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第1张

初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语文老师除了对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结合文章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思想情感和道德观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他们个性情感,使他们懂得爱己、爱人、爱家、爱国,因此语文老师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在这18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采取恰当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的。

  一、畅谈感悟,热爱生命

  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跳楼了,有的孩子因为老师的批评喝药了,有的孩子因家长的训斥割腕了……如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忧心忡忡,为什么会有这些孩子如此不爱惜自己,不珍惜生命呢?是什么使他们的生命意识如此淡薄?是什么使他们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热情?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语文新课标》指出:“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美。”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生命,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使他们热爱生命,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点。如我在讲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我采用了“谈话法”组织教学,让学生结合读书和生活积累,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感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大家各抒己见,深刻的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特别珍惜和热爱,要充实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努力享受生活的乐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

艺术都是情感的体现,从原则上讲,一切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色,因而,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与思想性显得格外突出。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毛诗序》中讲得很透彻:“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指出了内在的情感积存和涌动才有形诸于外,感染读者的可能。实际上,除诗歌外,散文、小说,以及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同样需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印象只有当作者自己以他独特的方式体验过某种感情而把它传达出来时才可能产生。”狄德罗更是强调“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无论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学还是小说、报告文学、叙事诗等叙事类文学同样离不开情感性。北宋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以日暮雨歇的冷落秋景,抒发了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而痛苦的感情,将凄凉惆怅之情融于景色之中,使天光水色仿佛也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浓郁深沉的情感使这首词成为千古传诵的抒情名篇。这是抒情作品情感性的证明。而作为叙事类文学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只不过在这类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来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深深蕴藏在文学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描绘来传达情感。例如,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应当具有充分的真实性,内容一般应当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适当加工,但与此同时,凡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也都应当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给读者以巨大的感染力,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夏衍的《包身工》等均是如此。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包含着作家的感情。此外,虽然各门艺术都要表现人的情感,但相比之下,语言艺术比起其他艺术来,更能表现人的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在这方面,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红楼梦》中第27回“黛玉葬花”,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黛玉悲悼自怜的复杂情感。这位多愁善感、天资聪慧的弱女子,在父母双亡后寄人篱下,只能将自己的悲戚郁愤寄托在身世相类的落花上,“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正是她内心情感的形象体现。当代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不动声色的描绘母亲在地坛中一次次寻找关注残疾儿子的行为举止,动人至极。《战争与和平》中,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人私奔后,请求彼埃尔转告她的丈夫安德烈宽恕自己的行为,彼埃尔听到娜塔莎发自内心的忏悔和自责后,他觉得泪水在他眼镜下边涌流,他请求娜塔莎不要再说了,这段描写同样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类艺术中,还是语言艺术的形象最富有深刻的思想性。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同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当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绝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它应当蕴藏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成为作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灵魂。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社会小说等,都出色地展现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提出或回答了那一时代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家们总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或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除了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外,其他文学作品包括一些诗歌和散文,也同样需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在生动描写洞庭湖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以新奇而丰富的想像描写了诗人在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游历见闻,反映出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文主义思想。甚至在一些短小的山水诗或抒情诗里,也同样寄寓着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生活哲理。例如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五岳之首泰山的敬仰热爱之倩,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富于哲理性和象征性,蕴藏着耐人咀嚼的思想意蕴。苏东坡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也是一首内涵丰富的哲理诗,诗人从他游庐山所得的独特感受中,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使这首含蓄蕴藉的小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4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5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7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8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

思想感情的解释 词语分解 思想的解释 意识形态的; 观念 的 思想 动向思想工作思想解放思想 境界 详细解释 想念 ,怀念。《公羊传·桓公二年》“纳于大庙” 汉 何休 注:“庙之言貌也,思想仪貌而事之。”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 感情的解释 ∶对于外界 刺激 所产生的 喜怒哀乐 等心理反应易激动的感情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最后一课》 ∶对人或事物关心、喜爱的心 情感 情真挚我对荠菜,有着一种 特殊 的感情;;;《挖荠菜》详细解释触动情感。

朱熹的心性概念是在《四书》中的心性概念之上建立的。心是容纳精神的器官,容纳先天之性,也容纳后天的血气之性。

心,最初被儒家理解为思维器官,也有时指人的思维。性则始终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精神本质。尽管各家学说之间存在着分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细微差别,但有着基本相通处。到朱熹理学的时候,心的概念被扩展为人的全部精神及精神活动,于是性成为心理内容的一部分。古人的身,不是指体(躯体)。身,是指品格、情感和思想意识;修身,是指品格、情感和思想意识修养。《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是人格修养问题。朱熹对身的理解应是继承程颐的,也即把身理解成心的一部分,或者说把人格理解成全部精神及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朱熹在解说心性关系时,认为性是先天具有的,是在心中具有一定位置的道理:

“凡物有心,而其中必虚……只这些虚处,便保藏许多道理,弥纶天地,该括古今,推广得来,盖天盖地,莫不由此,此所以为人心之妙欤?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性如心之田地,充此中虚,莫非是理而已。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见《朱子语类》卷九八)

心中除了性之外,还有情和欲,这些则是由于身体刺激注入人心的。

关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子和朱熹具有一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而这段话是用来说明人性善的,这说明孟子已经把性作为心中的一部分内容了。在这一点上,朱熹之说可谓是对孟子之学的发展。 朱熹最推崇的儒学著作是《四书》,这表明他对其中一些概念的认同和继承,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心与身关系的看法。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见《大学》)

按照朱熹对心与身的概念理解,这段话说的是心中各种情绪(而不是情感)都会影响到精神状态的端正。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见《大学》)

按照朱熹对心与身概念的理解,这段话说的是情感影响到人对事物认识上的正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46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