的文化建设中来。

在50多年后的今天,翻开《文化与社会》时会发现,当前我们讨论的文化热点问题很多都是在威廉斯当年所设定的框架中展开的,我们不过是在深化这些问题并提出不同的答案而已,而《文化与社会》的提问方式和研究方法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尽管文化研究是一个讲究时髦的学科,但是它的经典《文化与社会》却不会过时,因为这本书以其开放的姿态自成一个传统。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关于情绪情感的心理学论文题目:

1 大学生娱乐休闲活动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

2 焦作市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研究

3 高中生羞怯与其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以孟州一中为例

4 大学生休闲娱乐、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关系的研究

5 中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6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表现及疏导策略

7 企业人力资本流失探讨

8 IT从业者情绪调节方式、休闲活动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9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

10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双性化人格关系的相关研究

11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与精神状态关系的研究

12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3 “90后”大学生失恋心理调适综述

14 当代大学生恋爱关系浅析

15 大学生安全感与家庭出生顺序、性别的相关研究

1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

17 对我国大学生恋爱观问题的思考

18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特质焦虑的相关

19 寄宿与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研究

20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和情绪状态之间的交叉滞后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31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