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方法论文如下:
1、人际交往心理偏激。
目前高校学生多为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其生活、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条件比以前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加优越。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关爱,而不懂得如何主动关心他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自我中心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他们习惯于思量自己的利益,较少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意识差。看问题、想办法、做事情时利己心理突出,表现出极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2、网络交往情感虚拟。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的快捷便利使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费时耗力,继而逃避集体活动。一项网络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网民中有严重网瘾的约占18%,由于过分沉迷于网络交往且不辨真伪,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了现实社交的基本常识和能力,而且在现实中彼此缺乏交往导致这些学生情感趋于冷漠。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如果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秉持积极、主动、健康的心态,与别人的交往就比较积极,较能符合社会的期望,更易融入团体活动,继而广结朋友。反之,如果大学生在认知上处于一种消极、懈怠、不健康的心态,就会形成沟通障碍,在社交活动中显得被动和内向,容易导致性格缺陷。
事实上,自我认知不仅左右着个体的决策行为,还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评价。认知成熟、自信心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更包容、更真挚和更友爱。相反,自我认知消极、自卑心理严重者常常更敏感抑郁、合作消极,自我保护心理强,易受他人言行的左右,往往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刚进校门,很多大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环境,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应激。如何让自己成熟起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
⑴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应
⑵情绪反应与情境刺激相一致
⑶情绪反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二、克服不良情绪
⑴宣泄 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个体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
⑵转移 从主观上奴隶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亮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取得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⑶自我安慰 学会找出合乎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和解脱
⑷积极的自我暗示 运用内部言语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
⑸调整认知结构
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⑴知足常乐 把理想和需要定得切合实际,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⑵增强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使快乐的
⑶创造快乐 善于发掘快乐,善于用微笑迎接困难,善于从身边平凡的琐事中
⑷发掘乐趣,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乐趣
⑸多点宽容,少点责备 宽容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
⑹多交朋友
1、制怒术。要做情绪的主人,当喜则喜,当悲则悲。在遇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时,先想一想发怒有无道理,再想一想发怒后会有什么后果,最后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式来代替?这样想过后就会变得理智起来。 2、愉悦术。努力增加积极情绪以削弱消极情绪。具体方法有三:一是多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快乐。二是多立些小目标,小目标易实现,每实现一个小目标都会带来愉悦的满足感。三是学会辩证思想,从容对待挫折与失败。 3、幽默术。幽默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要多笑勿愁,经常以幽上一默,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4、宣泄术。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如跑步、读小说、看**,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找朋友谈心诉说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 5、升华术。就是把受挫折的不良情绪引向崇高的境界。如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的宫刑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著述《史记》上,终成一代史学大师。6、放松术。心情不佳时,可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地放松全身,或通过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入静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抛开面前不愉快之事不去想,而去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如何调节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心理卫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对自然事物保持兴趣。像孩子一样,对环境中的色彩、声、光、香味、美景等自然万物保持兴趣,使人生变成一段趣味无穷的旅程。②广交朋友,积极处世。与朋友一起,积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克服顾影自怜,郁郁寡欢的自卑心理。 ③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无论在学校里或家庭中,避免过多的抱怨、挑剔和指责。遇事不忘超脱,放弃一切成见。尤其在用餐时切忌苦恼、害怕、焦灼或责难。 ④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左思右想,犹豫不决。问题一经决定,不要再去多想。 ⑤珍惜时光。不要热衷于空想未来追忆从前而使自己陷入苦思冥想的深渊,应该以最有效的方法来从事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⑥从事适度的文娱、体育活动。 ⑦必要时可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自我调节。 不良情绪的体验会影响人们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学会对不良情绪加以调适,对于警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有一些具体方法可供我们在实践中借鉴。1 调整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被许多事情所困扰,但并不一定由于某个特定的诱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因为对经历事件的不合理认识或评价才形成心中的困扰。所以,合理的认识有助于产生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例如,同样是工作失败,甲乙两人的想法不同,甲认为准备得不够充分,尽管也会感到难过,但甲很快在工作中恢复了正常心态。乙想的却是:我本来是应该成功的,工作都做不好,我真是太无能了,乙的情绪反应就会变得比较消极。 调整认识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调整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即使在某件事上取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不会在任何事上都得到他人的赞赏。善于控制情绪者会努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做好每件事情,不是急着去和他人比较,而是会把别人的话当作参考,学习怎样把事情办得更好,而不是试图做一个完美的人。有情绪困扰的人应该摆脱那种以某事的成败为标准,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的不正确思维方式,不能因为一件事而否定一个人的整体价值。2)调整对他人不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应是:人们无权对他人提出绝对的要求,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是不可能实现的。善于控制情绪者会尊重他人,不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受到别人指责后,他们会设法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做错,也会体谅别人的情绪性责备;若是别人犯了错误,就会尽量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并帮助其纠正错误。 3)调整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正确认识。遇到问题,善于控制情绪者往往会尝试改善周围的环境,如果无法做得到,就要学会接受这种现实。 当你产生焦虑、抑郁、愤怒、不满、不愉快、敌对、挫折感等情绪时,不妨尝试着从以上三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认识,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2 积极的自我暗示 这是一种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可以有积极影响,可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以激励自己。在人际技巧缺乏等情况下,要使自己振作起来,就可以用积极的自我调整来改变自己。比如,在心中默念“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能做好,我有信心”、“别人不怕,我也不怕”等,努力挖掘自己的长处,此法能消除抑郁、焦虑、怯懦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恢复应有的快乐和自信。3 合理宣泄 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给予合理的宣泄途径,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如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在心情苦闷时,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或者去心理咨询机构倾诉等都是宣泄情绪的方法。4 转移注意力 出现不良情绪时,头脑中只有一个兴奋点。这时如果另建一个新的兴奋点,就可以冲淡或抵消原来的兴奋中心,缓解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因此,当情绪不佳时可外出散步、听音乐、打球、下棋等健康的文体活动
摘 要该研究以《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为研究工具,抽取陕西省十几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考察高职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最多;2女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体验和消极高唤醒情绪体验显著高于男生;3二年级积极低唤醒显著高于一、三年级,消极高唤醒显著低于一、三年级;4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情绪;学业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学业情绪不仅与其身心健康有关,而且与学习效率有关。纵观已往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关于学业情绪问题的研究很多,以高职生为研究被试的内容却较少,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关系进行系统探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取陕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其学业情绪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高职生存在的消极学业情绪提出一些可行性情绪引导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者分层随机选取陕西省十几所院校高职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95%。有效问卷中男生152人,女生209人;理科生223人,文科生138人;一年级151人,二年级131人,三年级79人。
2研究工具。①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是由董妍和俞国良编制而成,分为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四个分量,包含72个项目,涵盖13种学业情绪。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理论构想也较好。②学业成绩的测量。学业成绩的测量是通过对既开设公共课又开设专业课的131名大二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衡量,不同专业选取的课程数量是一致的,其中专业课2门,公共课4门。学业成绩的比较则采用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GPA)。
3施测与数据的处理。该研究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团体施测,在统一指导语下完成问卷,最后当场收回。收集到的数据使用 SPSS180 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职生学业情绪的总体特征。从总体上看,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最多。原因可能是:第一,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高职生大多是在高考战场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批士兵,在高职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失败或挫折,进而引起厌倦、无助等消极情绪。第二,社会认知偏见。高职院校在“二流教育”等社会偏见的重压下,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尤其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2高职生学业情绪的性别特点。本研究结果发现高职女生在消极高唤醒情绪和积极高唤醒情绪体验上显著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是:首先,根据研究者在高职院校从教的经验来看,在高职学校,女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学习上的积极主动使她们更多体验到积极学业情绪。其次,男女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在情感上女生比男生更为细腻、敏感,易受波动,情绪起伏幅度也高于男生。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对女生进行专门的情感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3高职生学业情绪的年级特点。二年级高职生的积极情绪高于一、三年级,消极情绪低于一、三年级,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经过高考从中学进入大学,意味着要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重新开始。因此,在新生适应中会遇到挫折、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消极情绪或者说对消极情绪体验度高是必然的。大三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前途目标还不明确,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难免会降低大三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4高职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 本研究发现,学业情绪的不同维度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积极学业情绪的两个维度与高职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高学业情绪的两个维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正相关,这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消极的情绪状态对高职生的学业成绩都有一定影响。高职生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学习,好的心情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四、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明显多于积极情绪。很多研究曾指出理性情绪教育更适合改善不良的情绪,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理性情绪教育,对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情绪健康有极大地作用。理性情绪教育主要强调个体要学会自我接纳,从而达到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信念、理性的思考和培养稳定情绪的目的。它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上的消极情绪是自己不合理的看法导致的,接着要让学生们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具有的学习能力,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学科学业自我概念。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董妍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39(5):852-860
[2]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系统心理干预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9,32(4):778-782
[3]吴丽娟 理情教育课程设计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课题编号JY11-41)
大学生情绪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揭示了情绪管理的内涵,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困扰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教育,消除他们的不合理信念,锻炼理性思考并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情绪智力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由刺激所引发,当我们有情绪产生时,在心理、生理、行动等几个层面都会有所表现,而且表现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情绪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它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引发情绪的刺激可让人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更能掌握主动权。同时,情绪也是一个调适系统,压抑、沉溺或过度反应都会有问题产生。
情绪管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如果人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挖掘和培植自己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能时时刻刻体会到积极的情绪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学生睛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但拉长了这种情绪状态,其余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为:(1)焦虑,即对将发生的某种情景或事件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考试焦虑、适应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使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总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容易导致坐立不安、忧虑、担心、恐惧或过度警觉等不良反应。(2)自卑,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部分大学生由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变成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这种地位的改变是造成部分大学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3)抑郁,是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感到无法面对外界压力时,常常会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而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委靡不振,自暴自弃,体验不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4)人际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紧张、不自然,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或是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等。(5)易怒,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内制力较差,容易冲动。有的大学生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便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研究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人们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弱,这样会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消极情绪会干扰人的理性判断,而且,消极情绪还具有感染性和弥散性,故学会情绪管理对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强情绪管理,使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有效调节,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情绪教育
作为教育者,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加强学生的情绪教育,让学生能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运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让学生不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并能够从消极的情绪困扰中迅速恢复过来,而且懂得移情,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作为学校管理者,平时就应该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障碍。
(二)消除不合理信念
情绪的产生总离不开特定的诱发事件,但同样的诱发事件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不同。这就要教导学生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教导他们如何主动有力的驳斥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心理学家韦斯勒(Wessle)较为全面的总结出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12],这些特征是(1)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即总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的人必须对我好”等。(2)过分概括化(over generalizafion),即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等。(3)糟糕至极(awfulling),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等。故首先应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某些困扰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其次,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这样,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那些困扰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情绪的困扰。
(三)锻炼理性思考
艾利斯(Eros)认为理性思考就是个体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作为一件事去接受它,而不是把已发生的事情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糟糕的事情来看待,并一致期待能阻止事情的发生翻。理性思考者能以较客观、合理的方式观察行为表现,不受外界评价左右,对事情能作出合理的分析。当然理性思考者也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理性思考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为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目标。相反,非理性思考则使人固执、自怨自艾、盲目冲动或要求自己和他人十全十美,由于对环境和他人要求过高,因而难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四)发展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萨洛维(Salove)和玛伊尔(Mayer)提出,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闱萨洛威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认识他人的情绪,即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从以上五方面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将其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和考核指标,在课程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建立、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贾晓明,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